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辅导员职业幸福感影响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才智杂志》2014年第二十期
一、自我认同感低,缺乏强有力地制度保障和社会支持
我国绝大多数辅导员任职年限都较短,年纪普遍较轻,经济待遇较低,社会地位也不高。他们的生活和工作的目标较为直接,如薪酬待遇、生活保障、培训机会、职业发展机遇等物质方面的因素更为关注。不同的高校和地区其待遇虽有一定差距,但都与所在学校的普通本科专业教师都有一定距离,与社会大众对教师的职业薪酬期待更是相去甚远,这直接导致高校辅导员自我认同感大大降低。在高房价、高通胀,教育、医疗费用支出巨大的现实压力面前,高校辅导员的职业薪酬低,导致生活压力大,辅导员很难拥有成就感,极易造成严重心理焦虑。辅导员工作压力大,但成长机会却不多,职业培训上缺乏长期培训计划,随意性大而不系统。同时,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慢热而潜伏性长,其效果难以短期体现并评估。从而外界对辅导员的工作无法给予好的认同和评价,甚至专业老师对辅导员不乏有时会轻视。如果一个人的工作长期得不到外界的正性评价,职业发展空间又相对受限,其工作热情自然很难长时间维持,职业幸福感从何而来?
二、缺乏有效的心理调适技巧
辅导员从事的工作不但烦琐,有时还会让人陷入角色冲突中。如辅导员既是教师,又是政工管理干部,既代表高校教育管理学生,又有服务学生之责,在学校和学生中间有时会扮演“夹心馅饼”的角色。辅导员既要维护学生的法定权利,又要维护高校的制度;既要凭借好的管理技巧服务好学生,又要执行可能来自于学校的非理性的管理规定,这种矛盾冲突往往会让辅导员感到身心俱疲。日常管理的一些常规性的事务如纪律管理、补考重修、学费催交等一系列与学生有关的事情耗费了他们大量的时间,往往会弱化他们的思想政治教育职责,使他们在学生心目中的角色定位模糊。角色冲突与角色模糊容易让辅导员产生心理失调,甚至有时会被称为“保姆”。大多数高校会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上,却基本上都会忽视辅导员的心理健康问题。领导更多的地关注学生的安全稳定、能力拓展、自我发展等,而基本不会关注到辅导员所面临的心理压力。这样往往使得辅导员在各种压力面前,只能依靠自我调节,而无法通过制度性的发展平台来使压力得到宣泄。由于缺乏专业的心理学知识培训,掌握不了科学的心理调适技能,他们大都不懂得如何进行心理调适,这往往导致相当比例的辅导员因心理压力日益增大而导致职业幸福感缺失。这种心理失衡带来的心理问题往往会产生衍化,传递到日常工作中,对学生容易产生不良影响,长时间处于这种心理状态,职业倦怠现象自然凸显。
三、社会认可度和社会支持不足
众所周知,我国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式和模式相对比较落后,学生价值多元,视野开阔,活力强而精力充沛,他们的认知模式和思维模式较以前都有很大的改变。所以有时他们很难对辅导员工作做出支持和理解。在他们看来,有时会对辅导员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时的工作方式会产生怀疑甚至反感。这种不理解往往体现在他们容易认为辅导员喜欢唱高调、空洞说教,对思想政治教育存在逆反的心理。当前高校对思想政治工作的评价机制也相对不合理。人才队伍的培养缺乏机制性的持续,且在人才培养中容易重智轻德。所以,学生、老师、高校都容易产生“辅导员工作是任何人都可以从事的工作,随便换个人都行”的想法。很多辅导员把辅导员工作当成一种经历,巴不得尽快脱离这个岗位。地位的缺乏和重要性的忽视,以及现实中多群体的不认同,领导缺乏实质的体制性的保障,迷茫的成长目标,这些都对辅导员的职业思想产生了冲击;实际上,很多调查都显示,愿意终身从事辅导员工作的比例极低。所以,虽然辅导员是高等学校教师队伍和管理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没有这支力量的使用,学校不但没有好的发展,甚至连基本的安全、稳定与和谐都存在问题。但实际上高校辅导员在高校里的地位比较尴尬,既得不到肯定,也缺乏职业幸福感;同时,高校对辅导员队伍重使用、轻培养。辅导员职称职务低、流动性强,缺乏专业水平,科研能力不足,队伍又年轻,这些标签往往都严重影响了辅导员的整体形象,进一步导致高校辅导员职业幸福感的下降。
作者:胡静丽王军成单位:南昌航空大学科技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