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高等师范院校古代汉语课程教学现状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摘要]新版语文教材中文言文的比重大幅增加,对高等师范院校古代汉语课程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然而,在新形势面前,多数高等师范院校未能及时地调整与改革,造成了高校学科理论与中学语文教学脱节、与社会需求脱节的问题。针对这一问题,高等师范院校必须在古代汉语教学目标中就改革目标、改革内容及实施方案等方面做出相应的改变,从而适应新的社会需求,寻求新的突破及转变。
[关键词]新教材方案;古代汉语;课程教学;教学改革
一、引言
2017年9月起,教育部组织编写的新版教材将陆续取代全国中小学生之前使用的“人教版”“苏教版”等各类教材。其中,语文教材一个显著的变化为,大幅增加有关传统文化的篇目,大幅增加文言文的比重。相关统计表明,新版语文教材从小学一年级起增设古诗文内容,整个小学阶段共遴选古诗文124篇,平均每年级20篇左右,占所有选篇的30%,比原有人教版教材增加55篇,增幅达80%。初中古诗文选篇124篇,平均每年级40篇左右,占所有选篇的51.7%,其比重较原人教版教材也有大幅提高。这些选篇体裁丰富、时间跨度大,从先秦《诗经》《楚辞》《左传》诸子散文到汉魏古诗、魏晋南北朝志怪小说,从唐诗、宋词、元曲到明清笔记、小说、诗文等,均有收录。这些改变都对未来的中小学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新的要求,也对高等师范院校汉语言文学教育及其相关专业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新的挑战。
二、高等师范院校古代汉语课程教学现状
古代汉语课程是高等师范院校汉语言文学教育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国家教委师范司于1991年12月颁布的《汉语言文学教育专业教学大纲》明确指出:“本课程的学习目的是掌握古代汉语基础知识,提高阅读古籍的能力,批判继承古代文化遗产,并运用有关知识进行文言文教学,提高中学文言文的教学水平。”[1]其中,前三点主要是针对所有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而言的,后两点则主要是对高等师范院校中汉语言文学教育专业学生提出的要求,这类学生毕业后主要从事中小学语文教育教学工作。因此,如何学好古代汉语、掌握古代汉语基础知识、提高阅读古书的能力,从而利用所学知识进行文言文教学,提高中小学文言文的教学水平,是高等师范院校中汉语言文学教育专业学生必须面对的问题。面对大幅增加的文言文篇目,以培养中小学教育者为目标的高等师范院校,在古代汉语课程设置及讲授内容上也应做出相应的变革以适应社会的需求和变化。然而,当下高等师范院校古代汉语教学现状表明,目前大部分高等师范院校古代汉语教学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方法等方面均存在不同程度的不足,其具体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教学目标不明确,教学内容不合理“古代汉语是一门工具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阅读古书所必需的知识,培养学生阅读古书和讲解中小学文言文的能力。”[2]这是许多高等师范院校教学培养方案中的教学目标,其中,培养学生阅读古书和讲解中小学文言文的能力是师范类高校区别于其他综合性大学以及研究机构的主要特征。但在具体实施过程,许多高校往往未能贯彻这一点。[3]首先,在教学方案的设定及课程讲授过程中,部分高等师范院校并没有将中小学文言文作为课堂训练的重点,没有意识到师范类高校教学应与中小学文言文教学相对接这一特点。古代汉语是一个范围比较宽泛的概念,上至先秦时期的散文、韵文,下至明清时期的小说、戏曲及民国时期、新中国成立前后甚至现当代一些文人学者写的文言文性质的文章,都可以是古代汉语的研究对象。