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白羊垅东汉窑址发掘思考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东南文化杂志》2014年第三期
一、窑炉遗迹
白羊垅Y1为斜坡式龙窑结构,斜长14.8、宽1.98~2.04米,窑头方向300°,窑床平均坡度18°(其中窑床前段12°、中段21°、尾段3°)(图四)。该窑窑床顶部已塌,底部保存较为完整,以下分窑头、窑床、窑尾三部分叙述其结构。1.窑头残留有通火口、火膛、火膛后壁。通火口宽60厘米,残留两层砖,残高20厘米。火膛呈梯形,长3米,前窄后宽,前端宽60、后端宽98厘米;侧壁后半段依岩壁而建,前半段用砖砌成,窑汗厚度约5厘米,窑壁凹凸不平。火膛侧壁应是完整的,因为窑汗布及侧壁上端,高60~85厘米。火膛底部宽50~60厘米,向前倾斜,倾斜度10°(图五)。火膛后壁略残,残高35厘米,呈弧形。若从火膛底起算,后壁残高110厘米。另外,火膛前段及通火口所用砖宽17、厚5厘米,均为半砖,且砖侧面有五铢钱上的“五”字印纹,背面还有叶脉式模印纹,与同时代使用的墓砖类似。2.窑床宽2米左右,侧壁保存不多,残高仅15厘米。残留侧壁为土坯壁,窑汗约有2厘米,有多段窑壁向内坍塌。窑底厚10厘米,中段窑床底部保存较多的支垫具,也有大型罐、罍等器物的残片出土。窑壁基本连续,没有发现有窑门的迹象。3.窑尾残留有排烟坑和烟道。窑尾较平坦,底部土色也和窑床内有异,因此疑有排烟坑的存在,壁已内塌,进深约65~75厘米。尾端有烟道4个,其中一个宽25、深35、残高25厘米(图六)。
二、出土遗物
窑址内出土遗物以硬陶为主,偶见釉陶。经过初步拼对,已发现器物有罐、坛、罍、壶、锺、钵、盆等。器物多数使用轮制法制作,且经过修整,也有少数采用泥条盘筑法制作。胚泥陶洗粗糙,含杂质较多,器物表面粗糙。印纹采用手工拍印方式,少量釉陶残片上的釉质已接近青釉釉质。罐残片数量在窑址堆积中占了绝大多数,可分两型。A型硬陶直腹双耳罐,共修复11件。沿内凹而分成内外口,外口侈,内口敛,直筒腹微弧,平底,对称双耳。上腹部有弦纹,器耳多为对称叶脉纹、篦纹,偶见变异钱纹。从修复器物看,器型基本一致,轮制;仅口侈角度、沿内凹程度、耳大小弯曲度、腹部弧度略有微小差异。胎多灰褐灰黄,胎质普遍疏松,制作较粗糙。标本T3②:2,口微侈,圆唇,上腹略弧,圆弧形双耳。灰黄胎。口径20.4、底径16、高27.3厘米(图七:1)。标本H1:1,侈口,尖圆唇,上腹略弧、下腹略收,拱形双耳。灰褐胎。口径22.4、底径15.4、高26.5厘米(图七:2)。标本H1:3,尖圆唇,内口与外口平,腹较直,半圆形双耳,耳上纹饰为变异钱纹。褐胎,多杂质,制作较粗糙。口径16.6、底径12.2、高19厘米(图七:3)。B型硬陶弧腹罐,共修复9件。平底,弧腹,弧腹各有差异,上腹部有对称双耳,耳面饰叶脉纹、篦纹,轮制,多灰胎、灰黄胎,胎质较疏松,器物厚重。按口沿不同又可分为三亚型。Ba型7件。侈口,圆唇,短颈,颈部有道内束较深的凹槽。弧腹,最大腹径在中上腹。标本H1:5,黄褐胎。口径12.8、底径10.6、高14.4厘米,最大腹径18厘米(图七:4)。标本T3②:14,灰褐胎。肩部饰弦纹、波浪纹。口径17.6、底径12.2、高21.8厘米(图七:5)。Bb型1件。标本H1:13,侈口,圆唇,凹沿。灰褐胎。口径24.7、底径12.1、高23.7厘米(图七:6)。