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构型要素分析法的储层细分对比研究范文

构型要素分析法的储层细分对比研究范文

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构型要素分析法的储层细分对比研究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构型要素分析法的储层细分对比研究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2016年第5期

摘要:

储层细分对比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储层细分对比的结果往往是岩性单元,多不具等时性;二是储层细分对比的结果仍不够精细,不能满足高含水阶段剩余油挖潜的需要。其根本原因是对层、地层结构认识的局限性。储层细分对比以传统地层学理论为指导,认为层、地层结构符合“层状”模式,即地层是全区分布、近于水平、相互平行的,并且层与层水平叠置。然而,层序地层学等突破了传统地层学对层、地层结构的认识,认为地层不一定全区分布、不一定水平、不一定相互平行;层的空间位置变化大,相互间可呈超覆、退覆等叠置特点。构型要素分析法更细致地揭示了储层结构特征,认为原来划分的层是复合体,需进一步细分。通过层次界面划分,复合体可以被细分成一系列形态各异、分布复杂的构型单元。从问题根源入手提出相应对策,解决储层细分对比存在的问题需要以沉积学、层序地层学、地震地层学等理论为指导,运用构型要素分析法进行层次界面划分。

关键词:

储层;细分对比;地层结构;构型要素分析法;层次界面;等时性;精度;东辛油田

0引言

作为油气田开发中一项重要的基础地质工作,储层细分对比一直是研究热点。近20年来,储层细分对比工作取得了丰富的成果。孔祥宇等针对复杂断块老油田提出了“地震测井结合、分块分级对比”的小层对比方法[1];对于河流相等缺少全区标志的储层,乐大发等提出可以充分利用局部性标志进行储层细分和对比[2];邓媛等采用“标准层辅助、旋回对比、分级控制”的方法对姬塬油田长6油层组进行精细划分和对比[3]。然而随着中国各大油田相继进入开发中后期阶段,剩余油分布不均、水淹严重、油气采收率低等问题日益突出[4-6],储层细分对比存在的问题逐渐暴露出来,根据其结果已经不能有效指导油气开采工作。因此,找出储层细分对比存在的问题并给予解决成为当务之急。在综合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本文系统阐述储层细分对比的主要内容,深入剖析总结储层细分对比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原因;从问题根源入手,讨论层序地层学等相关理论和构型要素分析法在解决储层细分对比存在问题方面的有效性,进而提出对策;最后以渤海湾盆地济阳坳陷东辛油田辛1断块沙二下亚段第9砂层组三角洲前缘亚相储层为例,详细说明储层细分对比存在的问题以及如何利用构型要素分析法给予解决。

1储层细分对比现状

传统储层细分对比一般总结为“以等时性为前提,先找区域标志层,再找辅助标志层,先对大段,再对小段,旋回控制,不同相带区别对待,参考厚度,多井对比,全区闭合”[7-9]。其中,标志层、沉积旋回等为储层细分对比的主要划分依据,等时性、分级控制为主要对比原则。储层细分对比所涉及的不同级别单元可以很好地反映储层分级对比问题。

1.1划分依据

储层细分对比强调标志层、沉积旋回和岩性组合等是储层细分对比直接有效的依据。

1.1.1标志层

标志层是指在地层剖面上特征突出、厚度不大、分布广泛且在同一时间内形成的岩层,常常是单一岩性层。由于标志层的等时性、特征性和稳定性,其可以作为划分依据对储层细分对比起到良好的控制作用。李家华等在丘陵—鄯善交界处的三间房组储层细分对比过程中,根据三间房组顶部发育的一套区域性薄层灰绿色泥岩标志层确定其顶界面位置并控制油层组的划分,而又利用砂层组内部发育的标志层作为划分砂层组和小层的参考标准[10]。舒曼等以牛居油田牛12块东营组油层为研究对象进行小层划分对比,共划分出4个油层组、13个砂岩组和35个小层,其中利用标志层对个别储层单元的划分实现了较好地控制[4]。将油层顶部发育的一套厚8~10m、钻遇率超过90%的灰绿色泥岩作为标志层控制油层顶界面的划分,将油层中部发育的一套厚8~10m、钻遇率接近90%的浅灰色泥岩辅助标志层作为Ⅰ、Ⅱ油层组的划分界限,又根据Ⅰ油层组内部发育的泥岩辅助标志层控制Ⅰ1、Ⅰ2砂层组的边界划分。

