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海峡文化艺术中心绿色节能技术应用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摘要:本文以夏热冬暖地区三星绿色建筑---海峡文化艺术中心项目为例,分析探讨创建“三星绿色建筑”中所采用的适宜的、关键的节能技术体系,包括“室外微气候环境优化”、“围护结构热工性能优化”、“江水源热泵及其他主要绿色节能措施”,并着重指出绿色建筑节能关键技术应以运营管理的高度,立足于建筑定位,紧密结合气候特征、水文地质等基础条件进行选用。
关键词:夏热冬暖地区;三星绿色建筑;绿色节能关键技术;江水源热泵;围护结构热工性能优化
0、引言
众所周知,按照国家节能减排、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要求,近十年来绿色建筑事业呈现蓬勃发展态势,一大批项目获得了各等级绿色建筑设计标识认证。项目投入运行中,使绿色技术措施可以按既定规划的绿色建筑设计目标运行,实现持续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显然是推行绿色建筑的初衷和核心要义。绿色建筑评价体系主体内容“四节一环保”中,“节能与能源利用”部分无疑与节能效益、环境效益关系最为密切,需要建设全过程中贯注理性和执着,尤其设计过程应面向绿色建筑运营管理高度,结合项目特点及气候特征,明确节能减排目标,合理选用“被动”和“主动”节能技术体系,实现能源高效合理利用,才能确保绿色节能规划目标的落地。下面以海峡文化艺术中心项目为例,分析探讨绿色建筑创建过程中节能技术的设计应用。
1、项目概况
海峡文化艺术中心位于福州市三江口南台岛东部的仓山区梁厝村,北临闽江,南临南江滨路,占地面积约160,000m2,建筑面积近150,000m2。项目建筑功能由五个单体(分别为艺术博物馆、影视中心、音乐厅、歌剧院、多功能戏剧厅),经由中央文化大厅跨梁厝河连接组成,外形似福州市花—茉莉花。本项目为省、市重点公共文化建筑,项目设计起始时间为2013年5月,计划竣工时间为2017年12月,按《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2014)三星级绿色建筑标准设计,该项目已列入2016年“住建部绿色建筑示范工程”。
2、气候及环境条件分析
福州市地处夏热冬暖地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阳光充足,年平均日照时数为1700~1980h;雨水充沛,年平均降雨量为1300~1500mm,夏季受台风影响,极端强降雨情况较频繁[1]。年平均气温为20~25℃;最冷月1~2月,平均气温在10℃左右;最热月7~8月,平均气温为33~37℃;典型年的室外温度及焓值。空调供冷期较长,一般为5月~10月;供暖期较短,一般为12月~2月;空调供冷负荷约为供暖负荷的3~4倍;过渡季节较长,室外空气焓值在34~59kJ/kg范围内的总小时数超过2500h,集中在春秋两季。
2.2水文地质条件
项目建设地紧邻闽江,闽江水域的水量充足、水温水质适宜,如图5所示,夏季最高水温在28~29℃、冬季水温均高于10℃,可为空调系统提供良好的低位热源,本项目适宜采用江水源热泵空调系统[3][4]。本项目场地中原有天然的水系—梁厝河穿行而过,经闸口直通闽江,可有效地就地消纳场地的雨水、防止水涝。通过上述分析项目建筑功能概况、所在地的气候、水文地质等基础条件,遵循“被动优先、主动优化”原则,并结合绿色设计标准、建筑规模及功能、技术经济、项目运营规划目标等诸因素,确定采用了如下关键的绿色建筑节能技术体系。
3、建筑节能关键技术
3.1室外微气候环境优化
夏季及过渡季节利用场地内良好的自然通风条件,既能改善室外舒适度,也可以提高建筑节能效果;项目地处闽江南岸较空旷处,既要避免冬季室外风速过大产生不利的影响,又要保证夏季及过渡季能够有良好的通风。本项目的建筑群体布局采用南低北高、列式布置的方式,结合CFD模拟手段对体型、布局进行优化夏季室外风环境模拟优化后,在室外人行区域高度,除了在建筑凹角部分存在局部无风区外,其余室外区域的通风情况良好。场地内保留梁厝河从建筑群中穿行,借助水体微气候改善场地热湿环境,形成较为舒适宜人的室外场地微环境。冬季室外风环境最大风速为1.49m/s,不存在风速过大的区域,且室外风速放大系数小于1,具有较好的室外活动舒适性。
