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部编小学语文教材的汉字教育探究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摘要:汉字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当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位置。部编义务教育语文教科书(以下简称“部编语文教材”)在识字、写字部分的编写上着眼于中华经典文化的传承,处处彰显历史文化意蕴,语文教师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宣传者、传播者,要具有崇高的使命感。部编语文教材让语文教师知道了路在何方,语文教师可以在中华经典文化的指引下,遵循儿童学习规律和汉字构字规律,科学、艺术地开展汉字教学。
关键词:语文教学;小学语文;汉字教学;部编教材
2017年中央电视台播出了一档名为《开学第一课》的节目,这档节目从一开始就注重运用中华文明去展现汉字的魅力。汉字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一横一竖,一撇一捺,都蕴含着中华文化的灿烂之光。学好汉字,才能更好地领略中华文化的精髓。
一、从汉字的构字规律出发去
教汉字汉字的三大要素是音、形、义。掌握汉字就是要在脑海中建立起音、形、义三者融为一体的综合印象。小学生容易写错字的一个原因就是他们没有掌握好汉字三要素之间的关系。例如,有的学生会将“情”左边的竖心旁写错,那是因为他们没有了解“情”这个字是左表意右表音的汉字,情感是一种心理现象,所以使用竖心旁,而右半部分是“青”,表示这个字的读音。这样一来,学生就能够掌握这个字怎么写了。同理的字还有很多,比如“味、狼、啊、被、蹦、绑、补、材、纺、缝、衬、衫、娘、妈”等。教师如何才能帮助学生有效建立起汉字的字音、字形、字义三者之间的联系呢?
(一)通过字形和字音的组合记忆去识记汉字与英语这种看到字母就能拼读出单词的文字不同,汉字是表意文字,除形声字外,大多数汉字都无法看到字形就读出字音。对于刚刚学习汉字的小学生而言,他们很难通过观察字形读出这个字的字音。在这个时候,教师可以运用下面这些办法来解决这一问题。1.让生字多次出现,增加学生的识字次数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有意地将生字放在不同的教学进程中,从而让学生能够在不同的时间段多次碰到这些生字,这样反复出现的生字就会逐渐变得熟悉起来。另外,如果是对低年级儿童进行教学的话,可以考虑让教学环境和教育方式变得简单生动一些,大多数情况下,儿童都喜爱轻松活泼的教学风格,这样便于他们尚不发达的大脑接受信息。教师可以通过游戏的方式让儿童轻松接受信息。例如,要帮助学生巩固“花”这个字,教师就可以带领学生做一个“你问我答”的小游戏。教师在讲台上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哪些花啊?”学生有的说玫瑰花,有的说梨花,有的说牡丹花。这样一来,每个学生就加深了对“花”这个字的印象。当然,也可运用分解偏旁部首的办法,将花看成“艹”和“化”的组合,“艹”表示意义,“化”表示读音,这样也能方便学生记忆。2.运用创造性思维,展开联想记忆在儿童眼里,偏旁部首都蕴含着一定的信息,可以激发他们特定的联想。教师可以给予学生充分的自主空间,让他们自由地展开联想。学生也很喜欢这种自由的联想活动,例如,可以为“朋”这个字编写一个有完整意思的句子:“两个月亮玩得好,于是就在一起成为朋友。”又如“晶”字:“上面一个日光,下面两个日光,三个日光亮晶晶。”发挥创造性思维展开联想,让字的意思和字的读音达成一种融合,能够帮助学生记忆。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学生编写出来的句子不正确,教师应该及时指正。
(二)通过字形去理解字义汉字中的一些象形字和实际生活的联系是非常紧密的,先贤创造这些字,就是用来描绘社会生活的,而会意字、指事字是在象形字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所以也具备生活化的特点。因此,根据象形字、会意字以及指事字的共同特点,通过分析字的意思,就能让学生在识记汉字时不再感到困难。例如,教学“灭”这个字的时候,教师可以告诉学生这个字与火有关,放一块东西在火上,这团火就熄灭了,这样,学生就能通过这个动作联想到字的意思,想起它的读音,从而达到识记的目的。同样,教学“兔”这个字的时候,教师可以先将这个字写在黑板上,然后指出上面的部分就是兔子的耳朵,中间部分是兔子的脸和眼睛,下面部分是兔子的脚,右下角那一点就是兔子的尾巴。这样通过形象上的观察,就能让学生对这个字产生立体的印象。需要注意的是,运用这种方法,需要对学生的知识背景和生活经验有尽可能多的了解,这样才不会出现因超越学生现有知识水平和生活经验而导致学生无法理解的情况。