1.1.2沉积旋回

沉积旋回为若干相似岩性在地层剖面上有规律地周期性重复,或指一套自下而上粒度由粗变细再由细变粗的岩石组合。沉积旋回表现为不同规模和尺度,可以划分成不同的级次。油田地质工作者习惯使用四级旋回划分方案,一级旋回反映古水深、生物组合及沉积体系的变化,二级旋回反映同一类沉积体系内部沉积相的多次重复,三级旋回为同一岩相段内不同微相的有序组合,四级旋回为至少包含一个相对粗岩性层的粒序组合[11]。根据不同级别的沉积旋回均可以对储层进行级次划分,一至四级旋回大致分别对应于含油层系、油层组、砂层组和小层。根据沉积旋回进行储层细分对比时,首先确定高级别沉积旋回的范围,并以此为依据划分出高级别的储层对比单元;然后在高级别旋回边界的控制下进一步识别出低级别沉积旋回,进而控制低级别储层对比单元的划分。以垦西油田K71断块东营组为例,东二段为三角洲前缘—三角洲平原沉积,其上部三角洲平原沉积表现为向上变细的正旋回,下部三角洲前缘沉积表现为向上变粗的负旋回。这两个沉积旋回均为三级旋回,据此可将东二段划分成Ⅰ、Ⅱ砂层组;Ⅰ砂层组纵向上又可细分为多个向上变细的四级旋回,Ⅱ砂层组纵向上又可细分为多个向上变粗的四级旋回,据此可将Ⅰ、Ⅱ砂层组进一步细分成若干小层[12]。

1.1.3岩性组合岩性

组合指地层剖面上不同类型岩石的垂向组合关系。通常情况下,同一沉积环境中形成的岩石类型相同或相近,具有基本一致的岩性特征,当沉积环境发生变化时,岩石类型也相应发生改变。因此,岩性组合特征在储层细分对比中可以作为对比标志。一般情况下,岩性组合与标志层或沉积旋回配合使用。以南美E油田白垩系河流相储层细分对比为例,考虑到该地区河流多、河道同期发育的特点,根据横向上岩性组合变化规律并结合沉积韵律对小层进行细分,如6-4小层横向上为河道砂和决口扇细砂岩的组合,3-5小层横向上由河道砂渐变为河道间泥岩[13]。当标志层缺少及沉积旋回不明显时,岩性组合在储层细分对比中发挥了重要的控制作用。朱小燕等对镇北油田延长组长3油层组进行细分对比时,根据标志层和沉积旋回特征将其划分成3个小层,各小层内部没有成层稳定分布的标志层,也没有明显的旋回特征,但依据岩性特征可在各小层中进一步划分出9个细小层(表1)[14]。表1镇北油田延长组长3油层组细小层岩性特征

1.2对比原则

在进行储层细分对比时,需要遵循等时性原则和分级控制原则。

1.2.1等时性原则

等时性原则指储层细分对比单元是同一时期形成的[11,15]。该原则是储层细分对比时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一条原则。储层细分对比是否等时,直接关系着对比结果的有效性。一方面,通过等时细分对比将储层划分成不同级次的等时地层单元,建立全区等时地层格架,这样才能准确揭示地层的沉积序列,反映储层空间结构特征,有效指导油气田开发工作。另一方面,等时的储层细分对比单元为一个相对均质体,岩性、孔隙度、渗透率等特征相对一致,其内部一般不存在大规模的渗流屏障,因此,以等时储层细分对比单元为对象进行油气开采效果较好,可以提高油气采收率,减少水淹等现象的发生。储层细分对比选择的对比依据(如标志层、沉积旋回等)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等时性原则,然而受资料精度、对比观念等因素的综合影响,储层细分对比并没有完全实现对比结果的等时性,这正是储层细分对比所存在的重要问题之一。

