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五大发展理念引领学校新发展范文

五大发展理念引领学校新发展范文

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五大发展理念引领学校新发展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五大发展理念引领学校新发展

《赣南师范大学学报》2016年第5期

摘要: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是指导我国“十三五”和今后一个时期发展的根本遵循,为高校改革发展指明了方向和路径。贯彻落实五大发展理念,推动赣南师范大学实现新的跨越式发展,关键要推进“四大发展”,重点是紧握“三大抓手”,必要保证是强化“五种意识”。

关键词:

五大发展理念;引领;学校;新发展

指出,理念是行动的先导,一定的发展实践都是由一定的发展理念来引领的。发展理念是否对头,从根本上决定着发展成效乃至成败。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新理念,是我们党对发展理念的丰富和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导中国“十三五”和今后一个时期发展的指导思想和重要遵循,也为全面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建设高等教育强国提供了根本遵循。

一、五大发展理念为高校改革发展指明了方向和路径

五大发展理念,是贯穿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的灵魂和主线,为“十三五”时期高等教育改革发展提出了新任务、明确了新要求、指明了新路径。

(一)提出了新任务

“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教育的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地位和作用更加突显。《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关于发展的指导思想明确要求“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在部署任务时强调要“提高教育质量”,推动我国高等教育事业进入以质量为核心的内涵发展阶段,并提出了覆盖各级各类教育的发展目标和任务。指出,要推进教育改革,提高教育质量,培养更多、更高素质的人才。总理要求,“十三五”时期要把教育质量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力争有新的突破。这些都表明,“十三五”时期,国家将把提高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作为高等学校,如何树立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教育发展观,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促进公平为基本要求、以优化结构为主攻方向,以深化改革为根本动力,以加强法治为可靠保障,以党的领导为坚强保证,实现又好又快发展,为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可靠的人力资源支撑,是五大发展理念对高校改革发展提出的重大使命和任务。

(二)明确了新要求

要认识五大发展理念对高校提出的新要求,必须深刻认识我国“十三五”时期面临的形势、任务和挑战。一方面,要深刻认识党和国家工作全局对高校提出的新要求。什么是党和国家工作全局?可以用以下几个关键词来概括,即“中国梦”“两个一百年”“五位一体”“四个全面”“新常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等等。高校是人才第一资源、科技第一生产力和创新第一驱动力的重要结合点,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特殊作用,应当主动适应新形势新任务,将党和国家工作全局对高等教育的要求,落实到谋划推进学校改革发展的具体实践中。另一方面,要深刻认识国际竞争形势对高校提出的新要求。当今世界,影响国家核心竞争力的关键之一就是自主创新能力和创新驱动发展能力。“十三五”时期正是新一轮科技革命孕育新突破的关键时期,创新对经济发展的引领和推动作用将直接影响国际竞争格局,我国既面临赶超跨越的历史机遇,也面临差距进一步被拉大的风险。加快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源源不断地培养造就具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优秀人才,不断输出知识创新和科技创新的成果,推动经济转型升级,实现创新驱动发展,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因此,高校必须牢固树立并切实贯彻五大发展理念,牢牢把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面提高教育质量”这个核心,突出抓好“提高高校教学水平”和“全面提升创新能力”两大任务,全力实施“优化学科专业结构和人才培养机制”“落实并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和教育教学改革”“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推进现代大学制度建设、完善内部治理结构”和“推进现代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五项举措,不断提高教育质量,提升服务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水平,为建设高等教育强国、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出更大贡献。

(三)指明了新路径

高等学校落实五大发展理念,必须做到五个坚持。一是坚持创新发展理念,把创新摆在学校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这不仅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要求,也是培养创新创业人才的客观需要,更是推进高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的必由之路。二是坚持协调发展理念,科学统筹协调学校各方面的发展。不仅要统筹好教学科研管理工作,协调好教研、管理、后勤服务队伍建设的关系,还要进一步健全现代大学制度,深化校院两级管理体制以及人事分配制度改革,提升治理能力和水平。三是坚持绿色发展理念,构建绿色教育生态。不仅要建设绿色生态文明校园,在师生中培养勤俭节约、保护环境的理念,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更要完善学术规范,营造风清气正的绿色学术生态,使办学更加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四是坚持开放发展理念,深化教育合作,实现开放发展。一方面要优化配置校内外资源,加强协同创新;另一方面要推动科教结合、产学融合,推进产学研合作和成果转化,既要把更多的社会资源转化为育人资源,提升办学水平,又要主动提高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充分发挥高校的社会职能。五是坚持共享发展理念,实现资源共享、成果共享。既要推动优质教育资源共建共享、促进信息技术和教育发展深度融合,实现线上线下互动融合式教育,又要推动高校改革发展成果向全社会覆盖,努力增强广大师生员工的获得感。

