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延禧攻略》人物语言的运用范文

《延禧攻略》人物语言的运用范文

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延禧攻略》人物语言的运用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延禧攻略》人物语言的运用

摘要:在视听艺术中,语言艺术是最为奇光异彩的一抹,它的存在使得影视剧更加吸引观众目光。在热播电视剧《延禧攻略》中,人物语言运用成功塑造了人物性格、推动了叙事的发展、深化了剧集的主题。

关键词:人物语言;《延禧攻略》;电视剧

《延禧攻略》是由于正制片,惠楷栋、温德光导演的一部清宫电视剧。2018年暑期在大型视频网站爱奇艺独播,火爆荧屏,创下播放量的新高。伴随2010年古装电视剧《美人心计》的播出,制片人于正逐步被观众所熟知;伴随《宫锁心玉》《唐宫美人天下》《宫锁珠帘》等系列清宫电视剧的热播,给中国清宫题材电视剧带来新气象的同时,于正也收获了更高的知名度。作为著名的清宫电视剧制片人、编剧,于正的风格自成一派,创立了独属自己的美学风格,收获了较高收视率,“于正剧”逐渐成为高收视率电视剧的代名词。①然而,就在“于正剧”正当热播、收视一路飘红时,大众和学者对于正的恶评也随之到来,抄袭、雷人等词汇扑面而来。一部清宫电视剧《延禧攻略》的横空出世,洗刷了于正身上的刻板印象,往日剧集中俊男靓女的演员、新奇艳丽的服装、大红大绿的调色一无所见。除了在色彩、服装与演员上的区别外,本部电视剧的语言艺术也为电视剧增分不少,成为这部电视剧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人物语言是电影艺术声音中最活跃、最积极的因素,因为作为人类交流工具的语言是思想的直接体现。②作为视听语言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人物语言艺术成功地塑造了人物性格,推动了叙事的发展,直指剧作主题,成为《延禧攻略》的魅力所在。

一、人物语言艺术的溯源

贝拉·巴拉兹在《电影美学》中说道:“电影还只是市集上的一种杂艺,一种记录奇闻轶事的活动画面,或者一种用以大批复制舞台演出的工具,它还不是一种受它自己的一套规律支配的独立的艺术。”从最初的杂艺,到电影被称为第七艺术,再到第三次科技革命之后电视被称为第八艺术,影视艺术伴随着科技的发展而不断革新,从无声电影到有声电影,从黑白电影到彩色电影,影视艺术逐步成为一门综合性艺术。1927年10月6日,美国华纳兄弟公司推出的影片《爵士歌王》宣告有声电影就此诞生,纵然这部影片只是有部分歌声和对白,但它无疑是一个时代的突破,它的诞生为电视艺术的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持。从无声到有声,电视艺术也从视觉艺术变为视听艺术,声音与画面的结合,使得电视成为大众热爱的一种消遣娱乐方式,亦成为官方向大众传递消息的一种工具。而世界第一部有声影片《爵士歌王》的声音是歌声和对白,其中对白的运用标志着人物语言在影视中的诞生。

二、电视剧《延禧攻略》人物语言的审美特征

(一)原始生活中的“现实”说话无论是都市现代戏还是古装戏,都是现代人运用影视技术拍摄出的戏剧作品。归根结底,影视艺术的最终目的都是为满足现代人的娱乐消遣、教育学习、消息获取,因此,所有的戏剧无非都是“现代戏”,只不过所披着的外衣有所不同。所有的戏剧与影视都是以内容为“内核”、包装形式为“外核”,在这样的语境下,电视剧中的声音也无非只是披着一身彩妆,它的目的也是为了让大众更好地理解剧情。《延禧攻略》中的魏璎珞面对高贵妃的询问装傻充楞,且不谈高贵妃是否容易被蒙骗,单单是紫禁城的森严制度,痴呆的新宫女进入后宫就是难上加难。但是电视剧中,高贵妃与魏璎珞的对白可以称得上是较好的人物对白,它将大众带入剧中,配合魏璎珞睚眦必报的人设,让大众受剧情所吸引,直呼过瘾。

