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浅谈文学与电影的关系范文

浅谈文学与电影的关系范文

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浅谈文学与电影的关系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浅谈文学与电影的关系

《江河文学》2017年第4期

内容摘要:文学与电影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文学作品是电影视听艺术的基础,文学作品从电影改编中获得新的发展契机。

关键词:文学作品;基础;电影改编

一.文学作品:电影视听艺术的基础

自从出现了电影,电影和文学两者的联系就非常密切。在世界电影发展来看,在默片时代就开始对具有代表性的文学作品进行改编,比如经典的《简•爱》等。经典的文学作品通过导演的加工之后,利用一种新的形式再次出现在了人们的视线中。爱森斯坦就认为:“电影需要再经过历史沉淀的文学以及戏曲里面寻找创作材料,通过融合来组成电影这种表现形式”。[1]中国电影是国际电影里面非常重要的一个部分,所以我国的电影创作最开始的时候也是来源于对文学作品的改编。现在我国的电影发展和整个的社会经济与政治紧紧的联系在了一起,形成了一条特色的发展之路。1914年,我国的首代导演张石川先生,把上海地区非常受欢迎的话剧《黑籍冤魂》改编成了电影。这部电影作为首部由话剧改编过来的电影,对于整个电影发展来说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该电影在制作完成之后,在当时国内各个地方的影院进行了放映,获得了很好的反响。到了20世纪的30年代,在当时的电影界出现了一个名字叫夏衍。胡克在自己的著作里面这样说道“大家都知道,夏衍先生在小说、戏剧等方面的创作上有非常高的造诣,他自身能够胜任很多环节的工作,能够进行电影创作也可以进行电影的理论分析,这就让他本人能够将理论还有实践进行结合。他自身是个电影批评家,能够把创作与批评完美的结合,同时也是电影事业家,能够将电影创作与电影事业完美的结合。这就让其所提出的电影理论有着非常深厚的基础。”[2]夏衍是我国电影发展史上第一个把“编”和“导”这两者分离开的剧作家,他推动了编剧事业的发展,也将电影创作里面的集体观念增强了。

1933年,夏衍通过对现代文学作品进行改编,创作出了无声影片《春蚕》,这是之后第一次将新文艺的作品制作成电影,这对之后影坛产生了非常大的影响。文学和电影紧密的联系,让电影艺术通过对文学作品的吸收提高了自身的文化内涵以及艺术价值。在上个世纪50到60年代,也就是新中国建立之后的十几年,国内的电影事业得到了新的发展机遇。在1953年的九月,国家文代会,我国政府以及文艺部分,将“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定为我国文艺创作以及批评的最高标准。通过这种思想的引导,在1956年,当时的文化部的副部长夏衍,将鲁迅先生的小说《祝福》改编成为了电影剧本。这个时期的中国电影创作对于文学作品非常的钟爱,将大量的中外名著都改编成为了电影剧本,然后通过电影制作出现了《阿Q正传》等这样经典的影视作品。通过这些作品就能够看出,这个时候的中国新电影虽然是正在起步,但是已经开始对文学作品展现出了非常高的兴趣。这个时期很多的编剧也都是文学界的作家,这些经过他们改编的作品也都非常贴近原著,这些作品也受到了文学界的好评。但是就现代电影的意识而言,电影还是导演的艺术,文学作品在整个电影里面起到的作用就是故事支持,对于文学原著的贴切,还是不能将电影本身的艺术性发挥出来。在新时期这个电影发展历程来看,文学作品改编的热潮就是上个世纪末到这个世纪初这段时间了。

