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青少年航空教育现状及提升路径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航空发动机》2017年第2期
【内容摘要】青少年航空教育是利国利民的战略工程,大力开展青少年航空教育不仅可以有效推动航空教育的发展,而且可以为国家储备丰富的后备人才,全面推动航空产业的有序发展。滨州市在青少年航空教育方面已经取得了一定成果,在新形势下更应抓住发展的良好契机,大力发展青少年航空教育事业,一方面要巩固原有成果,另一方面要采取合理有效的发展路径将滨州市青少年航空教育推向一个新的高度。
【关键词】青少年;航空教育;提升路径
一、滨州市青少年航空教育现状分析
开展青少年航空教育是利国利民的战略性事业,也是储备国家飞行人才的重要举措。滨州市积极响应国家大力发展航空产业的号召,多年来一直致力于青少年航空教育事业。2012年5月,山东航空产业协会与空军在滨州市启动了中国国际青少年航空教育发展启动仪式,并将滨州市确定为山东省青少年航空教育试点城市。2013年3月,滨州市顺利召开山东省青少年航空教育现场会,中国青少年航空教育基地授牌仪式正式举行。2014年11月,滨州市成功举办首届中国国际青少年航空教育论坛,中国空军青少年航空教育领导小组、山东航空教育产业协会等多个组织参与其中,并为滨州市青少年航空教育事业献计献策。自滨州市被确定为山东省青少年航空教育试点城市之后,滨州市委、市政府一直把开展青少年航空教育作为青少年教育的重要环节,并将其作为普及航空基础知识与储备优秀航空人才的重要措施,在山东航空产业协会及各级部门的关心与指导下,滨州市相关部门相互配合,稳步推进,并将青少年航空教育环境优化、青少年航空教育框架构建及青少年航空教育模式探索作为青少年航空教育的重中之重,并将政府统筹、多方融合、示范带动、积极创新作为发展青少年航空教育的重要举措。在各级领导及部门的领导下,滨州市青少年航空教育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取得了显著成效,先后成立了航空教育特色学校、高中航空教育班、飞行学院及大高航空教育基地。
二、滨州市青少年航空教育的特色分析
(一)义务教育阶段率先开展航空特色教育。滨州市将滨州市实验学校作为开展青少年航空教育的重要试点部门,大力开展青少年航空教育,并将义务教育阶段的青少年航空教育作为突破性的教育试点。基于滨州市青少年航空教育现状,滨州市实验学校顺势而为,大量借鉴国内外青少年航空教育机构的丰富经验,对推进青少年航空相关产业的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其以航空科技为载体,要求广大青少年认识科技、理解科技、支持科技,并将科技运用到航空实践中。因此,滨州市实验学校开展的青少年航空教育活动在山东省青少年航空教育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二)高中阶段开展特色航空教育班。在空军的大力支持与倡导下,滨州市北镇中学在高一年级开设了特色航空教育班,并挑选了一部分责任心强、能力过硬的优秀教师担任航空教育班的专任教师,对选拔的青少年航空学员进行特色航空教育。在课程安排方面,北镇中学按照《国家课程标准》在完成常规学科学习内容的基础上,利用两操、课外活动、体育课及寒暑假等时间积极开展航空特色教育训练,其内容涵盖航空体育、航空理论及早期飞行训练等多个项目,通过青少年航空教育的开展,学生的学习习惯明显改善,并得到了社会各界及家长的一致认可。
(三)高等教育阶段开设飞行技术及相关航空专业。作为滨州市地方高等院校,滨州学院创办了飞行学院并开设了飞行技术、机务维修、空中交通管制、乘务及航空工程等相关航空类相关专业,并全心致力于滨州市青少年航空教育。滨州学院飞行学院长期致力于青少年航空教育,并为广大航空教育爱好者提供各种航空教育素材,同时该学院秉承公益的原则对滨州市青少年航空教育进行正面引导,从设施及师资等等多方面为滨州市青少年航空教育事业提供有力支持。与此同时,滨州学院飞行学院设立了青少年航空教育专项经费,积极引导社会、单位及个人对青少年航空教育发展提供无偿援助。
三、滨州市青少年航空教育的发展路径
基于滨州市青少年航空教育现状及存在困境的分析,结合滨州市青少年航空教育面临的挑战,必须采取有效的青少年航空教育发展路径才能有效推动滨州市青少年航空教育事业的开展,进而全面推动山东省乃至全面的青少年航空教育事业。
(一)发挥青少年航空教育院校支柱作用,扩大航空教育参与群体。滨州市在青少年航空教育过程中,可进一步发挥滨州市实验学校、滨州市北镇中学及滨州学院飞行学院等航空教育院校在航空教育中的作用,通过各种形式广泛开展航模展示、模拟飞行、航空夏令营及与航空有关的各类比赛等活动,同时开展有组织有纪律的航空理论培训与航空知识考核。通过各类形式的航空教育及体验活动增强广大青少年对航空的认知与理解。与此同时,滨州市可适当降低青少年初次接触体验飞行的整体年龄,注重航空专业人才的早期培养工作,将准航空人才培养作为青少年航空教育的一项重要工作,为后续的航空教育提供充足的生源,在生源选拔的过程中,也可适当降低航空教育人才选拔的门槛,增大接触航空教育的青少年群体,并选取其中的佼佼者继续进行专业的航空教育。
