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传统商业银行的互联网化转型探讨范文

传统商业银行的互联网化转型探讨范文

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传统商业银行的互联网化转型探讨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传统商业银行的互联网化转型探讨

【摘要】当前,高速发展的互联网金融已经给传统商业银行发展带来了挑战与压力,并且随着互联网金融市场规模的不断扩大,在部分金融领域已经表现出替代传统商业银行的趋势,传统商业银行开展互联网金融,实现互联网化发展势在必行。基于此,探讨互联网金融对传统商业银行与金融的影响,分析互联网金融与传统商业银行的竞合机理并提出推进传统商业银行互联网化发展的政策建议,以期为互联网时代下传统商业银行互联网化转型研究提供相应的参考与借鉴。

【关键词】互联网金融;传统商业银行;互联网化转型;竞合理论;互联网+

一、引言

互联网金融是在我国“互联网+”发展战略背景下所衍生出的新型金融业务模式。借助互联网技术,其实现了资金流通、支付与结算等基本金融业务。与传统金融模式相比,互联网金融优势明显,具体表现为低成本、高效率、普惠性强、客户体验好等特征。互联网金融的出现,对我国金融发展与改革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1]。尤其是在互联网技术的协助下,其服务的金融主体更加广泛与多元化。与传统商业银行机构所服务的20%金融客户相比,互联网金融更倾向于服务另外80%的金融客户,可以说互联网金融发展模式既是现代金融发展的补充,更是现代金融发展的趋势。2015年为我国互联网金融元年,与发达国家相比,虽然起步较晚,但是在我国相对宽松的金融监管政策下,互联网金融取得了实质性发展。不仅在传统金融领域业务上实现了稳步前进,还在金融模式上具有较高的创造性与融入性,其业务范围与领域不断扩充与延伸,表现出极强的发展潜力与前景。

二、互联网金融对传统商业银行的影响

作为传统金融与互联网技术结合的产物,互联网金融不仅能够处理传统金融业务,还能借助互联网技术优势,降低互联网金融模式下的金融交易成本,金融运转更加高效,金融服务对象更加广泛,甚至部分互联网金融业务凭借创新性,吸引了大部分金融需求用户,直接或者间接分流了传统商业银行客户[4],已经对传统商业银行的业务、收入、地位等方面产生了一定挑战与影响。

(一)互联网金融对传统商业银行业务的影响

互联网金融发展模式对传统商业银行业务的影响是全方位的,如对资产类业务、负债类业务以及理财类业务都产生了一定的冲击。1.资产类业务方面。在互联网移动信息时代下,移动网络与智能移动设备已经改变了个人消费者的生活与消费习惯。随着近年来互联网消费业务的兴起,线下信用卡、POS机支付量逐年减少,消费者更倾向于使用移动支付方式。银联数据显示,2016年我国信用卡发卡量虽然明显上升,但是交易量却仅为线上交易量的三分之一。并且在国内互联网巨头企业推出“虚拟信用卡”的背景下,传统商业银行信用卡业务的市场份额进一步缩水。在个人信贷消费方面,京东、苏宁等互联网电商企业早已开始布局,“白条”“任性付”等新型个人信贷消费产品已经获得市场认可,这对传统商业银行资产类业务产生了一定的冲击。2.负债类业务方面。互联网金融与传统商业银行相比其优势非常明显,大部分互联网金融业务都实现了“T+0”的资金赎回制度,使互联网金融的存取便利程度与传统商业银行不相上下。同时,互联网金融企业的运营不需要过多的物理网点与人力,不仅资金融入的成本更低,还可以为客户取得比传统商业银行更高的收益[5]。3.理财类业务方面。通过互联网将社会零散资金集中整合并进行个性化理财是互联网金融理财业务的突出特点。与传统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相比,互联网金融理财业务在理财额度和理财成本上更具优势。在理财投资额度上,互联网金融理财业务以1元起步,投资数额无限制,使得资金较少的人也可以享受金融理财服务,这点与通常万元起步的传统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相比更具有优势。同时,互联网金融理财业务依托互联网进行,不需要缴纳手续费。