在这个时候中国电影出现了张艺谋、陈凯歌等导演,他们的创作理念让之前的改编出现了新的变化,这些导演的出现也让中国电影未来的发展方向出现了新的改编,同时改编原著这种创作方式的地位以及存在方式上也发生了转变。改编不单单是要将文学这种艺术转换成为银幕上的图像,还要融入改编人员的思想和理解,通过电影让观众在另一个角度对原本的文学作品有个新的认识。电影改编就是利用文学里面的文化内涵来提升电影艺术当中的文化底蕴,通过这种提升让电影达到一个更高的艺术境界。张艺谋导演在采访的时候就说:“我先要对文学家们表达谢意,谢谢这些作家提供了那么多寓意深刻的优秀作品。我认为电影在发展道路上是要有文学作品陪伴的,你看看我国电影整个的发展历程就能够发现,大部分的优秀影片都是通过改编文学作品创作出来的。比如《骆驼祥子》、《边城》等电影都是来源于文学作品。小说作家们创作文学作品的周期短,并且发表的渠道也有很多,这就能够给电影发展提供非常好的养分支持。在第五代电影的发展中,文学作品发挥了关键的起步作用。我们能够在优秀的文学作品里面寻找到之后发展的方向和文学发展出现的变化。所以如果要研究中国当代电影,就需要对当代文学有非常深入的了解。中国电影的世界里面是不能够缺少文学作品的。也可以这样说两者相生相伴,如果文学繁荣的发展,那么电影就会繁荣的发展。中国出现的优秀电影,最应该感谢的就是文学创造者们,他们的作品给电影的创作带来了可能,假如没有这些文学作品,那么大部分优秀的电影作品也就不会出现在银幕上了。”[3]

在张艺谋导演的表述里面就能够看出,当代文学对于电影产生了非常大的影响。如果要创作出一部优秀的电影,不单单要有专业的制作队伍,还需要有个好的故事结构来支撑。小说在语言艺术里面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小说这种文学形式不管是对人物的刻画还是对事件的叙述都需要有丰满的故事背景和生动的情节来支撑的,这就让小说成为了电影剧本的重要来源。电影研究人员李清在2007年自身研究文章中就认为“文学作品的改编让我们在创作时候得到了帮助,在这些作品给我们提供养分的时候,也让作品的价值得到了再次的凸显,电影艺术发展时间短,所以就需要这门艺术不断的在其他艺术作品里面吸取养分,这才能够让电影艺术更好的成长。文学与电影在本质上有着共同的特性,正是这种特性让电影能够完美的表达出文学作品的深刻含义,通过两者的紧密联系也能够让电影艺术更加的贴近于时代。”[4]在他的表达中我们就能够看出,电影艺术是通过文献作品里面得到的力量完成了艺术的转变,这也是早期电影能够获得成功最为关键的点。优秀的文学作品不单能够给电影提供优秀的故事架构,还能够给电影宣传带来很多的话题。

二.文学作品从电影改编中获得新的发展契机

小说和电影这两种艺术形式通过不断的交流也让各自得到了新的机遇。部分小说在刚刚发表的时候没有得到高度的关注,可是因为电影艺术的二次处理让这些小说成功的进入人们的视线,让人们对于这些小说又有了新的解读。另外经典的小说名著通过电影的改编焕发了新的生命力,比如,美国文学作品《飘》在世界范围内都得到了很高的评价,除了作品自身带有的艺术内涵,将这部作品改编成电影《乱世佳人》也给小说起到了非常好的推广作用。电影能够把文学小说里面的语言艺术通过转换变成视听艺术,文学素养不够的读者在阅读小说的时候可能会忽略很多的细节,可是利用电影艺术的再次处理就能够让读者对小说有再次的认识,另外电影也能够让那些对小说不感兴趣的人能够对文学作品有另一个了解的渠道。因为现在人们的生活节奏不断提速,很多读者都无法有充足的时间去细细地品味文学作品,通过电影艺术将小说作品里面的故事主线凸显出来,让作品中的人物特点得到增强,就能够让这些读者在很短的时间将小说的精华找到,这让人们在时间条件不是很充裕的情况下也对文学作品有个基本的了解。所以,小说其实通过电影让自己的影响和传播范围得到了扩展。在进行创作的时候,电影艺术当中的独特优势也给文学作家提供了很多创作的元素,小说语言对于色彩以及对比性的理解也得到了增强,这让读者在品读文学作品的时候有了更多画面感,部分小说还利用的电影里面独特的结构来进行情节转换,这让文学小说里面的故事叙述方式也得到了扩展,给人们呈现出“蒙太奇”这样的效果,这也让小说的风格类型有了新的突破。当然这样新奇的手法和结构不是适用于所有的文学作品,但这也是一次非常好的尝试。利用对文学作品的改编,让电影当中的文学素养和文化内涵得到了加强,这给电影带来了很好的提升作用,通过电影让文学呈现在影像上也让文学作品更加的生动了。张伟就说过“电影将文学作品之前建立的传播和阅读模式得到了转变,这给文学作品提供了一个新的传播维度,通过影也让文学作品产生了影像和文字共赏的局面。”