1.2.2分级控制原则

分级控制原则指在储层对比过程中遵循由大到小逐级对比细分单元的思路[11,16]。不同规模或不同级别的储层细分对比单元所反映的储层特征是不同的,储层细分对比单元规模越小,其所提供的地质信息就越详细,对储层特征的反映就越逼近地质事实。此外,在高级别储层单元的控制下进行低级别储层单元的划分对比,很大程度上避免了对比串层问题的出现,有利于逐级控制储层单元的等时对比。

1.3对比结果储层细分

对比是以地层单元的划分对比为基础的。地层单元有多种划分标准:依据岩石体形成时间划分出年代地层单元,包括宇、界、系、统、阶、时间带等6个级别;根据古生物化石可以划分出组合带、延限带、间隔带、富集带等生物地层单元;而依据岩性特征可以划分出岩石地层单元,包括群、组、段、层等4个级别[17]。为适应油田生产开发,石油地质工作者提出了油层对比单元的概念,即根据地层(储层)岩性和储油物性划分出地层(储层)单元,这正是储层细分对比所达到的结果。目前广泛使用的油层对比单元划分方案(表2)[18]为含油层系、油层组、砂层组、小层、单层。当然,这种划分方案的使用不能一概而论,针对具体研究区域可能需要进行适当调整。例如,大庆油田生产单位针对长垣上的油田使用的油层对比单元划分方案是含油层系、油层组、砂层组、小层、沉积单元和细分沉积单元,其中沉积单元与细分沉积单元是在小层内部进一步划分出来的。在含油气盆地中,油层对比单元与年代地层单元和岩石地层单元的关系见表3。油层对比单元中的含油层系的顶、底界一般与岩石地层单元中的“组”、“段”或“亚段”的顶、底界相对应,而岩石地层单元中的“组”通常是在年代地层单元“统”的基础上划分的。

2储层细分对比存在的问题

储层细分对比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储层细分对比的结果往往是岩性地层单元,多不具等时性;二是储层细分对比的结果不够精细,不能满足高含水阶段剩余油挖潜的需要。而导致这些问题的根本原因是对层、地层结构认识的局限性。

2.1储层对比结果的等时性

等时性原则是指导储层细分对比工作的一项最重要原则。建立等时地层格架是储层细分对比的最终目标之一。然而,目前储层细分对比并没有完全实现等时性。储层细分对比主要依据地层剖面的岩性特征及其测井曲线响应特征划分对比地层,强调地层间的岩性对应关系,其划分的对比单元往往是岩性地层单元。岩性地层单元是沉积环境的产物。若同一时期沉积的地层横向上沉积环境发生改变,则其岩性也随之改变;若不同时期沉积的地层沉积环境相同或相似,也可以发育相同的岩性(图1)。由此看来,岩性地层单元具有很强的不等时性。

2.2储层对比结果的精度

目前,储层细分对比多以小层为基本单元,少数能达到单层级别[19]。然而研究结果表明,小层结构仍较复杂:由多种沉积微相构成,砂体叠置组合关系仍较复杂[20-21];微构造发育[22-23];层内非均质性强[24];剩余油分布不均[25-26]。将小层作为基本开发单元已经不能满足高含水阶段剩余油挖潜的需要。为充分认识小层内部油水分布规律,准确预测剩余油分布以及提高油气采收率,进一步细分小层及提高储层细分对比精度是十分必要的。事实上,小层内部发育很多小规模对比标志,但因其产状各异且分布多不规则而没有得到合理利用,使小层进一步细分对比受到限制。