这样,在古代汉语成为一门课程之后,教师在讲授内容的问题上就面临着一个如何取舍的问题。如王力主编《古代汉语》(修订版)、《教学参考意见》(1980年修订本)中曾指出:“此书四大册,许多学校特别是师范学院表示讲不完,希望我们压缩一半。我们认为各校古代汉语的课时不一样,材料多了,可以有选择地教,不必全教。”[2]在此《教学参考意见》的指导下,大部分高等师范院校较常见的做法是以先秦典范的作品为重点,唐宋以后的作品,如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等基本上不作为讲授的内容。此外,在“古代汉语”课堂上,大部分高等师范院校没有重视中小学教材中不断增加的古诗文。许多高等师范院校在讲授古代汉语时只重视先秦两汉文选,而没有把唐宋时期的作品(如唐诗宋词、唐宋八大家散文等)加入讲授范围之内。对此,一些教学设计者的解释是“春秋时期至汉代的作品是文言的源头,而唐宋八大家的散文都是仿古作品,在课时有限的情况下,自然要把精力放在源头了”[4]。这一做法原本无可厚非,但笔者观察中小学教材所收文言文作品发现,唐宋时期的作品在中小学文言文中所占比重最大,先秦时期的作品数量反而不多。唐宋时期的文言实际上也不等同于先秦时期的文言,虽然唐宋时期的作品有“仿古”的特点,但这并不意味着先秦作品的语言特征等同于唐宋作品的语言特征。尤其是唐宋诗词中的语言,其词汇、语法及语音都具有唐宋时期语言的特点,需要教师专门的讲解和学习。学好先秦时期的文选并不等同于学好唐宋时期的文选,因为这些内容都与中小学文言文教学关系密切。因此,高等师范院校设计古代汉语课程方案时,不应删去这一部分。
其次,教学内容安排的不合理还表现为对部分与中小学文言文重复部分的“回避”。以目前师范院校选用最多的王力主编的《古代汉语》和郭锡良主编的《古代汉语》两部教材为例,这两部教材中有部分文选与中小学教材中文言文篇目重合,如《左传·烛之武退秦师》《庄子·秋水》《荀子·劝学》等篇目。对于这种现象,部分高等师范院校的选择是不讲授这部分内容,只讲授中小学课文中没有出现的篇章,以“避免”重复授课。对此,笔者认为,高等师范院校不仅要把这部分内容作为讲授的内容,还要作为重点的精讲内容。高等师范院校古代汉语教学在授课内容和授课方法上与中小学大不相同。学习这些篇章时,中小学学生只需理解字词释义及简单的语法现象,而高等教育阶段的师范生将来要以这些篇章作为自己工作的主要研究对象。因此,高等教育阶段的师范生不仅要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这也是针对中小学文言文教学最直接的培养和指导内容。对高等师范院校对这部分内容采取回避的方法,笔者认为这是值得商榷的。最后,古代汉语作为一门课程始于新中国成立后,但是作为一门学科很早就已经开始,其内部还可分出训诂学、音韵学、文字学、语法学、汉语史等其他相关专业学科。古代汉语在教学体系上还分为文选、通论、常用词三部分。对于中小学文言文教学来说,文字和词汇是学习的难点,文选是学习的重点。这就要求高等师范院校在古代汉语课程设置上应当以文选为基础,以词汇和文字讲解作为重点讲授内容。然而,部分高等师范院校在课程内容的设置上却表现出较为随意的特点,在课程内容设置上没有与中小学文言文教学相衔接,而是根据授课教师研究专长而设置。如,训诂学专业的教师在课堂上主要以训诂为讲授重点,语法学专业的教师则将古汉语语法作为古代汉语的主要部分,甚至有些文献学、历史学背景的教师将文献学、史学的内容搬到古代汉语课程中。这将导致部分师范院校的学生在工作后,往往发现自己所学知识与工作教学内容关系不大,为了教学工作的开展甚至要花掉额外的时间补习相关内容。此外,还有一些高等师范院校将古汉语通论作为授课重点,用大量课时讲授训诂、语法、文字、音韵等相关知识,使古代汉语成为一门抽象的理论课。诚然,这部分知识对于文言基础较好的综合性大学及科研机构单位的学生来说是重要的基础知识。但对于大部分以中小学语文教师为职业的高等师范院校(其中主要以二本师范院校为主)的学生来说,这部分知识和他们未来的职业需求没有有效的对接,他们进入教学岗位之后发现所学非所用,难以胜任文言文的教学工作。
