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成才视野下数学思维研究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成才之路杂志》2014年第二十四期
一、在游戏中突发猜想
爱玩好动是小学生的天性,能有效地调动学生动手、动口、动脑,为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创设最佳环境,把数学知识“蕴藏”在生活常见的游戏中,无疑是让学生乐学、爱学的最佳途径。赞可夫说“:教学法一旦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这种教学法就能发挥高度有效的作用。”如在教学圆的周长时,事先让学生准备好学具:若干个大小不同的圆、一根绳子、一把直尺、一个圆规。向学生提出:你可以有什么好办法得出圆的周长?学生经过与学习伙伴的合作,观察、思考、操作后,提出猜想:①能否用绳子量出圆的周长,再量出绳子的长度呢?②可以把圆直接放在直尺上滚动,测出圆的周长。③发现用圆规画圆,半径越长,圆就越大,也就是说圆的直径越长,周长就越长,我想圆的半径、直径和周长是有联系的,是否可以通过圆的半径或直径来求圆的周长呢?好动是儿童的天性,对小学生学习数学来说,确实是这样:“听过了就忘记了,看过了就记住了,做过了就理解了。”同时,新课标中也强调指出:动手实践也是一种很有效的学习方式。
二、在探索中验证猜想
学生在认知过程中产生的种种猜想,有的是正确的,有的是错误的,这就需要验证的必要。而验证猜想的过程,也就是学生主动参与数学知识的探索过程。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引导学生对自己的猜想进行验证,克服盲目猜想。如在教学“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时,学生很容易受之前所学的能被2、5整除数的特征影响,而提出“个位是3的倍数的数能被3整除”的猜想。对此,教师出示如下两列数引导学生观察、验证:46、113、253、176、359、896、21342、243、234、129、7536、2715。提问:我们看到第一行中个位上的数都是3的倍数,它们能不能被3整除呢?通过验证,学生意识到自己原先的猜想是错误的,心中充满疑惑,顿时探求新知的强烈欲望油然而生。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成功的教学依赖于一种真诚的尊重和信任的师生关系,依赖于一种和谐安全的课堂气氛。”这时教师应抓住时机,引导学生继续观察:第二行的数能否被3整除?这些数有什么特点?你能发现什么?接着指出:看来一个数能不能被3整除不能只看个位,也与数的排列顺序没有关系,那么究竟与什么有关,具有什么特征呢?在教师的启发下,学生重新猜想:①可能与各位数的差有关(大数减小数);②可能与各位数的乘积有关;③可能与各位数的和有关……有了猜想再让学生自行验证,从而得出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是:一个数的各位上的数的和能被3整除,这个数就能被3整除。在这个教学过程中,学生始终处于观察、猜想、验证的探究活动中,不但使学生自己发现了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而且使学生获得了通过观察、猜想、验证获取新知识的方法,培养学生勤于观察、善于思考,勇于提出猜想,并对猜想进行验证,使猜想→验证形成良性循环,既有大胆猜想的策略,又有细心求证的精神。
三、在问题中引发猜想
小学生是一个有着无穷问题的特殊群体,不仅爱提问,而且爱回答问题。问题提出后,学生经过反复思考、联想、顿悟,结合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提出自己的假设,这就是一种猜想。如在教学“圆的面积”时,教师在揭示圆面积的意义后,微机显示一个圆(图略)。师:你觉得圆的面积跟什么有关?生:直径。生:半径。师:那它们之间到底有怎样的关系呢?师:请同学们猜想一下,圆的面积有几个r2?生1:圆的面积不满4个r2。生2:大约是3个r2。生3:比3个r2多一点。在解决圆的面积与半径有什么关系这样一个问题时,给予学生猜想的机会,让学生在直觉观察的基础上大胆猜想,体验思维自由飞翔的快乐,从而使学生对圆的面积和与半径的关系有一个直观而感性的认识,并为进一步探索和研究圆的面积打下基础。
一个学科只有不断地猜想,不断地探索,才能不断地发展。猜想不是无根之本,无源之水,它是立足于学生已有知识经验和数学思考下的合理推测。教师鼓励学生大胆进行猜想,是让学生经历探索数学的过程,而不是凭空想象,因为学生学会怎样去猜想,形成良好的猜想意识十分重要。同时,教师要鼓励学生通过数学思考进行猜想,注重让学生经历猜想的过程,从而让学生学会合理猜想,为成才打下坚实的基础。
作者:翁响莉单位:浙江省乐清市虹桥镇龙泽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