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公共图书馆智障儿童群体服务思考范文

公共图书馆智障儿童群体服务思考范文

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公共图书馆智障儿童群体服务思考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公共图书馆智障儿童群体服务思考

1广州少年儿童图书馆创建智障儿童群体服务模式

基于目前公共图书馆智障儿童群体服务的现状,广州少年儿童图书馆从2011年起,以智障儿童为服务对象,组织策划了多样化的阅读服务,并积极探索和研究少儿图书馆智障儿童群体服务的模式。以此希望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提升图书馆界智障儿童服务的品质。

1.1阵地服务模式阵地服务模式,是以“请进来”的方式为智障儿童提供图书馆服务。广少图采用此种方式组织了名为“我是小小读书虫”图书馆主题阅读活动。该活动每月一次,专为广州市越秀区培智学校六、七年级的学生服务,在2011—2013年期间,共开展了17次,参与活动的学生达到204人次。我们通过分析该活动所填写的《特殊儿童阅读记录表》中的数据,获悉阵地服务模式的特点:第一,服务对象固定且范围小,有助于个别辅导,逐一追踪学习效果。广少图的“我是小小读书虫”活动,每学年接待智障学生约20名,并为每位智障学生建立阅读档案,记录活动前的阅读能力评估情况、每次活动情况以及教师评语。这些资料不但是对学生阅读效果的评估,也是对图书馆服务质量的衡量。第二,服务内容设计要贴近生活且有多层次活动目标。据研究表明,智障儿童获取知识的先后顺序是,先掌握有具体的或感兴趣的,能满足其各种需要的事物;后获得抽象的,接触较少的概念。因此,服务内容一方面要贴近生活,例如绘本内容的选择,以围绕交通工具、动植物、颜色和图形为主;另一方面,要适合不同智商层次的学生。例如,2012年5月11日的书签制作活动,目标是学生通过制作书签,了解书签的用途。活动中,我们为能力高的A组和B组学生准备了彩笔,让他们自己绘制书签,为能力低的C组和D组学生准备了贴纸,让他们自己装饰书签。第三,活动形式多样化,把握活动节奏。“我是小小读书虫”图书馆主题阅读活动持续两年多了,我们尝试过的形式有:绘本阅读、卡通视频播放、故事会、折纸等。这些活动形式中,最受智障学生欢迎的是故事会。原因归结为,学生享受别样的故事演绎方式之余,更喜欢故事后相应的动手活动以及收获的劳动成果———书签、圣诞树、圣诞卡、水族箱等。广少图关于智障儿童群体的阵地服务模式已进行了两年多,广受师生和家长的喜欢。参与活动的智障儿童,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和使用图书馆的能力随着活动的开展都有不同程度进步,甚至有部分智障儿童已会利用休息时间自觉走进图书馆自行阅读,进而体现阵地服务模式的价值所在。

