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科学的学术图书“走出去”战略分析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摘要】党的十八大以来,特别是“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得到日益广泛的国际认同,学术界、理论界、智库、学者都在前所未有地关注中国、研究中国。学术著作“走出去”在这样一个大背景下,成为中国出版“走出去”的一大门类,成为中国主题图书的重要组成部分,支撑起中国对外文化对外传播的主体。文章以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近年来学术图书“走出去”为案例,论述科学的学术图书“走出去”战略对中国图书“走出去”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学术图书;“走出去”;战略
随着数字时代的到来,以及中国成为第二大世界经济体,人文社会科学学术领域知识生产的数量成倍增加,这时要想让真正优秀的学术著作得到出版和推广,最重要的是充分发挥学术出版机构、学术出版人的作用和功能。而随着国家经济实力的强盛,中国的国家形象、国际话语权和话语体系建设,成为世界聚焦的问题。如何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提高中国国际话语权,是我们需要认真探讨的问题。中国学术的国际话语权是中国对外话语体系的核心,是增强中国国际影响力和国际话语权的有效途径,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内容。从我国大众出版、教育出版、专业出版这三大出版的发展现状来看,真正能使中国文化产品“走出去”的是专业出版产品。在政府的支持下,出版企业要发挥自身的特点和优势,积极与国际学术同行对话,并逐渐培养国际学术交流、对话的能力,全面整合优秀的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资源和专家团队,与学术出版机构密切合作,这样才能有效地实现我国学术产品“走出去”。近年来,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就是采取这样一个路径推进学术出版“走出去”的。作为隶属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的专业学术出版机构,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的国际出版合作迈出了很大的步伐。目前,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已经与荷、俄、美、法、德、英、日、韩等国家及我国港澳台地区近50家学术文化和出版机构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与荷兰博睿学术出版社、英国劳特利奇出版公司、德国施普林格•自然集团出版社等多家国际著名学术出版机构合作出版外文学术图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与施普林格•自然集团合作出版“中国梦与中国发展道路研究”系列丛书,引起国内外研究中国问题的专家学者的广泛关注;连续多年参加美国亚洲研究协会年会,设立展位、举办活动,中国研究在全球人文社科研究中的重要性全面提高;皮书数据库已得到多家海外学术研究机构的认可,多家常青藤大学图书馆名列其中,多家美国重要高级智库已经成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皮书产品的客户。无论是从使用价值、学术声誉,还是从品牌可持续性的角度看,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的皮书系列已经进入国际知名学术出版产品行列。
一、国家战略延伸本社战略,服务国家外交外宣大局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依据自身的出版特色和出版优势,制定国际化发展规划,实施科学的“走出去”战略。2011年,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率先成立了专业的国际出版分社,配备强有力的编辑、版贸和营销专业队伍,引进大量的海外名校毕业生加盟。国际出版分社集版权贸易、合作出版、海外宣传、推广与销售等业务于一体,职责从行政管理与版权贸易转为内容资源的整合、翻译、编辑与出版。自2011年始,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年出版国际合作图书50余种,近年来每年更是达百余种,其中95%以上图书获得国家相关部门和作者方的资助,出版语种涵盖英语、法语、俄语、德语、日语、韩语、阿拉伯语等。近年来,响应国家“一带一路”倡议,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加大与丝路沿线国家、周边国家以及中东欧国家的合作,出版语种增加了马来语、印地语、僧伽罗语、乌尔都语、缅甸语、阿尔巴尼亚语、塞尔维亚语、罗马尼亚语等。截至2017年底,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共有73种图书入选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的“中华学术外译”项目,77种图书入选国家新闻出版署的“丝路书香工程”,32种图书入选国家新闻出版署的“经典中国国际出版工程”,63种图书入选国务院新闻办的“对外推广计划”项目,99种图书入选中国社会科学创新工程,13种图书入选“外国人写作中国”项目。