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长江经济带经济发展差异研究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摘要〕从不同视角解构大区域经济差异,有助于明晰区域经济差异的真实现状,有重点地推进经济均衡发展。本文基于长江经济带129个地级市2000年、2005年、2010年、2015年的统计数据,采用综合指数法评价长江经济带经济发展水平,并按尺度递减从全域、区域、省域、城市4个视角,利用探索性空间分析法(ESDA)和变异系数法分析了长江经济带经济发展差异,识别出经济差异重点区域。研究发现:(1)2000~2015年,全域经济差异以2010年为节点先增大后减小,且内部“两极分化”明显,经济空间演化与经济差异时序波动吻合,相应在空间上呈现“极化→扩散”趋势;(2)研究时段内,从区域差异看,上游地区经济差异增长明显,干流沿线经济差异始终高于外围,上游干流沿线经济差异逐年增大;从省域差异看,苏、浙2省经济发展趋于均衡,川、鄂、湘、皖4省经济差异增长明显,云、贵、赣3省经济差异波动增长;从城市差异看,特大城市和Ⅱ型小城市经济差异较小,Ⅱ型大城市经济差异较大,2015年Ⅰ型小城市经济差异增至最大;(3)长江经济带西部地区,中西部长江干流沿线,川、鄂、湘、皖4省,Ⅰ型小城市和中等城市是下阶段长江经济带推进经济均衡发展的重点区域。
〔关键词〕经济差异;变异系数;ESDA;尺度效应;长江经济带;经济均衡发展
引言
区域经济差异是一种非均衡发展的地理现象,一直是学术界探讨和争论的话题[1]。上世纪90年代以来,国外学者从多种尺度研究了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差异问题,并重点对发达国家和新经济体进行了大量实证研究[2,3]。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不均衡问题始终存在且伴随经济快速发展日益凸显,受到了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并已有较多学者从经济实力差异[4]、经济差异时空格局[5]、经济差异影响因素[6]等方面开展相关研究。目前关于区域经济差异,国内外研究趋势主要体现在:(1)研究尺度细化,研究范围从省[1]、市[7,8]向县[9]等更小的研究单元推进;(2)研究手段多元化和综合化,在传统标准差[9]、变异系数[10]、泰尔指数[1,7]、基尼系数[13]等研究方法基础上,增加了威廉森系数[11]等数理分析方法,同时更关注GIS[12]、ESDA[13,14]等空间分析方法的应用;(3)测度方法既有单指标[10-13]也有多指标综合测评[14,15]。长江经济带从沿海起步、溯内河向纵深腹地梯度发展,是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规律,并作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最具活力和潜力的区域,地跨我国东中西三大地带,连接东部沿海和广袤内陆,是依托黄金水道打造的新经济带,在全国区域经济格局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2016年,长江经济带人均GDP达56292.1元(同期全国人均GDP53817元),人口和生产总值占全国比重均超过40%。但经济差异在长江经济带内始终存在,经济带东部地区国土面积仅占约10%,但各项经济指标均占全域一半左右,其中外贸进出口总额占比更高达86.55%[16]。综合以往研究,长江经济带经济差异研究主要集中于省[17]、市[18]、县[19]或城市群[20]等单一尺度,缺乏对区域经济差异的多尺度解构以及经济差异受研究视角变化影响的敏感度的关注,许多研究采用人均GDP单一指标[7,8]测度经济发展水平,缺乏综合性和代表性。同时长江经济带范围广,按传统方式笼统的以全域为单元进行分析,难以厘清经济差异重点。本文以长江经济带129个地级市为研究对象,综合考虑行政区划调整、区域发展战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等因素,分别选取“九五”、“十五”、“十一五”、“十二五”(2000年、2005年、2010年、2015年)作为时间节点,评价长江经济带经济发展水平,并从全域、区域、省域和城市4个视角,解构长江经济带经济差异,进一步识别经济差异重点区域,有重点地为推进长江经济带均衡发展提供思路。
