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某型导弹翼面裂纹探析范文

某型导弹翼面裂纹探析范文

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某型导弹翼面裂纹探析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某型导弹翼面裂纹探析

摘要:

针对某型导弹出现的翼面细微裂纹故障,分析了裂纹的形成机理,计算了翼面裂纹扩展速度和可使用循环次数,认为裂纹在导弹挂飞时不会进一步扩展,在机动飞行时仍可承受较多的脉动循环周次。

关键词:

导弹;翼面;裂纹;寿命

空空导弹结构件失效形式一般表现为过载或疲劳失效,主要由飞机挂飞振动、气动力、自身振动等因素导致。经过挂飞的某型导弹的翼面发现了细微裂纹,无法直接判断裂纹产生机理,裂纹若进一步扩展可能导致翼面破坏,甚至造成翼面解体,发生严重事故。为此,取有裂纹的3片翼面进行裂纹对比、失效分析与计算,并对其后续的使用提出相关建议。

1翼面介绍

某型导弹共有4片相同翼面,外观如图1所示。利用X射线无损检测翼面,确定翼面结构为上、下两层蒙皮通过若干铆钉与骨架铆接而成,副翼则通过两销轴、两轴承等与翼面加强翼肋(副翼支撑条)连接,副翼与翼面连接轴承为向心关节轴承。

2失效分析从

统计样本来看,裂纹长度与挂飞时间(次数)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且有数枚导弹未挂飞翼面也已存在裂纹。每枚导弹共有4片相同翼面,绝大多数导弹只有一片翼面存在裂纹现象,且在导弹上的位置分布无规律可循。据此,初步推断翼面裂纹不是因挂飞引起的。

2.1裂纹概况

编号1翼面的取样:由前向后(与导弹前后方位相同)截取,安装副翼的两加强翼肋的内侧距离约为123.18~123.70mm,外侧距离约为137.28~137.62mm;副翼连接销销头两端面距离为150.7mm。位于较薄加强翼肋内侧与蒙皮结合处的裂纹走向呈短直线(近似),长约5mm,从表面可观察到裂纹起始与结束点。在裂纹附近,加强翼肋与桁条间连接为圆角过渡(见图2)。编号2翼面的取样:由前向后,安装副翼的两加强翼肋的内侧距离约为123.28~123.80mm,外侧距离约为136.90~137.58mm;副翼连接销销头两端面距离为150.40mm。位于较薄加强翼肋内侧与蒙皮结合处的裂纹走向呈弧线(近似),长约10mm,从表面只能观察到裂纹起始点。在裂纹附近,加强翼肋与桁条间连接为圆角过渡。编号3翼面的取样:由前向后,安装副翼的两加强翼肋的内侧距离约为123.08~123.38mm,外侧距离约为136.66~137.00mm;副翼连接销销头两端面距离为149.72mm。位于较薄加强翼肋内侧与蒙皮结合处的裂纹走向呈短直线(近似),长约7mm,从表面可观察到裂纹起始与结束点。在裂纹附近,加强翼肋与桁条间为直角连接,非圆角过渡。三片翼面裂纹均出现在较薄加强翼肋内侧,且较薄加强翼肋有轻微翘曲现象;翼面表面宏观均没有发现明显磕碰、压伤损伤等机械损伤以及腐蚀损伤。

2.2金相组织分析

为了分析裂纹产生的机理和原因,对编号为1的翼面进行失效分析,包括力学分析(载荷、应力、变形等),材质分析(材料种类、化学成分等),金相组织分析,裂纹断口形貌检查等。未分解翼面裂纹低倍形貌检验见图3,分解后翼面裂纹断口低倍形貌见图4,裂纹从图4下方中部台阶根部向前端、深处扩展。

2.3力学性能检测

通过光谱仪、能谱仪对骨架的化学成分进行分析。对照有关标准,确定其材料为AK4-1铝合金(中国牌号LD7)。从产品取样,在电子材料试验机上进行拉伸试验,并与ГOCT5.772-71中性能指标进行对照。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裂纹断口进行分析,可见断口两侧均呈等轴韧窝特征(图5、图6所示),断口起裂位置在两台阶交界处。通过金相显微镜分析,显示金相组织中晶粒有明显拉长特征,第二相分布也呈方向性。LD7平衡态下α基体上应有大量Al2CuMg(S)相,而该组织中仅有FeNiAl9相。断口处为粗细晶粒交界处(图7所示,左侧为断口),粗晶区强度较低。对试样进行布氏硬度测定,显示该试样的硬度值稍高,且粗细晶区较接近。