二、贯彻五大发展理念是推动学校实现发展新跨越的关键

五大发展理念,是引领学校“十三五”发展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实现学校发展新跨越,建设区域领先、省内前列、全国同类院校知名的有特色高水平综合性师范大学,关键就是要把五大发展理念贯彻到学校的具体工作中,坚定战略自信,明确目标定位,紧紧抓好学科专业、人才队伍、教学科研、人才培养这些关键,努力培养一流人才、产出一流成果、作出一流贡献。

(一)学校“十二五”发展是科学发展理念的成功实践

“十二五”时期是学校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要时期。面对高等教育竞争的严峻形势和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任务,学校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关于教育工作的重大决策部署,坚持立德树人,全面深化改革,着力推进内涵发展、特色发展、和谐发展,不断提升学校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在获批国家级科研平台、国家级教学奖励、国家级重大项目等方面取得了历史性突破,并首次以江西省为第一完成单位在美国《Science》杂志发表学术论文、创建了西非首个孔子学院、实现了更名大学奋斗目标,为学校“十三五”乃至更长时期的事业发展奠定了更加坚实的基础、拓展了更加广阔的空间。学校发展升级的成功实践证明,“十二五”时期我们走出了一条与五大发展理念相适应的正确的发展道路。

(二)推进“四大发展”是引领学校实现新发展的关键

学校“十三五”发展规划中,特别强调要大力推进“四大发展”,即内涵发展、特色发展、创新发展、和谐发展。这“四大发展”上接“天线”,符合五大发展理念要求,下接“地气”,适应学校发展升级的现实所求。坚持以五大发展理念引领学校“十三五”发展,就是要坚定不移地抓好“四大发展”,努力破解发展难题、增强发展动力、厚植发展优势,推动学校改革发展再上新台阶。推进内涵发展,是学校发展的根本目标。推进内涵发展,要围绕学生、学者、学术、学科这“四学”来进行。学生方面,要加强人才培养;学者方面,要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学术方面,要提高科学研究水平;学科方面,要打造、提升学科发展平台。推进内涵发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是核心,强化办学特色是关键,提高学科建设水平是支撑,打造一流人才队伍是保障,创新管理是动力。要适应高等教育向为地方经济社会服务、向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转型的形势和要求,坚持立德树人,提高教师素质,强化办学特色,增强创新能力,打造教育品牌,提高管理水平。推进特色发展,是学校发展的根本路径。作为地方高校,特色是我们的生命。强特色、促发展,要作为我们实现“十三五”发展目标的关键和路径。一要转型:学科发展、专业建设、人才培养,要向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培养高素质专门人才转型。二要提升:扬优成势,促优成强,不断凝聚和强化原有特色优势,打牢特色发展基础、增强特色发展后劲,促进特色优势学科发展。三要拓展:在原有特色优势基础上,以强求特、以点求特、以融求特、以新求特。四要培育:例如,在基础教育研究、地方文化研究、应用经济管理、国际教育合作等方面培育形成新的特色和优势。要在转型、拓展、提升、培育的基础上,实现争创一流、重点突破。推进创新发展,是学校发展的强劲动力。在新的发展阶段、新的发展时期,我们要有创新的理念、创新的思维和创新的方法,着力在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推进协同创新和开放办学,完善与现代大学相匹配的内部治理结构和体制机制,加大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力度,构建后勤服务社会化模式,提高教育信息化水平等方面,不断推出新的举措,让创新成为学校各项工作的主旋律和主抓手,让各项改革举措更加精准地对接学校改革发展需要,契合师生员工所盼。推进和谐发展,是学校发展的重要保障。和谐发展是学校的宝贵财富和取得成功的重要经验。推进和谐发展,一要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立德树人,坚持党的领导,以此作为办好社会主义大学的根本保障。二要切实贯彻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构建现代大学制度,保证校领导班子和全校的团结和谐。三要不断强化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这是促进学校和谐发展的最重要保障。四要坚持民主管理、依法治校,发挥教代会、学术委员会、教学工作委员会、民主管理大会以及统战、群团、离退休等方面的作用,凝聚思想共识,形成发展合力。五要全心全意为师生员工服务,让广大师生员工共享学校改革发展成果。所以,在“十三五”时期,以五大发展理念引领学校改革发展的关键,就是要坚持“四大发展”并正确认识和处理好“四大发展”之间的关系,坚持以内涵发展为根本、特色发展为路径、创新发展为动力、和谐发展为保障。

