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传播学下中学思想教育探讨范文

传播学下中学思想教育探讨范文

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传播学下中学思想教育探讨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传播学下中学思想教育探讨

一、传播学视域下中学思政课实施有效师生互动的依据

1.适应思政课的受众———中学生的认知和学习规律的需要作为中学生而言,其自身的认知与学习仍然在自发与自觉的状态徘徊,体现出稳定性与可变性、阶段性与连续性的辩证统一。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要根据这一特点,有意识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师生互动提高其自觉意识。通过研究学生的个性心理特点,针对其差异性,采用恰当方式,选取适当互动内容,使教学具有一定的针对性,从而使思政课的受众———学生更好地接收信息,使教师的信息传播更有意义。由此,中学课堂更应立足于学生主体,通过良好的师生互动,突破传统“填鸭式”的灌输教育,建立双向互动的有效传播方式,以便更好地实现思政课的知识、能力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2.适应中学思政课教学过程的特点需要(1)从教学过程的目的看,中学思政课教学过程最突出的特点是教学内容与思想教育目的的直接一致性。中学思政课是对学生进行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系统科学社会主义知识的教学过程,该过程以德育为根本目的。这一特点要求教师必须关注学生个体,使其积极参与、自主探讨,从而体悟践行。(2)从教学过程的矛盾运动看,中学思政课所要解决的矛盾具有复杂性和曲折性。任何一门学科的教学过程从认识角度来看都存在着一个共同的基本矛盾,即由不知到知、由知之不多到知之较多的矛盾。而在思政课的教学过程中却存在着更为复杂的矛盾关系,既有知与不知的矛盾,又有信与不信的矛盾,而后者的矛盾实质是思想认识上的新旧思想观念的转化问题。许多学科中知与不知矛盾的解决受社会等因素影响较少,而思政课中知与不知的矛盾解决因受信与不信的矛盾制约,受到社会、家庭等多方面因素的积极或消极的影响。这种影响即使在一定条件下消失了,在新的条件下又会重新萌发,这就使矛盾运动呈现出曲折的发展过程。因此,简单的讲授不可能解决这些矛盾,只有在互动中让学生自主感悟,由知而信,由信而行,进而更好地增强思政课的传播效果,实现其德育功能。(3)从教学过程的两主关系上看,中学思政课的教学过程必须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中学生正处于发展状态,其身心和认识水平等各方面具有不可避免的局限性,因而难以全面掌握抽象的马列主义理论知识,也难以独立解决完善自我人格的实践活动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因此必须以教师为主导。而“教”是为“学”服务的,思政课的德育功能只有在保证学生主体地位的前提下才能更好地实现。3.适应思政课特殊教学目标的需要中学思政课教学的实质是将社会对学生各方面的要求内化到学生的身心中,从而形成相应的思想品德乃至人格,达到一定的传播效果。因此,在中学思政课教学中,教师除理论知识的传授外,更要注重的是将理论知识内化为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并将思想政治素质外化为学生的行为,从而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统一,言与行的一致。因此,在选择思政课教学方法时,教师应注重行为的转化,采取有效交流形式,在与学生的互动中传播信息,从而实现思政课的特殊教学目标,在潜移默化中强化思政课的德育功能。

二、当前中学思政课师生互动传播存在问题分析

互动作为一种传播形式,其有效实施直接影响传播效果。当前思政课堂互动中存在的问题使得信息不能平等、全面地传递。

(一)互动机会不平等,优生互动多而差生互动少当前中学思政课师生互动的对象较多是优生,差生机会较少。笔者在听课过程中发现教师在提问优生时,喜欢提稍难的论证性较强的问题,互动时间也较长,基本不给差生留互动机会。他们认为和优生互动不仅能节约课堂时间,使教学进度顺利完成,而且课堂情况也在自己的预设范围内。因此课堂上会不由自主地表现出对优生的偏爱,互动只在优生中进行,这就导致思政课信息传递的失衡。笔者在与实习班的差生交流后发现,他们刚开始还努力争取发言机会,但是,教师长时间的不提问,使其丧失了积极性,失去对思政课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差生思维比较活跃,回答问题时有的答案不在预设范围内,以致教师不能很好地应对。为了避免“出丑”,教师更愿意和优生互动,从而挤占了与差生互动的机会,这是违背“为了一切学生”的教学理念的。优生和差生都是未来社会的一份子,他们享有平等的权利,因此,教师应平等对待优差生,对每一位学生负责,为一切学生负责,而这更是对社会负责。