2.3问题根源

导致储层细分对比出现上述问题的根本原因是对层、地层结构认识的局限性。早在17世纪六七十年代,丹麦地质学家斯坦诺在意大利托斯卡纳观察地质构造时发现了地质体成层产出的现象,并首次提出地层层序律,奠定了传统地层学的理论基础,并深刻影响了后代学者对地层结构特征的认识。储层细分对比以传统地层学理论为指导,认为层、地层结构符合“层状”模式,即地层是全区分布、近于水平、相互平行的,并且层与层水平叠置。在“层状”模式指导下,储层细分对比忽略了对沉积规律的反映,造成对比结果不能真实反映地层结构或储层结构特征,并进一步导致对比结果的不等时性。根据地层成层分布的结构特点,储层细分对比多以标志层为基准,按照沉积旋回或岩性组合等特征将储层划分为各个级次的对比单元。这些对比单元形态较规则,近于全区水平分布,成层叠置,且为岩性地层单元,在多数情况下是不等时的。以“层状”模式为指导,一些客观存在的、良好的小规模对比标志失去了使用意义,造成储层细分对比的结果不够精细。储层细分对比倾向于选择横向连续稳定、分布广泛的特殊岩性层作为对比标志,例如标志层。规模较大的对比标志因横向连续、产状稳定、成层性好,很容易根据“层状”模式进行识别并加以利用;而规模较小的对比标志横向连续性差、分布不规律、产状多变,不符合“层状”模式,因而很难被利用。但是,若摆脱“层状”模式的束缚,以储层沉积规律为指导,这些看似分布不规律的小规模对比标志可以充分得以利用,实现小层的进一步细分和对比。“层状”模式本身没有错误,是传统地层学对层、地层结构的一种简单认识,不过这一认识有局限性。虽然确实存在符合“层状”模式的地层,但也是在非常理想化的情况下才出现的。总之,“层状”模式是有适用范围的,不能无条件套用该模式。然而,储层细分对比深受“层状”模式的影响,导致其对比结果不能真实反映层的分布特点和地层结构的特点。

