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民国时期文献原生性保护与再生性保护范文

民国时期文献原生性保护与再生性保护范文

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民国时期文献原生性保护与再生性保护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民国时期文献原生性保护与再生性保护

[摘要]在介绍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所藏丰富的民国时期文献的基础上,分原生保护再生保护两个层面,对该馆在建设标准书库、改善保管环境,开展专业人才培训、建立标准文献修复室,开展民国时期文献的修复工作的相关技术问题,民国时期文献的影印出版、缩微复制、数码扫描和数据库建设等进行系统的分析。

[关键词]民国时期文献;文献保护;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民

国时期文献是指1912年至1949年期间出版或形成的各种知识和信息的载体,文献类型包括图书、期刊、报纸、手稿、书札、舆图、拓片、海报、照片、标语、广告、传单、票据、档案和电影胶片、唱片等。这些文献全方位地记录了民国时期的历史轨迹,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文献价值、学术价值和艺术价值,为民国史的研究提供了非常重要的史料支撑和文献保障。然而,由于民国时期正是机器造纸发展的初期,多采用酸性制浆造纸工艺,尤其是明矾和松香的大量使用加剧了纸张的酸化。另外,由于许多图书馆对民国时期文献的重视程度远不如古籍善本,库房环境和文献的保存条件不佳,造成民国时期文献大面积的残损。如何科学、有效地保护民国时期文献,是许多图书馆面临的共同难题。本文结合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的实例,就开展民国时期文献的原生性和再生性保护工作,进行初步探析。

1馆藏民国时期文献的概况及特色

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以下简称我馆)成立于1912年,经过一个世纪的收集、积累,民国时期文献藏量在华南地区名列前茅。馆藏民国文献总藏量近10万种、20万册(件)。其中,图书约56300种,122000册;期刊约13000余种,约50000册(以合订本计);报纸1700种,约7000册(以合订本计)。此外,还收藏有民国地图、图片、书画、拓片、信札、纸币、证券、邮票等特种文献约2万册(件)。我馆所藏民国时期文献较具特色的有广东地方文献、孙中山文献、海南及南海诸岛资料和期刊等。其中,民国时期广东地方文献(图书)约12300种、30000册;孙中山文献约1200种、5000册(件);海南及南海诸岛资料约1100种,2000册;期刊13000余种,50000册,品种、藏量居全国图书馆第三位[1]。然而,由于民国时期机器纸含酸较多、耐久性较差,加上广东地处北纬20~26度之间,大部分区域属亚热带气候,炎热、潮湿的气候环境,直接加剧了民国时期文献的酸化、老化。据我馆抽样测检,所藏近现代报纸的平均PH值为3.72,期刊的平均PH值为3.41,其中PH值最低的仅有2.96。按《古籍特藏破损定级标准》,PH值小于4,则为一级破损,属特别严重破损。即我馆所藏民国时期报刊几乎全属特别严重破损,民国时期文献面临着巨大的保护任务[2]。

2民国时期文献的原生性保护

原生性保护是通过改善文献的存藏环境、科学的修复手段,达到延续文献原件寿命的方法,它是民国时期文献保护的重要基础。

2.1建设标准书库,改善保管环境

文献保管环境的优劣,与文献寿命的长短关系极大。民国时期文献的大面积残破,固然有其自身原材料先天不足的原因,但毫无疑问,许多图书馆长期对民国时期文献的重视不够、保管环境简陋,也是重要的因素。安全、规范的库房条件,应该是文献原生性保护的重要基础。为此,我馆从完善文献保管条件入手,利用2006年新馆改扩建工程之机,在C区地下二、三、四层新建古籍特藏书库,合计建筑面积6800m2,其中民国特藏书库2310m2。书库参照文化部行业标准《图书馆古籍特藏书库基本要求》(WH/T24-2006)建设,单独设置,自成一区,实行专层封闭管理。库房安装有12台深圳麦克维尔MDW120HR(C19)型空调风柜机组,用以调控温湿度,确保每天温度20℃±2℃、相对湿度50%±5%。各空调机房装有防水线报警器。另装有空气品质控制系统,分别实时监测库房甲醛、二氧化氮、二氧化碳、氨气、VOC、二氧化硫、臭氧和实时新风量。目标是24小时恒温恒湿及空气品质达标。安保方面,电梯及负二、负三各库房通道、防火门均安装有IC卡门禁系统、摄像监控系统、红外线防盗监控系统、水密性金库门。库房安装七氟丙烷气体灭火系统,并配置干粉灭火器。此外,还更新民国时期文献的装具,采用封闭式钢制密集书架。钢质表面喷涂环氧聚酯混合型粉末,兼具优良的装饰性和机械性能、耐腐蚀性能,不含有毒物质。

