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教育让人逃离孤独和恐惧范文

教育让人逃离孤独和恐惧范文

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教育让人逃离孤独和恐惧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教育让人逃离孤独和恐惧

摘要:

本书通过五章来具体论述“逃离孤独恐惧:寻找城市生活的‘幸福门’———当代中国在城市化过程中教育发展性状的一种思考”。五个章节层层递进,紧扣主题,先是通过古希腊神话中的“普罗米修斯之火”引入人们对于智慧以及本性的思考,进一步阐述关于城市的概念。再谈在城市化进程中教育扮演的角色———“文化现象”。紧接着,通过教育的发展,分析当下社会现状———社会阶层的分化,城市精英的出现。然后,再通过分析学校、教师在城市化教育发展中理念,指出难以操作的教育公平现状。最后,作者不可否认地指出了教育的伟大之处———为人类创作幸福。每一章都提到了对于孤独与恐惧的理解,随着现象分析的深入,作者也在不断地尝试提出更切实有效的解释———人们为什么会要逃离孤独和恐惧?教育对于这种观念的影响体现在哪方面?教师扮演的角色又起到了什么作用?以及在城市化不断加快的进程中,我们又需要怎样的老师?

关键词:

人;孤独;恐惧;教育;城邦;城市;公平;幸福

LewisMumfod说:“城市不仅培育出艺术,其本身也是艺术,不仅创造了剧院,它自己就是剧院。”[1]地球经历千万年演变,从三百万年的史前时代,到后续文明的发展,出现各类文化层,文化分区,古希腊出现了最初的城邦,到东西方文明交融,农耕文明与工业文明的冲突后,近现代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我们不难发现:人、教育、城邦与城市之间密不可分的关系。[2]人永远处于逃离孤独与恐惧的过程中。即便是处于野蛮的动物状态下,她仍旧保持着群居的习惯,这是最初形成的“集体”,通过采集工具与生产生活方式的发展,他们逐渐进化成人类,形成“部落”———“氏族公社”———城邦———城市———国家。逃离孤独与恐惧,是人类社会的集体无意识[3]。我们会发现,这种自发无意识的选择是在教育的帮助下,促进了社会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们需要通过教育,获得知识的原始积累,运用到集体乃至城邦的管理中。古希腊、雅典也因此出现了很多的教育大师,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在需求理论中,“因为需求才会产生相对应的社会现象”被验证。[4]他们通过在城邦中对人进行教育与感化,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后来也有观点———城邦才能提供人作为人而进行选择(好好选择)所必需的教育。[5]而这也是教师领导力最初的体现。

为了寻找人们对于逃离孤独与恐惧的热衷,作者给出了关于古希腊传说:普罗米修斯盗取“智慧之火”,老子有言:“大道废,有仁义。”为了趋利避害,人类创造了教育,它诞生于“智慧之火”的积极意义中,用于趋避“潘多拉之盒”的黑暗面。但是同样也不可避免地出现了教育者的“魔力”———教育者显现一副真理拥有者的做派,但其实是受权力欲望的魔力的驱动。在一开始教育的启蒙价值需要在开放和对话中展开,体现了教育的公共讨论与批判性功能。但是现代化教育就是人机对话,机器越来越智能,人际越来越陌生,人与人可交流的情感,即使距离很近也要通过机器中转站才能交流。[6]人们通过教育获得了虚妄的自由,他们在享受城邦带来的美好同时,又渴求逃离城市化带来的孤独,与他人相隔离的威胁。人们把教育看作是救世主,但是[7]我们不能把现代城市的病症归因于教育,教育仅仅只是产生城市生活的工具和技术而已。

教育通过其特有的功能,帮助人们“掠夺”资源,成为[8]资源占有和权力要挟,逐渐形成了“城市中心主义教育的文化现象”。学校教育是城市中心现象的救赎者,但在进化过程中,却扮演了麦克白夫人的角色。文化唯人类独有,所以教育开始有所偏颇,哦不,应该说教师的理念出现了问题。先前提起教师是权力的掌控者,他们开始向受教育者灌输“城市中心论”的观念,“城市文化”被认为品味的象征,教育充当了扩散的工具,但任何一种东西,当它发展到极致的时候,其正反面影响力也都将最大程度地呈现出来。城市化推动着工业化,随之而来的是教育对于科技的应用能力,又出现了声音———教育是救世主,许多人期待教育是承载着他们的文化情绪的容器,但是随着城市的发展,阶级分化严重后,农村问题始终存在,“城市中心论”对于农村教育的侵蚀大大地加深,学龄人口也逐渐减少。这就使得教育的定义开始模糊化。无论是城市的父母还是农村的父母,对于期盼孩子“成龙成凤”的心态是一致的。所以出现了越来越可怕的城市教育起跑线,但是作者提出:“[9]当教育作为一种资源被人类控制之后,它就成生成了权力中心主义的语言性,因此教育钳制人类思想,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与其说是教育的影响,不如说是教育者在潜移默化地影响受教育者,其行为都不是出自教育本身,而是别有用心。