3对策

从储层细分对比存在问题的根源入手提出对策,即以沉积学、层序地层学和地震地层学等学科理论为指导,运用构型要素分析法进行层次界面划分。

3.1层序地层学等相关理论

地震勘探技术水平的提高促进了地震地层学的建立,提供了一种新的地层解释手段———地震剖面。不同于野外露头、岩芯和测井曲线资料,地震剖面视域宽广,能横向追踪地层,可以反映三维地质体结构特征,展现地层分布面貌。前人基于地震地层学建立了层序地层学[27]。层序地层学将全球海平面升降旋回与地层旋回联系起来,从成因上分析地层的演化过程,揭示地层的空间分布格局,并建立年代地层框架。对应于不同级别的海平面升降旋回级次,将地层划分成一系列层序地层单元,由高到低依次为层序、准层序组、层序组、层组和亚层组[27]。这些地层单元因具有成因意义所以是等时的。层序地层学突破了传统地层学对层和地层结构特征的认识:地层不一定是全区分布、不一定水平、不一定相互平行;各层的发育位置变化大,层与层之间不一定水平叠置,也可以以超覆或退覆等形式叠置。图2为一个完整的层序单元,由低水位体系域、海进体系域和高水位体系域组成,而每一个体系域又包含若干准层序组,而准层序组又由层序组成。从各级层序地层单元的分布特点来看,其分布也具有成层叠置的特征,但又不完全符合“层状”模式:仅有个别层序地层单元是全区分布的,大多数层序地层单元是局部分布的;有的层序地层单元产状稳定、近于水平,有的层序地层单元产状倾斜;个别层序地层单元水平叠置,大多数层序地层单元的叠置关系相对复杂。由于层序地层学侧重于对宏观地层结构特征的研究,其多适用于盆地或区域规模的地层划分对比[28],而很少应用到油田范围内的储层细分对比。基于层序地层学,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作为一门分支学科逐渐发展起来,其中以Cross为代表的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得到广泛应用。与层序地层学有所不同,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认为基准面旋回是形成地层旋回的直接原因,而基准面旋回进一步受海平面升降、构造沉降和沉积物供应等因素的控制。在一个基准面旋回中沉积的地层具有成因意义,为时间地层单元。对应于不同级别的基准面旋回,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一般将地层划分为超长期基准面旋回、长期基准面旋回、中期基准面旋回、短期基准面旋回和超短期基准面旋回,其与油层对比单元的对应关系见表3。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为储层细分对比问题的解决提供了思路。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是依据基准面旋回、可容纳空间变化导致岩石记录的地层学和沉积学特征的过程-响应原理划分地层层序的[28]。利用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进行储层细分对比不是简单的旋回幅度与岩石类型的对比,而是具有等时意义的岩石与界面之间、岩石之间或界面之间的对比。较之层序地层学,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可进一步实现小尺度层序地层单元的划分。郑荣才等基于高分辨率层序分析对河流相砂体进行划分对比,以中期层序界面和洪泛面为年代地层框架,以短期层序为等时地层对比单元,并通过分析沉积物供给量与可容空间的关系判断短期层序的结构类型和叠加样式,并对其分布模式进行了总结[29]。袁新涛等提出了解决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对比时难以利用井信息识别短期基准面这一问题的方法,即在较长期高级别基准面旋回控制下,综合利用近距离自旋回沉积对比、各类关键面约束对比、河流切割充填对比和储层流体性质对比等多种手段进行小层等时对比[30]。龙国清等在河流相储层中识别短期基准面旋回时,为排除自旋回因素的干扰,提出了在较长期等时地层格架约束下根据河型和砂体叠置样式、相序和相组合等特征识别短期基准面旋回的方法[31]。然而,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依旧未能解决储层细分对比的精度问题。长期基准面旋回层序界面多为大型冲刷间断面或区域性侵蚀暴露面,在地震剖面上常表现为区域性超覆、削截等地震反射终止现象;而长期旋回中最大湖泛面位置往往发育稳定的泥岩,可作为良好的标志层,故结合地震和测井资料很容易划分对比长期基准面旋回层序。中期基准面旋回层序界面常表现为区域可比的冲刷面、间歇暴露面等,利用地震资料难于识别,但因其具有良好的测井响应特征,可以利用测井资料进行识别。而短期基准面旋回层序界面常表现为冲刷面以及其上的滞留沉积物和内碎屑、非沉积作用间断面等,但因短期基准面旋回层序常被侵蚀冲刷或不发育,缺乏区域对比标志,并且极易受其他因素影响,导致识别困难。因此,引入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进行储层划分对比能够较好地解决相当于砂层组及以上级别大尺度地层单元的等时划分对比,而对于小尺度地层单元(如小层、单层)的对比及其进一步细分对比仍存在困难。综上所述,层序地层学等相关理论虽然不能有效解决储层细分对比存在的问题,但其对于层和地层结构特点的突破性认识为储层细分对比存在问题的真正解决奠定了基础,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3.2构型要素分析法