三.电影《活着》对小说《活着》的推动性作用

通过文学作品改编过来的电影《活着》是无法将文学作品里面对于人生的深刻理解通过影像完全的表现出来的,小说里面用了几十万的文字描绘出来的人生也很难用两个小时的影像去完美的呈现。因此在将小说改编成为电影的时候,电影自身的限制会对整个故事的张力有很大程度的损害。张艺谋导演在进行改编的时候就将政治元素和社会大环境的因素融入了进去,并且在故事中增加了几个小说里面不存在的人物与器具。比如,小说里面是没有王大夫这个人物的,但是在电影里面增添了这个人物。这个人物在凤霞产子的过程中,被二喜请来的,当时的王大夫因为时代背景的冲击正在被批斗,而且在这之前这个人物是被关在牛棚里面进行劳动改造的,每天也吃不饱,这样的人物背景让他出场的时候就因为馒头差点被撑死,这导致他在凤霞生产之后出现问题时没有帮上忙,从此之后,这个人物因为心里的愧疚不再吃面食了。在电影里还加入了非常有时代感的“皮影戏”,还有在凤霞的婚礼上出现很多带有时代特点的器具,这些道具的出现让整个故事的时代感更加的浓厚,也让这个电影更加具有观赏性。在这个电影里面,张艺谋导演对于故事人物的塑造能力得到了很好的体现。可是因为电影里面浓厚的时代背景,让电影对那段时期有了非常强的批评意识,所以让这个作品没有通过当时的审查。

尽管之后这部作品被解禁了,可是也让张艺谋导演在这部作品的影响下决定不再触碰这类题材。在他之后的作品里面就能够看出,在选择上他都避免了和涉及政治等方面相关的题材。余华的《活着》在1993年11月的时候被首次出版,可是到了1998年的时候这部著作整体的发行量还没有突破10000册,甚至部分读者还没有听说过这部著作。但是,1998年五月的时候这部著作换了个出版商再次出版,到了今天整个的发行量已经突破了20万册,并且这个数据还在逐年递增,出版社每个月必须进行加印才能够满足整个市场的需求。作品类型差不多,为什么换了出版商之后会得到完全不同的市场反应呢?按照第一家出版商里面的负责人周季胜的说法,在该作品进行第一次发行的时候,整个出版行业正处在大环境的变革时期,在这个时期中国整体的经济格局在发生变化,行业内的人员因为受之前体制的影响还没有现在的市场意识。所以在将这部作品进行出版的时候,并没有展开比较有效的宣传,这让当时很多读者不知道相关的发行信息。并且在那个时候,中国的文学市场也处于低谷时期,在文学市场上比较受关注的作品是言情与武侠这样的题材。因此,因为这样大环境和宣传不利的制约,让这部著作在第一次出版的时候并没有得到很好的市场反响。

参考文献

[1]张宗伟.中外文学名著的影视改编[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2.6.

[2]胡克.夏衍30年代电影编剧观念[J].《当代电影》.2000.6

[3]李尔葳.张艺谋说[M]辽宁:春风文艺出版社.1998.10

[4]李清.百年中国电影名著/原著改编史.2007.

作者:王仁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