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沟通优化路径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摘要:沟通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环节,有效沟通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提升的关键。优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沟通对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获得感、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序性有着重要意义。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沟通存在着偏离本真价值诉求、沟通主体的作用被弱化、沟通信息的传递受阻、沟通形式单一等问题。因此,优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沟通,需要从明确立德树人目标、调动主体积极性、疏通沟通障碍、整合沟通形式等方面着力进行。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沟通;路径;优化
思想政治教育沟通是指在具体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情境中,参与主体以平等、民主、尊重、理解、信任为基础,围绕一定的教育目标所展开的双向交流互动活动。优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沟通,既是对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积极响应,又是切实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具体途径。
一、优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沟通的意义
彰显思想政治教育是促进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教育,在这一教育过程中,必然离不开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交流,“没有了对话,就没有了交流;没有了交流,也就没有了教育。”[1](p41)沟通贯穿于思想政治教育全过程,是其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优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沟通,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一)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2]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主要表现为思想政治教育各主体之间和各主体对思想政治教育本身的信任感、亲近感、悦纳感,以及思想政治教育自身的感染力、吸引力、凝聚力、渗透力。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的提升,离不开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有效沟通。一方面,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沟通是以教育者与受教育者民主平等、尊重信任为前提进行的,是双方作为相对独立的个体进行信息互通,情感互动,认知践行的双向交流教育活动,有利于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各主体之间的信任感、亲近感、悦纳感,形成民主平等、尊重信任、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另一方面,只有从实际生活及大学生的身心特点和成长成才需要出发,才能增强大学生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解与认同,使其乐于接受并积极参与到教育活动中去。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通过沟通及时准确把握受教育者共性及个体差异,进而有针对性地、科学地展开相对应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感染力、吸引力、凝聚力、渗透力。
(二)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获得感。“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共同参与从而构成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两极,受教育者在教育者的引导下积极进行自我建构,以促进个性的生成和发展。”[3](p165)思想政治教育获得感的提升,既需要通过提供良好的供给来满足受教育者发展需求,又需要受教育者能够对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有效吸收,积极做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有效沟通是思想政治教育获得感提升的关键。一方面,沟通是受教育者发挥主体作用的重要渠道。沟通既是受教育者的认知深化拓展过程,又是积极融入教育教学过程的实践参与形式,在这一过程中,既有利于充分发挥受教育者的自我主体意识和内在积极性,又有利于增进受教育者对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配合参与。另一方面,沟通有利于了解、掌握受教育者发展状况与需求,优化思想政治教育供给。优质供给是提升思想政治教育获得感源源不竭的动力,因此,符合并满足受教育者发展需要的教育供给是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获得感的突破口,教育者通过与受教育者进行沟通,充分了解与合理分析受教育者心理诉求、发展需要,为受教育者提供有针对性的、可接受性强的优质供给,促使受教育者形成乐于吸收、主动吸收、积极吸收的习惯,从而增强受教育者的满足感与获得感。
(三)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序性。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当前高校虽然已经形成相对科学完善的治理制度及管理运行机制,然而硬性的规章约束不是万能的,甚至很容易引起受教育者的抵触与不满,起到相反的效果。而沟通则相对民主,双方在平等交流过程中更容易引起共鸣、规范言行,有利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序开展。一方面,沟通有利于引导规范主体思想行为。沟通双方通过积极的、正面的信息传递,引导受教者将教育信息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明晰“何可为,何不可为”,有力维护校园秩序与和谐稳定。另一方面,沟通有利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民主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个动态的实践活动,而规章制度则是一个相对固定的制度规范,在运用过程中难免缺乏灵活性、适用性。沟通则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民主的共同参与的管理模式,通过沟通有利于帮助受教育者“知制、懂制、守制、用制”,发挥受教育者主体自我教育和管理的作用,从而更好地促进硬性规章约束与软性沟通管理相得益彰,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和谐民主、协调有序地顺利运行。
