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文学与文化研究的新拓展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摘要:《张以宁论》该书总体架构颇为宏大,而论述相当精细,追求广度与深度的统一,重视文本细读,把传统与现代两种研究方法结合起来,试图对张以宁所处的环境、生平、思想、人格、诗文创作,其与闽文化的关系等话题作比较全面、深入的探讨,注意将原创性置于首位,重视理论性、学术性、资料性的某种平衡。该书对于张以宁研究、闽都文学研究、闽文化研究、元明之际诗文研究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张以宁研究;原创性;学术转型
一
《张以宁论》2017年8月由海峡书局出版,该书是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游友基继2012年、2016年分别整理、出版张以宁《翠屏集》简体横排版(鹭江出版社)、繁体竖排修订版(广陵书社)之后,张以宁研究的又一成果。如果把一本著作比作一座楼房的话,那么,《张以宁论》的总体架构则颇为宏大。全书12章,第一章阐述元代社会的特点,勾勒张以宁生存的时空状态及文化语境,从历史性、时代性的高度把握住张以宁其人其文。第二章略述张以宁生平与创作道路,先述其家世渊源,后分求学仕进、滞淮十年、居燕廿载、入明三秋四个时期,评述其诗文创作。第三章为张以宁的交游录,共叙述他与近50位文坛各界人士的交往情况,包括与师生、同年进士、诗友、同僚、释道、安南及其他友人,尤着重于其诗文交往,既交代了张以宁的“社会关系”,又简要评述了当时有一定影响的人士的思想、诗文概貌。第四、五章论述张以宁的经学思想、文学观。第六章介绍张以宁的人格特点。至此,可视为总论。第七至十一章可视为分论。由于张以宁庚辰归乡之旅与入明后出使安南之行,保存的诗较多,较集中,所以,各辟专章阐述。张以宁思乡诗、题画诗十分出色,故亦各辟专章论之。对张以宁的散文,该书亦有专章论之。可见,张以宁文学创作是该书的重点。第十二章探讨张以宁对闽都文化、闽北文化的接受与传承,把张以宁研究置于他与闽文化的关系这一理论维度来结束全书。如此安排结构,颇具匠心。当我们走进这座楼房,发现它外部的装饰,内部每一个房间的布置、摆设都相当精致。书中所引用的诗虽只用来说明某一观点,但并不简单轻易带过,而予以精炼且生动的分析。
一些重要篇章,其阐述则深入透辟,如对早期诗作《奉上御芝隐公》,滞淮时期《峨眉亭》《舒啸轩》,庚辰南归吟咏徐州、苏杭、武夷等系列的怀古诗,简直达到精雕细刻的地步。对张以宁各阶段的创作虽云“略述”,却分门别类进行剖析,并不含糊粗疏,如滞淮十年时期的诗歌,按写景诗、赠答诗、怀古诗、题咏诗、感怀诗展开论述,洋洋洒洒近万言。对张以宁的生平一般简略概述,但关键处也不吝笔墨,如叙张以宁求学仕进时期的生平,对张以宁老师、老师的老师,下了一番考证的功夫,令人信服地得出张以宁是朱熹五传弟子的结论。因此,此书给人以既颇为宏大又相当精细的感觉。游友基追求广度与深度的统一。他认为,作家论,应顾及全人,尽量做到全面些,使书具有一定的广度。为此,该书对张以宁的所有诗文,尽量进行全覆盖,并予解读,而不仅仅择取其优秀作品或代表作予以评论。他又认为,一般的学术著作不宜只供极少数专家学者参阅,它应当拥有更多的读者。因此,让广大读者走进张以宁的世界,是著者关注的中心。它试图对张以宁所处的环境、生平、思想、人格、诗文创作,其与闽文化的关系等话题作比较全面、深入的探讨,注意将原创性置于首位,重视理论性、学术性、资料性的某种平衡,使普通读者也能读得懂,读得下去,起某种导读的作用。而同时,该书又具有一定的深度,广度与深度相结合。