(二)教学方法落后,教学模式单一目前,大多数高等师范院校古代汉语课程依旧使用传统的讲述法教学模式,即以讲解课本内容为主,逐字讲解、逐句翻译,通论部分的知识主要以理论讲解的形式为主。在这种模式下,教师是授课的主体,学生参与度较低,课上学生参与的内容仅限于阅读、翻译课文,回答教师提问等。与其他学科采用的翻转课堂、微课讲解、慕课传授、线上授课、线下辅导等多种教学方法相比,古代汉语课程教学方法依然停滞在几十年前的状态,没有太多的变化,这将导致教师没有丰富多样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兴趣,学生学习兴趣普遍不高的问题。在考核形式上,古代汉语课程仍然以传统的闭卷考试为主,试题类型不外乎填空、选择、判断、翻译、古文标点等几种形式,主要考查学生对一些知识点的记忆情况,这难以反映学生阅读古籍、学以致用的能力,体现不出古代汉语作为工具课的特点。在教学模式上,传统的古代汉语教学主要以板书的形式为主,板书费时费力,容易使学生注意力下降。因此,近年来,在多媒体教学授课形式的影响下,许多高等师范院校古汉语教师选择使用多媒体形式,把板书内容制作成PPT等形式进行授课。PPT的优点是能直观、明了地呈现一些较复杂、难以用板书表达的内容,如《左传》涉及的春秋时期的各国地理位置分布图,古代天文历法中涉及古代星宿等内容。但是,PPT难以展示一些需要动态展示过程的内容,如字形的构造、句法关系的分析等。目前,大多数高等师范院校的教师在讲授模式上,依旧遵循传统的板书授课方式或完全依赖多媒体,将授课内容复制到PPT上,仅做形式上的改动,而没有改动内容。有些教师甚至把教案讲义中的内容完全复制到PPT上,这导致PPT信息量大、知识点密集,学生在一节课中需要接受的信息量大大超出其可承受的范围,接受起来较为困难,教学效果适得其反。这说明,高等师范院校古代汉语教师没有处理好传统教学模式与多媒体新教学模式之间的关系,没有有效地利用多媒体。
(三)教学实践训练匮乏中小学教师需在走上工作岗位之前就具备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等基本素质,这是他们在校习得的内容,属于职前培养的任务。然而,目前大多数高等师范院校有关古代汉语方面的教学实践主要集中在大四阶段的实习期,平时则没有安排足够的教育见习等教学实践环节,未能培养学生的教学能力。古代汉语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具有工具课性质的专业课程,其教授的大部分内容都需要依靠实践来检验。如汉字字形的分析、词义引申的研究、古书的标点句读、古书的翻译、诗词格律的分析等,都需要实践活动的检验,是一门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结合的课程。然而,由于受到课时的限制,教师难在课堂上实施大多数的实践活动。目前,大多数高等师范院校将古代汉语安排在大二,大二的学生课程多、学业任务繁重,学生往往没有足够的时间践行相关的理论知识。课程的结束似乎意味着学习活动的结束,许多学生不再复习巩固和践行所学知识。随着大学生就业压力的增大,许多高等师范院校没有合理地安排教育实习的时间,许多学生为考研、考公务员等考试复习而对教育实习采取轻视的态度,这又大大降低了实习的效果。
三、改革目标、具体改革内容及实施方案
高等师范院校应当对古代汉语课程做出变革,以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的需求。“古代汉语系列课程的教学内容应该不断更新,古代汉语系列课程的教学方法更应该与时俱进。”[4]与其他高校古代汉语相比,高等师范院校古代汉语课程在课程设置、课程改革等环节有一致的地方,但也具有自身的特点。因此,根据高等师范院校培养目标的特点,笔者提出了如下改革方案。