1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1.1数据来源
本文采用来源于2000年、2005年、2010年、2015年长江经济带各省市统计年鉴、统计公报、中国区域经济统计年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以及国家统计局网站等的数据,并结合相关数据,借助Excel2016、Geo-Da和ArcGIS10.3等软件进行统计分析、模型计算与空间可视化表达。长江经济带基础地理信息数据来自于国家基础地理信息中心。
1.2研究方法
1.2.1经济发展水平
综合评价法经济发展水平是一个包含丰富内涵的综合概念,运用经济发展水平综合评价法进行计算。
1.2.2经济发展差异测度方法
测度区域经济差异可以从绝对差异和相对差异两方面考虑,极差、标准差等绝对指标的结果会受到计算变量值一般水平的影响,对不同主体不能直接进行比较。因此,为了便于不同地区的比较,宜采用基尼系数、泰尔指数、变异系数等相对指标。
1.2.3经济空间差异测度方法
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ESDA)用于探索研究单元的空间聚集情况,解释研究对象空间相互作用机制[21],主要利用空间自相关指数探索区域中相关经济和社会现象的空间分布模式和非常态分布。空间自相关按功能大致分为全局自相关和局部自相关。
1.3研究单元
综合考虑自然区位、行政划分、城市发育程度等因素,选取全域、区域、省域和城市4个研究视角。区域视角中,干流沿线与外围区的划分以临靠长江干流为标准,将沿线28个地级市(州)①划为干流沿线区,其余为外围区;省域视角以长江经济带9省为研究单元,重庆和上海2个直辖市与省级单位不具可比性,所以在该视角中暂不考虑;城市视角中,依据2014年11月国务院《关于调整城市规模划分标准的通知》中城市规模等级划分新标准,参考已有研究成果[22],以第6次人口普查数据为基础,将长江经济带129个地级市划分为6种规模类型城市。
2长江经济带经济发展水平分析
经济发展水平是一个综合的概念,包括衡量经济体量的经济规模、测度经济发展速度的经济增长、体现结构变迁的经济结构、反映单位成本获取成效的经济效益、代表对外交流能力的开放水平以及表征增长成果共享的人民生活。通过梳理相关研究成果[23-26],考虑数据的可获取性,本文从经济总量、经济增速、经济结构、经济效益、开放水平和人民生活等6个方面选取18项指标构建经济发展水平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3长江经济带经济发展差异多视角分析
3.1基于全域视角的经济发展差异分析
2000~2015年,长江经济带全域经济差异可划分为两个阶段:2000~2010年,长江经济带129个地级市经济差异逐年增大,差异系数由2000年的0.5900增至2010年的0.7181;2010~2015年,经济差异略有减小,差异系数降至0.7159(图2)。通过计算Moran'sI指数(通过P<0.01检验)发现,研究时段内长江经济带Moran'sI指数正向偏高,经济发展呈较强的空间自相关,即具有较强的空间集聚特征。对比发现,研究时段内变异系数与Moran'sI指数变化趋于一致,长江经济带“两极分化”明显,是拉大长江经济带经济差异的重要原因。2010~2015年,Moran'sI指数下降幅度远大于变异系数,说明长江经济带经济空间集聚明显弱化。
3.2基于区域视角的经济发展差异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长江经济带空间结构极化态势显著,极化区域主要是长江三角洲和干流沿岸主要城市[27,28],因此有必要从上中下游视角以及干流沿线与外围视角分析其经济发展差异。研究时段内,长江经济带干流沿线和外围经济差异分别以2005、2010年为节点先增大后减小,外围区经济差异水平始终低于干流沿线区,但二者差距逐渐减小(图4)。从上中下游来看,2000~2015年,下游经济差异始终保持最高且变幅较小,中游经济差异始终最低,上游经济差异增速最明显,三大地带经济差异水平逐步趋近(图5)。上游地区经济差异较大且增幅最明显,上文经济发展水平分析中发现其经济发展孤立且相对落后,因此西部地区成为长江经济带经济差异重点区域。
3.3基于省域视角的经济发展差异分析