3.2围护结构节能技术
本项目地处夏热冬暖地区,且外立面采用了大面积的玻璃幕墙,围护结构冷负荷占到夏季冷负荷的25%以上。本项目建筑节能重点针对围护结构的热工性能、遮阳措施及通风条件三个方面进行优化。(1)屋面、外墙、玻璃幕墙均采用低导热系数围护结构,除了满足《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的要求之外,还重点考虑提高了玻璃幕墙的遮阳、隔热性能,采用外层Low-E低透光双层玻璃,外玻内侧设置Low-E膜,整窗遮阳系数为0.34;双层玻璃中空隔热,传热系数仅2.8w/(m2×K)。(2)玻璃幕墙采用外遮阳措施,并采用计算机模拟分析优化。如图8、9所示,重点选取西向玻璃幕墙作为分析对象,对比不同外遮阳百叶角度下的辐射得热情况,最终采用45°陶瓷外遮阳百叶(构造如图10所示),辐射率为无遮阳情况的38%,辐射得热降低62%。(3)建筑物的玻璃幕墙可开启面积达到5%以上。如图11所示,在过渡季节开启相应的开启扇,即可利用自然通风的烟囱效应进行通风换气、排热除湿。
3.3屋顶绿化
本项目中央文化大厅屋面采用轻质屋顶绿化,下图12、图13为中央文化大厅局部屋顶绿化效果图与轻质容器式屋顶绿化模块。通过屋顶绿化可以有效地提高屋面的隔热性能,课题组选择一处架空屋面和一处屋顶绿化屋面进行隔热性能对比,采用“温度巡回检测系统”对相关温度、热流数据进行自动采集,测量采样数据间隔30min。实验选择夏季高温连续晴天进行测试,测试时屋内处于自然通风状态,同时测量架空屋和绿化屋面的隔热层下表面温度、屋顶内表面温度、室内温度和屋顶热流值。从检测结果如下表1,相比架空屋面,屋顶绿化具有更好的隔热性能。
4、建筑设备节能关键技术
空调系统是大型公共建筑的能耗大户,本项目在初期规划绿色建筑目标时,面向建设的全过程,面向绿色建筑运营管理的需求,通过多方科学分析论证后,确定系统的方案、设备选型、制定控制及运营策略。
4.1空调冷热源
考虑项目将来运营实际要求,本项目空调冷热源除了日常管理办公区域部分采用一拖多VRF空调系统,其余区域设置一大型集中空调系统。夏热冬暖地区大型公共建筑空调冷热源常用方案为“水冷机组+燃气锅炉”或“冷水机组+风冷热泵”组合方式,而本项目毗邻福州三江口南江滨,北边临近闽江流域,景观和生态环境要求比较高,由于冷却塔、锅炉或大容量的风冷热泵存在噪音、漂水、烟囱排放、视觉冲击等问题,在建设用地内难以设置。基于上述的建筑客观环境条件,并体现建筑绿色低碳环保理念,降低热岛环境效益,并通过经济技术的方案论证,本项目集中空调冷热源采用江水源热泵系统。汲取位于沿江上游5公理处的福州市东部新城商务办公中心区江水源热泵成功案例经验[3],夏季供冷时源水进水最高温度29℃,比常规空调系统的冷却进水温度低4℃以上,冬季供热时源水进水温度高于10℃,较风冷热泵进风温度高5℃以上,系统类型采用江水经4级过滤装置后直接进机组的方式,省却了中间换热器和循环泵。冷热进出水温差采用6°C,机组容量配置采用3台离心式冷水机组、3台螺杆式热泵机组(其中1台带热回收功能),热回收的热水用于供应免费生活热水。空调冷热源性能参数参照表2。为了满足绿色建筑三星评分要求,综合考虑初投资增幅和运行节能的需求,本项目在江水源热泵主机性能选型上,COP取值较《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15)的限定值基础上提高12%以上[5][6]。根据最终主机选型结果折算的COP较常规主机常规工况提高20%[5]以上;冬季供热期内的COP达到5.0kW/kW以上,大大超过常规热源风冷热泵的供热效率。室外源水取水构筑物有干式泵房和湿式泵井两种,已有福州东部新城商务中心和福建省科技馆采用湿式泵井。湿式泵井优势在于造价较低,但设备维护管理维护上比较困难。本项目经过综合考虑,并吸取已有的类似项目管理经验,采用泵房和取水井分开设置,取水井考虑便捷性的清淤技术措施。退水管分两路支管,一路接闽江下游排放,另外一路接区域内的梁厝河,作为干旱季节的补充用水。室外源水取退水管路布置示意如图13。
4.2大温差、分布式变频二级泵空调水输配系统
本项目采用江水源热泵系统集中供冷(热)的方式,各单体分布区域较广,冷热源机房与室内输配距离较大(最长环路1200m),且5个被服务单体之间存在较大的输配阻力差异(最大相差18.5m水柱),为了有效降低输配系统的能耗,空调水输配系统采用大温差、分布式变频二级泵系统,冬夏季供热、冷供回水温差为6℃,变频二级泵分布在各单体机房内,按需变频调节末端侧的空调循环水量。经计算空调冷(热)水系统的耗电输冷比EC(H)R-a均小于限值20%以上。
