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三朝高僧传文学语言艺术的深入化研究范文

三朝高僧传文学语言艺术的深入化研究范文

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三朝高僧传文学语言艺术的深入化研究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三朝高僧传文学语言艺术的深入化研究

[摘要]刘熙载在《艺概》中提到“字在当而不在奇”,即:所用文字在于恰当,并非新奇。三朝高僧传的叙述风格属于散文,其具有风格质朴、语言简洁等优点,满足新时期尚简的审美情况。史传文学得以被广泛接受,离不开史传著者文笔之美的支持。文笔之美不单单表现在叙事技巧方面,也展现在对于语言驾驭上。作为熟读经律的高僧,作者在叙述中自觉摒弃虚而不实的表述,追求“文字允正”的文风,表现为简介准确、从容点化、睿智风趣等几个方面。

[关键词]高僧传;文学;诗句

一、叙述语言的简洁准确

刘勰在撰写的《文心雕龙•总术》中提道:“经传之体,出言入笔。”与《出三藏记集》比较,《高僧传》所用语言比较简洁。从使用词语方面分析,南朝梁时僧人慧皎擅长采用简洁、整齐的语言,从而讲解传主这一人生经历。例如:在求学这个环节,作者可以在多个关键虚词起承转合下,通过凝练的文字讲述高僧整个求学经历。在那些短篇传记创作中,慧皎最常使用简笔,例如:在《释昙斌传》中,作者从传教者出家—游历—求学—开讲等过程进行讲解,利用比较凝练的文字显示出来,可以称得上每一字均有一定用途。又如:在卷十三《释慧敬传》写道下列内容:释慧敬,南海人。少游学荆楚,……。整篇所用词汇简单、精炼,但却全面的描述传主出家、游学等过程中写出来。在传末还提到神异情节描写,包含原因、故事情节、对话等内容,这也充分展现出慧皎对于语言的驾驭能力。刘熙载在创作的《艺概•文概》中提出:“文尚华者日落,尚实者日茂。其类在色老而衰,智老而多矣。”僧传撰写使用朴实无华的文学语言,使读者能够轻松读懂所讲内容,但通常短小的篇章之内,承载着非常多的信息即内容,这种做法,不仅展现出作者具有较强的语言驾驭能力,也能展示出高僧作者不使用虚语的高要求。例如:在《梁僧传》卷十三《释昙迁传》中提道:释昙迁,姓支,本月支人。寓居建康。笃好玄儒,……。在这篇只有二百字的内容中,慧皎重视抓住人物的独特之处进行描写,吸引读者的注意。又如:“笃好玄儒,游心佛义,善谈《庄》《老》……”。在文章的末尾,作者也以传主作为标杆,全面记录两个附录者在人物传唱方面的成就。由此可知,慧皎著书可以说是字字珠玑,采用模式化方法完成创作,不仅科学节省笔墨,也能加入一些轶事与对话内容,确保创作内容更饱满,有独特的说服力。

二、描述语言的从容点化

“文如其人”,这三位高僧的作者均沉着淡然,创作所用文字也非常的流畅,娓娓道来。所用短篇字句比较凝练,具有丰富的内容。而长篇文本也展现出风姿卓雅、不疾不徐的特点。特别是注意一些词汇的反复使用,不单不会产生重复之感,反而呈现出较好的审美效果。特别是对人物进行塑造过程中,从慧皎开始,三位作者均使用可以表现这一群体别具一格的词汇。例如:“清”“高”等出现频率较高的字词。这些字或者词的反复使用,能够形成一种固定的审美意象。而通过模式化语言,能够表达出更简洁的效果,有些信息也会在比较固定的模式化语句中进行交代,防止传主信息反复交代的情况。

三、对话语言的睿智风趣

三朝高僧传中有不少对话或辩论描写,睿智风趣,既彰显了高僧的学识广博、辩才无碍,又体现了作者驾驭语言的能力。辩论本来就是佛教学习中的一种手段,一种特别的方式。而在三朝《高僧传》中,作者经常借助人物对话、辩论语来展现高僧的修为与个性。

(一)对话的机智简洁很多高僧都通达内外典,博学多才,对答亦机智简洁。如《梁僧传》卷一《康僧会》传提道:“会谓法属曰:‘宣尼有言曰:‘文王既没,文不在兹乎?’……这一类的对答主要表现在《世说新语》中,可以与《高僧传》相互参看,例如:《竺道潜传》中“惔嘲之曰:‘道士何以游朱门?’潜曰:‘君自睹其朱门,贫道见为蓬户。”等。如《梁僧传》卷一《帛尸梨蜜传》中“王公尝谓密曰:‘外国有君一人而已。’密笑曰:‘若使我如诸君,今日岂得在此。’当时为佳言。”作者把佛教所用语言和医学用语相互结合,能更好地寓佛理于疗病中,这种回答获得高评价结果。问辩结果是让“时众惊其辩发如流,贞公奥学被挫其锋,颇形惭色。”此时辩答并未结束,“张文成见之叹嗟,谓之曰:‘观法师迅避,即是菩萨行位人也。’鼎曰:‘菩萨得之不喜,失之不怨,挞之不怒,辱之不瞋。鼎今乞得即喜,不得即怨,挞之即怒,辱之即瞋。由此观之,去菩萨远矣。’”面对他人的赞誉传主以清醒的分析说明与菩萨果位的距离来对答之。最后赞宁在“系曰”部分对传主及文中对辩内容进行点评。像这类对话在三朝高僧传中随处可见,既彰显了高僧们的佛学修为,也体现了作者的语言驾驭能力。