2013年,“中国梦与中国发展道路研究”系列52种图书(英文版)入选新闻出版改革发展项目库,并获得财政部资金支持。2016年,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在俄罗斯圣彼得堡成立斯维特分社,并获得“丝路书香工程”本土化战略的资金支持。2017年,“中国社科图书俄语地区数字传播平台”与“皮书数据库国际多语种传播平台”分别获得原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与北京新闻出版局的资金支持。2017年,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再次被评为“2017—2018年度国家文化出口重点企业”。党的十八大以来,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一直以“向世界介绍当代中国”为宗旨,以介绍当代中国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外交为己任,在中国社科学术图书走向国际图书市场方面不断取得新进展。《解读中国经济新常态》《从人口红利到改革红利》《中国农业改革与发展》《中国援外60年》《当代中国社会建设》等一系列深入介绍和剖析中国当前重要政治走向、经济动态等内容的图书及时准确地回应了国际社会的关切。
二、致力构建国际话语体系,推动学术出版国际化
近几年,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致力于构建国际话语体系,不断推动学术出版国际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与施普林格•自然出版集团、博睿学术出版社、爱思唯尔出版社、牛津大学出版社、剑桥大学出版社等十余家国际知名出版机构合作,“走出去”工作在持续深入探索中取得辉煌成就。在版权输出总量逐年攀升的同时,版权输出的各项指年,在122项图书合作出版及版权输出中,输出美国、英国、俄罗斯、德国等国的图书占比为87.7%,输出我国香港、澳门及台湾地区的占比为12.3%,同年增长30%。其次,语种结构不断优化,在英文版权输出不断增长的同时,其他语种的版权输出也实现了较快增长。“一带一路”倡议构想的提出和“丝路书香工程”的启动,带动了对丝路沿线国家的版权输出。再次,合作内容结构不断优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原创出版了一批反映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梦、中国道路、中国模式的出版物,这些出版物“借船出海”进入西方主流市场。如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与国际知名出版机构合作,面向海外推出了“皮书系列”“改革开放30年研究书系”“全面深化改革研究书系”等一系列在世界范围引起强烈反响的学术经典作品。与施普林格•自然出版集团合作出版的“中国梦与中国发展道路研究”系列丛书在法兰克福国际书展上成功举办新书会。该系列中的多本图书在施普林格网站上线,仅半年点击量就达到2000次,超过国外销量全年1600次的平均值,实现由“送出去”向“卖出去”转变。在选择海外出版机构方面,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依据资助图书选题方向与主要语种,参考社科基金推荐海外出版社名录,慎重选择合作伙伴。根据国家总体外交战略和出版“走出去”的整体部署,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以周边国家和地区、欧美发达国家、丝路沿线国家为重点,选择对中国态度友好、有实力和有较强影响力并有意愿的外国出版机构作为长期合作伙伴。如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与施普林格•自然出版集团、博睿学术出版社、劳特利奇出版社、世界科技出版公司、俄罗斯涅斯托尔出版社等30余家出版机构结成长期合作伙伴,形成了图书“走出去”可持续发展的良好态势。
三、把握翻译出版质量,接轨国际学术出版标准
在把握申报和输出图书学术质量方面,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的国际出版委员进行严格初审,对走出去的学术成果加强审阅监督。在外文版图书项目策划前期,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与作者、外方社编辑保持沟通,确保图书内容满足海外读者对中国主题图书的需求。对与外方社初步达成合作出版意向的图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实施严格的同行评审制度,设置细致周全的问题,充分归纳总结专家意见,经过国际编委会的讨论再决定是否出版。同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重视样章翻译工作,准确把握翻译质量,预估图书的海外市场情况,在确保项目能够产生较好海外影响力的前提下签订合作出版协议,并积极申报重大工程翻译资助。在提高图书翻译出版质量方面,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多措并举提升翻译质量。一是尝试使用“中译西述”的办法,即中国译者的译作初稿拟定后,请精通汉语又具有一定文化素养的外籍专家针对具体内容和译者商榷,力求译作忠实传递原文内容和精神。二是建立与国外汉学家定期联席工作的长效机制,完善外国翻译专家库,吸引海外汉学家对翻译中文图书的兴趣。如与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保持良好翻译合作关系的埃及青年翻译家哈塞宁,合作翻译了《中阿文化交流史话》《中国对外关系》《中国农村改革与发展》等多本阿拉伯语图书。三是与国内外多家翻译机构建立长期翻译合作机制,如中国对外翻译有限公司、中译语通、伦敦大学翻译研究中心、牛津大学出版社翻译中心等。四是建立翻译监督机制,坚持试译环节,抬高翻译行业门槛。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坚持分社总编辑终审制,标也在不断优化,日趋完善。首先,合作伙伴的区域结构不断优化,对主要发达国家(地区)的版权输出增长显著。2017严格把控英文书稿的翻译质量,杜绝因翻译水平导致的海外影响力、国际传播力不足。
