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高校教学面临的问题及对策研究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摘要: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选择12名不喜欢上形势与政策课的大学生进行深度访谈后研究发现:大学生不喜欢形势与政策课的合理化机制主要由内因和外因两方面构成,内因主要包括大学生对形势与政策课缺乏兴趣,与自身的发展没有积极意义,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意识有待提高,外因主要有教学时间安排的不够合理化,教学方式不够新颖,教学内容陈旧等。通过分析研究调查和访谈材料,为高校更有效地开展形势政策课的教学工作提出了政策性建议和思考。
关键词:大学生;形势与政策课;合理化机制;内外因
形势与政策课是我国高等学校思想政治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体阵地,也是每个学生的必修课,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担负着重要使命,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1]自从高校开设形势与政策课以来,形势与政策课的教学逐步走上了课程化的道路,也受到了大多数学生的认可。但据问卷调查,仍有大部分学生对形势与政策课并不感兴趣,表示不喜欢形势与政策课。向宝鸡文理学院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2015级汉语言文学、广告学、新闻学、播音与主持艺术、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共发放问卷200份,有效问卷177份,回收率为88.5%。通过问卷调查,发现选择“很不喜欢”和“不喜欢”形势与政策课的大学生高达55.4%。其中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很不喜欢”和“不喜欢”的有45.2%,新闻学有27.0%,广告学有41.2%,播音与主持艺术有71.4%,广播电视编导有64.2%。结果表明,艺术类学生对形势与政策课不感兴趣的程度远高于文学类。通过与大学生的集体谈话、单独访谈,QQ聊天等方式,绝大多数学生对不喜欢形势与政策课有这各种各样的理由和借口,换句话说就是他们有着自己的合理化机制。合理化机制(rationalization)是心理学中精神分析的一个专业词汇,是指当人们存在某种需要或动机,但这种需要是不能忍受的,就找一个理由来为自己辩护,以消除自身内心的不安。[2]合理化机制对个体的心理健康和保健具有一定条件下存在积极功效,但在某些情况下,消极意义机制的合理化显然是必要的,毕竟合理化机制是有欺骗性的,为自己的行为寻找所谓的借口。因此,揭示大学生不喜欢形势与政策课的合理化机制,并深入的探讨,有助于高校更加有效地开展形势与政策课教育,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落到实处。本文以对12名不喜欢形势与政策课的大学生做的访谈资料为主要依据,探讨了大学生不喜欢形势与政策课的合理化机制,从而为我们今后开展形势与政策课的教学工作提供政策性启示。
一、不喜欢形势与政策课合理化机制的内因
通过对访谈资料的分析,大学生在对自己的不喜欢形势与政策课的主要合理化机制是自己对这类课程不感兴趣,上形势与政策课对自己没什么用处。
(一)学习形势与政策课对自己没什么用“我是广告学专业的学生,感觉这个课学了没多大用处,跟本专业联系也很小,对今后的就业也没什么帮助。”(被访者F,广告学)“老师,你听过大学里流行的句子吗?‘必修课挑着上,选修课抢不到’。像形势和政策,缺乏实用性,学了用处不大。”(被访者I,播音与主持艺术)“相对形势与政策课,我宁愿去听更不喜欢的英语课,英语课考研还能用的到,而形势与政策,呵呵,所以大家都不大喜欢去上。”(被访者L,广播电视编导)
(二)学生自身对形势与政策课不感兴趣“我一贯对这类课就不感兴趣,纯粹是为了凑学分,感觉强迫着被学习。”(被访者B,汉语言文学)“我高中是理科生考的艺术类,在高中时,就不喜欢学政治,这门课成绩一直很差。一上政治课就打瞌睡,久而久之对这些课我已经习惯了上课睡觉,怎么也提不起兴趣。”(被访者J,播音与主持艺术)“感觉这些课基本上都是讲大道理的,不仅形势与政策课,还有思修,毛概,实在无法引起兴趣。”(被访者C,汉语言文学)
