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简析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摘要:
随着社会的发展,大学生心理问题事件频发,逐渐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成为了高校思想政治辅导员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文章分析了高校思想政治辅导员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优势,探讨了思想政治辅导员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思想政治辅导员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途径和方法。
关键词:
高校;思想政治辅导员;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90后甚至95后大学生已经成为了高校学生主体,这一代学生成长于我国经济迅猛发展,信息高度发达的特殊时期,经济社会的发展、多元化信息的冲击、家庭过分保护、激烈的人才竞争等,对当代大学生造成了前所未有的心理压力和冲击。近年来大学生心理问题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大学生因心理问题引发的伤害事件不断增多,这对当代高校思想政治辅导员的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
一、高校思想政治辅导员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优势
目前我国高校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体制是以课堂的思想政治教育为核心,对大学生进行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教育;以思想政治辅导员的日常管理和教育引导工作为基础,对学生的心理状态进行全面掌握和及时跟踪、反馈;同时以学校或学院为单位开展心理健康讲座,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学校设置心理咨询室针对个别学生进行一对一的帮助和心理疏导。从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体制上看,高校思想政治辅导员的工作是最基础、最广泛的,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发挥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思想政治辅导员的工作性质决定了辅导员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首先,高校辅导员负责教育和管理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他们与学生的接触时间最长,接触范围最全面,涉及内容最具体,辅导员通过与学生广泛而密切的接触,能够及时了解学生的心理、思想动态。及时发现学生心理问题、并对其进行鉴别和早期干预,成为了当前高校辅导员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重点[1]。其次,思想政治辅导员是学校开展各种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具体策划者、组织者和实施者,通过开展相关活动,例如举办心理讲座、进行心理测试、建立心理档案等,一方面可有效调节学生的情感和心理困惑,另一方面可全方位的了解学生成长与发展需要,及时发现问题学生[2]。再次,思想政治辅导员作为学校、家长、学生之间的重要纽带,可以整合校内外资源,既可普及学生的心理健康相关知识,又可跟学校、家长沟通,及时引导和帮助有需要的学生,借助多方力量共同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3,4]。
二、思想政治辅导员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重视不足
离开了家长的精心呵护,大学生需要有更强的独立性和自制力,对于这种转变的适应需要思想政治辅导员的引导和协调,但有调查发现,大多数学生认为思想政治辅导员不够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过半数的学生认为思想政治辅导员与学生在心理健康方面的沟通较缺乏[5]。实际工作中,辅导员管理和协调着学生日常生活与学习的方方面面内容,工作繁忙而杂乱,而且更加注重传统的党团建设、学风建设等工作,相当一部分思想政治辅导员对学生的心理健康重视不足。在对大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时,以简单说教为主,没有深入了解学生心理状态,没有更丰富的专业处理措施,工作力度不够,工作层次较浅,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存在较大的提升空间。
(二)知识欠缺
高校思想政治辅导员是一支年轻的队伍,一方面他们缺乏思想教育工作经验,依靠在实际工作中不断摸索,另一方面他们的专业知识结构不够完善,大部分思想政治辅导员并未接受过有关心理健康教育的专业理论学习。尽管在他们工作之初,大部分学校安排有心理基础知识的短期岗前培训,但仅靠几天授课、几次讲座的学习很难让辅导员真正掌握心理健康教育的专业知识。因此,辅导员在对个别有心理问题学生进行心理辅导和帮助时,大多数辅导员仅仅抱有开放、尊重、共情的态度,采取倾听、以理说服、情感教育等方式,虽然有时也能起到适当的疏导、缓解作用,但实际效果有限[1]。
(三)角色冲突
在实际工作中,思想政治辅导员既是学生日常学习生活的教育管理者,又是引导学生心理健康的咨询和辅导者,二者在工作性质和工作原则上都存在冲突。作为管理者,要求辅导员对学生进行管理教育,致使学生处于被动地位,并且在工作中以比较明确的规章制度为标准,有明确的价值取向,遵循公开性的管理教育原则;作为心理辅导者时,需要师生双方相互配合,地位平等,心理辅导者需要尊重来访者的个人选择,不以自己的价值取向要求学生,遵循保密性原则。思想政治辅导员的双重角色冲突增加了其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工作难度,也影响了其工作效果。