Bc型1件。标本H1:14,侈口,圆唇,凹沿成内外口,内口直,有短颈。灰褐胎。口径10.8、底径12.4、高23.5厘米(图七:7)。印纹硬陶罍共修复1件。罐式。标本Y1:36,侈口平沿微凹,内口敛,弧腹,对称双耳,平底微内凹。耳面饰叶脉纹、篦纹,腹部拍印带“人”字形纹饰的窗帘纹。灰胎,胎质较疏松,器表有釉斑。口径30.9、底径19、高34.4厘米(图七:8)。出土残片中还有平沿罐式网纹罍腹片,斜瓿式口沿的网纹罍腹片等。坛共修复3件。内外口,弧腹,对称双耳。口沿、腹底略有差异。标本T3②:9,内口平沿直口,外口敞,深弧腹,平底。耳面饰几何纹、篦纹。灰褐胎,胎质疏松,表面粗糙。内口径11.2、外口径22、底径12厘米、高25.7厘米(图七:9)。标本H1:10,内口平沿直口,外口子母口明显,略内敛,弧腹略鼓,平底内凹,耳面饰叶脉纹、篦纹。灰胎,胎质疏松,表面呈黑褐色,较粗糙。内口径8、外口径18、底径9、高20厘米(图七:10)。标本H1:7,内口凹沿略外敞,外口凹沿弧折,弧腹略鼓,平底内凹,耳面饰几何圈纹、篦纹。灰胎,胎质疏松,制作较粗糙。内口径8.8、外口径19.8、底径11、高16.8厘米(图七:11)。壶数量不多,共修复2件。标本T3②:13,撇口,圆唇,沿内凹,折盘腹,短颈,溜肩弧腹,平底,颈部饰弦纹、水波纹,腹部有弦纹。对称双耳,耳面饰几何纹、篦纹。硬陶灰胎,胎质较坚,但多气孔杂质。口径14、底径11.4、高31.2厘米(图七:12)。标本H1:9,口沿残,颈肩顺弧无折意,鼓腹,平底,对称双耳,耳面饰叶脉纹、篦纹,肩部有弦纹。硬陶紫褐胎,胎质较坚,但多气孔杂质。底径8、残高16.6~18.6厘米(图七:13)。锺共修复2件,均已变形,均为敞口凹沿,浅盘腹略弧,圈足折壁,足跟斜削,肩部对称双耳,耳面饰叶脉纹、篦纹,肩部饰弦纹、水波纹。硬陶灰黄胎,胎质坚,但多气孔杂质,表面粗糙。标本H1:8,腹部变形,素面。口径15.8、圈足足径15.2厘米,高度不明(图七:14)。器盖共修复1件。标本Y1:33,盖口残,盖腹折弧,条形纽,纽面饰叶脉纹、篦纹。硬陶灰黄胎,胎质疏松,制作粗糙。残高约6.5厘米(图七:15)。钵共修复4件。按口腹不同可分为三型。A型2件。撇口,圆唇,弧腹微鼓,平底。标本T3②:16,釉陶,灰褐胎,仅口沿下有釉痕,釉层已剥落;胎质较疏松。口径18.4、底径10、高6.7厘米(图七:16)。B型1件。标本T3②:4,敞口,圆唇,沿内凹,斜弧腹,平底。硬陶,灰胎,胎质疏松。口径20.8、底径14、高7.7厘米(图七:17)。C型1件。标本T3②:15,敛口,圆唇,鼓腹,平底。釉陶,灰胎,施黄釉,外壁口腹施釉不及底;胎质较疏松。口径12.4、底径10.8、高13.8(图七:18)。窑具多夹砂陶,砂含量较少,有的夹炭灰。泥条盘筑法制作,有两足垫座和垫饼、支柱。两足垫座标本Y1:25,座顶平面呈弧边三角形,座底一侧有两大乳足,座足底和顶面底成一斜角,以适应窑床坡度。足端宽约21.5、高约11.5厘米(图八:1)。垫饼圆饼形,标本Y1:32,直径约20、厚2.4厘米(图八:2)。支柱可分两型。A型柱顶为平面,柱身内凹,柱底呈撇足状且倾斜,中间或上部有透气孔,器型较大,按腹径又可分二亚型。Aa型瘦长腹,标本Y1:29,平面直径9.6、高29.4~31.8厘米(图八:3)。Ab型圆筒腹,标本Y1:20,平面直径20、高32.8~36.6厘米(图八:4)。B型柱顶为平面,柱身内凹,柱底呈撇足状平,器型较小。标本Y1:31,平面直径9、足径10.6、高14.6厘米(图八:5)。