(二)制度阶层的真情书写制度是封建王朝的典型特征,如宝塔般一层又一层的制度构成了中国的封建王朝,而宝塔的顶端则是皇权的象征———皇帝。《诗经》上说:“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一代又一代的君王不停地完善这种制度,以保证自身的统治。如果说封建王朝的制度化是所有清宫戏必须展现的内容,那么声音在其中的作用则是不言而喻的。在《延禧攻略》第一集便通过人物对白来说明封建王朝的等级森严:当大批宫女统一着装来到皇宫之时,好奇心促使他们四处张望,而这时管事嬷嬷说:“都看什么看,这是紫禁城,天底下头一份尊贵的地方,岂容得你们乱看!”寥寥几句话,就将人的尊卑、阶层刻画得栩栩如生,将封建王朝惨绝人寰的制度下人性的压抑书写开来。

三、电视剧《延禧攻略》人物语言的功能作用

(一)塑造了人物形象人物是影视剧的灵魂存在,没了人物,电视剧就难以称为电视剧。人物形象的饱满性是一部电视剧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志,从服装到道具再到化妆,一切无疑不是为人物形象的塑造而服务的。在影视艺术中,人物语言更是成功地将人物形象进行了重塑,各类角色用他们的语言向大众展现着自身的性格,描绘着自身的形象,即便是诸如哑巴一类的角色,又何尝不是一种无声的语言,一种说不出道不出的压抑语言。主角魏璎珞在面对其他宫女(玲珑)的欺辱时,提起一桶水洒向玲珑被褥之后说:“我,魏璎珞,天生脾气暴,不好惹,谁要是再唧唧歪歪,我有的是法子对付她!”一个睚眦必报、有怨报怨、有仇报仇的人物形象跃然纸上,被广大观众称为“黑莲花”。正是这朵黑莲花,让电视剧收获了无数粉丝,从而获得播放量的成功。

(二)推动了叙事的发展影视剧是讲述故事的艺术,广大观众通过视听语言欣赏着由一个又一个故事所构成的剧作。韦勒克说:“每一件文学作品首先是一个声音的系列,从这个声音的系列再生出意义。……即使在小说中,语音的层面仍旧是产生意义的必不可少的先决条件。”③在影视中,人物语言更是如此,不同人物的交织构成了不同的叙事线索,不同的叙事线索交织将故事的可看性与可读性继续延展,不同的人物语言推动着叙事的发展,三者实现了吸引大众眼球的目的。在电视剧《延禧攻略》中,人物语言无时无刻不在推动叙事的发展,可以说《延禧攻略》的叙事结构均是在人物语言的交流中构建起来的。在电视剧开端,皇帝选秀时富察容音说道:“我大清选秀,当需选出身名门、品行兼优的女子,与相貌是不相干的。”而高贵妃说:“那也不能选些歪瓜裂枣的,皇上看着也堵心。”紧接着,皇帝便与皇后贵妃对选秀女性的容貌、身材进行评头论足。

(三)深化剧作主题在任何一部影视剧中,人物基本由三类人构成:正面人物、反面人物、辅助人物。三人的交织错落,语言的针锋相对、你来我往上演了一台台好戏,不同的台词塑造了不同的人物形象。而恰恰是影视剧中的台词让影片的主题进一步深化,以便能够让大众在娱乐之余了解剧集中的深层次内涵。《延禧攻略》中的太后钮祜禄氏说道:“我看他一点都不明白,什么样的女人,到了宫里来,到最后都变成个样。到了最后,还不都成了鱼眼珠,泯然众人矣。”寥寥几个词,便勾勒出一幅后宫对女性压抑、封建王朝对女性进行迫害的图纸。或许,作为上一届“宫斗的冠军”,作为一名暮年之人,其透过自身的人物语言将人生的理解说出来,能够使得大众进一步了解电视剧所表达的主题。四、结语综上所述,在电视剧《延禧攻略》中,人物语言运用得极为恰当,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它让影片活灵活现,为大众谱写了一曲清朝的后宫笙歌。纵观电视剧《延禧攻略》,人物语言一是迎合了大众需要,塑造了一个又一个饱满的人物形象;二是把剧集的叙事交织得更加具有故事性,增强了可看性;三是将清宫宫斗剧的主题进一步深化,让观众思考人生的价值。可以说,《延禧攻略》不但通过人物语言给予观众听觉享受,而且让观众映照了自身的人生价值。

作者:王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