四、坚持两个效益并存,拓展国际主流发行渠道
在重视“走出去”图书海外发行量和社会效益方面,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主要通过两种方式扩大图书海外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一是通过合作出版模式,使优秀的图书直接落地进入对象国的出版系统和发行渠道,借用外方销售渠道发行图书。劳特利奇出版社由英国最大的图书分销公司之一的英国出版人集(PGUK)在欧洲分销全品种产品,建立了覆盖欧洲、北美和亚洲的全球营销网络,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与其合作出版的图书通过该网络已经销往40个国家和地区。博睿学术出版社以馆配销售与电子书平台销售为主要推广、营销渠道,先后与欧美主要国家的图书馆及研究机构签订采购协议,《经济蓝皮书》《社会蓝皮书》等图书可在英美高校图书馆及研究机构阅览。施普林格•自然集团图书纸质版与电子版同步发行,读者通过学术资源平台(SpringerLink),可付费下载阅览图书。在该平台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合作出版的英文学术图书基本达到2000次下载量,这对于学术图书来说是不错的成绩。二是主动抓住参加美国亚洲学会年会及国际书展的机会,对重点图书进行国际宣传推广。在近几年的美国亚洲学会年会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积极在展位上展示合作出版的重点图书,如与施普林格•自然集团合作出版的“中国梦与中国发展道路研究”系列,与博睿学术出版社合作出版的“皮书系列”等,为中国社科学术图书“走出去”进行良好的国际宣传推广,并取得了较好的海外社会效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与新加坡世界科技出版公司合作出版的《当代中国社会的八种思潮》一书,在国际权威学术期刊《中国研究》(TheChinaJournal)上发表,扩大了中国社科学术图书“走出去”的海外影响力。五、用学术话语讲中国故事,打造学术出版主题板块海外一线的出版集团,如牛津、剑桥、圣智、麦克米兰、麦格劳希尔等,对中国高端学术著作,特别是反映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学术著作有很大需求。在中国主题图书板块中,学术著作是最有分量的部分。学术图书分社科和自科两类。目前,科技图书包含中国元素是最稀少的,我国越来越认识到科技对提升中国软实力的作用,大力资助涉及当代先进科技的图书,特别是科技成果的图书“走出去”。同样,社科类学术著作讲中国故事,宣传中国梦和中国模式则更科学、更直接,也更容易为海外主流市场所接受。2017年,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全年共签署107种图书的合作出版协议,包括英语、俄语、阿语、日语等众多的主流语种和部分小语种,项目包括中国经济研究、环境研究、宗教研究、法制研究、人口研究、反贫困研究、外交研究、双边关系研究、高铁研究等,学术范围几乎涵盖所有中国主题研究领域,为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模式、宣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做出重要贡献。但目前我国的图书版权输出或合作出版还没有成为一项市场化、常态化的工作。衡量“走出去”的评价指标不仅在于贸易数量和顺差,还在于阐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反映当代中国经济等领域建设发展成就和研究成果,是否能依托图书这个载体,突破语言的壁垒在海外传播。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将继续致力于出版学术精品,提高图书翻译质量,以“传播优秀文化、介绍中国学术、加强国际交流”为己任,使学术出版始终走在世界学术前沿,在国家坚持开放合作、互利共赢的形势下,在学术出版高地与世界前沿的学者、读者对话,实现更大范围、更高水平、更深层次的国际化出版,扩大中国社科图书海外社会效益。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日益深入,经济文化建设成就在国际上影响日益扩大,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地位也日益重要,海外对中国高端学术著作的市场需求将越来越大。国际上很多知名学术出版机构加大在中国组稿和购买版权的力度,工作重心由主要向中国销售学术著作和大学教材,转向销售图书和购买版权并举。这表明,国际出版机构对中国市场看重的不仅仅是原版书、数据库市场,更重要的是中国智慧的价值。中国学术著作“走出去”正在迎来一个明媚的春天。
作者: 李延玲 单位: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国际出版分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