构型要素分析法最早由Miall提出,是从沉积成因角度在三维空间上详细解剖沉积体或储层,划分出不同层次的等时构型单元,并研究它们的形态、规模、方向和空间叠置关系[32-34]。构型要素分析法涉及的内容很多,但应用于储层细分对比时,主要研究储层内部层次界面和构型单元的划分。以Miall的河流相储层层次划分方案为例,构型要素分析法可将储层砂体由小到大划分成交错层系、层系组、沉积韵律、巨型底形、河道充填复合砂体和古河谷等6个层次[32],各层次构型单元与其他类型地层单元的对应关系见表3。显然,构型要素分析法的研究范围更小,研究程度更加精细,侧重于分析低级别储层单元(诸如砂层组、小层或单层内部)的沉积序列和结构特征。构型要素分析法更细致地揭示了层的特点和储层结构特征。构型要素分析法提出根据传统地层学和层序地层学等所划分的层都是复合体,需进一步细分。通过层次界面划分,复合体被细分成一系列形态各异、分布复杂的构型单元。各层次构型界面产状不一,有水平的也有倾斜的,有平直的也有波状起伏的,有全区分布的也有局部分布的;各层次构型单元形态各异,既有垂向切割叠置又有侧向迁移和拼接(图3)。析法进行层次界面划分,可以有效解决储层细分对比存在的问题。首先,构型要素分析法解决了储层细分对比结果不等时的问题。从构型要素分析法的定义可以看出,该方法是从沉积成因的角度对地层进行解剖,各个层次的构型界面和构型单元均具有沉积成因意义,因而是等时的。因此,利用构型要素分析法理论上可以实现储层的等时划分和对比。此外,构型要素分析法解决了储层细分对比结果不够精细的问题,可以实现小层或单层的进一步细分对比。构型要素分析法重视野外露头的精细描述,为储层细分对比提供精细信息,大大提高了储层细分对比的精度。在构型要素分析法应用之前,储层细分对比工作主要依据岩芯、测井曲线和地震剖面等资料,很少利用野外露头,主要是因为储层单元(如油层组、砂层组等)级别较高,规模较大,其对比标志在测井曲线和地震剖面上特征明显,易于识别,而野外剖面出露有限且不连续,不能较好地反映这些储层单元的分布特征,故不作为主要资料使用。相反地,利用构型要素分析法进一步分析小层、单层等低级别储层单元内部的结构特征,划分构型单元时,测井、地震等资料因分辨率较低已经无法精确提供小层或单层内部的结构特征信息,而野外露头虽然规模小,但直观且可测,能提供很多精细的储层结构信息,如小层内部隔层和夹层的分布、砂体形态、规模和空间叠置关系等。通过将野外特征与岩芯、测井资料建立一定的联系,对小层或单层内部的小规模对比标志进行合理利用,实现小层或单层的精细划分。构型要素分析法对小层、单层等低级别储层单元进一步等时精细划分具有良好的应用效果,这也是构型要素分析法对储层细分对比的突出贡献。陈清华等对东营凹陷史南地区Es31砂层组进行储层细分对比时,首先根据常规对比方法划分出小层单元,然后采用构型要素分析法对Es311小层进一步细分,共划分出6期沉积单元,并发现各期沉积单元呈退积式叠加的现象[35]。渠芳等采用构型要素分析法精细解剖河流相储层砂体,垂向上实现单砂层的划分,平面上细分至单一成因砂体[36]。牛博等应用构型要素分析法对大庆油田萨中密井网区P1-3小层辫状河砂体进行精细解剖,划分出辫状河道和心滩坝以及心滩坝内部的增生体等构型单元[37]。王冠民等针对胜利油田永8断块沙二段辫状河三角洲前缘砂层组级别的储层进行构型要素分析,划分出相当于砂层组和小层级别的多期三角洲前缘叠置体和单期三角洲前缘复合沉积体,并在小层内部进一步划分出一系列空间上逐层进积的单一三角洲前缘沉积体[38]。贾珍臻等以大庆升平油田葡萄花油层葡一油组浅水三角洲储层为研究对象,在储层内部划分出6级构型界面,其中Ⅵ级、Ⅴ级界面分别对应小层和单层界面,并重点研究了Ⅳ级构型单元单一分流河道的空间组合特征[39]。当然,构型要素分析法所能划分对比的构型单元精度也是有限的。层系组、交错层系和纹层级别的构型单元因规模太小且分布复杂而难以识别划分,但这并不是储层细分对比所关心的层次单元,可以不予考虑。总的来说,构型要素分析法为储层精细划分对比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利用构型要素分析法进行储层细分对比成为必然趋势。

