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红色文化对提升文化自信的价值范文

红色文化对提升文化自信的价值范文

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红色文化对提升文化自信的价值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红色文化对提升文化自信的价值

[摘要]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及蓬勃发展,为国人走好复兴之路重拾了信心。面对民族危亡,党如同悬壶济世的医者,其形成并发展的红色文化恰如一针强心剂,为国人带来了希望。红色文化的创造者和发展者,敢于剖切阻碍中国思想进步的糟粕文化,以中国具体实际为基点,大胆吸纳国外马克思主义,为中华文化增添活力。红色文化为文化自信的提升不仅提供理论指导,亦具有实践价值。提升国人的文化认同度,有利于促进国家文化安全,增强我国文化的海外话语权。

[关键词]文化自信;红色文化;理论支撑;现实价值

中华文化文脉赓续,在古代辉煌时期,诸使来朝,播撒异邦。如今的中国在不断推动经济发展,深化改革开放的同时,兼顾人民对精神文明建设的期盼。党的十八大以来,特别是党的以后,以习为核心的党中央逐年提升文化发展领域的投入力度,要求全党全国各界把文化发展放在越来越突出的位置。强调:“我们说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说到底是要坚定文化自信。”[1]17文化自信是一种对国家历史积淀的积极态度,是对我国上下五千年历史沉淀的优秀传统文化的肯定,也是对我国革命时期和建设时期共产党人奋斗历程沉淀下的优秀文化的认同。提升文化自信,是对以往优秀文化的继承和发展。红色文化作为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连接环节,起到关键的理论支撑作用。学术界通常认为,红色文化即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我国革命、建设、改革时期以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为核心的先进文化。红色文化沉淀的内涵相比五千年的中华传统文化略显单薄,但该文化是共产党人凝聚力的表现,其囊括的精神品质与文化内涵对国人应对快速变化的国内外环境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启示价值。

一、传承红色文化对坚定文化自信具有重要的理论支撑作用

既古老又年轻的红色文化孕育了文化自信。说红色文化古老,是因为它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文化底蕴,遵循着古代先人处世治人的伟大哲理;说其文化年轻,是因为它是20世纪20年代开始形成,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基础,不断体现中国特色,满足中国人需要,跟随时代步伐的产物。它没有因时代变革而消逝,而是不断繁衍生息,通过理论的创新来指导实践活动,指导中国人民应对不同时期的多种难题。

(一)红色文化继承并丰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行走在追溯文化自信的历史长廊,其间必有红色文化的阁舍印记。红色文化书写了近代以来华夏民族在党的领导下走出亡国灭种的危机、开启了从大国到强国的壮丽华章,而其形成历程,必然是对中华传统文化中古代人民重视家国情怀的继承与弘扬。例如,儒家文化强调“和”与“仁”,安居乐业一直是古代人民的期盼与追求。红色文化继承了这种情怀,将其上升为一种爱国主义的追求与践行。红色文化的产生不仅是革命时期国人凭一腔热血、怀激情下狠干实干经验式的总结,而且是代代相传的以先秦诸子百家之学、宋明理学、乾嘉朴学等等为代表的古人智慧的升华。中华传统文化在近代时期的发展陷入瓶颈期,被贴上“封建落后”的标签。新文化运动中,国内马克思主义早期接受者、宣传者扛起大旗,率先对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纲常伦理、封建专制进行批判,但由于当时环境复杂,社会群众对现存的生活状况非常不满,而新思想的涌入使他们在看到希望的同时也产生对旧思想过分贬低的过激态度,中华传统文化面临被全盘否定的危机。红色文化的发展恰恰解决了这个问题,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辩证法和科学世界观的出现为正确认知中华传统文化提供了方法论。红色文化就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传统文化的融合,是中华传统文化革新的产物,中华文化糟粕部分被舍弃,优秀本质被保留,诸如“知行合一”“经世致用”等被国人重新认识,重新解读红色文化的传播和发展,丰富了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对提升文化自信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