2.2开展专业人才培训,建立标准文献修复室

文献保护是图书馆的基础业务之一,也是文献学的一个分支。但长期以来,学界在文献保护研究方面,普遍偏重传统古籍的保护修复;在图书馆的实际工作中,提起文献保护,也总是仅限于古籍线装书的保存与修复。因此导致民国时期文献修复人才的缺乏。为推动民国时期文献保护工作科学、规范地开展,提升从业人员的修复技艺,我馆除积极派员参加国家古籍中心举办的各种文献修复培训班外,还于2009年起,先后举办了6期民国时期文献修复技术培训班,有效地提高了本馆修复人员的民国文献修复技能,同时也为全省基层图书馆、档案馆和博物馆培养了一批文献修复人才。2012年我馆新馆改扩建工程竣工后,按照国家级古籍修复中心的标准,在原有的基础上,建立了标准的古籍特藏文献修复室。文献修复室占地450平方米,采用中央空调系统控制温湿度,配备了先进的修复设备及丰富的修复材料,分为干湿修复区、实验区、数据区、材料区、书画区和培训区,配备专职修复人员9名,为科学、规范地开展民国时期文献的保护修复,打下良好的基础。

2.3开展民国时期文献的修复工作

由于民国时期文献的特殊性,普遍存在纸张酸化、脆化严重的现象,加上印刷和装订技术特殊,使得其修复方法和技术有别于传统的古籍线装书。该馆修复人员针对馆藏文献的具体情况,做出了相应的保护措施。

2.3.1纸张酸化的处理

针对纸张酸化,一般对书籍进行脱酸处理。目前国外的主要脱酸方法有水溶液脱酸法、有机溶液脱酸法和气相脱酸法,通过外界的碱性物质中和书籍表面的酸性物质,从而达到整本或单页的脱酸效果,目前已经取得了可观的修复成效。但由于民国文献本身的纸张结构脆弱,造纸配方与西方文献用纸有所区别,照搬西方文献脱酸方法,使用化学材料的安全性、稳定性,还需要时间的进一步检验[3]。目前我馆主要采用传统脱酸与电解离子水脱酸的方式对书籍进行脱酸处理。传统脱酸:使用80℃热水浸泡书页,稀释表面酸性物质。这种做法比较安全,对纸张的负担小,但只能起到一定的缓解作用,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酸性问题。电解离子水脱酸:将净化后的自来水装入离子水生成器中,通过正负电极,在电场的作用下将水分子打散、变小、重新排列,使其中一部分水的氧化还原电位呈正值,另一部分水的氧化还原电位呈负值,阴极室生成的离子水含有0H-(氢氧键),为碱性离子水,能够与酸性物质发生重组达到酸碱中和的效果。碱性离子水的PH值一般在7.5~9.5左右,符合人体健康直饮水标准,用于清洗书页,不增加额外的化学成分,安全有效,但稳定性还有待进一步研究。经多组实验数据证实,经过浸泡的书页PH值能够得到明显上升。其中,以民国时期早中晚期四个书籍样本的PH值观测为例,在普通水质和电解水脱酸实验中检测得到相对稳定的平均值。

2.3.2纸张脆化的处理

由于纸张失去强度,民国时期文献纸张存在脆化问题。表1中的纸张样品在6.9N的力量下测量耐折度均为1~2次。目前国内针对脆化书页的加固方法有:托裱法、树脂溶液法、加膜法。秉承最小干预原则,我馆主要采用脱酸与托裱结合的方式对书页进行加固处理。使用透明度较高的薄皮纸(3~4g三桠皮纸、5~6g楮皮纸等)对书页脆化处进行黏合加固。对于酸脆情况非常严重的纸张采取皮纸整托的方式加固纸张,使之恢复一定强度。但是由于使用糨糊、增加了附着材料,对纸张的性质、厚度会产生一定影响,需谨慎使用此方法。

2.3.3配纸的选择

民国时期书籍主要使用机制纸印刷,在修复中很难配到厚度、强度、纸性相仿的纸张,容易造成修复后整本书厚薄不一、收缩发皱、纸张连接处拉力不均易断裂等问题。我馆在修复中非常重视配纸的纸张分析,从厚薄、PH值、拉力、纸张纤维分析等多方面测量纸张,从而选取最佳补纸。常用纸张主要有竹类纸(玉扣纸)、皮类纸(三桠皮、楮皮)、机制纸(白报纸)及报刊旧纸等。在难以配到厚度、颜色合适的纸张时,双层修补、打薄纸张、染纸等技法,也时常会运用到修复工作中。一些特殊破损情况,我馆也使用国家图书馆的机械纸浆补书技术以及南京大学图书馆邱晓刚研制的手工纸浆补书技术,根据纸张条件配比出成分、颜色相似的修补纸浆,作为配纸的补充手段,能够达到一定的修复效果。但是这类方法对纸张质量要求相对较高且需经水浸泡,要选择性使用。此外,封面用纸也需特别注意,以前许多图书馆均使用普通的牛皮纸,这类纸张的PH值普遍低于4.5,用其作为封面纸,反而会加剧文献的酸化老化。鉴于此,我馆订做了PH值达到7以上的中性纸作为修复民国时期文献的封面纸,起到良好的保护效果。