二、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沟通问题
省思思想政治教育沟通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双向互动的交流过程,在交流过程中,各要素紧密联系、相互依赖,任何一个环节出现偏差都会影响到沟通的顺利进行。当前思想政治教育沟通存在着偏离本真价值诉求、沟通主体的作用被弱化、沟通信息的传递受阻、沟通形式单一等问题,因此,必须认真审视与省思思想政治教育沟通存在的问题。
(一)目标错位,偏离了思想政治教育沟通价值诉求。指出:“世界一流大学都是在服务自己国家发展中成长起来的。我国社会主义教育就是要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4]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在个体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中得以体现。然而,在追求这一价值实现过程中,却出现了过于注重知识传输、片面追求社会功能的现象,导致思想政治教育情感性缺失和价值目标的错位。一方面,注重知识输入,淡化了情感培育。“现代的教育过于偏重于知识教育,忘记了作为一个人的基本生活态度和对待事物的方式的教育”。[5](p61)当前思想政治教育局限于围绕文本内容、理论知识方面,教育者在与受教育者进行沟通时忽视了情感需要以及情感在教育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另一方面,强调社会功能,忽视了个体发展。教育者往往片面追求社会功能与社会目标的实现,从单一的社会需要和期望维度出发,缺乏对个体目标与发展的关注,忽视了个体发展需要及能动作用,导致其在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过程中处于消极、被动状态。这种重知识灌输与社会功能的教育,偏离了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理性与目标要求。
(二)主体消极,忽视了思想政治教育沟通主体自觉。思想政治教育是一种以人为主体、围绕人的发展进行的教育活动、社会实践活动,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都是思想政治教育顺利开展、取得实效的主要参与者、推动者、践行者,是不可或缺的重要主体。然而,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主体作用却没能得到充分发挥。首先,教育者对受教育者主体地位认识不足、重视不够。受教育者在接受教育时同样是能动的主体,而不是被动地收纳信息,然而,教育者在教育过程中往往忽视了受教育者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其次,教育者对自身主体作用的忽视。一些教育者只是把自身当作理论传播者,疏于与受教育者沟通,使得自身应有的作用没有充分发挥。最后,受教育者自我主体性意识薄弱。纽曼的“沉默的螺旋”理论指出,因为害怕被孤立,人们在表明自己观点之前会先感觉一下“意见气候”,一些受教育者受“沉默是金”文化心理因素影响,会通过沉默的方式力图避免自身被孤立。还有一些受教育者认为教育者是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主导者、负责人以及主要参与者,而与受教育者自身发展、责任等相关性不大,从而不愿意参与到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来,忽视了自身作为主体应有的作为。
(三)话语失衡,干扰了思想政治教育沟通信息传递。话语是思想政治教育沟通的重要工具,是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目的和实效的桥梁与纽带。然而,话语失衡的存在却抑制了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功能的充分发挥,成为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沟通的障碍。一方面,教育者话语与受教育者话语的失衡。思想政治教育本身具有意识形态性,它是一定统治阶级的利益意志和价值观念的体现,教育者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时带有一定的强制性与权威性,长期以来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形成了一种灌输与接受的关系,这种角色差异很容易导致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失衡。另外,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具有不同的知识结构和社会责任,对同一问题的理解与表达也或多或少存在一些差异,这种认知水平差异很容易导致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在沟通过程中对话语表达与理解存在偏差。另一方面,学科话语与现实实践失衡。在沟通过程中,教育者或照本宣科,或自我预设交流信息与情境,忽视了对学科话语的合理解读与灵活运用,使得二者之间的沟通演变为由教育者主导的说教与灌输。
(四)形式单一,弱化了思想政治教育沟通协同效应。思想政治教育沟通有其得以顺利进行的渠道及展开方式,每种沟通渠道及沟通方式的选择运用,在一定程度上都影响着思想政治教育沟通的实效,沟通渠道的宽窄影响着沟通覆盖面、普及率,沟通方式的恰当与否则直接影响着沟通能否顺利进行,沟通形式的单一是影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顺利开展的重要原因之一。首先,沟通渠道单一。课堂教学是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然而并不是唯一渠道,一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沟通却仍局限于课堂,在课堂上开展理论讲授居多,对通过网络教学、实践教学等渠道进行沟通的利用较少,忽视了实践对理论科学性的佐证,各个沟通渠道独立运行,其互补、协同效应难以发挥。其次,沟通方式单一。当前思想政治教育沟通多以围绕文本内容的讲解为基础展开,忽视了语言沟通、情感沟通等不同沟通方式的综合运用,使得本应饱含感情的沟通僵化为封闭的、教条的文字,使受教育者失去了在沟通中获取知识与提升能力的兴趣,甚至失去了对思想政治教育本身的兴趣,导致沟通效果弱化。
三、优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沟通的路径分析
对症下药方能药到病除,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沟通问题的存在,阻碍了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提升,高校必须做出积极回应,明确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充分发挥沟通双方主体作用,疏通话语沟通障碍,采取丰富多样的沟通形式,切实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沟通实效。