(二)对答的风趣善巧高僧不仅以用生命来弘扬佛法、警醒世人,也常以机智的思辨来赢得世人的钦佩。三部《高僧传》中有大量对高僧机智对答、睿智思辨的描述,其中不乏夸张、幽默,增强了全书的趣味性和可读性。如《梁僧传》卷四《康僧渊》中传主对来者不善的提问的机智回应堪称经典:琅琊王茂弘以鼻高眼深戏之,渊曰:“鼻者面之山,眼者面之渊,山不高则不灵,渊不深则不清。”时人以为名答。用比喻和整齐的句式,优雅地还击了对手,并借暗喻将山水人格化、意象化山水,以暗喻的方式提升了提升了自身的魅力。将面目特征上升到了山水审美、格调品藻的高度,可谓天人一际。《梁僧传》卷五《释道安》对“四海习凿齿”的提问回答以“弥天释道安”,赢得了广泛的赞誉与欣赏。这种机智的回答既体现出二人的差距,又为后来符坚风趣的譬喻和比拟做了一个铺设。在符坚破城得习、安二人后说:“朕以十万之师取襄阳,唯得一人半。”翼曰:“谁耶。”坚曰:“安公一人,习凿齿半人也。”幽默地将才智之差异、评价之高低以风趣而形象的比喻体现出来。这样的以人为喻的数字游戏还出现在卷二《佛陀跋陀罗传》中,“贤一日,敌三十夫也”,对换了人与时间的概念,将二者对等作出这样的计算,因为贤所读诵者,旁人需一个月才能学会,这样贤的一日必须由三十个人的一日之质量才能对等,所以可以说其一人敌三十夫。《宋僧传》《唐扬州慧照寺省躬传》中传主释省躬对待夸赞的态度正确,对话优雅有致:“时有击论互指为迷者,必请见躬为其判之,坐分曲直。谚曰:‘义尽省躬’,言到躬义无不尽也。其博综律乘,捍御师门也若此。恒曰:‘自吾有躬也,恶言不闻矣。’躬避席叶拱而对曰:‘某不佞也,仰师之道,若采扶桑以啖蚕。所患者,未能呕繁丝以报主耳。’恒曰:‘视子吐园客五色丝,可供黼绣之资,言太谦矣。’”同样谦虚,不受名号的还有《唐太原府崇福寺宗哲传》的传主“后因讲唱,厥义日新,时谓之为‘法江’。哲曰:‘为吾谢此品藻焉,殊不知法海在乎大原矣。’所指者盖浮丘为沧溟也。”巧妙的对答与精彩的应辩,是高僧智慧与谦虚的集中展现。

(三)与外道辩难的机锋历史上佛道之间的大辩论,指的是佛、道双方遵从帝王的召集,在朝堂举行会辩,或由帝王垂鉴,或由朝臣儒士作裁。这种御座前的诘难辩论,近则关乎一身之荣辱,远则关乎一教之盛衰,所以往往十分激烈。《宋高僧传》中的《唐江陵府法明传》也记述了“博通经论,外善群书,辩洽如流,戒范坚正”的传主“适遇诏僧道定夺《化胡成佛经》真伪”之事,在多位高僧难以胜辩的情况下,传主以巧辩赢得胜局:时盛集内殿,百官侍听。诸高位龙象,抗御黄冠,翻覆未安,难定。明初不预其选,出场擅美,问道流曰:“老子化胡成佛,老子为作汉语化?为作胡语化?若汉语化胡,胡即不解。若胡语化,此经到此土,便须翻译。未审此经是何年月,何朝代,何人诵胡语,何人笔受?”时道流绝救无对。明由此公卿叹赏,则神龙元年也。文中记述的对老子化胡说的辩驳,是真实的历史事件。诚如“系曰”所评述的,若无法明的智慧一击,而要通过思维论证,势必越辩越乱,往还难决。何况是在朝堂帝王座前,不可能有长时间的从容应对,传主本不在辩论的人选中,乃是“出场擅美”者,行为足以令人称奇,描述的文字笔调也反映出简洁明快的叙事特点。

参考文献:

[1]章学诚.文史通义•史德[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66.

[2]释慧皎.高僧传[M].汤用彤校注.北京:中华书局,1992:487.

[3]刘熙载.艺概[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45.

[4]刘义庆.世说新语校笺[M].徐震堮校.北京:中华书局,1984:62.

[5]释赞宁.宋高僧传[M].范祥雍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87:720.

作者:耿朝晖 单位:青海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