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配乐与电影画面空间关系范文

配乐与电影画面空间关系范文

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配乐与电影画面空间关系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配乐与电影画面空间关系

电影文学杂志》2014年第十四期

画面在表现人物情感方面,主要通过演员的表情动作实现,这在很大程度上受制于演员的表现力。而音乐则不同,除了客观音效外不用在影片拍摄同时录制。通过后期的音乐制作,可以很大程度上将导演希望诠释的情感与主题传达给观众。音乐在表现情感方面远远胜过画面,且其表现力超越了语言层面,成为跨国界的沟通方式。音乐可直接作用于观众情绪,推动观众产生情感共鸣,以使观众沉浸在电影世界中,更好地理解影片的主题。对影片主题最好的诠释莫过于主题音乐了。以《天堂电影院》为例,其主题音乐CinemaParadiso很好表现了影片的主题。影片一开始,在一个海景阳台上,微风吹动着窗子的纱帘。阳台中间是一个盆栽,其中只有一株幼小的花苗,而远处则波光粼粼。此时影片主题音乐CinemaParadiso响起,旋律由小提琴与口风琴交织而成,叙述着一个幼小生命欲从一个窄小闭塞的空间内奔向大海之外的渴望。

主题曲旋律婉转动人,其在中高音区来回往复,而画面则长久停留在阳台处。画面的外景状态暗示现实生活中主人公萨尔瓦托的生活,当年的少年现在已近中年,美丽的海景既寓意着他取得的成功也意味着他的漂泊,而小提琴哀婉的音色则暗示他的生活状态并不如意。约半分钟后,阳台在画面景深中渐渐向远处移去,昏暗的光线下内景慢慢显现。主题曲的配器也转变为短号,画面上托托幼年时代的家呈现在观众面前。短号柔润温暖的音色,带着观众回到托托幼年温馨的回忆里。主题音乐通过对配器的变化,带来了调式的变化,使听者往返于现实与回忆间,温暖中又带有哀愁,这也正是导演要传达给观众的主题。主题曲也是传达电影主题的常用手段。主题曲在影片中常常会反复出现,但不一定都有人声演唱,反复出现的主题曲旋律是一种强调,也是一种铺垫。以影片《泰坦尼克号》为例,主题曲《我心永恒》在诠释影片的爱情主题方面,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片中的两处情节与主题曲交相辉映,成为歌颂爱情的经典。第一处是萝丝放弃登上救生艇,返回舱底救出杰克,二人历经险境回到了甲板上。在杰克的催促和卡尔的逼迫下,萝丝登上了救生艇,此时苏格兰风笛奏响了主题曲《我心永恒》。杰克和萝丝依依不舍深情对望,喊声与嘈杂声都消失了,只剩下风笛声吹奏的爱情旋律围绕着二人。萝丝无法压抑对杰克的爱恋,纵身跳出救生艇,杰克不顾一切高呼“萝丝”。二人在甲板上狂奔向对方时,音乐亦变得紧张而快速,直到两人拥抱时乐曲亦上升到顶点,讴歌着影片的爱情主题。另一处是泰坦尼克号沉没后,萝丝躺在一块漂浮的木板上,而杰克则身处冰冷的海水中,但二人的手依旧牢牢握在一起。萝丝发现了返回的救生艇,但杰克已冻僵了。在萝丝悲戚的呼唤声中,主题曲再一次响起。萝丝坚守着对杰克的承诺,她要“永不言弃”,她放开杰克的手又去拿哨子呼救,而凄凉的音乐中杰克缓缓沉向海底。主题曲那凄凉的旋律是对这令死神动容的爱情的热情歌颂。

电影叙事系统包括五种元素:画面、语言、音响、音乐、字幕。电影音乐是叙事系统中的一个元素,是实现叙事的重要方式和手段。[3]电影音乐实现其叙事功能主要通过两种方式,一是通过推动情节发展来展开,二是音乐本身成为情节一部分。音乐通过其心理暗示作用,在情节展开之前就做以铺垫,给观众以情节将向某方向发展的心理期待。以动画电影《狮子王》为例,辛巴的善良无知使他掉进了刀疤设计好的陷阱,也造成了老狮王穆法沙的死亡。辛巴为了躲避土狼的追杀,拼命逃跑,精疲力竭的他倒在干裂的土地上,而周围一群秃鹫时刻准备享用这顿美餐。丁满和彭彭这时出现,救下了奄奄一息的辛巴。此时的辛巴只知道是自己害死了父亲,并不知道那一切都是刀疤设计好的,因此内心非常自责。为了开导闷闷不乐的辛巴,丁满和彭彭唱起了他们自己编排的歌曲,而曲名就是他们的座右铭———HakunaMatata。诙谐欢快的摇滚乐风,丁满和彭彭对唱,践行着他们的想法:当这个世界遗弃你的时候,你就去遗弃这个世界。音乐的风格表现出丁满、彭彭无忧无虑的生活态度。当歌曲到后期时,辛巴也加入了合唱。辛巴的歌声向观众传达了一个信号,那就是他将接受新的生活方式,从消极走向享乐,这段音乐很好暗示了情节发展的方向。

当影片的题材涉及音乐时,音乐本身便可成为情节一部分,由此构成叙事的内容。以影片《翠堤春晓》为例,该片讲述了奥地利著名作曲家,拥有“华尔兹之王”美誉的约翰•施特劳斯的传记。影片涉及施特劳斯的音乐创作和他与妻子波蒂以及皇家歌剧院卡拉•唐纳之间的情感纠葛。大量的音乐元素使影片整体上更像是一幕歌舞剧,音乐不但烘托气氛,也成为影片的叙事内容。如施特劳斯深情演唱《当我们年轻时》,妻子波蒂以为这首歌是为自己而作,满心欢喜。而当她发现卡拉•唐纳在音乐中陶醉的神情时,她的心里就有了不好的预感。实际上这首歌是施特劳斯为卡拉•唐纳而作,歌曲表达了对卡拉的爱慕。影片结尾处,施特劳斯赶到码头与卡拉依依惜别,《当我们年轻时》适时响起,谜底也揭晓了。卡拉问“这首歌是为我写的”,施特劳斯回答“是的”。这时的音乐不再是画面的陪衬,而是叙事的主体,音乐成为将两颗心连在一起的纽带。此外,通过带有地方特色的音乐,可交代出影片的背景。如《功夫熊猫》中对中国传统音乐“宫、商、角、徵、羽”五声调式的运用,与西方音乐相比,具有很好的辨识性。音乐通过自身的典型性,使具有一定音乐素养的观众一听即知故事的时代背景与地域背景。

综上所述,电影既是一门综合艺术,也是一门大众艺术,其艺术价值与审美效果的实现,都主要源自于视觉和听觉对象的和谐。电影的画面、音乐与叙事形式等,共同构成电影艺术作品的基调与旋律。[4]电影音乐在与画面、主题、叙事相契合的过程中,使整部影片的审美价值更加丰富和完整,同时,也实现了自身的审美价值。

作者:付安单位:天津师范大学音乐与影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