三、小结
从窑址内出土器物的组合看,以罐类器物为主,兼烧少量的壶锺类、钵、坛、罍、盆等产品,未发现有鼎、盒类产品,也未发现碗类产品。有些口沿残片类似瓿,但和罐很接近。A型罐和坛类产品具有明显的地方特色。罍的形制亦反映了地方特色,从出土残片看,口径较大,似更接近罐。此类器物浙江地区主要发现于金衢盆地,其它地区少见。窑址中出土的器物多为硬陶陶质,胎质普遍比较粗糙,施釉者数量较少,釉质则相差较大,偶见釉质较好者,故基本上未见精品残片。与上虞帐子山东汉窑址相比,该窑址的服务对象当是普通大众。出土器物内壁的轮制痕迹和较薄的胎壁表明,器物的制作已普遍使用轮制技术。带纹饰的器物内壁往往都有按捺的痕迹,说明纹饰仍是通过陶拍拍印的。从窑址出土产品和窑具来看,该窑产品基本上都是较大型的壶、罐等。产品的烧制方式显然是单件放置在窑具上烧制,没有产品叠烧的现象,窑工使用较高的窑具以抬高烧制器物在窑内的空间高度,使烧制器物能达到更高的温度。由此可判断该窑一窑的装烧量大约为200件左右。从废品堆积厚度来判断,该窑的规模不大,而且烧制次数不多,否则废品堆积应该不止现有的面积,因为烧制要求不是很高,所以成品率应该较高。Ba型罐和上虞驮山永元十二年(100年)墓(M31)[1]、上虞蒿坝永初三年(109年)墓(M52)[2]中的硬陶罐类似。壶和锺类产品共存,和上虞蒿坝永初三年墓、嘉兴九里汇东汉墓[3]类似。与上虞蒿坝永初三年墓年代相仿的鄞县高钱M40[4]中出土的印纹罐上的窗帘纹和本窑址中出土的窗帘纹一样。据此,该窑址出土遗物具有明显的东汉中期特征,年代约在公元1世纪中叶至2世纪初叶阶段。从探方与窑床横剖面看地层关系,该窑床是下挖原始地表后呈半地穴状建成的,并在窑底有垫土以抬高窑床坡度的痕迹。整个窑床呈一流线型的勺状。关于窑炉结构,以前尚未发现过汉代龙窑的火膛结构,从该窑看,火膛很大,但在火膛上方未见有炉箅的痕迹;火膛后壁很高,说明当时该龙窑只是使用较多的烧火材料以满足整条龙窑内的温度需要,从而也间接证明了土坯窑壁上还未设有投柴孔。从火膛底部的倾角和火膛口砖块使用情况的现存迹象看,火膛口砖块似乎是为了封堵才使用的,似乎还未运用风口火口的分离技术,即还没有风门,只有一个添柴通火口,而且这个口子有点大,宽有60厘米。整条龙窑仅火膛口和窑尾排烟坑位置使用砖块,有可能是烧制后封堵为保持窑内温度而使用的。从窑壁的连续性可以证明,东汉龙窑尚未产生窑门结构,窑床内烧制器物的搬运和窑床的清理应该是通过窑尾排烟坑处进出的,这可以由该窑址的废品堆积层几乎全集中在相当于窑床中后段的位置来证实。假设有窑门的话,废品堆积层应该位于相当于窑床中前段的位置,甚至位于火膛前侧,因为窑尾地势高,窑工不可能出了窑门把废品往地势高的位置倾倒。
综上所述,我们基本可以判断该龙窑有如下几个特点:1、该窑址应该是多次使用的窑场;2、器物通过窑尾排烟口搬运;3、土坯窑壁,没有投柴孔,火膛口只有一个,兼投柴和通风所用,推测最后应该还有道程序是封堵以保持窑内温度;4、火膛很大,没有炉箅,直接填装,可以添装大量的柴火。以上的认识或许可以扩大到龙游地区的东汉龙窑。虽然龙游白羊垅东汉窑址只是一处面向大众的普通窑场,但它和上虞帐子山东汉窑场等一起,展示了东汉时期龙窑窑业技术发展的全面状况。
作者: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