2.3.4双面有字的处理

随着近现代印刷技术的发展,民国时期文献的印刷逐步从古代线装书的单面印刷演变成近现代精、平装书籍的双面印刷,在节约纸张的同时,也对后世的修复工作增加了难度。双面印刷的书页在修复中尽量不要遮盖字迹,使得修复接口必须控制在较小的范围。但是由于纸张质量差,接口过小反而会加剧纸张的损坏。针对这一情况采取薄皮纸与匹配的补纸组合修复方法,把接口控制在最小,只留少量毛茬。利用皮纸的拉力连接书页和补纸,这种修复方法,能够基本实现不遮盖字体,不影响阅读辨认。这对皮纸透明性和拉力要求较高,对皮纸的选择是修复的关键,需要进行多方面测试方能投入使用。目前常用薄皮纸有三桠皮、桑皮纸、构皮纸、日本皮纸等。

2.3.5装帧形式的处理

由于民国时期文献纸张的酸脆和特殊的装订方式(骑马钉、三眼钉、机器缝钉等),书籍在保存和使用过程中,容易形成书籍结构的损坏。在修复、装订民国时期文献时,如何处理其原有的装订形式,一般根据书籍的具体情况做具体处理。针对纸张情况比较好,强度比较大的书,一般采取修旧如旧最小干预,还原原本的装帧形式,保留原始信息。但是一旦纸张出现强度差、酸脆、书背过窄压字等情况,一般采取配叠法,改变其原有的装订形式,从书脊穿线,加配环衬连接封面,确保每一页能够完全平整打开,并且能够化解封面与第一页书页粘贴的拉力负担,使书籍使用的寿命更长。目前对于民国文献纸张强度较差的情况,在没有更好的装帧保护方式的情况下,改变其原有装订形式,使用重新配叠方法是目前保护民国时期文献纸张的有效方式之一,但这种做法并不适用于所有书籍,需要根据具体问题具体处理。

3民国时期文献的再生性保护

再生性保护是通过影印出版、缩微拍摄和数码扫描等手段,改变文献的载体,以减少文献原件的使用频率,达到既保护文献原件又方便读者使用的方法,它是民国时期文献保护的重要途径。

3.1民国时期文献的影印出版

为保护民国时期文献,我馆将影印出版作为重要手段,依托我馆丰富的文献资源和专业的人才队伍,依靠有关政府部门支持,积极与各地图书馆合作,策划整理编辑多项大型民国文献影印出版项目,为脆弱的民国时期文献提供了替代品,在保护文献原件的同时,也方便广大读者的查阅。影印出版的文献在载体和形式上,最接近原始文献,也最适合人们的阅读习惯。

3.2民国时期文献的缩微复制

缩微技术是利用照相摄影技术,将一些记载文字、图表和影像信息的媒介在高度微化后制成胶卷、胶片和缩微印刷品的技术。1838年,缩微技术起源于英国。1948年,我国图书馆界引入缩微技术。1985年国家图书馆成立全国图书馆文献缩微复制中心,组织全国多家图书馆开展包括民国图书和报刊在内的文献缩微拍摄工作。我馆作为全国图书馆文献缩微复制中心华南分中心,积极开展民国文献缩微拍摄工作,目前已完成包括民国时期图书、报纸和期刊共177万幅的拍摄任务。缩微拍摄文献具有高密度信息存储、保真度高、寿命长、体积小、收藏方便等特点,是民国时期文献再生性保护的重要方法[2,6]。

3.3民国时期文献的数码扫描和数据库建设

民国时期文献的缩微复制,虽然具有高密度、高保真存储等优点,但存在着阅览、检索不方便的局限。为解决这一问题,1998年,我馆与广东省科学委员会共同签订“缩微文献数字化存贮与检索系统”科研项目合同书。1999年,我馆开始建立缩微文献数字化转换子系统,并开始将馆藏缩微文献进行扫描处理,截至2010年6月,共完成扫描馆藏缩微文献199万拍,包括民国时期报纸500余种、期刊900多种。在此基础上,我馆于2013年建立了馆藏缩微文献数据库(第一期),除古籍善本外,收录《广州民国日报》《广州民生日报》《中山日报》《广东日报》《粤江日报》等民国报纸509种,《外交公报》《商业月报》《筹赈月刊》《赏奇画报》等民国期刊554种,合共110余万页。该数据库的建立,在方便读者查询阅览的同时,也大大减少了馆藏民国报刊文献原件的流通使用,为民国文献的静养创造了条件,达到了有效保护民国时期文献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志[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12:98-129.

[2]倪俊明.近现代报刊的史料价值及其保护和整理[J].图书馆论坛,2010(6):230-236.

[3]林明,邱蔚晴.民国时期文献保护实践谈———中山大学图书馆的做法[J].图书馆论坛,2014(4):65-70.

[4]邱晓刚.对民国时期图书资料的保护与修复之我见[C]//中山大学图书馆2006文献保护与修复研讨会论文集.广州:中山大学图书馆,2006:6-12.

[5]肖玲.地方历史文献影印出版:价值、原则、难点与对策[J].图书馆论坛,2017(8):110-118.

[6]宋晶晶.利用缩微技术进行古籍再生性保护情况综述[J].数字与缩微影像,2014(4):32-34.

作者:吴小兰 单位: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