(二)红色文化结合中国实际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红色文化记载了中国共产党的伟大历史功绩,在民族危亡的时刻,党用实际行动证明了伟大的无产阶级的可靠性。近代中国的政治舞台上活跃过很多阶级,诸如农民阶级、地主阶级改良派和资产阶级维新派等,它们虽然在某种程度推动了中国的进步,但只有中国共产党适合做中国的领导者,完成上述阶级从未完成的民族独立和解放的历史重任。纵观历史,我们不难发现,农民阶级难以摆脱小农思想的束缚。而资产阶级维新派和改革派没有认清当时社会的主要矛盾,推行了治标不治本的政策方略。中国共产党为满目疮痍的中国开出良方,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和方法来指导革命,在这个复杂的斗争过程中,红色文化逐渐孕育形成。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外来文化,必须将其理论与中国人惯有的思维方式进行磨合与对接,寻求连接点,进行话语转化,才能被中国人接受,并实现本土化发展。红色文化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在中国进行话语转化后的产物,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哲学碰撞融合后,得到老百姓认可的文化。例如,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观点,共产党人根据中国不同地区、不同时期的不同实际情况,实事求是地采取灵活多样的斗争方法,不断使马克思主义具体化、本土化,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红色文化表明,中国共产党在历史中见证了自己、在人民的选择中见证了自己。在报告中强调:“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守中华文化立场,立足当代中国现实。”[2]41红色文化的发展,为马克思主义能够更好地在中国发挥其作用提供了宝贵的经验,更能增强我们的文化自信。

(三)红色文化的认同推动文化自信的提升提升文化自信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不仅是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可、对近代推动中国发展的文化的肯定,更是对未来中华文化可以发展壮大态势的自信。曾经强调,“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1]17。文化的力量不仅是精神层面,还可以转化为物质力量,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提升红色文化的认同,就是推动文化自信的提升。西方哲学在实现由认识论到语言哲学的第三次转向之后,语言的内在能量开始被不断挖掘,语言哲学可以被看作一个流派,即分析哲学,众多专家学者开始对语言符号与对象、功能等论题进行深入分析,语言生产力的重要性也逐渐被发掘出来。话语权、价值认同等与语言生产力相关的因素也逐渐被重视。那么,如何提升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红色文化的存在就有了重要价值。红色文化的物质载体有多种表现形式:革命老区的遗址遗迹,影视、书籍文艺作品等等,这些载体相互关联,为一代代中国人产生着共享情感记忆。红色文化还被纳入到公共文化体系,现代城市中,无论是小城镇还是城市集群,都会在用多种方式予以纪念,例如,纪念碑、特殊命名街道等。有国外学者曾说:“无论好的还是坏的纪念设施,在很大程度上,这些复杂的公共机制都是产生我们的共享记忆的重要因素。”[3]这些红色文化物质载体无论以硬件设施展现,还是以软件形式存在,均是通过话语形态来表达每一代人对红色文化的认同,也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认同。对文化的认同,就是文化的一种自信表现。

二、传承红色文化对提升文化自信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

文化自信是从五千年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生成的,也是在曲折革命实践中发展提升的。红色文化不仅通过史书典籍中的文字符号或者实物再现来展现文化自信,还通过在社会革新中发挥实际作用来生动呈现。

