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摘要:“MySQL数据库技术”课程是计算机学院大数据专业的一门核心必修课程,也是大数据领域人才必须具备的创新能力素质之一。文章从课程的教学现状出发,紧扣大数据行业背景,就学生课程兴趣的培养、课程内容的选取、课程教学方法和课程考核方式等几个方面进行了研究。经过课堂实践,这些方法不仅提高了课程的教学效果,更使学生的项目开发能力、团队协作能力、沟通能力和写作能力都得到了较大的提升。
关键词:MySQL数据库技术;大数据;项目开发;团队协作;项目考核
0引言
大数据技术的兴起,催生了一批与大数据处理相关的职位,而国内大数据行业人才短缺,制约了大数据技术的应用。任何课程的学习,其根本目的在于应用,所以课程的核心环节是实践教学,要求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以满足大数据行业和地方经济发展的需要。“MYSQL数据库技术”课程是某校大数据专业的一门必修课程,同时也是数据大爆炸时代从事大数据处理等领域工作需要具备的创新能力素质之一。对“MySQL数据库技术”课程进行教学改革探讨,以适应新时代的高等教育和行业发展的需要,具有重要的意义。
1教学现状分析
本课程采用的教学模式应该将实践教学与大数据行业的人才需求紧密结合,而传统的“填鸭式”教学已经越来越不适应当代社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要求,主要存在以下4个方面的问题。
1.1课程内容不能紧扣行业背景
“MySQL数据库技术”课程主要讲授了数据库概述、MySQL的安装和配置、数据库及数据库各种对象的基本操作、SQL语言、数据库的完整性、数据库的安全性、数据库的并发控制、数据库的备份和恢复、数据库应用系统设计与开发等内容。教学内容和采用的案例与大数据行业背景结合不紧密,实用性内容较少,缺乏前沿技术和非关系型数据库介绍。
1.2实验教学缺乏系统性
“MySQL数据库技术”课程总共56个学时,理论学时为36个,实验学时为20个。这门课程实践操作性强,实验课仅涉及单个数据库对象的操作,而且实验多是验证性实验,每个实验学生看似也能独立操作完成,但是不能将零碎知识进行合理组织,使局部知识系统化,不会将MySQL数据库技术应用在实际的项目开发过程中,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1.3教学方法及教学手段单一
传统的课堂教学中多采用“填鸭式”教学方法,教师是教学主体,处于主导位置,而学生是客体,只能被动接受知识。虽然现在使用多媒体设备辅助教学很普遍,教学信息量不断增加,教学节奏不断加快,很多学生来不及或者懒得记笔记,上课看似弄懂了,课后便什么也记不起来,缺乏完善的教学和实验平台以延续、辅助课堂教学。学生们对这种教学方式提不起精神,上课说话、看手机、睡觉、甚至逃课现象时有发生,课堂气氛沉闷,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不高,教学效果较差。
1.4考核方式不能很好地反映学生的学生效果和能力
“MySQL数据库技术”课程的成绩评定由3部分构成,其中平时成绩、实验成绩、期末考试成绩分别占20%,20%,60%。期末考试成绩权重较大,且以机试为主,考核内容重点放在学生对数据库各对象的基本操作和SQL命令的掌握上,导致部分学生上课不认真听讲,实验课不认真操作,靠突击、死记硬背的方式应付考试,看似分数较高的学生,遇到项目开发却无从下手,可见这种考核方式不能客观、公正地反映学生的真正学习效果和实践应用能力。
2课程教革研究与实践
大数据专业主要培养大数据科学家和大数据应用型人才。在“MySQL数据库技术”课程教学中,课程组积极探索本课程如何突出大数据应用型人才培养、如何更有效地支撑和实现大数据应用型人才培养,从课程兴趣的培养、课程内容的选取、课程教学方法、课程考核方式4个方面进行了教改探讨。
2.1引入激励机制,培养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个学生只要对某门课程产生浓厚的兴趣,就必然能够克服学习中的遇到的各种困难。为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要将激励机制引入课堂。比如课堂提问环节,教师要求学生积极发言,如果回答正确,平时成绩加5分;如果回答不正确,但是学生是从自己的观点出发并经过认真思考,教师也可以在课堂上肯定该学生,适当加3分奖励,并及时帮助他纠正错误。这样,教师不仅能够从学生们的答案中捕捉到他们模糊的知识点,也能激发其他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对学生的肯定和激励,往往更能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
2.2以应用为驱动,改革课程内容及时跟踪
大数据行业技术应用的发展变化,将流行的数据库系统的介绍结合到课程中来。数据库技术课程中具体数据库系统的讲授和实验平台一直选用MySQL,近两年我们将更流行的ORACLE加入到课程讲授内容和实验中,同时适应大数据行业的需求,在课堂上引入NoSQL技术,使学生了解更多的非关系型数据库系统,以后工作中遇到这些系统,都能更快地上手[2]。在保持课程内容体系基本完整的前提下,适度补充理论性内容,如数据库设计方法和步骤,不然学生只会简单模仿建立和使用数据库,但是不知道为什么这样设计数据库,限制了今后数据库设计与开发能力的提升。同时要加大应用性、实用性内容的讲授学时,如存储过程、自定义函数、触发器等数据库编程内容,应用程序与不同数据库的访问接口技术。另外,因为“MySQL数据库技术”课程的学时数有限,教师不可能将所有知识讲得面面俱到,只能选择性精讲教学内容。对实用性强的章节必须讲授,教师对必讲章节的重点、难点部分要进行深刻的剖析,然后传授给学生;而对于其他章节内容,要强制性地要求学生进行课后自学,并及时评估自学效果。通过课后大作业或者课堂提问的方式,收集学生自学的反馈信息,并从这些信息中发现共性的疑点问题,然后在课堂上集中进行讲解。这种精讲+自学的方式,不仅克服了学时有限的不足,也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探索研究的精神。
2.3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果
