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构建探析范文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构建探析范文

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构建探析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构建探析

摘要: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及其在现代教育教学活动中的广泛应用,使得在全球范围内掀起了一场开放教育理念运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正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产生、兴起的,并由于其自身相较于传统教育模式的优势和价值,使得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受到越来越多国家教育工作者的青睐。基于此,文章从国内翻转课堂教学实践出发,对开放教育理念下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构建进行了分析和探讨,首先,分析了文章涉及到的概念内涵及其特点分析,然后就翻转课堂在国内的实践状况进行了深层面的讲述,最后给出了开放教育理念下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构建策略。

关键词:开放;教育理念;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策略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是在教学改革的倡导下而产生出来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其自身带有极强的开放式教学理念,能够在对学生的兴趣、性格、能力等实际学习状况做出充分了解的基础上,来借助多媒体视频、短片等现代化教学资源,来引导学生在趣味性的教学活动中,由学生自主完成对于课堂教学知识的探究式学习。其翻转不仅仅是师生角色的翻转,更是传统板书式教学方式与现代化网络教学的完美结合。在开放式教学理念的引导下,将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引入到传统课堂教学当中,不仅能够有效弥补传统课堂教学在趣味性不足、教学资源匮乏、教学环节缺乏设计感等方面存在的不足,更能够在网络化教学技术的参与下,很好的促进课堂教学朝着现代化的方向发展,为我国课堂教学未来的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为此,基于此种目的,我们有必要以目前课堂教学为研究对象,就开放式教育理念下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构建情况展开全面的研究和探讨。

一、概念分析

(一)开放教育理念内涵分析开放教育理念最早可以追溯到上世纪六十年代英国教育学家提倡的开放性教学,开放性教学的本质在于心灵的开放,由此可见开放教育从一开始就具有高度的哲学理念。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广泛应用于教育教学中,开放教育理念逐渐成为现代学生身心发展的时展趋势,与此同时,开放教育理念能够对传统封闭、教条和缺乏活力的教育模式的改革有很强的取代作用,通过开放式教育活动和课堂教学实践,最终实现教育效果最优化的发展,它贯穿了教学活动的整个过程,使教育生活化。即教学内容要开放、教学目的要开放、教学资源、教学过程、教学环境、教学形式以及教师态度等等都要具备开放性的特点。从其内涵特点来看,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是开放教育理念的核心思想,通过创造一个开放和符合时展的教学模式,来促进学生各项素养的全面发展。

(二)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内涵及其特征分析提到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就不能不提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兴起,翻转课堂始于美国,在历经高等教育的理念完善以及基础教育阶段的教学实践后,在开放教育资源运动背景下,从2009年到2011年三月,可汗受比尔•盖茨邀请在美国加州进行题为“用视频变革教育”的TED演讲,可汗学院迅速走红,其学院丰富优质的教学资源为翻转课堂的教育实践提供了强大的资源支持。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人本性的教育理念与开放教育理念以人为本的核心思想相承一脉,强调一切教学活动存在和发展的意义旨在实现学生个人成长,以学生为中心而开展教学。其内涵包含广阔,相对于传统教学更具有针对性、组织性和高效性。究其特点主要包括:其一,翻转课堂更加准确的改变了教师角色属性和学生角色地位,能够更客观正确的展示现代教育理念下教与学的正确关系,更好的实现教师发展需求以及学生学习兴趣与动机、学习能力、探索精神、创新精神以及团队合作精神的培养。其二,翻转课堂要求教师需要开动脑筋,来组织完成课堂教学,这与传统意义上的讲授式教学相比,教师需要认真考虑如何利用课堂时间,来实现课堂教学高效率的转化,这无疑对教师教学理论、教学经验以及教学实践能力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通过翻转课堂,怎样才能够让学生从应试教育繁重的课业中解脱出来,这既需要最大效益的发挥出课前预习的作用,同时也要把课堂学习兴趣、开放探索式教育方式以及客观的课堂教学评价作为重点进行研究和建设。

二、开放教育理念下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构建的意义

开放教育理念下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构建有十分重要意义和价值,不仅在于它比传统课堂教学模式有绝对的优越性,与此同时,通过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还能够对素质教育改革以及教育质量提高都有极大的促进作用。具体来说:

