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电视艺术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应用范文

电视艺术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应用范文

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电视艺术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应用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电视艺术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应用

《当代电视杂志》2015年第七期

海德格尔很早就预言我们的社会将过渡到“图像时代”,它意味着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将不再是传统的手段,而更多采用的是影像传播的方式。作为传统生活方式重要表现形式之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正在经受着读图时代的考验,部分项目在全新的社会语境濒临失传,及时抢救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时代赋予我们的历史使命。电视艺术作为重要的信息传播媒介,曾被视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发挥了负面的影响力,进而受到部分精英阶层人士的责难。我们认为电视艺术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应用前景是广阔的,它不仅能够有效地提升公众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意识,也能调动更多的社会资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提供物质支撑。

一、保护意识的传播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与物质文化遗产相对,主要是指以口传心授的方式存在的文化遗产。“包括口头传统、传统表演艺术、民俗活动、礼仪、节庆、传统手工艺技能等。这种非物质文化遗产世代相传,在各社区和群体适应周围环境以及与自然和历史的互动中,被不断地再创造,为这些社区和群体提供认同感和持续感,从而增强对文化多样性和人类创造力的尊重。”①国内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关注始于20世纪80年代末期,在经济一体化进程的时代浪潮冲击到中国社会的生活方式后,越来越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着后继无人的现实境遇。一方面,年轻一代渴望进入城市去谋求现代化的生活,他们并不满足于按照父辈的生活方式去延续传统,使得诸如传统造纸、皮影、民俗活动逐渐失去了新鲜血液的灌注,进而失去了传承的载体。另一方面,20世纪八九十年代的社会将关注的焦点置放于社会经济发展,许多渗透着历史文化信息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没有得到及时的关注,部分传承人受传统观念中“传儿不传女”、“传内不传外”的思想束缚,使得众多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在后继无人中消失。

进入到20世纪90年代后期,在部分学者的呼吁下,人们逐渐意识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性,并在各级地方政府的支持下成立了相关的研究机构。以电视、报纸和网络为主体的传媒产业在这一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特别是电视作为视觉艺术的呈现方式,在非物质文化项目的保护和抢救中扮演了十分重要的角色。“影像作为现实的直观反映,让人们看到了眼界范围以外的客观存在,影像拉近的不仅是空间上的距离,也有时间上的距离,它记录着历史,以视觉方式再现着历史。影像也影响着人类的视觉文化,它渗透于人们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并向四周不断伸展。”②电视艺术作为最具视觉冲击的影像传播手段之一,覆盖城市、乡村,其受众群体庞大,成为最具传播效力的信息传播渠道。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首要的问题就是要在民众中建立保护的意识,电视艺术的传播优势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亲民性相结合,能够对在民众头脑中建立正确的保护意识发挥积极作用。以CCTV拍摄的《鼠年说鼠》为例,它采用生肖新闻的形式将散布在民间的过年风俗加以整理,成为每年春节必备的保留节目。出现在节目中的皮影戏、过年习俗、吉祥话,对于传播非物质文化遗产发挥了特殊的作用,特别是使成长在现代社会的青年一代对传统的生活方式有了更为直观的认识,初步建立了广大民众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思想意识。

二、电视艺术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中的推广作用

非物质文化遗产需要借助电视等平面媒体进行推广,让更多的社会群体对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有较为全面的了解。尽管社会已经进入到网络时代,很多人热衷于通过网络获取信息,但网络信息的碎片化和密集性使得它很难完全胜任介绍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功能。但人们已习惯于以读图的方式去理解各个未知领域的事物,我们急切需要寻找到介于网络与传统信息传播手段之间的中间地带,以它作为推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载体。而电视艺术正是一种可以满足受众群体读图式信息获取方式,又能展现非物质文化遗产魅力的中间形态。