(三)根据形声字规律去找汉字三要素的联系现代汉字中,90%以上的字都是形声字,且直到现在仍然能够创造新字(如一些新造的简化字、科技用字)。①例如,在教学《树和喜鹊》这篇课文时,讲到“窝”这个字,教师可以问学生是怎么记忆“窝”这个字的,如果学生有自己的回答并且言之有理,那么教师就应该给予鼓励。同时,教师可以再告诉学生,“窝”的上半部分“穴”用来表示洞穴的意思,而下半部分的“口”和“内”相加,跟“窝”的读音很相似。这样一来,就可以让学生理解这个字是形容动物巢穴的。由此可以再延伸巩固一下,让学生自己说出各种动物巢穴的名字,比如狗窝、鸡窝、鸟窝等。部编语文教材中也有很多生字形声字。例如,《动物儿歌》中出现了大量“虫”字旁的形声字,这是部编本教材体现中华传统文化造字规律的典范。很多汉字都是形声字,学生可以通过这一方法识记很多生字。
二、遵循儿童的认知规律而教
小学生还处于感性思维和形象思维比较发达的年龄阶段,其理性思维和逻辑思维的能力较弱,所以教师在教汉字的时候,应多使用游戏、图片、儿歌等直观的教学方式。儿童学习汉字,其实就是从感知到理解再到运用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无论是学习一个字,还是学习识字的方法,都应该考虑到儿童的心理发展水平和承受能力。
(一)注重大框架、大方向,不必过于详细根据《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部编语文教材对识字写字的总体要求是“多认少写,读写分离”,其中要求认识的生字并不一定都要会书写。②因此,教师不必要求学生通过大量书写来识记汉字,也不用对每个生字都进行详细的分析。部编语文教材在教学建议中提出整体把握大多数要识记的生字的字形,也就是说,只要求识记字形,并不要求对各个偏旁部首逐一进行分析识记,这样不仅任务量巨大,也较难顺利完成,没有必要。那么,“整体把握字形”究竟有什么好处呢?好处就在于这样做适应了儿童的心理发展水平。刚刚进入小学的孩子对外部世界的感知重点是在大体的外在轮廓上,而不在外部世界的具体细节上。比如,当一个孩子看到“嘉”这个字的时候,他只会关注这个字的大体轮廓,并不会去细究这个字里面包含了哪几个部分、分别是怎么写的、哪一横更长哪一横更短等。所以对于这个年龄段的学生来说,教师大可不必去细究每个生字偏旁部首的细节,只需要求学生掌握大体轮廓就可以了。比如,可以让学生反复去读这些字,用高音读,用低音读,造句读,同学之间互相用生字提问等。对于那些需要学生能够写出来的生字,教师可以将容易写错的生字专门标注出来,用其他颜色的粉笔写在黑板上,供学生辨认。另外,对于那些容易混淆的字,教师可以把它们专门放在一起进行比较分析。比如“天”和“无”只有右下角不同,那么教师可以把这两个字放在一起分别讲解,“无”字有小尾巴,“天”字没有,学生反复认读就能知道生字的大概轮廓,对比记忆就能知道生字之间的异同。
(二)借助多种媒介教学对于低年段学生,我们应该多运用音乐、图形、视频、动作、形体姿势等进行教学,这是因为他们的思维方式还处于直观形象思维阶段。例如,教学《翠鸟》中“叼起小鱼”的“叼”字时,可以先出示两幅图,第一幅是翠鸟用爪子抓住小鱼,第二幅图是翠鸟嘴里叼着小鱼,请学生辨析哪只翠鸟是课文中写到的那只,由此让学生理解“叼”的意思。然后,教师让学生说说自己记住“叼”字的办法。最后,教师用课件中的动画演示“叼”字的构成,“口”字从左边飞入,“刁”字从右边飞入,两部分合拢成为“叼”。在此过程中,教师借助图片的方式让学生懂得了字的意思,同时借助动画的方式,让学生能够有更为立体的感受。
(三)在语境中识字就像英语老师经常强调的那样,要把英语单词放到整个文章的语境当中去理解。通过语境去识字,要注意运用下面的方法。1.反复朗读课文在部编语文教材的很多篇课文中都重复出现了要求学习的字词,这样的编排让学生可以更容易地识记汉字。例如,在部编教材的课文中,很多要求识记的生字通常会反复出现在该文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多朗读这些课文,达到反复刺激学生识记系统的功效。2.通过阅读识生字在阅读当中识记生字也是一个好方法。首先,初读的时候,应先读准字音,然后再结合生字出现的词语和句子去理解生字的意思,最后,再把生字单独挑出来,巩固性地再次识记。比如在教学《翠鸟》中的“抓”字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读出这一整句话:“翠鸟喜欢停在水边的苇秆上,一双红色的小爪子紧紧地抓住苇秆。”学生读完后,教师提问:“翠鸟要怎样才能站立在苇杆上呢?谁能来做做‘抓’的动作?”(学生做抓的动作)然后教师说:“原来把手往中间握拳就是‘抓’。请大家再次齐读这段话。”
(四)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是目的部编语文教材在识字内容的安排上非常强调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分类识字”让学生能够从不同的字里找到相同的规律,从而帮助学生提升逻辑思维能力。汉字教学要遵循教育规律、心理发展规律、认知规律、汉字规律等,部编语文教材的特点恰恰遵循了这些规律。让中国学生懂得传统文化、革命文化,这是语文教育的一大功能所在。
参考文献:
[1]林佩菱.基于教材与汉字特点做好识字写字启蒙[J].福建教育,2017(36).
[2]王琦.基于传承意在融合———对部编教材一年级识字教学渗透传统文化的思考与探究[J].语文知识,2017(12).
作者:冯骋 单位:西南大学新诗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