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小说教学中“空白”艺术的探讨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小说一般通过典型的人物形象、生动有趣的故事情节、具体的环境描写,多侧面地集中地反映社会生活。凡是动人的小说里都藏着一种神奇的“魔力”,它不仅使人捧起阅读后欲罢而不能,且读完了还依然会久久沉浸于其中。小说教学中的“空白”艺术,是指教师对作品的解读留有余地,留下更多的时间,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去质疑、释疑,然后协同解决问题。这种教学方式不仅会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更能健全学生的人格素养。
一、调动兴趣是准备“空白”教学的前提
皮亚杰强调:“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依赖兴趣。”因此,调动学生的兴趣便成为至关重要的事。首先,我利用影视资料,让他们从感官上接受小说。借助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运用,尽量让学生先从影视文学中对人物形象有初步的了解,并形成自己初步的感知,为学习小说奠定一个基础。例如,在教《项链》时我先播放影片,让学生在人物夸张的表演中对文本产生一定的兴趣,并引导他们注意影视文学和小说的区别,从而能去塑造思考人物形象的意义。影视作品的播放不仅给学生带来感官上的快感,而且让学生不由自主地去思考原著和影视作品的区别,从而深入研究文本。如教《林黛玉进贾府》时,影视作品中林黛玉的扮演者陈晓旭将一个小心翼翼,唯恐多说一句话的林黛玉刻画得栩栩如生,这或许是原著所不能达到的,学生的兴趣瞬间就被激发出来了,因而再读原著时,学生就更加关注描写的语言,能够体会到曹雪芹语言运用的妙处。
学生阅读的兴趣为教师的“空白教学”提供了可能。其次,让学生讲故事,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在教学《失街亭》时,我利用一节课让学生讲自己所了解的《三国演义》中故事,学生大多能讲出关羽、张飞、赵云、诸葛亮等人的故事,而且大家对诸葛亮的智谋非常佩服,尤其是空城计的使用,认为他能神机妙算,简直就是一个神人。抓住这一点,我就问学生:“如此神机妙算的诸葛亮为什么要用这么险的计?”从而引起学生的好奇心,使他们知道是失街亭的缘故,是迫于无奈走的一着险棋。再真正地走进诸葛亮,了解马谡。在自己讲故事的过程中,学生不仅培养了的自己口头表达能力,而且更深入地了解了作品,从而为后面教师的“空白”教学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再次,创设情境,体验小说。毕竟小说与现实有区别,尤其是古代小说,为了让学生与作者减少距离,我让学生扮演小说中的角色,通过自己对小说的理解来表演从而进一步揣摩人物形象。如让学生模仿王熙凤的出场,从而在笑声中体会她的泼辣、放肆,体会她在贾府中的特殊地位。总之,通过各种手段调动学生的一切学习兴趣,让学生对小说产生兴趣,主动参与到学习中来,这样教师才能够组织“空白”教学。
二、质疑问难是组织“空白”教学的必要条件
一个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是不是能够提出疑难问题,是关乎学习能力强不强的问题。培养学生质疑问难的能力,实质上也就是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每个人天生都有这样一个特点,即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因此,对学生的好奇心,应当给予尊重、保护和引导,以激发他们探索新问题的兴趣。首先,我们要创设一个良好的环境。教学中除了要建立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外,还应当给学生质疑问难创设良好的环境。教师可为学生提供完全或不完全的或尚未有结论的问题或背景,使学生能积极思考、大胆设想而质疑问难;也可让学生自己设计问题情境,并自行提出疑难、自行思索解决,以锻炼学生质疑问难的主动性。刚接触《祝福》时,学生就提出很多有意义的问题,如课文写的是祥林嫂的悲惨命运,那为何以“祝福”为题呢?鲁四老爷说“可恶!然而……”究竟什么“可恶”?“然而”又怎样?等。这些对理解小说的主题都有很重要的作用。当然不仅要引导学生在课文的关键处和“留白”处设疑,还要引导他们在无疑出质疑。课文中有些语句、段落或情节等,学生阅读时不觉得有疑问,往往一瞥而过,而这些“无疑处”有时却是理解课文的枢钮,或者是容易发生差错的要端。若能引导学生在课文“无疑处”质疑问难,既可激发学生深思,深思后释疑又可促进学生求得对课文的深入理解。例如,学了《祝福》这篇小说后,有学生提问:“祥林嫂到底是怎么死的?”不少同学认为这是个不屑一提的问题,然而真要回答却也颇费思量。其实小说并没有具体交代样林嫂的死因。经过分组讨论后,大家才取得了共识:从小说的内容上判断,可推出祥林嫂是“老死”的,犹如一盏油灯油尽灯灭一般。祥林嫂“老死”的结局大大丰富了人物形象的内涵。勤劳、善良的祥林嫂只希求依靠自己双手的劳动度过一生,可是在那个社会的专制制度、封建礼教和封建迷信的多重摧残下,这个不到四十岁的中年妇女的生命却早早枯萎了。未老先衰,未到老死之年而“老死”,这正是祥林嫂这一被侮辱被损害的妇女形象所具有的独特的典型意义。我们教学《祝福》这篇小说时,学生们若能在上述这一“无疑处”质疑问难,显而易见能有效地加深对小说悲剧意义的认识。