所谓“非物质文化遗产”,必然是建立在深厚的文化基础上,以特定文化体系的历史发展作为土壤,并配合民众长久以来形成的生活方式,在满足其审美诉求的基础上形成的文化表现形式。但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现实生活中,却是依附于传承人之上,并以声音、图像和技艺作为外化方式为人们所认识。不同地域、不同文化背景所孕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外化的方式千差万别,有一点却是相同的—即他们都是通过口耳相传或身口相传的方式加以承继,是“活”的文化化石。这一特性使得非物质文化遗产能够通过电视艺术所搭建的平台向外传播,并为我们保留相关的艺术表现形式提供丰富的素材。电视艺术以声音、图像等元素作为最基本的信息传播方式,在混合多种信息的基础上成为具有综合效应的信息传播体。因此,电视艺术能够为观众提供身临其境的视听享受,而这一点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最可宝贵的保护手段。

以民族乐曲《二泉映月》为例,这是由民间二胡演奏家华彦钧创作的二胡名曲,它融汇了作曲者个人的生命起伏,也渗透着国仇家恨的哀怨情仇。通过当时最先进的录音手段,我们才得以聆听到曲作者本人的演奏。但受技术条件的限制,后人无法领略华彦钧本人的神采。对于生活在读图时代的人们来说,电视艺术带给他们的感官享受能够充分张扬审美主题的自我特性,并让审美对象呈现出色彩缤纷的绚烂画面。当人们通过图片、影像获取的信息得以放大,也迎合了潜藏于内心的娱乐本能,从而指引人们去了解陌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人们是在按照自我设定的方式去认识外界事物,当人们在看似无意间通过电视艺术的方式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之际,他们是在按照信息传播主体为其设定的信息传播方式去认识事物。因此,以非物质文化项目作为主要表现内容的电视艺术作品,就在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传播中发挥着积极的推广作用。

三、电视艺术在普及保护知识中的作用

电视艺术不仅具有娱乐功能,也应注重发挥“寓教于乐”的教育功能。前者是电视艺术获取经济利益的重要手段,它能够为电视事业的发展奠定坚实的经济基础。后者是电视艺术的社会责任,作为具有社会责任感的媒体应主动承担起传承传统文化和传播正能量的社会使命。在当下的电视艺术市场中,越来越多的文化节目受到追捧。早年的《话说长江》和后来的《百家讲坛》都是此类节目的佼佼者,而近年来网络媒体的迅速普及则进一步促进了视觉传媒手段在普及文化知识中的特殊作用。以央视《百家讲坛》为例,节目设立的初衷是聘请部分德高望重的专家向民众普及知识。但早期的收视率并不乐观,甚至一度发展到要停播的尴尬境地。笔者认为,《百家讲坛》早期面临的困境在于没有区分电视艺术与大学讲堂的区别,使得观众对于深奥的知识产生了疏离感。易中天“戏说三国”和于丹“评论语”的出现彻底改变了《百家讲坛》的命运,它为电视艺术与大众传媒之间的信息沟通找寻到了传递的桥梁。通过《百家讲坛》所搭建的平台,更多的民众了解到了丰富的知识,并对传统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尽管部分学者对相关演讲人的讲述方式有不同的见解,但《百家讲坛》在推动民众了解传统、认识传统和学习传统方面的作用是不可低估的。

仅以马未都在《百家讲坛》讲述古文物为例,瓷器、文玩、金银器是中国传统社会重要的信息载体。很多的文物制作方式都已失传或濒临失传,观众在通过电视节目提供的信息平台能够以较为直观的方式了解古人的生活方式,也就走入了我们的传统。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构成要素之一,古董虽然保留着物质形态,但附着其上的精神内涵则是无形的。因此,充分依托先进的传播手段,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必然选择。改变或是丰富传承方式,有利于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更有效的传承发展。随着电视艺术内容的丰富,越来越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陆续被搬上屏幕,使得更多的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有了全面的认识,并树立起牢固的保护意识,进而在日常生活中主动地承担起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社会使命。

四、结语

在市场经济的浪潮中,传统的生活方式不可避免地受到冲击,使得附着其上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面临前所未有的危机。如何才能让凝聚着数千年文化积淀的精神财富延续下去,是我们每一个中国人都应该思考的问题。电视艺术是现代科技的产物,它巧妙地迎合了读图时代的审美习惯,对于我们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将发挥重要的作用。随着电视等影像传播手段的进一步发展,我们将会在以后的生活中迎来更加全面的信息呈现方式,使得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工作得到进一步巩固。

作者:蔡瑞勇 单位:河南省开封博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