(二)互动内容偏颇,多认知传播而少情感传播有效的情感传播不仅能调动学生情绪,使其价值观得到有效生成,而且能增强德育效果,完成教学任务。当前思政课堂以传授知识为主,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备受忽视。笔者在课堂观察中发现大部分一线教师问的都是知识性或描述性问题,很少有情感的传播。这种仅在认知上的传播,使思政课变得枯燥,学生提不起兴趣。这对思政课知识、能力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实现,对知与不知、信与不信、行与不行复杂矛盾的解决来说无疑是不利的。至于为什么多认知传播而少情感传播,笔者在与一些教师交流后发现,主要是因为现在的考试制度及上课时间问题。在仅有的45分钟课堂,既要让学生掌握课本知识,为考试做准备,又要和学生进行有效的情感交流,在他们看来,一是不利于知识的落实,二是工作量太大。因此,课堂只能呈现为认知上的传播。

(三)互动形式单一,多师生互动而少生生互动互动形式的丰富不仅会加强思政课的传播效果,而且会吸引学生的注意,激发学习热情。在思政课堂中师个互动很常见,但生生间的交流与问题探讨则比较缺乏。一些课改后的学校,虽然强调以学生为主体,学生小组讨论也较多,但互动形式仍比较单一,同时,学生讨论的内容选择地也不恰当。如在笔者观察的一堂课中,教师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家庭、学校和社会保护的内容,这一问题在课本上有明确答案,学生在找到答案后,就开始聊天。看似学生在热烈讨论,实则都在闲聊。这就需要教师认真反思,在教学过程中着重把握互动实质,同时丰富互动形式,增强互动的实际效果,增强传播实效。

(四)互动深度不够,多浅层互动而少深层互动在思政课堂中常会听到教师浅层次地问“这个对不对?”“、是不是?”,学生敷衍地回答“对”“,是”,或纯粹地把事情描述一番,而很少听到教师深层次地问:“为什么这样?”。这些浅层次的问答看似在激烈讨论,实则并不具启发性。长时间这样提问会使学生产生厌烦感,反而不利于培养真正的学术交流和论争氛围。笔者在课堂观察中发现,教师常问一些学生不用动脑就可以回答出来的简单问题,学生心理得不到满足、情感得不到有效触动,容易产生学习疲惫感。虽然有的教师也问一些深层次的问题,但是很少,有时一堂课上甚至没有较深层次的互动。这种流于形式的浅层互动不仅会让学生对思政课失去兴趣,对教师的问题敷衍,而且也使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得不到有效提高,情感目标得不到有效实现,学生的价值观也得不到有效生成,这就容易导致思政课的教学任务难以实现。总之,思政课的学习离不开有效师生互动这一传播形式,要想实现更好的传播效果、良好的信息传递,就必须正确运用这一传播形式。同时除传播者———教师的努力提升外,思政课的受众———学生也要行动起来,主动交流,运用内向传播,与自己很好地沟通。在这两方面的努力下,还要尽力营造一个和谐氛围,运用多种媒介来增强思政课的传播效果。

三、传播学视域下思政课师生互动的有效路径

内向传播、人际传播、传播效果等相关理论为中学思政课的有效教学提供了新的策略和路径。要想更好地实现思政课的教学效果,需要不断掌握传播技巧,使学生自主自觉地接收信息,并内化为思想,外化为行为,真正实现思政课的三维目标。当前思政课师生互动存在的现实问题,使得借助传播学的理论与方法寻找有效互动路径刻不容缓。

(一)更新传播理念,正确处理传播者与受众间的关系在传统思政课堂中,知识的传授占有重要地位,教师是权威的代表。对于这一问题,教育传播学提供了一定的指导意义。因此,教师要适应新形势的要求,更新传播理念,重视受众———学生的主体地位,改变以往以传者为中心的理念,充分认识受众———学生在传播活动中的主动性,将其视为平等主体,尊重学生的权利,根据学生的个性特征与心理需求不断引导启发,从而使学生积极投入学习中,主动接收信息并参与探讨和交流,从而增强传播实效。并在教学过程中努力创造和谐的课堂气氛,充满尊重、充满信任,主动亲近学生,使每个学生,无论优生还是差生都有机会和教师平等交流,都能有所发展。在这里,最重要的就是教师要学会准确定位,更新传播理念,真正引导和启发学生进行思考,并外化为行为。同时教师作为传播者也要不断提升自身素质与理论素养,在提高总体知识水平的基础上,不断提升思政教师的人格魅力,增强威信。与此同时也要认真分析中学生的特性,与学生平等相处,将思政课堂教学活动变成思想的共享,而这就需要教师真正做起,从细节做起,从内心深处做起。

