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文学名著电影欣赏节探讨范文

文学名著电影欣赏节探讨范文

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文学名著电影欣赏节探讨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文学名著电影欣赏节探讨

[摘要]当前,高校的影视播放活动大多停留在例行惯事与休闲娱乐层面,缺乏深层次的互动交流与文本推广。高校图书馆可以利用经典文本的馆藏资源优势,将电影欣赏、名著阅读、文学写作三者有机结合起来,开展文学名著电影欣赏节活动,寓“读典之难”于“观影之乐”中,让“难以下咽”的经典变为“甘之如饴”的经典。湖南人文科技学院连续三届的活动实践证明:通过名著电影这种无意识的广告,吸引观众寻觅经典文本,并运用影视力量对文本进行诠释,“文学名著电影欣赏节”可谓经典阅读推广的一种理想模式。

[关键词]文学名著电影欣赏节;经典阅读;文学名著;电影欣赏;阅读推广;高校图书馆

上世纪八十年代在大中专院校风行的操场电影培养了无数莘莘学子的电影爱好,一大批经典名著影片因此而走进了学生们的生活,电影中的故事情节与主题思想成为学子们课余谈论最多的话题,由此而开阔了眼界,发散了思维,结交了挚友,实乃好处多多。进入21世纪,在高度普及的互联网、智能手机的挤压下,操场电影已从校园销声匿迹。尽管电脑、智能手机的普及为大众观看电影提供了便捷的通道,但个人独自观影因缺少了多人共同观影的话题讨论与情感交流而不被一些人士喜爱,却正好为影院生存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特别是当大片首映时,许多电影爱好者成群结队来到装修华丽设备先进的影院一睹为快,其场面可谓壮观。近年来,不少高校也纷纷设立多媒体播放室,开展影视欣赏活动。可由于专职电影导读馆员与运营团队的缺失,许多高校图书馆的电影放映活动仅仅停留在例行惯事与休闲娱乐层面,缺乏深层次的互动交流与文本推广,活动效益十分有限。鉴于此,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图书馆借鉴CCTV-6的精品电视节目《佳片有约》“导视、剧场、漫谈”[1]的结构创意,创办了“文学名著电影欣赏节”。经过三年的实践,该活动取得了一定实效,受到了大学生读者的欢迎。

1“文学名著电影欣赏节”之活动思路及概况

电影自19世纪诞生以来就与文学结下了不解之缘。一方面,文学源源不断地滋养着电影,成为电影走向艺术殿堂的有力支撑;另一方面,文学借助电影先天的传播优势,使得自身有了被更多人阅读的机会。互联网条件下,文学名著更是通过电影走出深闺,走进人们生活的。为此,文学名著电影欣赏节创办之初,便确立活动新思路:(1)将文本推广与影视欣赏相结合,突出“文学、名著、电影”三元素。(2)充分利用社团人力资源。以青笛文学社、紫鸢文学社、浅草文学社、碧州文学社四大文学社团为主力,联合Crazy电影协会共同开展活动。(3)组建运营团队。以读者服务部主任为中心,凝聚5个社团的社长,成立一个6人工作团队。(4)明确事务分工。图书馆负责提供场地经费、邀请点评嘉宾、购买纸质图书、承担活动指导等事务,学生社团负责活动执行。(5)确立活动模式。活动分为名著电影欣赏、影评书评征文两个版块进行,持续时间共6周。其中电影欣赏持续时间为2周,共放映4部名著影片,定于每年11月相邻两周的周五、周六晚上播出;每场电影设活动主持人1名,点评老师1位,分为观影导视、影片播放、点评讨论三个环节进行;4部影片全部播放完后,读者在两周内提交影评书评征文,后续两周为征文评审时间。获奖文章依托社团刊物《青笛之音》杂志刊发,获奖者被授予奖金和校级荣誉证书,还可参与大学生素质拓展学分加分。目前,该活动已连续举办三届,共播放12部名著影片,直接受益人数近6000人次;编印《青笛之音———文学名著电影欣赏节专刊》三册,在全校阅读交流。

