美章网 资料文库 从社会学的角度看待时尚范文

从社会学的角度看待时尚范文

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从社会学的角度看待时尚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从社会学的角度看待时尚

按照齐美尔的观点,假设时尚有等级之分,那么率先掌握某一时尚的群体会天然的排斥群体外的人接近这种时尚。时尚对于群体的意义在于加强内部团结,但时尚的诞生则往往由群体外部进入群体内部。它需要有外界的契机带领群体的成员认识到某一时尚,因为外在的起源保证了时尚的新颖性。同时时尚往往在不同的对立面转换——70年代的喇叭裤,可能在短短几个时装季后就被短小紧窄的裤管取代。进一步的,齐美尔谈到了时尚的短暂性。齐美尔将时尚的易变性归结为较富裕的中产阶级的崛起,这一阶级的人最富有变革精神,并具有承担这些变化的资本。这个阶层创造的时尚不是豪华奢侈的,因为要便于满足底层人模仿的需要。在这里,齐美尔的论述形成了一个悖论,即时尚的本质是阶级性的,较高的阶层创造并想独占一种时尚,较低阶层的人会模仿这种时尚。而现代的时尚不是奢华昂贵的,因为它“必须更容易被社会底层人模仿”。

后现代性被归纳为三种态度,包括:否定性的后现代性,建构性的后现代性,和迪斯尼化的后现代性。否定性的现代性,主要强调对宏大叙事和权威神话的消解,对现代的一切二元结构进行否定。建构的后现代性在否定现代性的基础上,提出重建超越一切传统的价值观,建立人之间的、人与社会群体、人与自然的新型关系。迪斯尼化的后现代性的核心意义就是“玩”,即体验的、虚拟的、创造性的价值观,赞同多元化,寻求自由的最大化。吉登斯提到的现代性反思性体现了后现代性的一些特点,“我们永远也不敢肯定,在这一个世界上,这些知识的任何一种要素不会被修正。”可见,现代性和后现代性都并非空穴来风,而有着历史的延续。当代的时尚通过不断地重复过去曾经流行过的元素,来实现对当下的态度、解读。如果说现代性时尚的代表者,是几大时尚品牌的逐鹿中原,千篇一律的超级模特,将自身变为潮流追逐者的设计师,言必称巴黎的媒体,还有永远在商业环境中“被追逐”的消费者。那么后现代性的时尚,就是多元的,去中心的,无等级之分的时尚。

人的分类也由最基本的种族、性别等先赋条件之分,转变为以精神、能力、爱好、价值取向等后致条件划分。后现代主义者解构神话,崇尚相对、多元、差异和不确定性。目的是以差异性和相对性来解构二元对立的现代性。着装时尚的后现代性有一个很好的现实例子,就是时尚博客及其主人们的走红。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一些年轻人大胆地在自己的个人博客中展示自己搭配设计的服饰,扮演着时尚的制造者的角色。这些人并非都是时装领域的专门人才,他们的正式职业可能是学生、杂志编辑、摄影师等。他们开通博客,并尽力维护的目的,也许仅仅是为了“玩”时尚,为了更好地体验搭配服装、拍摄照片的乐趣;为了塑造一个时尚偶像的虚拟形象;为了将自己对艺术、时尚的观点注入生活世界,而不是跟在名牌的后面一味地追逐。他们喜欢称自己为“潮人”,在他们之间会逐渐形成一个“潮人圈子”。当这个潮人圈子的人数越来越多,结构趋向稳定,并逐渐分化出若干小圈子的时候,一个新的群体就诞生了。然后,时尚可能将走向齐美尔所描述的老路径,进入模仿和反抗的循环。时尚并不是突然地变化和跳跃的。时尚也并非如齐美尔所言,总是从社会上层阶级滴落至下层阶级。恰恰相反,某些时尚的出现,往往是由社会下层阶级率先引领的。这一点,在文学、音乐、戏剧等艺术领域表现得更为突出。如果说,现代性的着装时尚,就是由上层阶级创造、引领,并通过不断抛弃旧的时尚,制造新的时尚,这样一个不断循环罔替的社会系统。

那么,后现代性的着装时尚,是否将是不同的地域、不同的文化、不同的个体对于日常生活审美化的需求和改变,后现代性的时尚将更加多元,时间和空间的流行方式脱离开来,脱域机制被发展、被运用得更加成熟。例如,同一种时尚的流行将存在于不同空间、不同时间的个体之中。在后现代社会,用阶级分野的视角看待时尚,也将是有所不同的。时尚的起源并不总是由社会阶级决定的,事实上,较低阶级的时尚往往会逆向传播到较高的等级。在美国,黑人可以最自豪的口吻告诉白人,你们听的音乐,跳的舞蹈,以及一些白人的穿衣风格,无不是由非洲草原发源而来的。英国著名时装设计师保罗•史密斯也曾经表示,他所设计并坚持的一直是蓝领阶级的时尚,保持自己阶级的本色,反而令他受到其他阶级的青睐。

从社会学的角度看待时尚、城市、等社会存在,是齐美尔社会学的一大亮点。以社会阶级的视角探究时尚诞生和演化的轨迹,在齐美尔的时代能够看清脉络,然而随着世界进入后现代社会的时尚,社会阶级之间的时尚藩篱被任意地打破,“穿什么就是什么”,着装成为了人们建构自我身份的一种手段。日新月异的着装时尚,体现了一种不断增强的对现代性偏执性的自觉意识。去中心化表现的日益突出,同一时点上的人,在享受着不同地域、不同时间的着装时尚。衣着成为了一个更为漫长、持续的过程系统,人们运用这一系统,让人的身体更加工具化,表达的内涵呈几何数量增长,代表了一种后现代性的觉醒。

作者:张阅单位:华中师范大学社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