1.2馆外服务模式馆外服务模式,图书馆馆员“走出”图书馆,走进学校,服务于智障儿童群体。广少图为广州市越秀区培智学校提供的馆外服务有:建立学校图书流通点和举办两场大型的全校性活动。活动经验和效果告诉我们,馆外服务模式的特点:第一,受众面大,社会效益显著。图书流通点和大型活动都是面向全校智障学生的,虽然服务内容难以顾及每一位学生的阅读能力和特点,但是每一位学生由此能够认识图书,认识图书馆,提升社会认知水平。图书馆亦可以借此机会进行宣传,增加社会对智障儿童的关注和关心,增强自身的社会影响力,从而收到良好的社会效益。广少图在2013年9月27日举办“爱心书香手拉手快乐相伴梦飞翔———培智学校‘关爱阅读’系列活动启动仪式”,活动得到14家媒体报道,其中有广州多家核心报社和电视台等媒体专题报道,让更多的人了解智障儿童群体,认识广州少年儿童图书馆。第二,服务内容添加科技元素,吸引智障儿童的注意。我们向智障儿童群体开展活动,不应该因为他们智力上的障碍,而忽略了他们对科技的接受能力,以及活动的反应。因为,科技所带来的新鲜感,能够帮助提升学生们的注意力,从而带来很好的互动效果。在2013年9月27日,我馆举办的“爱心书香手拉手快乐相伴梦飞翔———培智学校‘关爱阅读’系列活动启动仪式”上,我们为学生带来了3D动感足球游戏,学生们参与的踊跃性远远超乎我们的想象。即使活动结束,他们都不舍得离开现场,而是排队,继续要求参与游戏。这一次尝试的成功,增强了我们把新科技、新的阅读方式带给智障学生的信心。第三,活动形式新颖有趣,对经典故事进行全新演绎。新颖的活动形式———手偶表演《小红帽》和人偶表演《小兔子乖乖》,带动智障学生的阅读兴致,得到很好的反响。我们于2013年底,向广州市越秀区培智学校各年级老师派发的30份问卷调查,其中部分问题,旨在依靠老师对智障学生的清晰认知,评估广少图智障儿童群体馆外服务模式的效果。问卷调查结果显示,该校智障学生非常喜欢广少图的馆外服务模式,并且已经对图书馆有了初步的认知,可是在图书馆具体运用方面,有待增加亲身体验的机会,进一步增强对其职能和作用的认识。

1.3小结智障儿童群体阵地服务模式和馆外服务模式可以在实践中并行,优势互补,确实保障智障儿童群体平等享受图书馆服务的权利。

2关于公共图书馆开展智障儿童群体服务模式的新思考

笔者自始至终参与到广州少年儿童图书馆智障儿童群体服务的实践和理论研究中,分析总结“阵地服务模式”和“馆外服务模式”的特点和效果,并对公共图书馆日后开展智障儿童群体服务有新的想法和进一步思考。

2.1引入志愿者、社工等社会元素,创建新的服务模式我们在日后的实践中,将努力构建一个以图书馆为活动平台,阅读为主题,智障儿童参与,各种社会元素辅助的新的服务模式。这个服务模式的特点表现为:第一,活动围绕图书馆和阅读展开,是公共图书馆践行均等化服务承诺的标志,也体现这是图书馆为主导的活动,整个活动进程需要图书馆馆员做好统筹和协调工作。第二,各种社会元素的引入,实现双赢。一方面社会赢得真正认识和理解智障儿童群体,进而接纳他们;另一方面智障儿童群体赢得接触社会,懂得社会生存技巧,掌握独立适应社会的技巧。各种社会元素的引入,以公益和志愿为主,例如:志愿者、社工,并且可以遵循原则:先团体后个人,先专业后业余。在服务模式启动初期,有组织的志愿团队或者社工团体,有利于活动管理和推进;有智障儿童教育、服务经验的志愿者或者社工,则有利于保证与智障儿童沟通交流的质量,提升活动的品质。在服务模式实施稳定后,有为智障儿童提供服务意愿的志愿者或者志愿者家庭,都可以参与其中,扩大活动的社会影响力。

2.2注重图书馆馆员所具备的综合知识和服务的延续性智障儿童毕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从沟通交流到行为规范,都有异于正常儿童。因此,图书馆馆员应该具备相应的智障儿童教育和心理学知识,并能很好地与图书馆业务和阅读知识融合一体,保证图书馆服务模式践行的质量,所以,最好对其中部分馆员进行专业培训,专职负责服务智障儿童群体。另外,这项服务不应该“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应该持之以恒。因为,智障儿童接受知识方式的特点是:反复和渗入,知识吸收和内化很慢,所以,长期、固定的活动,才便于活动目的的实现和巩固,达到提升智障儿童能力的效果。新的思考融入服务模式,进一步优化其功能和配置,努力完善服务模式,使得其适用于公共图书馆,让更多的智障儿童群体受益。

作者:张希 单位:广州少年儿童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