最初教师是一群具有较高思想的美德家,譬如说苏格拉底、柏拉图,相对应中国春秋战国时期的孔孟,学术界也将公元前8世纪到2世纪尊称为“轴心时代”,包括印度的释迦牟尼。这一时期,人们的思想极度繁荣,信奉美德与真知,通过教育的手法,来健全人格,但也造成了后世的“精英教育”。这是城市化进程中最普遍的现象,权力中心主义的城市属于富强者,在逃离孤独与恐惧时,人类是彼此争先恐后,教育作为社会制度的一部分承担启蒙任务,如同潘多拉之盒呼唤“教育回归”,[10]克尔恺郭尔强调:“除了上帝,没人是教师,教育应当是苏格拉底式的平等对话”,但当苏格拉底被毒死后,平等的教育就不存在了。在人群中,个个争当教师,因为教师意味着权力,权力就等于真理,或者说教师就是人类权力的化身。因此,教师在潜意识中不会把自己与学生平等相待,在师生关系方面,教育永远不会公平。但是越来越多的精英分子称为社会的领导者,精英与教育之间不存在线性关系,但是教育空间总是会被精英占领,所谓“大众化教育”从起点上已经表明了社会资源分配的不公。[11]越来越多的人以自由的名义来追求教育空间的自由度,但是却无法摆脱物质功利主义和权力中心主义的枷锁,没有办法成为教育的先导性力量。

虚妄而无用的自由产生的后果就是无止限地对教育公平的抨击,公平原则最大的问题在于难以公平地付诸实践,它是一个模糊、没有清晰界定的概念,自然就沦落为压力集团斗争的工具。教育资源分配的不公平,带来了不公平的“市场合理性”。源于“智慧之火”的教育失去了自由精神的本质,自从背叛了最初的爱,人类就失去了纯洁无私的爱,作者在分析最初的爱与教育不公平现象时引用克尔恺郭尔与普罗米修斯的观点,[12]认为教师在学生面前就是权力和真理的化身,他们不谦卑、不温和、不忍耐,如何有平等之心?所以认定教育在其深层机理上是不公平的。哈贝尔斯说,艺术要成功进入市场,必须放弃独立性。但是教育即便不进入市场,也没有独立性,永远只是一种具有意识形态的技术,这在某种意义上来说,是否定了教育的走向。作者始终坚定地认为教育公平与自由互为条件,但是这仿佛又是矛盾的,我们可以认为,公平是理性的一个方面,推进教育公平的行为就是培养自由的组成部分,也许这样说更符合教师领导力的培养。

[13]尼采有一段很精彩的对话,是关于智者和傻子对于幸福的追寻,智者问傻子通往幸福的路径是什么?傻子说,是自我欣赏,东游西逛。智者说你想要的太多啦,自我欣赏就好,傻子说没有一贯的蔑视,又哪来的自我欣赏。教育源于最有力量的“智慧之火”,所以它该是制造幸福的源泉,除了自我拯救,人类别无他法。而教育又恰恰是自我拯救的途径之一。人类在集体无意识中始终承受着孤独和恐惧之苦,所以教育不能脱离生活,也不能失去游戏精神。他应该呈现在生活中,以最普通的姿态安抚所有的人。作者认为教育仅仅是底层民众爬向精英化阶层的楼梯,所以应当接受教育去中心化,接受教育的普遍化。

通篇读下来,这是本很意识流的书,整本书围绕着“孤独与恐惧”,穿插教育的各个方面,是凌驾于理论上的实践,对于教育定义的宏观把握,有失偏颇,似乎是为了把城市化与教育并联以期得深入分析,但是却是读到了颇有意思的观点。把教师放在一个并不高的位置,甚至彻底拉下神坛,去讽刺这个职业的权力性以及对于城市化、工业化、人类发展的负面影响。

但是,我想这都不影响社会对于教育的需求。我想教师领导力的培养是和教育的发展有直接联系的。我们需要了解教育现状,它在社会发展中扮演的角色。对于个人能力的要求是隐形存在的事实,更多的是去反思,教师究竟在教育中扮演怎样的角色,而领导力是否又是真的权力,还是仅仅是帮助教师更好的传道授业?

参考文献:

[1](美)芒福德:《城市是什么》,文见罗岗主编,《帝国、都市与现代化》,194页,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

[2]徐平利:《逃离孤独和恐惧———寻找城市生活的幸福门》,1页,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年4月.

[3]徐平利:《逃离孤独和恐惧———寻找城市生活的幸福门》,1页,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年4月.

[4]徐平利:《逃离孤独和恐惧———寻找城市生活的幸福门》,3页,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年4月.

[5]刘小枫:《城邦与自然———亚里士多德与现代性》,114页,北京,华夏出版社,2010.

[6]徐平利:《逃离孤独和恐惧———寻找城市生活的幸福门》,9页,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年4月.

[7]徐平利:《逃离孤独和恐惧———寻找城市生活的幸福门》,19页,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年4月.

[8]徐平利:《逃离孤独和恐惧———寻找城市生活的幸福门》,23页,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年4月.

[9]徐平利:《逃离孤独和恐惧———寻找城市生活的幸福门》,33页,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年4月.

[10](丹)克尔恺郭尔:《论怀疑者》,89-90页,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11]徐平利:《逃离孤独和恐惧———寻找城市生活的幸福门》,62页,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年4月.

[12]徐平利:《逃离孤独和恐惧———寻找城市生活的幸福门》,69页,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年4月.

[13]徐平利:《逃离孤独和恐惧———寻找城市生活的幸福门》,89页,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年4月.

作者:王晓萱 李玉杰 单位:南京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