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新闻语言的社会认同范文

新闻语言的社会认同范文

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新闻语言的社会认同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新闻语言的社会认同

《黑河学刊杂志》2014年第九期

社会的类型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不同的划分。社会上比较通用的划分方式是社会学做出的,即社会学把社会划分为传统社会和现代社会。传统社会多有落后的、封闭的、静止的等方面的含义,而现代社会多有先进的、开放的、流动的等方面的含义。这样的划分从语言认同的情况中也可以找到一定的依据。开放社会中,全民共同语有更高的认同度;而传统社会中,地域方言则有很高的认同度。我国现在正处于从传统社会到现代社会的转型期中,凡是有利于转型的措施都应当得到社会的肯定。现代汉语普通话作为国家认同的重要标志之一,应当在各个地方都有高度的认同。因此,从一定意义上说,普通话认同程度可以看作得分开放程度的一个指标。从我国的国情出发,鉴于普通话和方言之间的历史关系,普通话在地方的认同尚处于发展之中。但联系普通话和方言之间的发展历史看,我们认为普通话能够在实现全民认同的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并对这一作用的实现持乐观态度。

1.普通话与方言的历史关系。

“普通话”名称的产生及其内涵有一个发展的过程。普通话是汉民族共同语发展到现阶段的一个结果。汉民族共同语经历了从雅语、通语到官话、国语、普通话的漫漫两千多年的发展过程。汉语历史悠久。即便从炎帝和黄帝所处的氏族社会算起,汉语的前期早就孕育在当时所说的部落语言之中了。经过夏、商两代的发展,特别是伴随着汉字的产生,汉族先民的部落语言成为汉语的前身华夏语,并在周代经过与多种邻近语言和方言的接触、交融,形成日益枫木、复杂的语言系统,且借助于文字增强了稳定性与统一性,成为当时唯一有完备的文字系统的强势语言———汉语。汉语自购就存在方言复杂的局面,共同语是在人们共同交际需要的推动下逐渐形成的。它在周代被称为“雅言”,“雅”就是规范、标准的意思,“雅言”就是标准语的意思;在汉代杨雄的《方言》中被称为“通语”;在元代周德清的《中原音韵》中被称为“天下通语”;在明代张位的《问奇集》中被称为“官话”;辛亥革命以后被称为“国语”,台湾沿用至今;在新中国成立后被称为“普通话”;在当代海外华人社区被称为“华语”。尽管“普通话”的名称是建国以后确定的,但是其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的面貌在元明时期就已经奠定了基础,其语音系统到清初已经全面形成。同时,以“官话”之名为标志的汉民族共同语的口语也已经由北方走向全国。由此可见,普通话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普通话在全国范围的传播史历史的选择。从普通话与方言之间的发展历史看,普通话是建立在方言基础之上的,方言为普通话的形成在语音、词汇、语法这语言三要素上提供了丰富的、有益的资源,因此,普通话与方言之间可以说是水乳交融、和谐发展的关系。

2.普通话与方言的当代关系。

现代汉语普通话与方言的关系史,最保守的估计也有四五百年了。“17世纪中叶的清初,现代普通话的语音系统即已全面形成,它的音类和音值都跟今天已相差无几了。再经过100年的发展,普通话语音系统跟今天北京音系的差别可说已微乎其微了。”普通话和方言作为“老搭档”,一直配合默契,各自在社会语言的使用中发挥着不同的功能。建国之初,推广普通话时全国还形成了推普热潮;虽然“”时期一度中断,但是改革开放后,普通话的推广工作得到了恢复和发展;新时期,普通话在深入推进过程中,与某些地区方言之间的紧张关系成为人们讨论的特点。普通话与方言之间矛盾的产生有其深刻的时代背景。主要背景如下:其一,信息化时代,人们在公共空间的活动趋于频繁。单言人(即智慧讲一种方言的人)或单语人(即只会讲一种语言的人),由于说话习惯的原因,难以习惯使用在公共空间进行沟通交流的普通话。这类人群中一些保守的人难免对普通话略有微词。其二,全球化时代,人们开始认识到多元文化的价值,语言作为文化的特殊载体备受关注。在一定意义上说,文化的保护离不开语言(或方言)的使用,但这并不意味着,文化没有得到保护全是因为语言(或方言)得不到使用而造成的。我们认为,一方面那些需要凭借口头传承的文化与语言(或方言)之间有着紧密的关系,另一方面,对这些口头传承文化的保护不是只靠语言就能完全解决所有问题的。因此,应当辩证地看待文化与语言之间的关系。其三,新世纪,人们在培养正确语言观的问题上尚需重视。20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的前半期,语言学的地位很高,比如《人民日报》曾连载吕叔湘、熙的《语法修辞讲话》。这一在中国语言学史上空前绝后的事件成为把那一时期看作中国语言学的“黄金时代”的佐证。虽然“黄金时代”的提法不是很妥当,但是,至少说明当时人民很重视学习语言知识,重视普及语言学知识。如今,人们对外语学习的重视程度是高度自觉的,比较而言,对母语的关注尚需加强,有关国家的语言政策、普通话的知识、汉语的知识还需进一步普及。

3.普通话与方言的未来关系。

当前,普通话与方言之间的紧张关系是暂时的。今后一段时期,普通话与方言之间的关系可能有如下的表现:其一,语言使用分化明显,功能趋于稳定。随着现代汉语普通话国际地位的提升、国内使用的普及,普通话主要使用于公共交际场合,方言则主要用于个人交际场合。其二,国内语言接触频繁,发展更趋融合。随着社会双言人群的语言使用能力的增强,普通话与方言之间将有更密切的接触,而且方言的发展演变将更向普通话靠拢。其三,国际间语言竞争激烈,普通话将因国内使用人群素质的提高而获得一定的空间。我国人口众多,社会各个阶层语言文字水平有很大的差距,普通话的普及将是一个长期的任务,普通话与方言之间的关系将长期发展下去。我们坚信,经过一段时期的发展,普通话与方言之间的关系将更加自然和谐,普通话在人们的观念中将普遍获得认同,并将在现实语言生活中获得不容争辩的地位。综上所述,在大众传播中,方言词显得新颖别致,是吸引受众眼球、加强传播效果的一种有效手段。特别是在有关当地社会新闻的报道中,方言词的使用强化了接近性原则,增强了新闻价值。但凡事都有个度的问题,有些媒体在方言的使用上采取全面放开的态度,这其中就可能潜藏着一些社会隐患。

作者:于淑鸿林松涛单位:黑河日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