(三)紧握“三大抓手”是引领学校实现新发展的重点

以成功更名大学为标志,学校的事业发展站到了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在编制“十三五”发展规划中,学校基于对形势和校情的分析,提出了建设区域领先、省内前列、全国同类院校知名的有特色高水平综合性师范大学的奋斗目标,围绕实现这个目标,提出要紧握争取博士培养资格突破、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建设大学科技园这“三大抓手”,全面提升学校的办学水平和综合实力。一是强化优势特色学科建设。一所大学好在哪里,一流在什么地方,归根结底要看学科,有一流学科才可能有一流大学。国家鼓励和支持高校在不同层次、不同领域办出特色、争创一流,所有的高校都有建设一流学科的目标任务。按照“有重点、有特色、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和“做强、促优、扶特”的思路,加强重点、优势、特色学科建设,力争使若干学科跻身全省乃至全国同类高校前列,是地方高校打造核心竞争力、实现有特色高水平建设目标的关键。当前,要按照“统筹规划,突出重点,分层建设,整体推进”的思路,以参加第四轮学科评估、申报江西省优势学科、一流专业为牵引,综合考虑学科生态、地方需求和未来发展趋势,对学校的一流学科和专业建设进行总体设计,完善以教师教育为特色、文理学科为主干,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专业格局,创新学科专业建设管理机制,集中校内外力量建设好与学校办学定位、办学特色和服务面向相匹配的优势、特色、潜力学科和专业。力争通过强化优势特色学科建设,压缩“洼地”,多建“高峰”,破解学科建设“画地为牢”、科学研究“单打独斗”、办学特色“雾里看花”的困境,提升学科整体水平与层次,打造更多的一流专业,在几个有特色的方向上追求在全省乃至全国范围有一定地位和影响,为申报江西省优势学科和一流专业、实现博士培养资格的突破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二是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推进高等教育综合改革尤其是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突破口和新引擎。要坚持“三个原则”,实现“三个转变”。“三个原则”即坚持育人为本,提高培养质量的原则;坚持问题导向,补齐培养短板的原则;坚持协同推进,汇聚培养合力的原则。“三个转变”即实现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由“两张皮”向有机融合的转变;由注重知识传授向注重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转变;由单纯面向有创新创业意愿的学生向全体学生转变。构建科学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教育理念是根本,课程体系是基础,师资队伍是关键,创新实践是平台,政策支持是保障。学校根据这一思路,围绕构建课堂教学、自主学习、结合实践、指导帮扶、文化引领融为一体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出台了系列文件,取得了初步成效。要进一步提高认识,牢固树立科学的创新创业教育理念,探索建立以创新创业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新模式,将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作为评价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指标。要进一步创新机制,推进专业建设和转型发展,改革培养方案、课程体系、教学方法以及教学和学籍管理制度,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要进一步突出实践,不断完善产学研用结合的协同育人模式,加强“创业学院”“创客大学”“众创空间”和“创业导师”队伍建设,鼓励学生到学校科技园创新创业,为学生提供尽可能真实的创业环境和体验,真正提高学生的创新创业实践能力。要进一步用好政策,紧密对接政府支持鼓励创新创业的扶持政策,努力造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生力军。三是加强大学科技园区建设。建设大学科技园既是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要求,又是高等教育自身发展的客观需要,也是学校科学利用白塔校区资源服务学校和地方发展的现实抉择。今年教育部、科技部联合印发的《关于加强高等学校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工作的若干意见》,明确将高校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绩效纳入“双一流”考核评价体系,进一步凸显了科技园在高校工作全局中的地位和作用,对我们的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加大支持力度,坚持科学规划与分步建设、精心保护与开发利用并举共进原则,引导和支持科技园加快发展,向科技园扩大开放各类资源。要完善平台建设,优先完善公共技术和服务平台,为入园企业和项目创设良好的发展环境。要积极引企入园,根据科技园“一园三基地”的功能布局和发展方向,严格遴选入园孵化的企业和项目,鼓励师生到科技园创业,打造具有自身特色和区域优势的产业链。要提升办园效益,切实提升科技园的创新和服务能力,发挥科技园在学校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中的集聚、辐射和带动作用,加速学校优势科技资源的市场化利用,拓展学校优势学科的发展空间,服务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要加强园区管理,探索完善科技园管理运营模式,按照市场化机制建设一支务实、管用、专业的管理与服务队伍。要争取外部支持,创新校地双方产学研利益共享机制,推进落实与赣州经开区、高新区、科技创业服务中心等单位的共建协议,力争地方政府及社会各界的更大支持和广泛参与,建成省内外有一定影响的省级大学科技园。