4实例

现以渤海湾盆地济阳坳陷东辛油田辛1断块沙二下亚段第9砂层组为例,详细说明储层细分对比存在的问题以及如何利用构型要素分析法给予解决。辛1断块位于东辛油田东端、辛镇长轴背斜北翼,平面上受两条EW向南倾的Ⅲ级断层控制。该断块区含油层位主要为沙一段和沙二下亚段第9砂层组(Es92)。其中,Es92砂层组为三角洲前缘亚相沉积,物源大致位于研究区东部。研究区建立的地层对比骨架剖面见图4。原储层划分方案是将Es92砂层组划分成2个小层。该砂层组的中上部发育一套厚2~5m的灰绿色泥岩标志层,底部发育一套厚度为5~10m的富含碳屑和鱼鳞化石的暗灰色泥岩标志层。以这两套标志层为标准,并结合沉积旋回特征,将Es92砂层组划分成2个小层(图5)。然而,原储层细分对比结果明显反映出“层状”模式,各小层全区分布,近于水平,相互平行,不符合三角洲前缘前积的地层结构特点。应用构型要素分析法可以解决Es92砂层组细分对比存在的主要问题。具体步骤如下:①确定对比基线;②层次界面划分;③全区闭合。Es92砂层组中上部存在一套岩电特征明显、区域广泛稳定分布的厚层泥岩标志层,将该标志层的顶面“拉平”作为对比基线。层次界面划分包括层次界面识别和层次界面组合两个方面的内容,根据测井响应特征可以较容易地确定单井层次界面的发育位置,在此基础上对各井中的层次界面进行组合。在层次界面组合时,需要注意:①以三角洲前缘沉积规律为指导;②以等时界面(点)作控制;③遵循同级次构型界面产状接近的原则。该砂层组顶部和底部为全区稳定分布的泥岩,其界面级别最高,相当于Miall构型界面分级方案中的6级构型界面;在砂层组内部发育有基本全区分布的泥岩,其顶、底界面相当于5级构型界面;而砂层组内局部不稳定分布的泥岩,其顶、底界面对应4级或3级构型界面(图6)。最后,将东西和南北两个方向的连井剖面的层次界面划分对比结果进行交叉验证,实现全区闭合。应用构型要素分析法进行储层细分对比,精细刻画储层的结构特征。Es92砂层组共划分出4个小层,小层1近于全区分布,小层2局部分布,小层3和小层4全区分布,各小层界面产状稳定,呈一定角度向西倾斜(图6)。小层内部进一步划分出4级和3级构型单元,其界面分别对应4级、3级构型界面;各构型界面的分布均反映出三角洲前缘前积的特点。由3级构型界面的分布特点进一步得到小层4—小层3具进积叠置的结构特点,而小层1呈现退积叠置的结构特点。

5结语

(1)储层细分对比遵循等时性、分级控制的原则;其对比标志主要为标志层、沉积旋回和岩性组合。储层细分对比可以实现含油层系、油层组、砂层组、小层和单层等多个级别油层对比单元的划分,并通常以小层作为基本对比单元。

(2)储层细分对比存在的问题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储层细分对比的结果往往是岩性单元,多不具等时性;二是储层细分对比的结果仍不够精细,不能满足高含水阶段剩余油挖潜的需要。

(3)储层细分对比所划分的是岩性地层单元,导致这种结果的根本原因是对层、地层结构和储层结构认识的局限性。

(4)解决储层细分对比存在问题的对策为以沉积学、层序地层学、地震地层学等理论为指导,运用构型要素分析法进行层次界面划分。层次界面划分有两个突出特点:一是以等时界面(点)为基本划分依据;二是其所划分出的构型单元为等时单元。

作者:陈清华 李敏 单位: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