4.3空气热回收技术及免费供冷技术
本项目人员密集、新风量总量大,达到480000m3/h,且空调季节的室内外空气焓差较大,该部分空调冷负荷约为6080kW,热负荷约为2520kW。通过技术经济对比分析,末端侧空调风系统采用热回收技术。PAU新风机选用板翅式热回收,而对应各大空间AHU空调箱内设置转轮式热回收及过渡季节旁通装置,并配置对应的过渡季节及设计工况的排风系统。空气热回收焓效率大于65%,本项目采用空气热回收技术后,空调配置冷、热负荷分别降低约3000kW、1240kW。在空调机房的回风管处设置二氧化碳浓度监测感应器,以监测控制新风量,达到空调工况下变新风比运行;全空气系统设置了过渡季节全新风通路及切换阀门,充分利用温湿度皆宜的室外新风,尤其对那些在过渡季节或冬季有供冷需求的内区进行免费供冷,从而减少了空调主机的运行时间及运行能耗。
4.4高大空间气流模拟分析
本项目6个功能单体,主要功能区域皆为高大空间,空调气流组织形式除了戏剧院观众厅、中央大厅气流为中侧送、上集中回,其余为座位下送、下侧集中回为主,上部设置平时排风系统,排除上部高温高湿气体。在高大空间气流组织设计中,除了考虑气流组织有利于运行节能的要求,还注意满足人体的舒适要求,并利用CFD模拟技术对各大空间气流组织进行设计计算验证。4.5能耗模拟计算选用HDY恒绿建筑分析软件进行建筑全年能耗模拟,气象参数用福州城市的全年8760小时典型年气象参数,能耗模拟最终结果,设计系统年耗电9479919kWh,参考系统年耗电11835024kWh。本项目设计系统全年一次能源消耗量相当于参照系统的80.1%,满足国家《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50378-2014中第5.2.6条对空调通风系统能耗的要求----合理选择和优化供暖、通风与空调系统,经过模拟计算,通风与空调系统能耗降低幅度De=19.90%,大于15%,该条款得分满分。
5、小结
本项目绿色建筑按2014版的国标三星绿色建筑设计,与2006版的旧标准相比,实施难度有显著的提高。绿色节能关键技术的运用须立足于分析项目所在地建筑气候、水文特征及项目功能定位基础条件外,还须以建筑运营管理高度为先导,保证绿色建筑规划目标的落地。(1)绿色建筑技术节能设计关键应遵循“被动优先、主动优化”原则,结合项目所在地的气候、水文地质等条件进行优化选择,因地制宜,着重落实适宜建筑节能和建筑设备节能技术措施。(2)夏热冬暖地区绿色建筑节能应重点考虑“室外风环境优化”、“围护结构的隔热、遮阳及通风”、“过渡季节新风免费供冷”等节能被动技术的应用。(3)对于夏热冬暖地区大型公共绿色建筑而言,空调绿色节能技术应作为核心环节进行考虑。尤其是江水源热泵技术、空气热回收技术、新风免费供冷技术及变频输配技术等空调节能技术的应用,对建筑节能率的贡献显著。(4)夏热冬暖地区绿色建筑获得高星级(尤其是三星级)的得分难度较大。如《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15)版对夏热冬暖地区的冷水机组COP限值本身就比其他地区更高,为了满足“提高与创新”章节加分项性能提高的要求,在此基础上还需提高12%以上更为困难。
参考文献
[1]林小红任福民刘爱鸣黄志刚.近46年福建台风降水的气候特征分析[J].2009年第十五届全国热带气旋科学讨论会,2009
[2]中国气象局气象信息中心气象资料室,清华大学建筑技术科学系.中国建筑热环境分析专用气象数据集[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3]肖剑仁.利用闽江水作水源热泵空调的关键技术与工程案例分析[J].2014年第全国暖通空调制冷学术年会论文集,2014
[4]欧阳恒王迪.福州市闽江水作为水源热泵系统的水源特性研究[J].给水排水,2017,(2):84~89
[5]GB50189-2015,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5
[6]GB/T50378-2014,绿色建筑评价标准[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4
作者:陈华 单位:福州海峡文化艺术中心建设开发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