(三)平时在网上可以看到,上课是很浪费时间的。“现在许多人把业余时间花在课外兼职上,课堂与我的时间冲突。耽误我挣生活费了。”(被访者K,广播电视编导)“我们可以在网上看到新闻。如果我们在这个课上什么都学不到,去了也没意思。即使去上了,也自己做自己的事。”(被访者A,汉语言文学)“要不是老师您认识我,我就在‘替课群’里找个人帮我上课了,给自己节约点时间嘛。”(被访者I,播音与主持艺术)
二、不喜欢形势与政策课的合理化机制的外因
(一)形势与政策课上课时间安排不合理“形势政策课的上课时间为什么不安排课表中,而且每个学期上课时间都不固定,有时候是在晚上,甚至有时候在周末上课。老师,您不知道我们有多少节课,太累了,周末本来是我们休息的时间,为什么还要上课,很多人都不愿意去。”(被访者A,汉语言文学)“好多人不喜欢形势与政策课也是因为安排课余时间上课,有的同学在外面学计算机,有的同学要在外面兼职,有的同学要忙着约会。”(被访者I,播音与主持艺术)
(二)形势与政策课教学班级安排的过于庞大,人数太多“每次上形势与政策课我们都要和编导专业的学生一起上课,教室里人太多了,很多坐在后面的同学都在玩手机,老师也管不过来。”(被访者E,新闻学)“大概有200名学生挤在一个大教室里上课,教室里又没有空调,热的人都不想听课。”(被访者K,广播电视编导)
(三)形势与政策课教学内容陈旧,缺乏时效性。“形势与政策课的内容应该是比较新的,但老师讲的还是有些过时,感觉像是在上历史课。”(被访者D,汉语言文学)“形势与政策的进程应该谈论国内外的一些最新事件。例如,我们现在关注的是南海问题,香港占中事件,英国脱离欧盟事件等,而这学期老师讲的是‘一带一路’,这个的概念早在2013年就提出,现在再讲如何体现出当前的形势?”(被访者F,新闻学)
(四)形势与政策课教师的教学方法比较老套,师生互动少,效果差。“给我们上课的老师基本上是照着PPT在念,上课的时候就自己在讲,我们在下面做自己的事情,讲了什么也没印象了”。(被访者G,广告学)“老师上课方式太传统了,几乎也没有提问,也缺乏讨论,听的人只打瞌睡,哪怕是找一个比较合适的视频也好。”(被访者J,播音与主持艺术)“老师在讲课时,我们若不认真听,老师还吓唬我们说,如果再玩手机,不认真听讲,就拿不到这学分,无法毕业。”(被访者L,广播电视编导)
三、结论与启示
本次研究发现,不喜欢形势与政策课的学生存在的合理化机制主要有内因和外因,一是通过内因构建了内在合理化机制,即从学生自身寻找不喜欢的理由,因此将不喜欢这种行为的变得合理化。究其原因,主要是:他们对形势和政策课不感兴趣,学习这样的课程对自己毫无用处。有些人甚至认为他们把时间浪费在这些课程上。二是通过外因构建了外在合理化机制,也就是说,从学生自身之外,寻找与形势和政策课程有关的,许多其他方面不喜欢的理由或借口,以便使不合理的事物合理化。造成外因的主要原因是:教师的课堂内容陈旧,教师的课堂教学方法不合适,课时安排不合理,教学效果不好等。
四、对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的思考与建议
(一)教学内容要紧扣时代、针对性强。《形势与政策》课程的教学内容在教社政[2004]13号文件作了如下规定,高校应选择当前教学内容和时效性强、学生普遍关心的热门话题,作为形势与政策课程的教学模块。为此,中央宣传部、教育部等有关部门为高等教育的形势和政策课程提供丰富的内容和更加切合实际的教材,高校的思政课教研室也要积极关注国际和国内大事,教学内容要根据形势发展的需要确定。[3]
(二)教学时间安排要合理化。在高校中,形势和政策课程处于半边缘状态。由于时间表上其他课程的影响或冲突,形势和政策课程没有安排在正式的课表上。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在周内的晚上甚至周末上课,这使该课的出勤率降低。即使是来上课的学生也不注意,心不在焉。许多学生反映周末应该是休息时间。周末安排的情况和政策课程,使学生感到不愉快,让学生更不太重视这门课。因此,为了更好地改善形势和政策课的教学效果,建议课程的时间安排应尽可能合理。
(三)教学形式和教学方法要多样化。首先,在教学形式上,应设置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两主”互动课堂教学模式。避免老师一直在讲,忽视学生的学习情况的"填鸭式"教学模式。教师要有针对性,让学生做好“演员”,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尝试小班授课,营造与主题讲座、热点复习和课堂讨论相结合的互动教学氛围。它也可用于课堂提问、交流讨论、热点辩论、现场提问和学生演讲。积极走出课堂,将课堂教学变成参观学习,社会活动与实践。学生们处于积极的思维状态,情绪激昂。尝试运用小班制教学,营造与主题讲座、热点评论、课堂讨论相结合的互动式教学氛围。