(一)改革目标为更好地解决新教材方案下高等师范院校古代汉语教学与中小学文言文教学相衔接的问题,笔者提出以下教改措施。1.明确树立教学目标,合理甄选教学内容在新教材方案下,高等师范院校的古代汉语教学要突出新教材涉及的理论与实践知识,将新教材中常见的文言文作为课堂示范训练的重点,有意识地与中小学文言文教学课堂对接。教师要主动转变教学理念,迎合改革的浪潮,积极走出课堂,主动与毕业生沟通,发现教学和实际社会需求之间的差距,了解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要求和期待。教师要在明确教学目标基础上,合理甄选教学内容,结合新教材涉及的文言文篇目,了解常用词、高频词、文言虚词等词汇并将这些词汇与中小学语文教学有机结合起来。2.革新教学方式和方法,建立新型教学模式教师要充分利用“互联网+”时代带给教学的便利,发掘互联网资源,恰当运用多媒体,争取使古代汉语课堂充满魅力,从而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此外,教师要根据教学需要,实时推荐一些与教学密切相关的有益的教学软件、教学平台、微信公众号等,让学生利用课后时间学习和使用相关知识。3.加大教育实践训练力度除平时课堂讲解外,教师要结合新教材方案,另外设计一些说课、讲课、多媒体教案设计训练、板书训练等教学环节。此外,高等师范院校应加大教育实习等实践训练的力度,通过见习培养学生真正的中小学语文文言文教学能力。高等师范院校要积极探索教育见习实习模式,多与周边中小学建立实习合作关系,建立双导师制;合理地给大一、大二学生安排观摩听课见习、顶岗实习、“国培”置换实习、寒暑假支教等实习活动。
(二)具体改革内容高等师范院校古代汉语课程的改革目标为,通过教育教学改革为我国语文教育事业发展培养合格的人民教师,即培养具备中小学文言文教学能力,能够利用古代汉语知识有效地讲授文言文,能够适应新教材带来的变化,胜任中小学文言文教学工作的人民教师。为了实现此目标,高等师范院校应解决如下几个关键问题。1.根据新教材带来的变动调整“古代汉语”课程新教材中诗词部分内容较多,唐宋散文也占一定比重。针对这一现状,古代汉语教师可适当增加古代诗文部分的讲授内容,把汉魏古诗、唐宋诗词等都纳入诗文讲授部分而不只局限于先秦时期的韵文部分。教师要重点讲授诗词中的词汇、语法及修辞,注意辨析诗词语言中与普通散文语言在词汇、语法方面的不同之处。教师可以结合诗词的用韵情况讲解古音韵部分,从而让学生全面掌握古诗词部分的音韵、语法、词汇等知识,让学生胜任文言文教学工作。此外,教师应把秦汉以后的散文部分纳入讲授范围中,尤其是应把教材文选中与中小学文言文部分重复的部分当作为重点内容进行讲解,讲解时着重讲授文选中特殊的词汇语法现象,使学生不仅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以加深学生对文选的理解和掌握。中小学教材中的明清白话小说部分,如《水浒传》《红楼梦》《儒林外史》等,属于古白话部分。大多数高等师范院校古代汉语课程教学计划中的讲授内容只包含古代汉语中的文言部分,而不包括古白话部分。针对中小学教材的现状,古代汉语教师可适当增加古白话的内容。实际上,文言和古白话都是古代汉语的重要构成部分,二者并非泾渭分明,只讲授古代汉语而不讲古白话是有问题的。2.合理处理好理论知识的传授与就业实际情况的对接古代汉语是一门实用性非常强的工具课,合理处理好课堂知识与课后实践是其要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对师范生而言,古代汉语课程主要培养学生讲授中小学文言文的能力。因此,在课程设置上就要突出课程知识的传授与未来职业应用的有效衔接,避免理论知识与教学实践的脱节。就古代汉语课程来说,针对教材中与中小学文言文重复的部分,教师可以适当安排学生在课堂上自行讲授,教师及时予以指点,从课程专业角度纠正学生讲授过程中存在的语言文字方面的问题。此外,对于古代汉语课程未涉及的中小学文言文内容,教师可设置成课后作业,安排学生利用课外时间自行学习,并适当选取部分内容作为考核内容,引导学生重视这部分内容。3.处理和改革古代汉语教学计划中未包含的中小学文言文部分古代汉语教学计划中的大部分文选内容为中小学文言文中未包含的部分,这部分内容是众多语言学家、教育学者针对高等教学的实际精心挑选出来的,是历经时代考验,被时间证明是有效可靠的古代汉语基础教学内容。因此,古代汉语教师不应忽视这部分内容,应将其视为课程教授的重点部分。就高等师范院校古代汉语专业的学生而言,学习好这部分内容不仅可以为将来的文言文教学打下扎实的基础,还能培养、锻炼讲授文言文的能力。但是,面对众多的文选内容,在有限的课时内选择哪一篇文章作为课堂讲授部分,是高等师范院校古代汉语教师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教师应尽量选择语言规范,语言学知识点全面并且有示范作用的文章,如针对《左传》中的内容,目前大多数教材选用《郑伯克段于鄢》。