很明显,该书对于张以宁研究、闽都文学研究、闽文化研究、元明之际诗文研究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此书重视文本细读,一般不旁及关系不密切的知识,不轻易做理论上的“提升”,即发一些并不新鲜的议论,显得比较扎实。还重视在“爬梳”的基本功上用力气,如作品归属于哪个时期,是需要认真考据、甄别的,该书将张以宁的所有作品几乎都一一纳入了其创作的四个时期,只有题画诗难确定写作年代,不勉强划分。该书还重视史料的蒐集。关于张以宁家世,杨荣《张公墓碑》等只提供一世张睦至三世宗景的材料,四世至十三世空缺,二十一世后又空缺。为理清张以宁的家世延续情况,该书收录了吴谨《张以宁宗族脉系考略》、张则建《张以宁家乡———古田旧城东塔》二文要点,以填补这方面的空白。还简要介绍了张宗昌保存的扬州《张氏族谱》自一世张以宁至民国初期张氏的流布情况,尽管其与杨荣记载的张以宁子、孙、曾孙的情况完全不同,存在误以他人之祖为己祖的质疑,但该书还是作为珍贵史料予以保留、评述,说明著者对史料搜集何等重视。张以宁诗中屡屡提及同年进士,故著者特意搜集了元泰定四年丁卯(1327)的进士名单。一般的史学著作、文学史著作都将张以宁列入“明代”加以评说。《张以宁论》不依旧例,根据张以宁在元朝生活六十七年,在明朝仅生活三年的实际情况,把论述的重点放在元代,这无疑是正确的。由于将张以宁纳入元代文化的大格局中进行考察,故凸显了他的时代特征,如元代将朱子理学上升为国家意识形态,张以宁浸染其中,积极地宣传朱子理学;又如元代处于各民族大碰撞、大融合时期,张以宁结交了萨都剌、唐兀崇喜等少数民族朋友。张以宁与元代文学保持着非常密切的关系,其创作是元代文学的组成部分。如他喜写题画诗,这是元代诗坛的共同风气,他的题画诗充分体现了元代题画诗的共同特征,当然,也葆有其独特的创作个性。著者十分注意张以宁在明初诗坛、文坛所起的作用,尤其是梳理了张对闽派诗的影响。
突出原创性是该书的一个重要特点。论张以宁的文学观,分五节论述:第一节诗的本质;第二节诗的创作与诗美追求;第三节散文理论;第四节当代诗文评论;第五节渊源与影响。系统性相当强。论诗的本质,张以宁从诗与人的心灵、诗与音乐、诗与画、诗与问学的关系等方面阐述了诗是什么,诗的本质是什么的问题。关于诗与外部世界的关系,张以宁认为:一、诗与“世”,世隆则诗道隆;二、诗与地域文化,诗坛的盛况,与地域文化的悠久历史、文化传统、地域山川特点等相联系。著者指出:张以宁称不上诗论及散文理论的名家,但他却是出色的当代诗歌、散文的评论家。他的评论切中肯綮。他认为,宋濂是师韩最好的当代散文家,他赞扬宋濂“先生之文,其进于韩氏之为乎!”他概括宋濂散文的特征是非常准确恰当的。他能从作品实际出发,根据不同评论对象的不同特点,进行剖析,予以归纳,指出其长处,因而具有指导创作的意义。包与直与朱伯良的不同特点鲜明突出,也许他们自己未必清醒地意识到,经张以宁“昭然若揭”的指点,对其今后创作定有裨益。他能沿波溯源,梳理作者诗文创作的师承、学习的源流及变为一家的状况。黄清老是严羽的嫡传弟子,于严氏诗法,可谓深得其精髓。这是黄清老取得诗歌成就的重要原因。黄清老学诗“由李氏而入,变为一家”,这是获得成功的又一原因,最重要的是黄清老能“蜕出垢氛,融去渣滓,玲珑莹彻,缥缈飞动”,融会贯通,达到“如水之月、镜之花,如羚羊之挂角,不可以成象见,不可以定迹求”的艺术境界,而这正是严羽“妙悟”说的真谛所在。经张以宁这一梳理,不仅渊源明晰了,黄清老的创作个性也凸显了。张以宁能牢牢把握其批评标准来进行评论。