2“文学名著电影欣赏节”之活动特色

2.1由影至书:将电影欣赏与名著阅读相结合研究表明,推荐过的图书比未经推荐的图书更容易吸引读者注意,借阅频次也更高①,但凡能够将读者的注意力从海量馆藏引导到小范围的有吸引力的图书推荐方式,都有可能提高图书的流通量[2],由此而使得“提高馆藏资源利用率”成了图书馆阅读推广的直接目的[3]6-7。在经典阅读日益式微的当下,为了让人物繁多、描写抽象、缺乏故事情节、厚如砖头的文学名著能够借助电影先天的传播优势走出“文献博物馆”,走进大学生的“阅读生态园”,“文学名著电影欣赏节”每届活动前,都会挑选出8部文学名著作为候选电影,通过网站、微信平台、QQ群、读者意见箱、宣传单等渠道号召读者投票,根据投票数选取排名靠前的4部电影集中于两周内的周五、周六晚上播出,并学习《佳片有约》节目构架,每场电影设立活动主持人,邀请文学院口碑良好的相关教授或博士担任点评嘉宾,点评老师与主持人共同组织观影前的导视与观影后的讨论;观众可以参与现场抽奖,赢取图书馆提供的电影同名小说,也可现场办理名著借阅手续。在提高观众名著品鉴能力的同时,有力地促进了馆藏资源的利用。

2.2由读至写:将名著阅读与文学写作相结合写作是阅读的一个“转换升成”[4]过程,这种“转换升成”并非一个庞杂无章的“拼盘”,而是将自己所读的东西在消化理解的基础上,触类旁通,移入其它领域的创造,是一个从“无序”走向“有序”的知识建构过程。《佳片有约》影评版常常邀请知名的影评人与媒体人作为嘉宾,与现场几十位观众一起解读影片主题带来的思考,让观众不仅拥有“视听”的感性思维,更能升成富有秩序的理性思维,可谓观影后的“片断式”口头写作。“文学名著电影欣赏节”既在电影播放现场组织观众讨论,又将《佳片有约》的电影评说以“影评书评有奖征文”的形式付诸实践。读者可以围绕观看的电影、阅读的名著撰写读书心得,参与活动。为了拓展写作视角,观影现场,点评老师就电影艺术、时代背景、人物塑造、叙事策略、文本改编、比照阅读、作家风格等方面进行多维度的解读,读者可就自己关心的问题与老师互动,观众之间也可进行有序的坦诚交流。将书影阅读作为领入写作入口的楔子,引领读者深化感想,从而增加影评书评的厚度,彰显活动的人文教育价值。

2.3由少至多:将个别阅读与共同阅读相结合大家同读一本书,通常是在学校教育的课堂上,以语文教材为读物,按照教学大纲的规定,在老师的指导下,有步骤、有计划、有目的地进行,这种以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为核心的传统语文教育往往忽略了对学生阅读兴趣和习惯的培养。当阅读一旦离开课堂,基本以个人阅读的形式存在,而个体阅读大都缺乏与他人主动交流、分享读书心得的意识与行动,遇到疑问,难免会有孤单无助之感。全民阅读环境下,共同阅读的兴起,正好弥补了个别阅读的缺陷,因而日益受到人们的喜爱。文学名著电影欣赏节可谓个别阅读与共同阅读相互融通的一种良好形式。一方面,名著的文本阅读是一种个别阅读。读者把文本借回去,利用课余时间,选择自己喜欢的阅读方式与阅读地点,在教室、宿舍、图书馆、草地上,或快读慢读,或精读略读,或边读边记,高兴了大笑,感动了流泪,疲倦了休息,随心所欲,极具私密性与个性化。另一方面,名著的电影阅读是一种共同阅读。大家在同一时间同一地点共同欣赏电影,这种时空与内容的同步,容易产生集体阅读效应。尤其是以图书馆为主导进行的集体化观影活动,由于参加人员学养构成的差异,容易碰撞出智慧的火花,从而弥补个别阅读的知识盲点与素质盲区,产生明显的社会教化作用。