根据统计学中有关假设检验方法原理[29]和参考相关已有文献[7],将长江经济带9省内部差异指数划分为3类:差异指数大于0.4表明差异大;小于0.4大于0.3表明差异较大;小于0.3表明差异较小。从等级数量变化来看,2000~2010年,省内差异大的省份逐渐增多,省内差异小的省份逐渐减少,2000年经济差异大的省份只有江苏省,到2010年增至5个(川、鄂、湘、皖、苏),而省内经济差异小的省份由2000年的8个(除江苏外所有省份)减少至2010年的1个(贵州);2010~2015年,差异大的省份减至4个(川、鄂、湘、皖),江西成为唯一经济差异小的省份。从差异变动情况来看,2000~2015年,除江苏经济差异减小外,其余8省经济差异均有不同程度增加,川、鄂、湘、皖4省经济差异指数增幅最大,分别较2000年增长了0.2779、0.2707、0.2413、0.1863,其中四川经济差异持续增长,至2015年达9省第1;江苏先于其他省进入相对均衡状态;云、贵、赣3省差异指数波动增加。但需注意的是,同样经济差异较大的省,内部经济发展水平高低不一,如2015年江苏和云、贵2省经济差异指数相近,但江苏经济发展水平(0.2245)远高于云南(0.0908)和贵州(0.0925)。通过省域视角分析发现,长江经济带9省中:苏、浙2省经济发展水平较高且差异指数较低,逐步进入高水平均衡状态;云、贵、赣3省呈现出相对低水平波动发展状态;川、鄂、湘、皖4省作为长江经济带三大地带的核心省份,处于明显的极化阶段,是省域视角下的经济差异重点区。
3.4基于城市视角的经济发展差异分析
城市规模与城市发展息息相关[30],不同规模等级城市发展水平差异较大,然而城市规模越大,经济发展水平未必越高[31],经济差异也不尽相同,因此有必要从城市规模视角出发,解构长江经济带经济差异。根据2014年11月国务院《关于调整城市规模划分标准的通知》中城市规模等级划分新标准,长江经济带拥有超大城市1个(上海市)、特大城市4个(成都、重庆、武汉、南京)、Ⅰ型大城市3个(昆明、合肥、杭州)、Ⅱ型大城市15个、中等城市36个、Ⅰ型小城市43个、Ⅱ型小城市27个。2000~2015年,特大城市和Ⅱ型小城市经济差异始终相对平稳,且差异水平为6类城市中最低,但二者发展水平差距较大,分别处于高水平和低水平均衡2种状态;Ⅱ型大城市经济差异减小最明显,排名由2010年前的第一降至2015年的第三;Ⅰ型大城市、中等城市和Ⅰ型小城市经济差异走势相同,均以2010年为节点先增大后减小,2015年Ⅰ型小城市和中等城市经济差异水平超过了Ⅱ型大城市,成为经济差异最大的两类。通过合并Ⅰ型、Ⅱ型大城市为大城市,Ⅰ型、Ⅱ型小城市为小城市,发现大城市经济差异由Ⅱ型大城市主导,小城市经济差异由Ⅰ型小城市主导。通过以上分析可知,2000~2015年,特大城市和Ⅱ型小城市经济差异相对稳定且始终较低。大城市(尤其是Ⅱ型大城市)经济差异逐渐减小,说明2000年以来Ⅱ型大城市成为了缩小长江经济带经济差异的主要原因,是继超大城市和特大城市后带动区域均衡增长的主要阵地。下阶段长江经济带区域均衡发展的主要任务是提升大城市尤其是Ⅱ型大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加速提升中等城市和小城市经济发展水平,Ⅰ型小城市和中等城市成为城市视角下经济差异重点区域。
4结论
本文通过综合评价法评价了2000年、2005年、2010年、2015年长江经济带经济发展水平,利用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法(ESDA)和变异系数法从全域、区域、省域、城市4个视角进一步分析了经济发展差异,并识别出经济差异重点区域,结论如下:(1)长江经济带经济发展水平逐年向好,剔除中西部核心城市武汉、重庆、成都外,整体经济发展水平逆长江流向递减,符合“梯度理论”阐释的基本特征。从空间上看,目前长三角地区经济发展向西扩展,和中部地区联系日益紧密,但中东部地区和西部地区还存在明显的发展鸿沟。长江经济带存在明显的经济热点区(成渝核心区、武汉———长沙核心区、长三角核心区)和经济冷点区(行政单元交界处,云、贵、川交界处最明显),经济发展固化格局有待进一步打破。(2)2000~2015年,长江经济带全域经济差异先增大后减小,经济发展在空间上呈“极化→扩散”特征;长江经济带干流沿线经济差异始终高于非沿线,上游干流沿线经济差异增长明显;长江经济带经济发展受行政分割影响明显,不同省份经济发展呈孤立状态,川、鄂、湘、皖4省经济差异增长明显;大城市特别是Ⅱ型大城市成为研究时段内促进长江经济带经济均衡发展主战场,加速Ⅰ型小城市和中等城市经济发展将成为下阶段推进全域经济均衡发展的重要手段。(3)长江经济带存在明显的经济差异重点区域,按尺度递减依次是长江经济带西部地区,中西部长江干流沿线区,川、鄂、湘、皖4省,Ⅰ型小城市和中等城市。
作者:涂建军;李琪;朱月;刘莉;向文 单位:西南大学地理科学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