3失效分析结果

1)根据能谱分析结果,对铝合金进行化学成分分析,确定该铝合金牌号为AK4-1,其中国牌号为LD7[1]。

2)金相组织中晶粒有明显拉长特征,第二相分布亦呈方向性,据此判定该铝合金经过热轧。

3)淬火时效态下屈服强度、抗拉强度、延伸率均满足标准要求,布氏硬度也高于资料中数值。

4)断口呈等轴韧窝特征,为过载引起的正断断口。新敲断断口、拉伸断口均呈韧窝特征,说明材料是过载断裂,断口处局部应力或瞬时应力大于材料强度以致断裂。

5)该断口起裂位置在两台阶的交界处,该处易产生应力集中,断口又处于最薄处的夹缝中,同等受载条件下产生较大应力,易在此处产生裂纹。

6)断口处为粗细晶粒交界处,粗晶区强度较低,易在该处产生裂纹。

7)粗晶的产生与热轧工艺有关,变形量不均匀,在变形量大的区域易产生粗晶,在随后的淬火过程中,晶粒又迅速长大,结果造成粗细晶的不同组织区域。

4翼面静力分析

采用有限元法对导弹翼面的受力进行分析。通过SolidWorks软件建立翼面的实体模型(简化桁条、骨架、铆钉等细节),在翼面相应位置模拟15mm长裂纹,利用COSMOSWorks,将翼面固定连接处的移动、转动自由度全部进行约束。假设导弹定常等速直线飞行,翼面受力等效折算为施加1300N/m2垂直均布力,自由划分网格后,对翼面进行受力分析。分析表明,翼面的受力点主要集中于翼面固定侧(相当于悬臂梁固支处),该侧副翼连接销受力也较大;裂纹台阶处的应力主要因副翼受力后传递所致,且该侧副翼传递的力主要由加强翼肋承担;翼面固定侧台阶处受到的VonMises应力约为台阶处裂纹应力值的4倍(模拟副翼旋转30˚时的情况也类似),台阶处裂纹受力并非最大,约为2MPa。翼面最大受力估算时,仍假定其为线性弹性体,在导弹机动飞行时最大过载约为40g,裂纹处最大受力约为80MPa,远小于LD7的非比例伸长应力。对导弹翼面受力最大处观察,固定侧台阶处未发现失效(裂纹等)现象。因此,认为带有裂纹的翼面可正常挂飞和使用。

5裂纹扩展分析

对于线弹性裂纹体或准线弹性裂纹体,一般情况下用帕里斯裂纹扩展速度公式来计算。假设翼面裂纹为Ⅰ型裂纹,且假设翼面变形为平面弯曲。裂纹扩展寿命计算公式(循环次数)为:()−∆−=−−)21(0)21(1211mmcmpaaCmNσ(1)其中,C1=Cαmπm/2;C、m为帕里斯公式中可查表得到的常数,取铝合金2A14值(C=24.97×10-10,m=3.44,α=1.1215)。当应力强度因子K1≥K1c时,材料发生脆断,其中=aKασ1π[2];K1c为平面应变断裂韧度,由试验测定。为确保计算的安全性,设定初始导弹翼面裂纹最大长度为15mm。在分析翼面裂纹扩展时,取cK1=15MPa⋅m,裂纹扩展门槛值=∆13.7thkMPa⋅m(r=0,脉动循环)。

5.1挂飞工况

导弹挂飞时,在飞机机动飞行状态,翼面裂纹部位受力较大,此时∆σ=24MPa(即∆σ=12×2MPa,其中12取的是挂飞时导弹所受最大过载,2MPa为定常等速直线飞行下粗略计算裂纹附近的应力值);α0=0.0075m(裂纹半长)。初始裂纹尺寸对应的应力强度因子幅度0∆K∆=σαπa(2)经计算∆K=4.13MPa⋅m,小于=∆13.7thkMPa⋅m,理论上不会发生裂纹扩展。考虑到飞机挂飞的次数和强度,在导弹寿命期内,不会出现影响使用的裂纹扩展。

5.2机动飞行工况

当导弹机动飞行时,翼面裂纹部位受力较大,此时∆σ=80MPa(即∆σ=40×2MPa,40为导弹所受最大过载,2MPa为定常等速直线飞行下粗略计算的裂纹附近应力值)。根据公式(2),计算∆K=13.77MPa⋅m,大于∆kth,此时,裂纹可能会发生扩展。根据裂纹扩展速度公式[2],经计算,翼面裂纹扩展速度da/dN=2.3×10-6m/周。进一步,有2max11=ασCcKaπ(3)计算得,ac=0.0089m(裂纹半长);Np=620周(循环次数)。当裂纹扩展至2×0.0089=0.0178m时,可能会发生脆断(或出现扩展严重以致影响使用的情况),但即使按40倍最大过载来计算,翼面仍可承受的脉动循环(r=0)次数为620周。

6结论

导弹翼面的裂纹扩展主要受裂纹尖端应力集中作用的影响,应力集中常导致构件发生过载、疲劳破坏。检测挂飞后编号为1的导弹翼面,未发现疲劳损伤现象(但断口之间存在摩擦痕迹,与挂飞时气动力作用有关),且导弹飞行寿命有限,由此推断导弹发生过载、疲劳破坏的可能性很小;从挂飞统计情况来看,裂纹长度与挂飞时间(次数)之间无因果关系。因此,在导弹寿命期内,挂飞时翼面裂纹发生严重扩展进而导致翼面破坏的可能性不大,建议导弹每次挂飞返场后需跟踪、观察和记录翼面裂纹处的变化状况。具备良好的军事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干勇,徐滨士等编著.中国材料工程大典[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

[2]徐灏主编.机械设计手册[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0.

作者:范东林 王如意 高飞 吕先听 单位:国营洛阳丹城无线电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