(二)互联网金融对传统商业银行收入的影响

1.互联网金融模式颠覆了传统金融发展的模式。金融服务门槛降低,使金融客户足不出户就可以享受到各种金融服务。尤其是互联网金融发展模式中的“离柜化”与“去网点化”发展特征,使得过去传统商业银行物理网点多、遍布广的优势逐渐成为运营成本高的劣势。而互联网金融发展模式的“离柜化”与“去网点化”发展特征还在一定程度上起到金融脱媒作用,切割了金融需求者与传统商业银行之间的联系,使得客户粘性降低,从而影响了传统商业银行的收入。2.互联网金融商业模式低成本、高效率特征也是影响传统商业银行收入的重要原因。低成本体现在互联网金融模式下,不需要过多的物理网点、服务人员以及机器设备,点对点的服务方式也使得互联网金融在交易过程中的中间环节减少,消除了因信息不对称而产生的额外成本。因此,互联网金融凭借低成本优势为客户提供更高的利息,进而压缩了传统商业银行的收入。高效率体现在互联网金融模式突破了传统商业银行的“信息孤岛”问题,金融信息不需要在不同部门之间传递,缩短了金融业务规范性的审核时间[6]。一方面,大数据与云计算等新型互联网技术在金融领域的应用,加快了金融信息传递与反馈速率,效率更高。另一方面,由于互联网金融不属于金融机构,其金融产品创新空间更大,更容易吸引客户。比如互联网金融可以针对小微企业,创新出“贷款金额小、还款期限短、审批资格简单”的金融产品,以此吸引更多客户,同样会抢占传统商业银行市场份额并压缩其收入。

(三)互联网金融对传统商业银行中介地位的影响

互联网金融的P2P运营模式削弱了传统商业银行在金融体系中的服务作用,弱化了传统商业银行的中介职能与地位。在传统金融交易系统中,商业银行是金融运行的中枢,连接着金融资金供给者与需求者。但是在互联网金融模式下,金融交易可以脱离传统商业银行的“束缚”,通过互联网平台实现资金供求对接。与传统商业银行模式相比,互联网金融模式更加注重客户体验,强调金融产品的灵活性。比如,传统商业银行中介职能的发挥过程是在社会中向具有闲散资金的供给者吸收存款,再向资金需求者发放贷款,从而实现资金从盈余部门向稀缺部门的转移。而在互联网金融模式下,互联网平台可以取代传统商业银行的中介职能,在大数据与云计算等技术的支持下,互联网平台可以通过搜索方式快速实现资金匹配,资金流的传递更加快捷与高效。同时,互联网第三方支付企业的崛起,打破了传统商业银行在支付领域的垄断局面,大量因传统商业银行中介职能而产生的中介服务被替代,并影响其中介服务收入。第三方支付企业除了可以完成传统商业银行所提供的收付款业务,还可以提供自动分账、自动转账汇款、充值或者代缴费等业务。比如,现在已经很难在商业银行大厅中看见消费者办理水、电、煤气等项目的缴费业务,大部分消费者已经习惯使用支付宝或者微信等第三方移动支付方式进行缴费。

三、互联网金融与传统商业银行竞合机理分析

(一)互联网金融与传统商业银行竞合关系的静态分析

在政府众多利好政策的推动下,互联网金融发展态势明朗,市场份额逐年提升。再加上我国经济增速逐渐放缓,利率市场化进程不断加快,社会融资需求不断高涨等多重因素的影响下,传统商业银行互联网化转型发展已经是大势所趋。但“传统商业银行+互联网”的发展模式并不是简单地将互联网技术直接应用到传统金融业务中,而是需要根据不同的金融业务类型制定不同的应用策略。而每一类金融业务的特点不同,会导致与互联网技术结合的方法与方式不同,因此,传统商业银行在互联网化转型过程中与互联网金融企业到底是竞争还是合作,本文认为需要对每一类金融业务进行特定分析。1.在支付类业务方面。自2010年央行放开支付牌照后,以支付宝、财付通以及快钱等为代表的第三方支付企业得到快速发展。尤其是以互联网电商平台为发展基础的支付类互联网金融企业,借助平台自身销售商品的优势已经形成了庞大而又具有粘性的客户群体,具备割断消费者与银行之间金融联系与信息联系的能力,抢占了市场先机。同时,随着移动通讯技术和智能设备的普及,大量第三方支付企业将支付功能嵌入消费者日常使用的软件内,比传统商业银行的支付卡或者电子银行等支付方式更加便利。但是,传统商业银行作为金融体系的支撑主体,其信誉度远高于第三方支付企业,公信力更强,其支付安全性更有保障。并且,传统商业银行在支付金额方面并无限制,与微信支付的每日扫码支付500元上限、虚拟物品支付1000元上限相比,仍具有较大优势。因此综合来看,在支付类业务方面,传统商业银行与互联网企业属于竞争关系[7]。2.在借贷类业务方面。目前,互联网金融借贷类业务模式种类繁多,包括P2P借贷、供应链金融以及众筹。而不同的互联网金融借贷模式在各自垂直领域又存在不同的业务分类。比如,P2P借贷分为直接P2P借贷、间接P2P借贷以及网络小额借贷。供应链金融分为预付款融资、存货融资、应收款融资等。与传统商业银行借贷业务相比,互联网金融融资成本更低、融资服务覆盖更广、融资速率更高效,表现为互联网技术削弱了金融信息的不对称性,减少了融资成本。而互联网可以连接资金供需主体,互联网技术可以简化借贷手续与流程,提升借贷效率。但是在利率与风险安全方面,传统商业银行所提供的贷款利率更低,而且有比较完善的信用与风险评价机制,因此比互联网金融企业更加安全可靠[8]。同时,从服务主体方面来看,传统商业银行主要服务市场中20%的金融需求者,互联网金融企业主要服务市场中80%的中小型金融需求者,二者并不完全相关。因此,传统商业银行与互联网金融企业在借贷类业务存在互补关系而非竞争关系。3.在理财业务类方面。互联网金融企业凭借互联网理财产品标准化程度高、收入高、操作简单等优势,已经获得了市场认可。不仅挑战了传统商业银行在理财产品销售渠道的主要地位,更是在一定程度上稀释了传统商业银行的客户流量,分流了其活期与定期存款业务,在收入上对银行造成了一定冲击。事实上,传统商业银行早已发现互联网金融企业对其理财业务的影响,也在产品创新和业务创新上进行了改革,相继推出了免费“T+0”可赎回、可还款性质的理财产品[9]。受监管政策的影响,传统商业银行理财产品仍然无法突破理财产品申购门槛高、交易便捷性低、产品多样性少等问题。但是,其比互联网金融企业理财产品更具有安全性,尤其是近年来互联网金融企业安全事件与跑路事件频发,导致其市场信用受到了一定的影响。因此,在理财业务方面,传统商业银行在信用方面具有优势,互联网金融企业在信息数据与产品多样性方面具有优势,二者兼具竞争与合作关系。