三、落实五大发展理念必须要有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

“十三五”时期是学校建设有特色高水平综合性师范大学的关键时期。我们必须以强烈的使命感、责任感和紧迫感,推动学校适应新形势、实现新发展,为国家和区域发展提供更强有力的人才和智力支持。但是,目前学校的整体实力、核心竞争力与有特色高水平师范大学仍有较大差距。具体而言,存在着特而不优、优而不强,高水平学科不多、集群度不高、应用型学科后劲不足的问题;研究生培养结构不平衡、质量不高,人才培养理念、模式滞后、社会适应性不强的问题;教师队伍专业化程度偏低,学科领军人才、协同创新团队数量不多、水平不高的问题;科研创新能力不强、转化率低,主动服务区域发展的意识和能力不强的问题;现代大学制度建设不健全,教职工的思想境界、观念视野、能力素养与建设有特色高水平综合性师范大学目标不相适应、不能匹配的问题;开展深度国际交流和高水平合作能力不足的问题;学校总体办学声誉不高、社会影响力和竞争力不强的问题,等等。我们必须始终保持谦逊谨慎、艰苦创业、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以定力、实干、担当为己任,不断强化危机意识、进取意识、创新意识、大局意识、担当意识。

(一)要有危机意识

学校“十二五”发展成绩可圈可点,我们要倍加珍惜,坚定信心。但在“十三五”时期,我们在发展,别人也在发展,前有标兵,后有追兵;不进则退,慢进也是退。从近年来各类高校排行榜看,虽然我们实现了诸多重大突破,实现了更名大学目标,但学校的综合排名并没有大的变化。我们既不能被排行榜“绑架”而妄自菲薄、乱了阵脚,更要从中得到启示和警醒,牢固树立危机意识,强化“等不起、坐不住、慢不得”的危机感,以此作为继往开来的精神动力。

(二)要有进取意识

应当更加清醒认识学校在全省、全国高校竞争格局中的地位和排位,优势和差距,以更加强烈的进取意识登高望远、超前布局,对标定位、比学赶超,积极从先进高校中找出应该学、值得学,同时学得起、学得会的东西,迎头赶上甚至勇敢超越,推动学校各项工作不断取得新进展、实现新突破、开创新局面。绝不能有守陈观念,绝不能有畏难情绪,绝不能有停一停、歇一歇的想法。

(三)要有创新意识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要突破学校发展的瓶颈桎梏、解决各种矛盾问题,根本出路在于创新。要大力强化创新意识,既要继承和发扬学校的优良传统和办学优势,又要借鉴先进高校的发展经验,紧密结合校情实际和本职工作进行思考,将思考所得应用在工作探索和创新实践上,做到真学习、真思考、真实践、真创新,以锐意创新的勇气、敢为人先的锐气、蓬勃向上的朝气开辟学校事业发展新境界。

(四)要有大局意识

砥砺前行在建设有特色高水平综合性师范大学的新征程上,全体赣师人必须牢固树立高度自觉的大局意识,以更高的站位、更宽的眼界、更深的思考,找准坐标、把握方向、服务中心。在制定本单位、本部门发展规划,谋划本单位、本部门工作任务,落实学校各项决策部署的过程中,始终保持与学校同心同向同行,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汇聚起攻坚克难、发展升级的磅礴之力,争得学校在全省、全国高校竞相发展格局当中的应有地位。

(五)要有担当意识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有多大的担当,才能干多大的事业。明确了责任,就要认真负责地落实;作出了承诺,就要不折不扣地兑现,决不能让事业在我们手上耽搁,决不能让学校发展在我们手中掉队。全体赣师人,应当更加自觉地担负起学校赋予的历史使命,敢管敢抓、敢作敢为,敢担风险、敢负责任,想干事、会干事、做实事、干成事,以实干体现价值、实现梦想。检望历史,正是靠一代又一代赣师人的接续奋斗,成就了学校的跨越式发展,实现了更名大学的共同夙愿。如今,推动学校站在新起点、开创新局面的重担,历史性地落在我们的肩上,这是荣耀更是责任。全体师生员工惟有以五大发展理念为引领,弘扬伟大的苏区精神和赣师人特有的“精气神”,心无旁骛,担当实干,改革创新,才有可能把“十三五”蓝图变为现实,为赣南苏区振兴、江西绿色崛起、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作者:曾志刚 单位:赣南师范大学校长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