2.3.1项目及案例教学法项目教学法是基于项目活动的研究性学习,师生通过共同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工作而组织和进行教学活动[1]。以图书管理系统项目的设计与开发为例,该项目始终贯穿在本课程教学过程中。首堂课上,先在计算机上给学生们演示一个完整的项目-图书管理系统,让学生们对数据库应用程序有一个比较感性的认识。然后把该项目进行分解,拆分成多个任务,每个任务可以继续细化,拆分成更小的任务,而且要明确每个小任务属于数据库设计与开发过程的哪个阶段。将数据库的建立、表的建立、记录的更新、数据的查询、数据的完整性和安全性控制、视图、存储过程、函数、触发器、JDBC接口技术等[3]融入图书管理系统的模块开发中,既提高了学生们对所学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又提高了解决复杂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在教学中针对课程里相对抽象的理论,引入精选的一些案例,帮助学生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学习理论知识,使抽象的理论内容更加具体和易于理解。
2.3.2实践环节设计“MySQL数据库技术”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一般都设置有实验教学和课程设计环节[4]。为了保证实验的效果,除了要保证实验时间外,还要提前布置实验内容,并在实验课上检查实验完成情况,并及时批改提交的实验报告。对实验课上普遍存在的问题,要集中讲解。对于程度较好的学生,可以让他在完成自己的实验后帮助老师指导其他学生的实验,这样即提高了该学生自身的实验操作能力,也弥补了实验老师不足的现状。除了实验,本课程还安排有独立的课程设计环节——数据库课程设计,或者与其他课程相结合的课程设计环节——Java数据库课程设计。这个环节共1周的时间,要求学生使用Java语言(或者其他语言)进行数据库应用系统设计与开发。首先让学生自由分组,3~5人1个小组。每个小组从一组备选题目(教师精选或者来源于科研项目)中选题,或者鼓励小组自选题目,设计和开发一个相对完整的数据库应用程序[5]。以前课程设计时,学生们总是将重点放到界面设计与实现上,而忽视数据库设计这个重要阶段,弱化了课程设计的教学要求和目标。为了在有限的时间内,保证课设的系统化和质量的同时,又能让小组成员积极参与到课设中来,要求数据库应用程序的登录界面、主界面和主菜单部分,每个学生都要独立完成,从中选择效果最好的作为小组的主体框架。然后每个小组成员选择难度相当的不同功能模块来编码实现,这种方式使得每个学生们都能够将相对独立的知识融会贯通,即掌握了项目的整体开发过程,又掌握了某一模块的开发细节,为将来从事项目开发奠定良好的基础。
2.3.3教学和实验平台建设课程组准备为本课程建立“MySQL数据库技术”在线开放课程和应用型课程,目前正在积极准备章节学习指导、实验指导书、习题、测试、重点内容学习视频等丰富的课程资源,为学生将来开展课余自主学习提供良好条件和学习平台。
2.4基于项目的考核方式
“MySQL数据库技术”期末考核一般采用机试形式,重点考核学生对本课程知识的上机操作能力,但是由于考试时间有限,很难考核该课程的实践应用能力。所以,采用基于应用能力考核目标的期末考核,即使用项目考核法考评学生的学习效果。开课初期,教师就把考核项目布置下去,项目题目可选,但是考核要求一样,学生自由组队,5人1组,设有组长,作为本组项目负责人。课程采用两个项目作为主线进行设计。教师课堂讲授时采用图书管理系统项目贯穿始终,而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运用所学数据库知识进行考核项目的开发。课程结束时,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项目汇报。每组选择一名学生作为代表,公开演示项目成果,并制作PPT进行项目汇报,回答3个由教师和其他组成员提出的质疑问题,最后由教师打分,其他组打分和本组自评打分并按照权重(3∶1∶1)综合评定小组成绩。组员成绩则由小组成绩×小组成员的权重值(由小组内部按每个学生的贡献率确定),以及每个学生针对自己在项目中所做的工作写出的研制报告质量按3∶2的比例综合评定。这种方式重点考查学生实践应用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提高了学生的参与度,培养了学生的写作能力、沟通交流能力和解决实际复杂问题的能力。
3结语
通过本课程教学改革的探讨,经过实验教学、课程设计、项目考核三位一体的实践训练方法,使学生们的数据库实践应用能力大大提高。部分学生对大数据技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积极参与教师的科研项目或者大数据领域的竞赛,学术和应用水平都得到了很大的提升。由于本课程在大数据专业中的地位和作用,课程组将继续探索本课程的教学改革,将现有课程资源做进一步整合,争取建设慕课课程、在线开放课程和应用型课程;另一方面将加强校企合作,将企业真实项目不断引入课堂,使我们的大数据应用型人才培养更贴近行业需求,以促进大数据应用技术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陈火荣,蔡长征.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教学法在数据库技术课程中的应用[J].计算机教育,2018(6):131-134.
[2]袁琴琴,吕林涛.大数据背景下数据库原理及应用课程建设研究与实践[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7(10):57-59.
[3]李德胜.MySQL数据库课程教学难点教学分析——以数据库设计为例[J].长春大学学报,2017(10):113-116.
[4]钟志宏.MYSQL数据库实践考核的方法研究[J].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2(6):83-84,88.
[5]俞海.ORACLE/MYSQL数据库比较应用教学法综述[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7(33):1-3.
作者:陶荣1;阎奔1;杜宏保2 单位:1.洛阳理工学院,2.河南科技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