2.4由浅至深:将乐趣与难度相结合美国著名文学批评家哈罗德•布鲁姆在《如何读,为什么读》一书中说,深读经典是一种“有难度的乐趣”。[5]那么,如何推广这种有难度的乐趣,既增加阅读经典的乐趣,又降低阅读经典的难度呢?文学名著电影欣赏节可谓一种寓“难”于“乐”的推广模式。阅读经典文本,读者需要进入宁静与专注的内心状态,才能领悟文本的意义世界。而长时间的宁静与专注未免让人感到孤独和疲倦,因此,“一个人战斗”的经典文本阅读需要读者具有强大的自我执行力才能完成,我们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红楼梦》《水浒传》《三国演义》《西游记》等中国名著与《瓦尔登湖》《尤利西斯》《百年孤独》等外国名著会登上“死活读不下去”排行榜了。相反,由经典文本改编的名著电影,若能以节日的形式,网罗大批电影爱好者,让观众在轻松愉悦的心境与高雅别致的环境中快乐地解读文本,同伴的带动作用可以增强读者的阅读意愿,老师的点评分析能够降低阅读难度,提升阅读能力,共同的阅读氛围可以弥补“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的个别阅读缺陷,进而让“难以下咽”的经典变为“甘之如饴”的经典。

3“文学名著电影欣赏节”之活动绩效

“文学名著电影欣赏节”于2014年酝酿、2015年创办,已连续开展3届活动,共推荐了3部中国文学经典与9部外国文学经典,收到影评书评征文分别为333篇(2015年)、289篇(2016年)和254篇(2017年),获奖文章编印成集,在全校阅读交流。2016、2017两届活动现场问卷调查显示:观众用五级测评法给活动整体情况打分分别为4.3分、4.26分,对应的情感体验是愉快和赞扬;虽然两届活动都有超过四成的同学是抱着纯粹娱乐消遣或感受时尚潮流的初衷参与活动的,却分别有49.7%与49.4%的同学表示看完电影后会去阅读原著,89.2%与97.5%的同学认为参与文学名著电影欣赏节活动很有收获或有收获;被调查者一致认为,文学名著电影欣赏节是一个很具创意的活动,可以持续举办。馆藏借阅数据也表明:2015年11月1日(发出活动通知)-2016年1月31日(寒假前)期间,《雾都孤儿》《飘》《傲慢与偏见》《活着》四种书的馆藏外借量(122册)比2014年同期(84册)增长了45.2%;2016年11月1日-2017年1月31日期间,《远大前程》《格列佛游记》《海蒂》《红高粱》四种书的馆藏外借量(41册)占其全年总外借量(64册)的64.1%。尽管这些名著的外借数量都不多,然而通过数据比照,我们还是能够明显地看出文学名著电影欣赏节的图书推荐功能与阅读推广效益。此外,还有不少同学在书评影评征文中对文学名著电影欣赏节的活动意义及功能进行了直接或间接的描述,现举几例以说明之。(1)电影《红高粱》是张艺谋的一鸣惊人之作,早就如雷贯耳。我一直想好好看看这部影片,却总是想看时没时间,有时间了又总忘记。这次借着学校文学名著电影欣赏节的活动机会,我认真观看了一番,领悟甚多。(2)《格列佛游记》是我童年接触到的第一部国外小说,时隔多年,当我在学生社团的宣传下再次观看由这部经典改编的电影时,同一个我竟会对同一部作品在不同时期关注的重点截然不同,想罢应该是长大后有了一些阅历的缘故。(3)我没读过《远大前程》这部小说的译本,更没读过外文版的原著,不过是用两个小时的电影时间去体验了一下这部经典的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名著,的确是一种超值的感受。虽然中间有编剧、导演和演员这好几层隔阂,但仍能感觉到大师的气息扑面而来。(4)最近,因为文学名著电影欣赏节的活动,我便去图书馆借了书籍,用了差不多两个星期安安静静地看完了余华的《活着》,感触颇深。(5)带着心灵的感动与震撼,在读过小说《简爱》之后,我又观看了电影《简爱》,让我对爱情有了更新的感悟,也对自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希望自己能做一个像简一样有思想、有胆识、有智谋、勤奋勇敢又不失风度的优秀女子。(6)电影《哈姆雷特》过多过长的人物独白让人懵懂而疲惫,好在老师的点评为我拨开了云雾,并激发了我阅读其剧本的欲望。(7)作为一个理工男,虽然对张爱玲这个名字很熟悉,但却从未品读过她的文字。这次因《文学名著电影欣赏节》之故,我认真观看了电影《半生缘》,而后又仔细阅读了这部原著,原来爱情可以是这样的美好,竟也可以是这样的令人惋惜和怀念。(8)电影《威尼斯商人》给观众提供了一个解读夏洛克的新视角:在基督教对犹太教排挤和杀戮的时代,作为异教徒的夏洛克不能拥有自己的财产,没有地位,没有尊严,不被世俗社会认可,不受当地法律保护,他的“爱财如命、阴险狡猾、残暴不仁”皆缘于他的生活环境所逼;电影让我看到了亡国后的犹太民族所遭受的艰辛与屈辱,也让我想到了中国人落后挨打的那一段历史,同时也让我明白了大学生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中应肩负的时代使命。从这些真实朴素的文字中,我们可以看到:文学名著电影欣赏节活动,通过电影所裹挟的强势宣传力量,既激发了大学生主动阅读经典名著的积极性,提高了名著审美能力;又增加了名著文本的读者数量,引发了经典文本的二次曝光效应,提高了名著的社会关注度;同时借助电影的休闲娱乐优势,让经典名著的社会教化功能得到了广泛传播。