(二)互联网金融与传统商业银行竞合关系的博弈分析

假设1:传统商业银行为适应金融发展潮流与趋势,在博弈中充当进入者角色。互联网金融企业作为最早开展互联网金融的主体,无论在市场份额上还是在技术方面都具有优势,因此互联网金融企业在博弈中充当着在位者。假设2:在进入者与在位者博弈模型中,由于在位者具有信息优势,因此往往都是在位者在进入者的策略选择后,再进行相应的策略选择。传统商业银行的策略选择分为马上进入与暂时不进入两种。根据传统商业银行的策略选择,互联网金融企业可以选择竞争也可以选择合作。并且,根据互联网金融企业对互联网金融市场的垄断程度,互联网金融企业可以分为高垄断型与低垄断型两类。假设3:假设互联网金融市场份额与收益共a单位。当传统商业银行暂时不进入市场时,市场全部收益都由互联网金融企业独立分享,因此双方收益为(a,0)。当传统商业银行选择马上进入市场时,由于进入成本的存在,传统商业银行将有b单位的固定损失,而双方具体的收益会根据互联网金融企业的垄断性而产生不同的结果。当互联网金融企业有概率P是高垄断型时,如果传统商业银行仍然选择进入,在经过一番博弈后,传统商业银行会得到c单位市场份额,此时双方收益为(a-c,c-b)。当互联网金融企业有概率(1-P)是低垄断型时,如果传统商业银行仍然选择进入,在经过一番波动以后,传统商业银行会得到d单位市场份额,此时双方收益为(a-d,d-b),且有c<d。

四、推进传统商业银行互联网化发展的政策建议

互联网金融发展模式是传统金融与互联网技术的融合产物,无论是互联网金融产品,还是运营模式都比传统金融复杂。因此,传统商业银行的互联网化发展与转型需要传统商业银行建立全新的战略规划,通过银行金融流程创新与金融产品创新打造商业银行差异化竞争力,依托互联网技术提升互联网金融安全等级等措施,在与互联网金融企业的合作中实现发展,在与互联网金融企业的竞争中提升质量。

(一)以创新作为传统商业银行转型驱动力

1.通过与第三方支付平台、P2P借贷平台、供应链金融平台、互联网电商平台等的合作,建立全新的一站式银行互联网金融平台。银行互联网金融平台应当具有整合资源、再造金融业务流程、满足客户多元化需求的作用。比如,与电商平台合作开展在线信贷业务,一方面可以利用电商平台客户群体广泛、人数众多的优势,开展银行业务活动,另一方面可以解决电商平台资金不足、贷款额度不高的难题,通过互补实现共赢。此外,还可以利用与第三方支付平台合作盘活平台沉淀资金,以购买银行短期理财产品的方式充分发挥资金价值。2.利用互联网信息技术,实现产品创新,增强客户粘性。比如,使用物联网、大数据等互联网技术,搜集并分析潜在金融客户的投资偏好与风险偏好,通过云计算等方法进行目标客户群细分,针对不同的客户设计不同类型的金融产品。3.在创新金融产品的同时,更要创新产品体系。对于不适合互联网金融发展的金融产品与业务进行升级。比如,根据市场消费者需求对质押模式下的首付比例、期限以及还款方式进行重新设计,以满足消费者需求。