它也可以通过课堂提问、交流讨论、热点辩论、现场提问和学生演讲等方式。积极走出课堂,将课堂教学变成参观学习,社会活动与实践。使学生处于积极的思维状态、激情高昂的情绪中,让学生的思想、情感、观点、注意力积极参与教学,从而积极思考,提问,沟通,解决问题,真正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体。针对不同专业的学生,教师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上也可分为专业教学和分层教学。做到有的放矢,增强形势与政策课与学生专业的契合性。教师还要做好组织教学工作,记录学生平时的课堂参与,更有利于调动学生在课堂活动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师应树立“特殊教育变量”,教育教学观念适时转变角色,以传授知识为促进者。其次,教师应充分利用多媒体特征、图文并茂的视听效果、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在深入研究教材的基础上,制作知识含量高、技术含量高、实用性强的课件,使学生在视觉快速深入的过程中体验到效益。
(四)加强对形势和政策课教师的考核,提高教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促进教师队伍的优化。王华斌:当前高校形势与政策课教学面临的问题及对策———基于宝鸡文理学院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的调研分析教师的素质直接关系到形势和政策课的教学效果,关系到形势和政策课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为了提高形势和政策课的教学效果,必须优化师资队伍。首先,要严格选拔和聘用好教师。多年的实践证明,优秀的形势和政策教师具有政治素质和政治敏感性,善于了解形势发展的性质和趋势,在理论上有勇气和底气。我们要有扎实的理论基础,更好地组织课堂教学能力。热爱学生,对学生负责,从而形成对教学的热爱。因此,选聘形势与政策课教师的关键就是老师的责任感、学科背景、理论知识和教学组织能力。二是加强形势和政策课教师的培训,提高业务水平和教学水平。形势和政策涉及政治、经济、外交、科技、文化、军事、教育等多个领域。它是一门综合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综合课程。一方面,教师要重视自学和提高,可以利用广播、电视、报纸、网络、杂志,增加信息的收集,拓宽信息渠道。另一方面,学校要创造条件,通过继续教育、培训、研究和会议,扩大教师视野,丰富教材,不断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和教学水平。[4]
(五)教学管理要规范化加强形势与政策教学管理的关键是使形势和政策课程走上规范化轨道。形势与政策课教学管理的规范化一是体现在学生管理的规范化。二是教师管理的规范化,形势与政策教研室和教师应共同努力,制定教学计划,明确教学要求,建立学生成绩档案。三是要表现出更加完善的形势和政策教育教学保障机制。一方面,学校或教育机构和政策制定统一的教学计划的情况下,统一的书面笔记和音频和视频课件,另一方面要完善资金保障机制。确保教师的形势与政策课程学习,培训。同时,针对形势与政策课教学内容新、变化快、政策性强,覆盖面大,没有稳定的教材,讲课难度大,备课耗时多的特点,学校要更加合理地计算教师的教学工作量,以稳定形势与政策课的教师队伍,并吸引更多优秀的教师加入到形势与政策课教师的行列中来。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学生形势与政策教育的通知》[Z].2004:13.
[2]车文博.当代西方心理学新词典[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1:123.
[3]李攻明.浅析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的时效性[J].2013(33):128.
[4]曾秀兰.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的喜与忧——广东部分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的调查与思考青年探索[J].2008(5):47-50.
作者:王华斌 单位:宝鸡文理学院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