复古、师古是他最重要的批评标准之一,其评论的目的性十分明确,即继承传统、发扬传统。张以宁对诗歌群体及其代表诗人作品的评论,引人注目。《桐华新稿序》是对泉州诗人选集的评论。这样的评论有助于这一群体形成诗歌流派,有利于激励地域文学的发展,从而有益于创作的繁荣。对于诗歌群体中的代表诗人作出恰当评论,不仅是扶持该诗人成长的良方,而且是扶持该诗歌群体生成、发展的重要途径。张以宁的评论言简意明,往往一语中的。既击中要害,又形象生动,无套话,无虚言,其评论的文风值得肯定。上述皆言人之所未言。应当说,原创性是流贯于全书的,限于篇幅,就不多例举了。《张以宁论》把传统与现代两种研究方法结合起来。传统诗评讲究立意、意象、境界等,该书亦灵活运用这些传统方法对张以宁诗展开评述;又注意与现代批评方法相结合,故能写出新意。如他用现代诗歌“张力”说分析《严州大浪滩》。诗云:“东来乱石如山高,长江斗泻湍声豪。蛟鼍奔走亡其曹,青天白雪扬洪涛。舟子撑杀白木篙,长牵百丈嗟尔劳。侧身赤足如猿猱。舟中行子心忉忉,山木巃嵸杜鹃号。”谓:“诗中的意象充满了‘力’,意象之间处于冲突状态,具有紧张的‘张力’,展现了舟子与险滩恶浪搏斗的壮阔画面,而且这画面在不断变动中,富有动态感。画面还伴随着巨大的声响,长江洪涛斗泻的湍声轰鸣,舟子的吆喝呐喊,岸边不绝的杜鹃啼声,汇成了多声部的交响乐。声画叠加,气势雄浑,产生了宛若当今电影纪录片的艺术效果。”他在阐述张以宁庚辰南归诗时概述张以宁诗歌意象的特点曰:“张以宁每首诗都由几个意象构成,这些意象共同创造了一个完整的形象,意象与形象,以及流贯于其中的情感、情绪,共同酿造出某种特定的意境。这是一首诗的创作过程。从总体看,相同、相近、相似的意象,形成了某一意象系列,这些意象系列共同造就了抒情主人公的形象,形成了总体的意境。张以宁庚辰南归的诗由自然风光意象系列、思乡念亲意象系列、父子情深意象系列、怀古慨今意象系列等构成。”从意象系列的维度来论诗,这是采用了现代的诗歌批评方法。
著者与张以宁相隔八百余年,但毕竟有“同乡之谊”,著者是怀着崇敬的心情来研究张以宁的。他相当全面、深入地发掘了张以宁思想、人格、诗文中所包含的积极、正面的意义,释放出正能量,以供今人之借鉴。但作为研究者不能带有主观情感,他没有困于“情”,而是冷静、客观地对张以宁作出公允、准确的定位与评价,显示出治史所必需的历史辩证论素养。他肯定张以宁对女性命运的同情态度,又批评其对守节的苛刻要求;他赞颂张以宁人格的高尚、廉洁,又认为:张以宁“奉行中庸之道,修炼所至,性情平和,偶见拘谨,而大胆敢为稍逊,此是其长处,亦是其短处。其人格未臻完美。所谓‘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也。”他高度评价张以宁的文学成就,又指出其局限:“翻检其一生诗文,亦有憾焉。其诗,题赠偏多,有时未免‘客套’,喜化用古人诗句,难避似曾相识之感;其文以论取胜,记叙、抒情稍欠丰赡。”值得一提的是,该书“附录”收录了张以宁《春秋春王正月考》整理本,这是游友基以“四库全书”本为底本整理的简体横排本,这样,张以宁的两部著作都有了整理本,这给读者阅读、研究张以宁提供了便利。
二
据我所知,游友基的学术跋涉之路可分为退休前、退休后两个时期。退休前他从事中国现当代文学的教学与新诗、现代小说的研究,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曾在上海《学术月刊》发表《试论艾青“诗的散文美”的美学主张及其创作实践》,在《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发表《女性文学的嬗变与发展》等论文,著述并出版《中国现代诗潮与诗派》(1993年)、《中国现代女性文学审美论》(1995年)《九叶诗派研究》(1997年)、《中国社会小说通史》(1999年)。当时,出现女性文学研究热、九叶诗派研究热,可见,他是跟着学术主流走的,参与热门话题的研究的。但他有点“杂”,亦涉足中国古典文学的研究,如在《中国古代文学理论研究丛刊》上发表《略论李渔戏剧美学思想的特点》,写了专著《冯梦龙论》,他认同中国文学从古到今是个整体的观念,写《中国社会小说通史》,全书50万字,古代部分约15万字。退休后,有了更多的学术自由,不必再跟学术主流走了。经过观察、分析,他觉得地域文学与文化研究起步较慢,这一领域的研究大有可为,于是,选择了闽都文学与文化作为研究方向,实现了学术转型。