4“文学名著电影欣赏节”之多维启示

4.1用心构思活动创意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背景下,“创新”已成为一种时尚。好的阅读推广活动都需要构思好的创意。好创意来自生活。只要我们留心观察,无论是逛商场、书店,还是出入宾馆、餐厅,亦或是看电影、演出,都有可能在随处可见的广告、包装、节目、橱窗、装饰中发现创意。例如北京大学图书馆开展的“书目摄影展”[3]87活动就是在“大学生模仿名画拍毕业照”这一行为的启发下,迸发出“精选书目+阅读摄影模仿秀”的活动创意,通过书画结合的方式,引领读者进入精彩的阅读世界;南阳师范学院图书馆的“书模表演”[3]169活动,其创意来源于时装会的服装模特表演,把“书香模特”嵌入图书展览、经典诵读等传统活动中,让阅读走出单一的白纸黑字,以更为时尚活泼的方式走进读者生活。在媒介竞争日趋激烈的当下,电视媒体上也涌现出了许多富有创意的节目。湖南人文科技学院“文学名著电影欣赏节”的活动框架,其灵感就来源于电视节目《佳片有约》。细心的图书馆员还可学习《中国成语大会》《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中国诗词大会》三档传统文化电视节目运作形式,开展校园成语大赛、趣味汉语知识竞赛等活动;也可将《开讲啦》《我是演说家》《朗读者》等节目样态运用于真人图书馆、演讲比赛、经典诵读等阅读活动中,让图书推荐、读书征文、名家讲座、知识讲演、影视欣赏等传统阅读推广活动在好创意的支撑下也能做到常办常新。

4.2巧用学生社团力量学生社团是由有着共同兴趣爱好的学生组成的自助团体,具有成员众多、开展活动积极等特点。他们既是校园阅读推广的对象,如果培育得当,又能发展成为学校阅读推广的主体。在阅读推广日益成为图书馆主流服务的当下,仅靠图书馆员的力量搞好阅读推广工作显然捉襟见肘。因此,大多数高校图书馆都建立了自己的社团组织,除了参与上架、整架、借阅、卫生等日常服务外,近年来,更是将工作重心向图书馆的阅读推广工作转移。例如首创于上海交通大学图书馆的“鲜悦LivingLibrary”[6]项目就是实行图书馆指导下的学生社团责任制,由其社团组织“学管会”(学生管理委员会)负责全面运营,目前该项目已开展83期活动,成为国内高校真人图书馆的一面旗帜;湖南师范大学图书馆更是主动吸收其它社团参与读书月活动,2013年采用竞聘的方式挑选到14个学生社团参与读书月的协办。[7]当下高校的阅读推广活动逐渐纷繁炫目,图书馆应该巧用社团力量,将每一个阅读推广活动视为一个阅读推广项目,并为其物色合适的学生社团,构建项目组织,实行项目管理。如文学名著电影欣赏节创办之初,即采用项目管理机制,组建运营团队,并对影片选择、主持人选拔、PPT制作、点评嘉宾邀请、问卷调查、审稿流程等具体事务制订了相应规范,使得该项目走上了可持续的品牌化发展轨道。