(一)红色文化为改革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纵观社会发展轨迹,不难看出经济发展必然推动社会发展,催生社会结构的变革。“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是马克思主义理论非常重要的一条真理。但是,也要看到意识对物质的能动作用,在加固上层建筑的同时要把意识形态领域的问题放在重要位置。曾经强调哲学社会科学对我国社会主义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指导作用,其不光表现在对文化意识形态的正确导引,还表现在为改革发展提供价值观和精神支持。红色文化的繁衍,在不同时期催生出许多精神品质,建党时期始于浙江嘉兴南湖的红船精神;革命圣地延安形成的延安精神;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大力发展航天航空事业时航空工作者所表现出的航天精神等等。这些红色文化的精神因素,是不同历史阶段应对不同的历史形势所凝练的宝贵品格,也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国梦的精神动力。抛头颅、洒热血的战争年代已逝去,虽然如今没有硝烟弥漫、血染山河的战场,但是依然需要奉献与牺牲精神。从许多感动中国的优秀人物的事迹中,我们可以清晰地发现有着红色文化的深深烙印,无私、奋勇、担当、团结等,这些红色文化所宣扬的精神品质,是革命年代、也是改革开放年代,更是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所要弘扬的。我们要清醒认识到,国家正处于社会进入深水区,经济发展“三期叠加”,更需要发挥红色文化的作用。加之,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人民就会对政治、生态等方面的发展提出更多吁求。改革开放永远在路上,在这个过程中,红色文化不断繁衍,适应时代变化,为提升文化自信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二)红色文化促进国家文化安全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加快各区域之间的文化交流,文化产品输出输入的过程,必然掺杂文化渗透的成分。西方别有用心者借用文化传播载体,对中国进行文化渗透,西方的各种思潮对青年人产生不小的消极影响。诸如借用多样化重读历史的旗号,曲解历史,否定马克思主义在我国的理论指导地位,否认中国共产党的丰功伟绩;新自由主义披上自由的外衣,对我国的经济政策和方针大加指责,实则是西方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潜行渗透借口。提升文化自信,加快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的发展是非常有效的反渗透举措,发展红色文化是关键支撑,红色文化可以映衬出这些西方意识形态观念时常玩弄的概念替换游戏,是不符合中国现实国情,是别有用心的谬论。西方个别资本主义国家,打着所谓“民主”“自由”的幌子,借用多种手段来推行所谓的正义,并且大张旗鼓地宣扬其所谓的“民主”“自由”,甚至对我国的人权保护指手画脚,喋喋不休。从红色文化的形成及发展过程来看,不根据具体实际情况考虑问题的教条主义必然会失败,而且反观近代以来无数例子,不难发现西方国家作为老师是不欢迎中国这个学生强壮起来的,红色文化是在西方文化观念的渗透中不断发展成熟起来的。曾经指出,发展文化要“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2]23,红色文化本来就是这“三来”的产物。文化自信的提升,需要学习借鉴外来文化的优质东西,但也要保持自身文化的本质。红色文化作为保持文化本质而又不断吸收外来文化的优秀文化,真正转变了我国对西方文化的教条性认识,不是全盘否定,也不是全盘接受。红色文化证明,党知道我国人民需要什么,也有能力带领中国人民解决中国的实际问题,是维护我国文化安全的关键,也是提升文化自信的重要支撑。

(三)红色文化提升中国优秀文化在世界舞台中的话语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近70年的时间,中国实现了从“站起来”到“富起来”,今天我们力争要实现“强起来”,但是在实现“强起来”的过程中,我们还需解决被“挨骂”的问题。我国的国力与日俱增,国际影响力越来越大,个别西方国家生出不舒服心理,“中国威胁论”“中国崩溃论”甚嚣尘上。逢中必反,对我国面对世界难题所提出的中国方案产生质疑。这就要求我们在坚定本国立场的前提下,体现中国智慧和价值,用中外能够接受的语言来表述,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2014年2月24日,在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时指出:“一个国家的文化软实力,从根本上说,取决于其核心价值观的生命力、凝聚力、感召力。”[4]红色文化的主要内涵与当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一脉相承,具有典型的文化传承价值。当前西方主流意识形态不断以各种形式肆意传播其价值主张,极尽所能地诋毁我国。在这种形势下,弘扬红色文化,不仅是对我国主流意识形态阵地的坚守,更是对我国主流价值观的传播,展现中国形象,弱化、削除他国对我国的误解。作为衡量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指标,文化自信的提升显然可以从红色文化的发展壮大、传播宣扬中获得源源不断的动能。红色文化蕴含着丰富的资源,我们应该深挖其价值,提升对我国先进文化的自信。

[参考文献]

[1].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

[2].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141.

[3]阿维夏伊·玛格利特.记忆的伦理[M].贺海仁,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5:49.

[4].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163.

作者:许婕,叶文亮 单位:东北林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