(二)以内部组织架构改革

作为传统商业银行转型支撑传统商业银行“总行—分行—支行”的组织架构模式,存在管理难度大、部分职能重叠、信息传输时间长且成本高等问题。过于冗余的内部组织架构使得组织管理分散、市场反应慢、风险控制难,无法适应互联网金融市场的高速运营。因此,对传统商业银行内部组织架构“瘦身”,实现扁平化运营势在必行。一是打破原有内部组织架构,实现点对点的上下级运营与管理模式,既“总部—前台”模式,由总部直接掌管前台业务运营,实现与客户的直接沟通。同时,削减不必要的组织部门,根据需要建立风险中心、信息中心、研发中心、决策中心等管理中心部门,以加强内部资源流动性,并降低银行运营成本。二是对于银行内部运营全面进行互联网化升级与改造,使银行日常金融业务全部依托互联网或者物联网进行,提升银行运营效率。由于改造过程较为复杂,因此建议银行可以首先从行政部门进行改革与升级,等行政部门运行与管理完善后,再向重要金融业务部门推广。

(三)以大数据、云计算等

互联网技术作为传统商业银行转型引擎一是在互联网时代下,相关金融数据已经成为金融行业发展的重要资产,因此加强金融数据管理,大力发展大数据、云计算等互联网技术对传统商业银行转型具有重要推动作用。传统的银行半结构化数据库存储方式已不能适应互联网金融发展需要,银行应建立新型商业银行大数据分析库,整合银行业内的数据资源,同时加大银行与非金融机构的数据合作,协同外部非金融数据,不断发展与完善银行业大数据库平台,为传统商业银行转型做好基础准备。二是利用好大数据与云计算技术的技术优势,在深入分析与挖掘潜在金融客户信息资料后,建立统一化与标准化的客户管理数据库系统,以帮助传统商业银行开展互联网金融业务决策活动。此外,大数据与云计算技术不仅可以用来为客户制定金融产品,同时也可以从客户的金融消费、信贷消费等方面洞察出客户需求,并找出客户流失的原因,以改进或提升银行的互联网金融业务。

(四)以金融安全管理作为传统商业银行转型保障

由于传统金融会受到资本市场供给、整体宏观环境以及金融交易双方财务状况等因素的影响,本身就存在较高的风险。虽然互联网金融作为传统金融的延伸,但是其本质和理论基础仍然是金融,因此互联网金融也存在传统金融风险。并且,互联网金融作为传统金融与互联网技术的融合产物,其内部还会蕴含因互联网技术所引发的风险,风险更复杂,具有风险二重性。因此,加强传统商业银行向互联网化转型过程中的风险防范同样重要:一是使用大数据与数据分析方法对金融客户实行精细化风险管理模式,以大数据分析为基础对客户的财务状况进行分析,采用数量计算方法分析客户违约的可能性,从而达到互联网金融业务风险预警作用。二是升级传统商业银行内部计算机系统软硬件设施,以避免因计算机系统问题故障而引发的金融风险。同时,传统商业银行在转型的过程中,应与互联网金融企业建立合作监管机制,建立横向合作监管体系,加大互联网金融风险在线监管力度,为银行转型互联网化运营提供相应的安全保障。

主要参考文献:

[1]徐细雄,林丁健.基于互联网金融的小微企业融资模式创新研究[J].经济体制改革,2014(6):144~148.

[2]李继尊.关于互联网金融的思考[J].管理世界,2015(7):1~16.

[3]黎来芳,牛尊.互联网金融风险分析及监管建议[J].宏观经济管理,2017(1):52~54.

[4]姚莲芳.小微企业运用互联网金融融资的模式分析[J].学习与实践,2017(12):69~74.

[5]谢平,邹传伟,刘海二.互联网金融的基础理论[J].金融研究,2015(8):1~12.

[6]范文仲.互联网对金融的革命性影响[J].中国金融,2014(24):96.

[7]谢平,邹传伟.互联网金融模式研究[J].金融研究,2012(12):11~22.

[8]曹凤岐.互联网金融对传统金融的挑战[J].金融论坛,2015(1):3~6.

[9]刘达.基于传统供应链金融的“互联网+”研究[J].经济与管理研究,2016(11):22~29.

作者:张秋1(博士),朱翠华2(博士)单位:1.广东药科大学医药经济学院,2.广东财经大学财政税务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