在文学与文化研究中,确定以文学研究为重点,在文学研究中,又确定了两个研究重点:林纾、张以宁。林纾研究,不研究“林译小说”,而着重研究其创作(含诗歌、笔记、小说、传奇等),几年来,写了约20篇林纾研究的文章。张以宁研究,整理了其诗文集《翠屏集》简体横排本(2012),繁体竖排本修订版(2016),出版了研究专著《张以宁论》(2017)。此外,2013年,还出版了《守望与展望———中国文学与闽籍作家论集》《闽都文学与文化漫论》。退休前的研究领域也没有完全退出,只是大大缩小了阵地,只集中研究艾青,每年至少写一篇论文,参加全国性的艾青学术研讨会议;继续研究九叶诗人。这样,有重点,才能“力所能及”,才能“老有所为”。实现学术转型,有几个问题要解决:第一,要重新学习。闽都文学与文化的辉煌时期在近代,这一阶段,他原先并不熟悉,需重新学习,由于退休前他已有古代文学研究的经历,所以重新学习并不困难,但受时间和精力限制,不能全面学习,只能主要学习与所写论著有关的文学与文化知识。第二,要找到别人没研究或少研究的、自己能驾驭的话题,他选择了上文所述的林纾创作(而非林译小说)研究、张以宁研究。《闽都文学与文化漫论》共有闽都文化特质论、闽都文学论、福州船政文化论、闽都信俗文化论四个专题。
它以近现代福州籍文化名人推进文化思想现代化为例,探讨闽都文化勤于学习、善于发现,勇于探索、敢为人先,与时俱进、保持先进,海纳百川、无欲则刚等特质,从而丰富了闽都文化特质的内涵。闽都文学论是全书的重点,从十邑名家、诗文解读,吉光羽片、文坛掠影,先贤过境、齿痕处处等视角剖析闽都文学的独特之处,如在“林纾作品新解”中提出《闽中新乐府》是近世最早的白话诗集,《技击余闻》是闽海武林写真,《合浦珠传奇》悉心打造了福州儒商的形象等观点;认为现代福州有四大才女,除冰心、庐隐、林徽因外,还应补上程俊英,她是庐隐的同学、好友,把一生献给文学教育与研究,是我国第一代的女教授,对故乡充满感情,曾咏叹道:福州,儿时的故乡,“是我一直憧憬的故乡”!这些都显得十分新鲜。它概述了戚继光入闽平倭的诗文、徐霞客五次入闽之游、郁达夫在福州的游记和演讲等,均可增加读者的知识,开阔其视野。福州船政文化论从福建海洋文化与福州船政文化的关系入手,论述福州船政文化是中原文化与海洋文化相融会的产物,福州船政文化具有独特的文化品格,船政文化的主要精神是兼容并包、开拓进取、人才为本、务实求精、自强爱国等,陈宝桢具有先进文化思想,首届毕业生严复占据了船政文化的理论高峰。闽都信俗文化论专题思考陈靖姑文化的多重内涵及其意义,探索圆瑛对中国现代佛教的贡献,指出学界褒太虚贬圆瑛,是误认为圆瑛保守而太虚主张宗教改革,实际上,圆瑛与太虚佛教改革的方向是一致的,只不过太虚激进,圆瑛务实,两人曾志同道合,兄弟情深,后因中国佛教会的领导权问题产生矛盾,但友谊尚存,应全面、正确评估圆瑛在中国近现代佛教史上的地位与作用。这些论述都给人以启示,有利于学术上的探求与讨论。《守望与展望———中国文学与闽籍作家论集》是作者多年来的论文选集,共五辑:一、文学动向;二、新诗创作;三、小说天地;四、戏曲理论;五、闽籍作家。其第五辑有三篇论林纾的创作,论其旧体诗真朴寓性情,具有拳拳报国心,表现了同乡情谊之深;《<剑腥录>新论》认为林纾塑造了一个正直、执著的近代知识分子形象,开启了表现重大历史变革时期知识分子人生境遇及心路历程的小说的先河,作品表现出从古典型向现代型转化的特色,具有长篇小说艺术的某种现代性;介绍了林纾、陈衍的赴台经历及创作。第五辑有二篇是专论郑振铎小说的,探讨其对中国小说现代化的贡献和独特价值,这五篇论文于无人问津处辟出一片天地,论题新颖,论述透辟,言之成理,对于闽都文学研究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作者:张忠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