涵盖知识点较少,但涉及大量背景文化信息、涉及相关史实内容较多的文选看似不适合作为古代汉语课程讲授的内容,如《吕相绝秦》。虽然《吕相绝秦》讲的是公元前578年晋侯派吕相出使秦国,与秦绝交这一事件,但其中涉及大量秦晋之间早年恩怨的故事,教师讲解该文选时不得不花费大量时间追溯秦晋两国在公元前578年之前发生的事件。因此,虽然该篇也包含不少知识点,但笔者仍不建议教师将其作为讲授的内容。(三)具体实施方案具体实施方案及实施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在串联旧知识基础上拓展新知识,使高校古代汉语教学与中小学文言文教学有机结合起来高等师范院校的古代汉语教师在讲授古代汉语常识时,应尽量联系中小学文言文,使学生既能温习旧识,又能拓展新知。教师在联系中小学文言文知识时,应注意将中小学相关文言知识作为一个整体进行把握,并以此为进一步教学的基础。对于一些大学教材没有涉及的中小学课文篇目,教师在讲授古汉语的相关知识点时,应联系学生在中小学学过的知识,让学生温故知新,以达到举一反三的教学效果。2.在新旧知识对比的基础上,使学生知其然更能知其所以然古代汉语是一门工具课,其任务是使学生更好地掌握古代汉语,培养其阅读古书的能力,高等师范院校应考虑如何运用这一工具提高学生的教学水平。中小学文言文中字词的解释多为随文释义,多为语境义,其零散而缺乏系统性。这就要求高等师范院校古代汉语专业的教师讲授古代汉语时,不仅要尽可能地联系学生在中小学已学的知识,还要在对比新旧知识的基础上加强系统性教学,使学生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3.教授古代汉语知识时,既要注意其系统性也要注意补充教材之外的相关知识,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学过的知识高等师范院校的古代汉语课程的教师,不仅要对大学古代汉语的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要求做到心中有数,还要对中小学文言文的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要求了然于胸;将古代汉语教学与中小学文言文教学有机结合起来,注重古代汉语教学与中小学文言文教学的多角度衔接。
四、结语
新版教材的使用对广大中小学语文工作者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培养合格的人民教师是高等师范院校的基本任务和目标。高等师范院校应改变古代汉语课程设置,树立明确的教学目标并合理甄选教学内容、革新教学方式、建立新型教学模式。同时,高等师范院校应加大教育实践训练力度,并在此基础上根据人才培养规律和时代的新要求,开展专业建设和改革创新工作,从而使古代汉语教学与中小学语文教学有效衔接起来。高等师范院校要有效提高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达到教学目的,发挥高等院校为地方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服务的作用,为我国语文教育事业的发展培养合格的人民教师。
参考文献:
[1]国家教委师范司.汉语言文学教育专业教学大纲[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
[2]王力.古代汉语(校订重排本)[M].北京:中华书局,1999.
[3]蒋冀骋,刘晓南.汉语言文字学课程教学内容与教材改革研究的调查报告[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6(4):49-54.
[4]殷国光,赵彤.古代汉语[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
作者:郭海洋 单位:洛阳师范学院文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