4.3精准把握用户需求商品经济条件下,需求导向是市场化运作的黄金原则。阅读推广也不例外。只有契合用户需求的活动才有可能成为读者满意的活动。图书馆可以通过问卷调查、走访、座谈、电话、邮件等方式了解读者的兴趣和需求。文学名著电影欣赏节创办之前,笔者在校园内进行了走访调查。尽管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盛行的校园操场电影早已退出历史舞台,通过手机、电脑收看电影已变得十分方便,然而大学生的共同观影兴趣却并未消减。早在2014年,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宣传部就与娄底市电影公司合作开展“周末影院”活动,一些社团也自发组织放映小规模室内电影。因校园电影资源的稀缺,这些活动都积聚了不少人气,却也存在着影片选择跟风、影场秩序混乱、互动交流空白等共同缺陷。在经典逐渐远离普通民众生活的当下,如能将名著以大众喜爱的电影形式推广,既给观众带来高品位的观影体验,又拉近经典与民众的距离,从而增加精英文本的民间生命价值,可谓益处良多。为了收集观众对活动的评价,我们在电影播放现场发放调查问卷,就影片选择、活动主持、老师点评、讨论交流等环节请观众用五分制打分,并就信息接收渠道、电影类型喜好、文本阅读意愿、征文参与意愿等话题收集反馈数据,为活动改进提供方向和依据。此外,学生社团作为图书馆的群体用户,在助力图书馆阅读推广工作的同时,图书馆也应积极满足社团需求,如吸纳社团干部加入阅读推广领导团队,为社团活动联系赞助商、提供活动场所,有条件的图书馆还可为有合作关系的社团提供办公用房等,让学生社团在图书馆的帮助下获得发展的动力和空间,从而更好地为图书馆的各项工作服务。

4.4采用立体化的阅读推广方式立体是相对于平面而言的,平面是构成立体的基本元素,一个立体由多个平面组成。人们生活在立体环境中,可以上下、左右、前后观察周围的事物,也可以进行仰视、俯视、左右环视。因此,立体化阅读推广方式是从面的视角,将听、说、读、写四大阅读基本功有机结合,融“荐图书、观展览、听讲演、读名著、看影视、赏音乐、说故事、享互动、写美文”等活动形式于一体的综合性推广方法。例如,南京图书馆打造的品牌经典阅读推广活动———“南图读书节”[8],采用主题学术研讨会、作品吟诵、主题论坛、主题讲座、图书展示、影视赏析、书法绘画、作品展览等形式进行名著导读;同济大学图书馆的“闻学堂”[9],包含有闻学讲堂、闻学展堂、闻学课堂、闻学知行堂、闻学雅集堂、茶话清谈、传统文化活动日、经典三读、电影之夜等子项,因其在立体阅读推广中的独创性而荣获全国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一等奖;武汉大学图书馆的“珞珈阅读广场”[10]设有珞珈开卷、影像阅读、戏剧之门、音乐空间4个分项,分别由真趣书社、自强网站毛线电影、莎士比亚英文戏剧社、爱乐社4个学生社团负责运营,目前该活动已开展155期,堪称业界立体阅读推广项目的典范。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图书馆开展的“文学名著电影欣赏节”活动,充分利用经典文本的馆藏资源优势,将图书推荐、影视欣赏、读书沙龙、主题征文等常用活动形式有效复合,将电影与名著、阅读与写作、个体与群体、难度与乐趣融为一体,让每一位读者都能从中找到符合自己口味的活动内容,既增强了活动的黏性,又提高了活动的美誉度与影响力。正如学者所言:“大家将来一定是通过电影来认识那些伟大的经典文学,而且改编的很大目的就是因为没人再去读原著了,那么就用电影来说故事吧。所以BBC用电视剧把狄更斯拍出来,让英国人知道他们历史上的狄更斯作品。”[11]实践证明:通过名著电影这种无意识的广告,吸引观众寻觅阅读文本,让藏在深闺、束之高阁的经典再度曝光;由观到读,由读到写,运用影视力量进行文本内容的诠释,文学名著电影欣赏节可谓经典阅读推广的一种理想模式。

作者:刘时容 单位: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