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大学英语教学中跨文化教育探究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人与人的联系愈发紧密。英语作为全世界在政治、经济、文化交流各方面应用最广泛的语言,其重要地位已不言而喻。20世纪70年代末期,英语最先引进到中国大学教学中,并经历了多次重大的改革。教育的关注点从单词和语法的教学转移到交流能力的培养,再到以学生为主的多媒体教学。通常中国学生从小学开始学习英语,经过十年的刻苦学习,除了在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中取得合格的分数外,他们的英语水平并没有明显的进步,通常表现为听说能力较弱,很难把英语作为交流工具与以英语为母语的外国人交流。当今许多语言专家、教师和学生均在研究和学习的过程中呈现出耗时低效的现象。在此背景下,人们开始逐渐意识到跨文化教育对于大学英语学习的重要性。
1大学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课本中的文化元素通常被忽略2007年7月,教育部出版了《大学英语教学指南》,其中明确指出了大学英语教学需要以外语教学理论为指导,着重在语言知识、应用技能、文化交流和学习策略上,并应充分利用多种教学模式与手段。大学英语教学的目的旨在培养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尤其是听说技能),以便他们能够在日常学习、工作、生活中灵活应用这门语言,与此同时还要增强他们的自学能力,提高文化素养,以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与国际交流的需要。如,新视野大学英语第一册第二单元中,一篇名为《深深的忧虑》的文章展示了普通的美国家庭面临的代沟问题。一个名叫Sandy的女孩在工作日的早上大声地播放摇滚歌曲,她化着浓妆,穿着破洞的牛仔裤去上学,而且为了赶校车没有吃上正式的早饭,让她的父母很担忧,这些描述可能会让中国学生感到很惊讶。对于中国青少年来说,吃一顿父母精心准备的营养丰富的早餐,然后穿着干净整洁的校服去学校已成为常规。化妆是学校严格禁止的,更不要说纹身和穿孔。如果教师不告诉学生相关的文化背景信息,他们会感到相当的困惑。
(2)中国文化失语的出现当我们反复强调西方文化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性时,我们应当牢记学习一门外语的目的不仅仅是学习语言和文化,而是跨文化交流。(Dell,1971)传播中国文化和帮助世界了解中国文化是同等重要的。在中国,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教育研究早在20世纪80年代就开始了。在那时,专家着重于文化和语言之间的关系,而且强调英语教学中文化导入的重要性。在此后的10年中,研究的重点转变为如何系统地导入目标语言的文化。教学大纲、教材和教案在这个时期进行了修改。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随着语言和文化研究的发展,文化教学研究经历了一个巨大的转变,研究员开始意识到母语文化和目标语言文化不能分开。教师应该鼓励学生了解西方文化,更重要的是,他们应该意识到欣赏和传播中国文化的责任。一些专家和学者对现在的母语文化学习的情况进行调查,发现只有少数中国学生真正了解母语文化。在此背景下,南京大学的从丛教授于2000年首次提出了中国文化失语的概念。失语症是一个医学术语,原指由于脑部损伤造成表达能力以及口语和写作能力的缺失。在20世纪90年代,文学评论家开始批判西方文学思想的入侵以及中国传统文学思想的缺失引发了中国文化失语症。从丛教授首次将文化失语的概念引入外国语言教学中来。他发现许多英语水平不错的中国青年学者通常不能正确地向西方人展示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当我们的外国友人想要迫切地了解儒家和道家思想的时候,我们却没有办法讲清楚我们自己的文化。
(3)教与学的同步落后中国文化失语的现象是由很多原因引起的,如教学理念、教学策略与方法、学习者的能力有限等等。这种现象导致了教与学的同步落后。许多英语教师受应试教育系统的影响,他们的中西方文化知识薄弱。他们大多从教材上了解西方文化,其中鲜有教师有出国进修的机会,因此他们很难呈现真正的西方文化给学生。同时,教师的英语文化意识的缺失使得学生也很难培养人才文化意识。大部分英语教师课程安排紧,鲜有时间和精力去阅读英语报纸、观看英文电影以及通过现代媒体了解第一手西方文化的资讯。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国际交流的扩张,传统的英语教学不再能适应这个快速发展的世界。对于学生来说,他们不可避免地受应试教育的影响。课堂教学本身渐渐失去其魅力,学生的学习热情也逐渐减退。为了在毕业后得到不错的工作,他们不得不去参加四六级考试,这导致形势更加严峻。作为成年人,他们了解语言学习应该和日常交流联系在一起,但是他们又不得不为了考试去学习语言。因此,他们有意或无意地去忽视英语学习中的文化要素。当代大学生应该肩负起双重责任:一方面去学习西方文化,以实现跨文化交流;另一方面利用英语传播中国文化。
2反思与措施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教师和学生都应该进行反思并采取相应的措施:首先,培养高级教学人才。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文化融合和冲突的世界里(Byram,1989),英语教师应当担负起培养英语学习者文化交流能力的重任。为了完成这项使命,英语教师应该拥有以下品质:养成正确的跨文化态度,尽可能地拓宽跨文化视野,提高自身跨文化教学能力。其次,英语教学模式和方法的改革。受传统英语教学理论和方法的影响,文化教育仍处于薄弱的环节。为了改善现状,改革是相当必要的,因此将中国文化导入英语课堂中成为教学必不可少的部分。文化教学可以通过研究、讲座、实践的方式呈现。研究学习可以让学生们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文化专题,然后独立地搜集信息、做调查、与他人交流,以便获取更多的资讯、技能和情感。此种方法可以激发学习者的好奇心以及培养他们独立思考的能力。教师也同样可以将文化现象和事实融入到专题演讲和课堂讲座中去,学生便可以通过系统的方式学习文化。当然,这与传统讲座差别很大,因为它强调学生的中心地位,而教师只是辅助学生构建知识结构。在做中学更是应当被鼓励的。学生之间的交流可以帮助他们积极地创建多文化环境,改变他们刻板的文化导向。此种交流可以通过丰富的文化表演、文化节日、文化论坛、在线文化聊天室等方式来呈现。除了要充分利用文化教学之外,教师和学习者应当将中国文化牢记于心。中国文化的选修课可以在大学英语系统中开设,而且这些课程应该用英语来教授。学生需要做到用英语鉴赏和普及中国历史、哲学及文学知识。最后,创造文化环境。我们在非英语环境下教授和学习英语语言,很难达到系统地掌握英语和美国文化的效果。而且课堂教学时间有限,我们应当充分利用大众传播媒体,如电影、电视剧、报纸、杂志去搭建文化交流的桥梁。或者邀请更多的外籍教师走进大学英语教学课堂。随着国际交流的发展以及中国的改革开放逐渐深化,很多外籍人士来到中国感受中国的文化,大学应当抓住机会,聘请高质量的外籍教师参与到英语教学中去。
3结语
文化是新世纪的关键词之一。世界文明在不同文化的融合和冲突中不断发展,跨文化交流给予我们开阔眼界的机会。因此,如何提高学生的跨文化能力必将成为大学英语教学中的重点课题,教师和学生都应当承担起他们的职责去面临新时代的挑战。
作者:宗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