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思想政治教育传承儒家文化路径分析范文

思想政治教育传承儒家文化路径分析范文

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思想政治教育传承儒家文化路径分析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思想政治教育传承儒家文化路径分析

摘要:优秀儒家文化对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具有积极的价值。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传承儒家文化之“意”,而不必拘泥于“形”。本文分别从思想理念层面、教育内容层面以及主客体层面论述了思想政治教育传承儒家文化的路径。

关键词:儒家文化;思想政治教育;传承;路径

儒家文化中的深厚底蕴不仅有着历史学方面的价值,在当代,儒家文化于国家而言,有值得与现代背景相结合而得以发展的地方,更重要的是,儒家文化于个人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追求和个人的思想道德建设有着重要价值。思想政治教育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个人更高层次的思想道德建设是这一目标实现的内在要求。思想政治教育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就必须既要在思想理念中继承儒家优秀文化中的积极部分,深深植根于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之中,还要在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上体现儒家文化中仍符合时代要求的相关内容,同时,教育者和被教育者都要将儒家文化“意”的部分贯穿于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之中,注重心地修养和自身的人格完成,以获得自身的全面发展。

1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在思想理念中继承汲取优秀的儒家文化

儒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它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历史长河之中给人们以根深蒂固的精神影响。其中优秀的教育思想如“学思交修并进”,在当代仍旧充满现实性和启发性的伦理道德思想如“仁义”,对于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仍具有积极作用。但在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践中,逐渐忽视了教育者以及被教育者的人格培养,同时忽视了儒家文化对于教育者以及被教育者的人格塑造作用,以机械灌输为手段,以效率为追求,片面强调知识教育,在实践过程中慢慢脱离了优秀儒家文化的思想指引,导致思想政治教育想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成了一纸空谈。因此,思想政治教育要实现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目的,必须将知识教育与人格培养并重,要更加注重教育者与被教育者的人格修养,要始终坚持、批判继承、有效汲取儒家思想文化中仍具有时代意义的优秀内容和积极成分。

2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在教育内容上继承汲取优秀的儒家文化

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目前学术界的主流观点是“将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分为了世界观教育、政治观教育、人生观教育、法治观教育、道德观教育五个方面”[3];但这个内容界定并没有明确说明儒家文化与这些教育内容的关联之处,也就无法明确强调儒家文化在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中的意义。我们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就是为了培养出代代相传的共产主义接班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在此要求之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内容方面若对儒家文化的传承不做出强调和实践,那么国家兴旺、民族复兴就失去了民族本身应有的精神内核。实际上,现代社会受工业文明的影响,人们学习知识更倾向于吸纳在实践中能够转化成利益、财富的内容,即更在意知识的实用性。知识经济时代不仅强调知识的重要性,更加强调知识如何更有效率地转化为财富。虽然知识转化为物质收获也无可厚非,但在当代,“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之人数量之少依然能说明一些问题。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既然要对被教育者进行价值引导,那么其所传递的思想政治信息就不应该为口号,而是要让被教育者在其中获得精神上的领悟,并将其所传递的价值观转化为自己的精神内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应该充分发挥优秀儒家文化对人们潜移默化的精神引领作用,在其内容比重上应凸显优秀儒家文化的份额,在语言形式上亦应体现优秀儒家文化的内涵,积极继承儒家文化中具有思想道德启示以及引领作用的优秀内容,在传承精神内核的过程中促进被教育者的全面发展。

3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在主客体层面传承优秀儒家文化之意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教育者和被教育者是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最关键的具有决定意义的环节。思想政治教育者的心地修养、精神境界、人格完成状况等决定了思想政治教育者在教育方式上是否能因材施教、是否能“兼举两端”;思想政治教育者是否能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悦于学而乐于教”会直接影响到被教育者是否能将教育内容真正地纳入到自己的思想体系中,而被教育者的内化程度又直接影响到其整个思想建设的完善程度以及其思想道德素质的发展程度,最终会影响到被教育者的全面发展。同时,被教育者作为具有主体性的客体,是否能做到学与思的交修并进,是否能具备格物致知的钻研精神,这都决定了其内化、外化以及内化与外化之间交互作用的深度和广度。所以,思想政治教育者和被教育者对优秀儒家文化的传承和汲取,不管是对教育者还是对被教育者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儒家文化历经漫长曲折的发展过程,尽管其形式、语言在历代不尽相同,但其流传至今大都是古今认可的。因此,思想政治教育者以及教育对象对优秀儒家文化的传承不必拘泥于固定的语言和形式,但须结合实际传承其意即可,这也是儒家文化经久不衰的原因之一。