(二)在理性传播基础上,加强思政课师生间的情感传播“以理教学”有一定的益处,但有效的情感传播更利于师生间的沟通与互动,更易引起人们的情感体验和态度的转变,对思政课任务的实现具有重要作用。因此,教师作为传播者,要从理性与情感两方面着手,在“晓之以理“的基础上“动之以情”,充分调动学生的情感因子,激发其认同感,满足其心理需求,从而更好地引发态度的转变。思政教师在课堂互动开始可以流露情感,吸引学生的注意,在中间加以理性劝说,最后辅以情感的升华,这样的互动使学生更易准确理解知识并牢固记忆。这就要求教师要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选择恰当的说服方式和信息传播方式,交叉运用理性传播与情感传播。首先,教师要学会倾听。这一技巧的掌握更有利于实现人际传播的实效性。教师作为传播者,只有设身处地地聆听学生的心声并做出反映,真正发现学生的问题所在,从而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同时教师要主动建立反馈机制,课后了解学生的具体学习情况,在此基础上反思课堂教学效果,以便进一步提升。这种氛围下的心与心的交流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消除师生间的心理隔阂,而且也能增加教师的威信。事实证明,平易近人的教师一般都和学生有良好的关系,学生因为情感迁移,进而会对教师所授课程产生兴趣,即“亲其师而信其道”。其次,教师在运用简单易懂的语言符号传播信息基础上,多运用体态语来潜移默化地影响思政课的传播效果。如眼神、手势、表情等。这样可以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体验、感悟、接纳教师的教诲,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同时,教师要善于运用微笑教学艺术,把微笑、信任送给每一位学生,尽力营造一个宽松和谐的情感氛围,并适时给学生以鼓励,实现知与情的充分交流,缩短师生间的距离。教师在提问时,可以根据学生回答的情况适当点点头,给予赞许或竖起大拇指,让学生感受到被给予的认可和关爱,从而与教师产生共鸣,增强学习热情。通过追寻积极因素调动学生,使其更愿意学习,更好地建立自信与自尊。教师要有意识地挖掘课本中的潜层思想教育因素,真正把握互动的实质,加强情感的有效传播,为完成思政课的特殊教学任务提供有效促进作用。

(三)灵活运用传播媒介,为师生课堂互动增添优势传播媒介的恰当使用,不仅会促进师生间的互动交流,增加二者间的亲密感,而且更有利于信息的传递与接收。新形势下,传播媒介多种多样,这对中学生产生了各方面的影响。中学思政课的有效教学必须综合考虑这几方面,充分发挥各传播媒介的优势,运用新的方式辅助课堂教学的有效实施与学生思想的良好转变。电视作为日常生活中重要的传播媒介,对中学生这一群体具有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若运用好这一传播形式,则会让学生及时有效地接收课堂外的广泛信息,使互动内容更加多样。思政教师可以充分挖掘电视中与思想教育有关的因素,用电视现象论证教育思想,运用红色影视等辅助课堂教学,在扩宽学生视野的同时,增强说服力。网络作为传播媒介,其最重要的一点是受众的主动参与,且其传播方式具有交互性。中学生与网络联系密切,在浏览信息的同时也发表自己的见解。这一媒介的充分运用可以为课堂师生间的互动提供一定帮助。教师可以借助QQ等一系列通讯工具,在人际传播的基础上,通过网上聊天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这种形式有利于消除学生的心理防线,不失为一种好方法。手机在现阶段扮演着重要角色。作为一种信息传播媒介,其互动性强、随身携带、收发信息及时等特点为师生间的交往提供了便利。思政教师要适当运用手机的便捷功能进行思想教育,如建立交流群或微博、博客等了解学生的具体状况并加以思想的引导。恰当运用手机媒介缩短师生心理距离,使思政课学习更具实际性和亲和力,传播效果也会更好。

(四)合理制定传播内容,增强互动实际效果思政教师传递的信息即教学内容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思政课的传播效果。教师在选择教学内容时,要保证信息的真实性,只有以此为基才能让学生信任。其次要善于将传播内容与学生联系起来。要使学生觉得接收信息对自己有帮助,从而在心底里主动参与并认同。课堂传播仅是学生接收信息的一个地方,教师惟有结合其他传播媒介,在教学中注入新鲜元素,才能吸引学生的注意,调动学习热情。同时,教师还要根据学生的接收能力、理解能力安排质量与深浅适宜的内容。首先,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具有选择性的问题,给予学生一定的思考空间。如笔者在讲哲学上的价值时,设置了哲学上的价值与商品的经济价值、药品的医学价值及日常生活中的价值有什么不同?通过相似概念的比较,加深理解,巩固知识。其次,选择深浅适宜的互动内容。设计诸如“为什么”、“怎样做”等问题,调动学生的学习潜力,培养其问题意识,提高其解决能力。如笔者在讲《远离犯罪,呵护青春》时提出:青少年年龄小,他们违法犯罪就不用负法律责任?通过讨论,学生形成法律意识,学会一些基本的法律知识,从而在现实生活中自主运用法律常识规范行为,并学会处理和分析相关事例。总之,传播学为中学思政课实施有效师生互动提供了新的路径和方法。思政教师只有真正运用传播理论增强互动实效,才能改善以往教师“一言堂”的教学现象,使其更多地关注学生,为学生着想。这样的课堂可以增强学生对思政课的学习兴趣,使其主动学习,自主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进而更好地解决知与不知、信与不信的矛盾,实现思政课特殊的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更好地完成思政课的教学任务。

作者:梁苗张彩琴单位:陕西师范大学哲学系运城学院政法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