(二)大力开展航空科普教育活动,完善青少年航空教育组织体系。在开展青少年航空教育过程中,滨州市应通过多种途径组织青少年参加飞行实践、飞机博物馆参观、飞机制造企业参观及动手实践等多种航空实践活动,通过真实感受激发广大青少年对航空教育的兴趣,滨州市各级航空教育单位也应不定期地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为航空爱好者举行大范围的航空知识科普讲座,加深青少年对航空知识的深度了解,在普及航空基础知识的同时,可以通过航空企业及航空机构的主题宣传向青少年阐述航空教育的重要性及市场前景,进而引起更多的社会关注及支持。同时,滨州市应建立完备的从政府到地方,从官方到民间的一系列航空组织机构,创建青少年航空人才选拔、培养及就业的一整套航空教育体系并不断完善,增强青少年航空人才培养体系的独立性与完整性,进而引入市场化机制,利用青少年航空教育产业产生的经济效益反哺青少年航空教育事业,促进青少年航空教育的快速高效发展。
(三)加大青少年航空教育政策宣传,完善青少年航空教育配套硬件设施。滨州市应通过加大宣传力度的方式加深社会人士对青少年航空教育事业的了解,吸引更多有志于为青少年航空教育事业做贡献的人士关注与参与青少年航空教育事业,通过不断宣扬青少年航空教育事业在基础教育中的不可替代性,增强广大人民群众对青少年航空事业的认知程度及参与度,这些宣传措施必将有力推动滨州市青少年航空教育事业的发展。在加强政策宣传的基础上,滨州市还应将青少年航空教育配套硬件设施建设提上新的日程与高度,因为青少年航空教育配套硬件设施是保证滨州市航空教育事业高效发展的坚实基础,只有满足其配套硬件设施需求与相应条件,青少年航空教育才能够得到快速发展。在航空教育硬件建设方面,一方面要争取社会企业及个人的积极参与与支持,另一方面也要依靠地方政府优惠政策的有力扶持。这种共建模式可有效完善青少年航空教育的硬件配套,进而丰富青少年航空教育的内容。
(四)以市场为依托选聘高素质航空教育人才,加大航空教育投资力度。目前滨州市大部分航空教育机构存在专业教育人员短缺的状况。虽然部分机构已经通过多种渠道选聘国内外专业航空教育人员,使青少年航空人员短缺的情况得到有效缓解,但长远来看专业技术人员的匮乏依然是滨州市青少年航空教育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短板,因此滨州市还应根据航空教育市场需求,积极选聘高素质的青少年航空教育人才。同时,为更好更快地发展青少年航空教育事业,不断发现具有航空素质的专业人才,政府应该将青少年航空事业作为工作重点,逐步加大对青少年航空教育事业的投资,航空院校应更加重视对青少年航空人才的培养,社会企业也应为青少年航空事业的发展贡献更多力量,多方共同努力势必促进滨州市青少年航空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
(五)通过法律途径加大青少年航空教育保护力度,积极缩小与发达国家差距。政府的立法行为将有助于规范青少年在航空教育中的相关权利,同时可以从侧面有力提升青少年航空教育的整体发展质量。通过立法程序对青少年航空教育进行全方位保障,不仅可以使青少年享受更多航空教育的权利,让更多的青少年投身于航空教育事业,也可以有效推动青少年航空教育体制自身的完善与发展,进而促进滨州市航空事业有效有序地发展。在得到法律保障的同时,滨州市青少年航空教育要实现突破性发展还应积极走国际化路线,积极借鉴国外比较有借鉴价值的青少年航空教育经验,探索与发达国家青少年航空教育的有效衔接途径,通过对比发展的思路,逐步缩小与西方发达国家青少年航空教育的差距,紧跟世界青少年航空教育事业发展的步伐,通过扬长避短的方式凸显自身优势,同时结合自身特点将国外的一些先进航空教育理念融汇到滨州市青少年航空教育事业中来。
四、结语
开展青少年航空教育是一种全新的尝试与探索,其不仅是航空产业发展的重要指标,而且也是衡量一个国家与地区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重要参考标准,青少年航空教育的规模与档次直接影响区域社会经济的和谐发展。作为黄河三角洲的重要发展腹地,滨州市青少年航空教育的重要性更为突出,只有采取得力的措施与发展路径才能全面推动滨州市青少年航空教育的全面发展。滨州市青少年航空教育的发展不仅可以有效推动滨州市航空产业的有序发展,也可以为中国民航事业储备强大的后备力量,进而全面推动国内航空产业的蓬勃发展。
【参考文献】
[1]李若,刘旭钰,高伟.辽宁地区青少年航空航天科普基地建设的探索与实践[J].图书馆学刊,2014,5:58~60
[2]刘益平,陈夏初.以创新引领创业、以创业推动创新———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创新、创业教育实践与探索[J].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84~87
[3]许光,崔焰,谭俊.外军飞行学员的早期航空教育及启示[J].时代教育,2016,27:158
[4]高培新.滨州市航空产业发展策略研究[J].学理论,2016,9:111~112
[5]牛杰,张培富.留学生与中国近代航空高等教育的发展[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150~152.
作者:邢琳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