三、思想政治辅导员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途径和方法
(一)端正态度,重视心理健康教育
目前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新闻媒体时常报道大学生因心理问题发生辍学、自杀、自残、他杀等极端事件,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态与校园的稳定、教学秩序的维护、以及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都有着密切联系。思想政治辅导员作为高校学生工作的一线工作人员,首先应在思想上重视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发挥自己工作优势,端正对待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态度,切实负起责任,关注大学生的心理状态,使他们能健康成长[6]。
(二)完善知识储备,提升自身素质
由于高校思想政治辅导员不具有心理咨询的专业素质,所以在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时,常感到工作难以推进,因此,不断完善自身知识准备,提高专业素质成为了思想政治辅导员在心理健康工作中的必然选择。辅导员可采取定期培训、业务进修和专家讲座相结合的方式,自主学习心理学、教育学等专业知识,了解、掌握教育及心理规律,丰富自己的心理健康知识水平,不断提高发现学生心理问题、解决学生心理问题的能力,这样才能在工作中顺利、有效的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5,6]。
(三)协调角色,发挥优势
尽管辅导员在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际工作中存在着教育管理工作者和心理工作者的角色冲突,但辅导员可利用自身的优势,协调角色冲突,使二角色发挥“1+1>2”的效果。那么如何处理好两种角色的冲突呢?一方面,辅导员作为教育管理工作者,学生对其有着天然的尊敬,辅导员对学生进行批评、教育、引导、劝说等对学生的心理影响较大;另一方面,辅导员在日常工作中融入心理工作者的沟通原则,关心学生,与之共情,能更轻易的获得学生的信任,这对进一步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此外,具备心理学专业素质的辅导员在学生的日常管理工作中,能更好地把握学生心理状态和心理需要。因此,在实际工作中辅导员可根据实际情况,将心理辅导与思想政治工作两种角色结合起来,相互辅助,相互渗透,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积极运用心理学理论,在心理辅导时发挥辅导员优势,这是辅导员发现和干预学生心理危机的基础,也是做好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关键[1]。
(四)开拓渠道,发挥作用
心理健康教育重在大学生心理素质的提高和心理问题的预防,而思想政治辅导员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可开拓多种渠道来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增强学生的心理调整能力和适应力,积极发挥活动的策划者、组织者和实施者的作用。首先,辅导员可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优势,组织心理学教师为学生开设心理学讲座或交流会,普及心理知识、使其掌握基本的心理调节和疏导的方法,树立心理健康意识;其次,辅导员可利用班会、例会等形式,如定期举行与心理有关的主题班会、心理沙龙活动等,通过学生与学生之间、辅导员与学生之间的面对面交流,贴近、了解学生内心,与学生达到心灵的沟通;再次,辅导员可通过多种网络媒体工具,建立新型沟通平台,主动占领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新阵地,如公开专门的邮箱、微博、微信等平台,让同学们能够方便快捷地向辅导员表达自己的心声,这有助于辅导员随时掌控学生的思想动态,敏锐的发现学生中可能存在的心理隐患,同时有助于实现与学生的良性互动[5]。
四、结束语
总之,心理健康教育已成为当代高校思想政治辅导员工作的一个重要内容,思想政治辅导员作为高校学生工作的一线力量,应当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不断探索有效的工作途径,使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更具实效性和创新性。
参考文献:
[1]赵鹏,施永红,于志超.辅导员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作用[J].高校辅导员学刊,2010(2):53-55.
[2]裴鑫,李波.高校思想政治辅导员工作的着力点[J].西安航空技术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28):78-80.
[3]冯祥.浅谈高校辅导员与心理健康教育工作[J].科技信息,2007(26):144.
[4]周雯.高校辅导员要积极参与心理健康教育工作[J].科技信息,2007(34):163.
[5]樊瑞华.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在辅导员工作中应用的创新模式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6(21):24-25.
[6]贾艳丽.高校思想政治辅导员做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几点心得[J].科教文汇,2007(9):19,25.
作者:何文婷 单位:山西医科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