综上所述,语文教师倘若能经常鼓励学生大胆质疑问难,并给质疑问难创设良好的环境,善于在适当的时机进行激疑促思的适宜点拨,又注意教会学生质疑问难的技巧,那就能大大激发学生质疑问难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勇于质疑问难,表现了一种求知欲,包含着智慧的火花。敢于质疑问难,体现了一种探究精神,孕育着创造。久而久之,能使学生养成积极思维、大胆思维、认真深思、反复多思的好习惯,不仅勇于对课文的内容质疑问难,而且敢于对教师的讲授质疑问难,这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有利于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也有利于提高学生自学语文的能力。
三、教授学法是实施“空白”教学的关键
学生在学习中会有这样的体验,面对全新的课文不知怎样去学,从哪个角度去入手。如果教师不在学法上加以指导,学生不知所措,这样的课堂将是死水一潭的“空白”。要实施课堂的“空白”,关键在于给予学生学法上的指导。首先,教会学生学习的步骤。一篇文章的教学方法有多种,但是教学的步骤还是有规律可循的。小说教学可分为四步:理情节———研人物———析环境———揭主题。教师可先将学习的步骤交给学生,使让他们能够知道怎样去阅读小说。其次、教会学生把握分析小说的重点。小说的重点不外乎分析人物的性格特点,把握小说的主题。只有把握了重点,学生才不会漫无目标,阅读时也不至于乱成一锅粥。
四、巧设“空白”是实现“空白”教学的根本
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不能忽视,但教师的“导”也非常重要。教师只有经过精心地备课,巧设课堂“空白”,才能真正让学生在课堂上发挥主体地位。
(一)留出“空白”,初探课文尽管小说没有散文优美的语言,丰富的感情,但是同样不能忽视读的过程。初读课文时,教师不要做任何解说,以免先入为主限制了学生的思维,留下初期阅读的“空白”。在学生阅读时可要求学生首先就小说作出自己的评价,并进行批注。同时将自己对于文本的疑惑写下来,以便于交流。如教学《祝福》时,学生不明白为何反复出现“祥林嫂讲阿毛”的故事,面对这样的质疑,笔者只是要求学生站在祥林嫂的立场,替祥林嫂想想,而未作过多地讲解,这样在阅读时,学生就会联系祥林嫂的身世遭遇,联系相关的时代背景,对祥林嫂这一人物形象作初步地探究。
(二)巧设“空白”,研读课文学生在初步阅读之后,对小说有了一个了解,教师就应做相应的指导,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小说。在小说《边城》的教学中,我让学生首先用一个字概括一下读完小说的感受。学生讲了很多,如爱、美、情、真等。我再让学生用一句话概括,他们将之概括为,爱是人间最美的真情。这样学生很快就能体会沈从文写作小说的意图了。至于如何表现这个“爱”,则由学生精读小说,找出文章中有哪些“爱”,小说又是如何表现这些的。教师在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和自由后,让他们自己去领悟小说的主题及小说中“翠翠”的人物形象。这样就避免了因教师的过多多讲解而导致学生厌倦心理的产生。小说阅读不可避免的带有个人的主观色彩,而学生也正是用自己的理解来解读小说。因此,在小说教学过程中应允许学生有不同的理解,并可将这些观点提出来,在课堂上共同讨论。学习《杜十娘》时,为了让学生进一步了解杜十娘这个人物形象,我让学生结合课文和所发的材料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自己的阅读体验:①你最感动、最喜欢的、最反感的、最想说的、最先联想的、印象最深的人、事、情。②你最欣赏的、最不明白的、最有异议的思想和写法。③你认为最难懂的、最容易被人忽视的和最有研究价值的问题。学生的思维的闸门一下子打开了,在发言中充分展现了个性思想,经过初步的自由讨论学生获得的感性理解较多,为了让学生有个理性的把握,我针对几个方面提示学生有目的的讨论。①试找出文中有关“百宝箱”的描写,并体会该描写对人物塑造所起的作用。②如何看待杜十娘这一人物形象?③讨论:如何认识杜十娘的命运结局?我适当引导学生,并留下足够的思考空间,学生能够大胆地提出自己的见解,并能进行深层次的思考,从而真正地把握小说的主题。教师的适当引导使得学生能够很快把握小说的主题,避免走过多的弯路。
(三)留下“空白”,拓展知识一篇小说教完了,并不代表学生已经学完了,课本只是例子,关键应让学生通过课本的学习,掌握把握小说主题、分析人物形象的方法,因此,留下与课文有关的“空白”就显得尤为重要。课文中往往有一些地方是作者独具匠心而留下的艺术空白,教师可借助这些“笔未到而意到”或“言有尽而意无穷”的“空白”处激发学生的思维和想象力。例如,《项链》的结尾颇出人意料,那么玛蒂尔德感到怎样呢?是怨是悔?是喜是嗔?可让学生续一个合乎情理的结尾,一方面加强对人物形象的理解,另一方面又活跃了学生的思维,培养了创造意识。这样,学生阅读小说的能力有了一定的提高,而且学语文的兴趣也变浓了。第斯多惠说过:“不好的老师是转述真理,好的老师是叫学生去发现真理”在课堂上实施“空白”,就是让学生更好地去发现真理。学生通过一系列的自主活动、协作活动,学到的不仅是本课的知识,更重要培养了善于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我们又何乐而不为呢?
作者:谢小红 单位:江苏省姜堰市第二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