(一)价值回归:明确立德树人的根本目标。“思想政治工作从根本上说是做人的工作,高校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思想政治教育本质是一种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的教育双方交流与交往的过程,思想政治教育沟通应明确立德树人目标,促进个体发展与社会发展相统一。一方面要加强情感教育。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作为培育正确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实践活动,其教育内容与人的“情感”密切相关,教育目的也是围绕培育和发展人的“情感”的教育,教育动力来源于教育主体之间的“情感”认同,教育过程理应是充满“情感”的教育,因此,思想政治教育者应重视受教育者情感需要及情感体验,将理论内容熔铸于教育主体情感之中,通过情感沟通深化教育实效。另一方面,要抓住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价值与个人价值的契合点,从大学生自身需要与社会需要相统一的角度出发,既要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功能,满足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需要,又要体现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与目标,促进社会性培育与个体发展两个方面的协调统一。
(二)主体唤醒:发挥沟通主体主观能动性。马克思指出人“是有肉体的、有自然力的、有生命的、现实的、感性的对象性的存在物。”[6](p167)人是其所从事的对象性活动中的主体,思想政治教育沟通可以说是一种对主体意识的“唤醒”,沟通双方应充分发挥自身主体作用,积极主动参与到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来。首先,教育者要重视受教育者主体作用。教育者要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遵循学生成长成才规律,重视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尊重学生的人格尊严及发展需要,通过思想政治教育沟通促进学生个体的全面发展。其次,教育者要充分发挥自身主体作用,增强使命感,树立责任意识,尊重学生的基本权利和需求,实现教学相长。最后,要强化受教育者主体意识。思想政治教育不是由教育者主导的单向度的传递活动,而是一种主体之间双向的互动交流活动,教育者与受教育者都是这一活动中的重要主体,受教育者在教育过程中应正视自身主体地位,积极主动地参与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发挥自主性、能动性、创造性的主体作用,实现教育与自我教育有机结合,在沟通中实现自我构建和全面发展。
(三)话语优化:疏通主体话语沟通障碍。话语是思想政治教育沟通得以顺利进行的重要载体与工具,教育者和受教育者要顺利实现信息共享、达成理解和认同,就必须疏通影响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沟通的障碍,优化思想政治教育沟通中教育者与受教育者话语体系,促进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功能的充分发挥。一方面要优化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不同主体之间的话语体系。思想政治教育不是将教育内容强加于受教育者,教育者应根据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多进行换位思考,坚持“三贴近”原则,从受教育者现实生活和实际状况出发,善于发现、利用、发展受教育者的“默会知识”,针对受教育者认知水平、生活经验,建立与思想政治教育有关联的、与受教育者心理需要相符合的话语体系。另一方面要促进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话语与实践话语的统一。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传播不是照本宣科、生搬硬套或曲意奉承,其生命力来源于“同自己时代的现实世界接触并相互作用”,[7](p220)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要与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心理特征、个体需求及现实生活有效融合,做到理论与实际密切联系,灵活运用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指导实践。
(四)形式整合:丰富思想政治教育沟通形式。思想政治教育沟通并不局限于高校课堂,应注重思想政治教育沟通形式的整合,发挥各种沟通形式之间的协同效应。首先,重视思想政治教育沟通渠道的整合。随着信息技术发展及教育现代化的推进,高校也要与时俱进,全面加强校园网络建设,使网络平台成为即时、有效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沟通的重要阵地。另外,沟通是人与人之间的对象性实践活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沟通也应积极熔铸于实践教学中。思想政治教育沟通要协调不同渠道,坚持课堂教学、网络教学、实践教学统一,整合沟通渠道与教育方法,形成教育合力。其次,重视沟通形式的整合。思想政治教育沟通从不同角度或按不同标准可以划分为不同的种类,如正式沟通与非正式沟通、直接沟通与间接沟通、语言沟通与非语言沟通、个别沟通与群体沟通等不同类型,不同沟通类型有不同的适用场景及使用方式。各种沟通方式并不是完全独立的,而是可以同时存在使用的,应根据实际境况、需要采取不同的沟通方式,丰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沟通形式,发挥思想政治教育沟通各要素之间的协同效应。
参考文献:
[1][巴西]保罗•弗莱雷.被压迫者教育学[M].顾建新,等,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12-09(1).
[3]洪波.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范式转换研究[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2.
[4].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8-05-03(2).
[5][日]池田大作,[英]汤恩比.展望21世纪[M].荀春生,等,译.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5.
[6]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7]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作者:王学俭 冯瑞芝 单位:兰州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