3.1思想政治教育主体要更多地传承儒家的教育方法

教育者与被教育者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客体,它们之间是否能有效地运作起来取决于“润滑剂”的好坏,即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是否得当。这直接决定了二者能否无碍交流、有效互动,直接决定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成效。《论语》为政篇中,第五、六、七、八章皆是不同的学生问孔子“何为孝道”,而孔子所对皆不同。虽然《论语》记载本身侧重于孔子之言,却很少说明孔子之言的语境,语境不同则言不同,但孔子因地制宜、因材施教之意仍有所体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更是如此,被教育者与被教育者之间各不相同,因而在教育过程中不存在普遍适用于每一个被教育者的教育方式;教育者与教育者之间也各有所长、各有风格,不存在让每一位教育者使用都能取得理想成效的教育方法。同时,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包括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在这两个方面中又有具体的许多分类,诸如经济环境、政治环境、文化环境、家庭环境、社会环境等,而这些环境又在时刻发生应景性的变化,因此,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之复杂性、多变性可见一斑。同样地,普遍适用于任何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教育方式也是不存在的。所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想获得实实在在的成效,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就必须根据环境、语境、教育客体的不同,准确把握其变化,采用适宜的教育方法。“孔子平日言学,常兼举两端,如言仁常兼言礼,或兼言知。又如言质与文,学与思,此皆兼举两端,即《中庸》所谓执其两端。”[1]孔子“兼举两端”之意正是如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应学、应鉴之所。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教育者对效率的追求是必然的或者说是不得已而为之,但若片面追求速度则会忽视被教育者的内化程度、忽视教学质量,导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缺乏实效。在这一点上,应好好继承儒家优秀文化之意,思想政治教育者必须要求效率与质量二者并重、兼举两端。

3.2思想政治教育客体要更多传承儒家“学思交修并进”之意

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客体,相较于被动接受教育,被教育者的自我教育所带来的教育影响是更加切身的,这也是如今教育界倡导启发式教学方法的原因之一。可以说,客体的主体化程度能够作为判断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否有效的标准之一。思想政治教育过程虽然有许多环节,但到最终还是落脚在被教育者内化与外化之处,而内化作为外化的动因,是被教育者外化之前提。因此,其内化程度如何是最为关键的。被教育者的内化除了来自于外部的刺激之外,比如:教育者的教育方式、教育内容是否符合教育对象思想实际的需求,最主要是来自于被教育者的主动性。被教育者若是具备主动思考、学习的素质和心理,那么其内化的主动性就强,对教育内容认识就更加深刻,其在外化的过程中就能做出更为正确、合适的选择。因此,被教育者不仅要接受教育,而且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要主动去思考。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1]即被教育者要做到学与思的交修并进。

3.3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皆要传承儒家“心地修养与人格完成”之意

孔子作为儒家学说之创始人,其自身境界之高,非历代人所能企及。同时,其为学之道在当代社会仍具有启迪意义。孔子门下弟子众多,弟子们各有层次,因此,孔子之教不论是在思想理论还是在实践上都十分丰富,且有古今通行的科学性。“孔门论学,范围虽广,然必兼心地修养与人格完成之两义。”[1]孔子论学范围之广,在《论语》中得到充分体现,这一点毋庸置疑。而孔子之学之教,少有提及具体的理论知识,而是在讲一种为人处世之道,相比起博闻强识,可能更注重内心的修养。因而我们可以说,“孔子一生重在教,孔子之教重在学。孔子之教人以学,重在学为人之道”[1]。当前,“随着互联网的高度普及、全球化的深入发展,网络技术迅速发展、数字化时代迅速到来”[4],而信息技术和科学技术一次又一次的革命性飞跃,让“人类在最短的时间内走过了最漫长的路程。人类把最大的距离抛在后面,从而以最小的距离把一切都带到自己面前”[2]。隔着手机或电脑屏幕、电视荧幕,仿佛就在人们面前的一切事物,让那些与人们仅有空气“墙”之隔的事物隐去了,让虚拟代替了实物“搭建”了一个又一个现代人的全部世界。当今,“社会现实中各种思潮相互交织、思想文化相互激荡”[4],尤其是在快餐文化肆虐的思想现状下,被教育者的精神状态有时候是比较浮躁、盲目和被动的。因此,思想政治教育的被教育者作为具有主体性的客体,要对自己的思想文化素质提出要求,戒骄戒躁,对自己的知识水平有清晰认识和主动提高的愿望,同时还要明白学习“为人处事”更是教育的关键和价值所在。儒家优秀文化启发我们,思想政治教育者想要获得较好的教育成效,就必须拥有扎实的理论功底和各种教学技能技巧。但更重要的是,思想政治教育者需要具备一定的人格魅力,才能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同被教育者形成良好的互动关系,让被教育者因发自对教育者的喜爱而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将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内化于无形之中。同时,在这一过程中,教育者由于收到来自被教育者的积极反馈,其教育热情会增加,可能会给予被教育者超越固定教学内容的良性的感召和启迪。而教育者要想具备独特的人格魅力,就必须不断地加强个人的道德修养,提高自己的精神境界。

4结语

儒家文化经历漫长、曲折的发展历程,在当代仍旧熠熠生辉,不论是在文化还是在教育等方面都有它不可替代的价值,对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来讲更是如此。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门塑造人们价值体系以及道德规范的学科,其所传导的思想必须是符合时代要求的、具有精神感召的东西,而儒家文化正具有这样的特质。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仅要在思想理念上以优秀儒家文化为指引,还要在内容设定上体现、借鉴儒家文化的精髓,同时,作为主客体双方的教育者以及教育对象还要踏踏实实在思想政治教育环节中传承优秀儒家文化的精神内涵,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功能,从而真正地培养符合新时代要求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参考文献:

[1]钱穆.论语新解[M].北京:九州出版社.2017.

[2]海德格尔选集[M].孙周兴,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6:1165.

[3]陈万柏,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6.

[4]李前进.我国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研究[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14.

作者:张瑾帆 李前进 单位:南京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