(一)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自觉性,凸显学生主体性地位开放教育理念下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实践能够使学生在自我调节状态下根据自我学习需求以及学习外在动力的影响相互协调配合,从而激发学生学习自觉性意识的觉醒和提高,这种本能性的学习期待或者说学习动机自觉性是提高教学质量不可多得的最重要组成部分。与此同时,开放式的教育思路使得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构建的过程中能够凸显学生主体性地位,改变传统意义上的师生课堂角色,这也顺应了当前我国素质教育改革所提倡的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变革要求,让学生能够在日常平等民主的课堂教学氛围中树立学习主人翁意识。

(二)有助于学生学习效率的提高开放教育理念指导下的翻转课堂教育实践能够在提高学生效率的同时,减轻学习压力。在当前我国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社会压力增加的背景下,学生能够从繁重的课业压力中解脱出来,教师通过在课堂教学中运用微视频、课前预习以及课堂进行任务布置,让学生能够更清楚自己要学习什么,什么是重点内容,而且短小精悍的微视频有助于学生更加集中精神进行知识点的理解,是学生能够从以前繁重的应试模式中解放出来,有更多的时间去学习自己感兴趣的知识内容。

(三)培养和提高自身与他人合作的能力一方面,新型师生关系。通过现代通讯技术以及网络技术的连接和应用,通过智能手机、笔记本、平板电脑等终端工具能够构建新型网络沟通交流的师生关系,教师可以在网络学习平台或者社交平台的二次创造上教学信息、布置作业、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这种新型的师生关系有助于改变当前传统意义上的讲授型课堂教学所形成的教师威严主导,学生没有话语权的教学关系,是促进教师与学生平等交流、民主氛围培育的一把利器;另一方面,生生合作。开放式教育理念下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构建能够促进学生与学生之间团结互助,密切合作完成任务的能力。同伴关系的发展程度不仅对于学生生活学习心理的健康成长有着重要的作用,同时也符合当前社会关系处理上急需的合作意识和团队意识能力要求。

三、当前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构建的困难

总的来说,当前国内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构建存在着很多问题和难点,由此,开放教育理念下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构建仍需要从接受能力、内容构建以及相关的机制性模式等方面进一步作出努力。

(一)教师素养问题首先,受传统教育观念影响,开放教育理念下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构建容易出现偏差。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引入我国的时间较短,对于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理论研究和教学实践应用还处在探索阶段,再加上受传统教学模式长期应用的现状,不仅多年从事教育工作的教师难以完全摆脱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作为课堂主体的学生也很难从传统的教学思维和应试教育的形势下解脱出来。教师教学观念不革新,开放教育理念下的翻转课堂就很容易形成传统教学理念的变相发展;其次,开放教育理念下构建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对于教师个人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方面,与传统讲授型教学模式相比,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应用需要教师投入更多的精力和时间进行学习任务组织、微视频制作、课前自主学习、课堂教学的开展等等,同时还需要对于学生的学习状况进行及时的跟踪和反馈,对于学生中出现的比如自学阶段、课堂任务阶段、作业阶段等问题还需要及时的进行了解和解决。这些都无疑加重了教师的教学负担。另一方面,开放教育理念下的翻转课堂教学对于教师本人的知识结构、教学理念、教学思路以及教学组织能力、创新能力和信息素养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翻转课堂教学实践中出现的教学问题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出现于2007年的美国,历经四年的实践积累才得到进一步的推广,我国是在2011年底引入的,并且国内大多数学校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构建还处在试验阶段,还未实现进一步的有效完善和推广。因此造成了翻转课堂教学实践过程中出现很多教学方面的问题。比如学校类型和学科应用适应性问题,在国外翻转课堂教学一般应用于自然科学课程上,对于人文科学课程的翻转课堂实践应用还较少,国内中小学教育阶段寄宿制学校的学生缺乏必要的微视频自学条件,还有翻转课堂在不同能力水平学生的应用上也存在诸多困难;比如,当前国内翻转课堂教学上极度缺乏自身特色的教学模式构建,并且呈现出重教学模式构建,轻学生学习需求的发展态势,这种充满盲目,没有考虑具体学科特点、学段特征、学校状况的教学模式的做法显然是不合理的;还比如,翻转课堂教学模式需要现代信息技术作为支撑,很多学校尚未具备足够的现代教育技术条件,即便拥有了技术基础,但是过于重视技术应用,轻视教学理论指导的态势十分显著,另外,优秀网络教学资源短缺依然是制约翻转课堂教学实践的关键性问题。

(三)翻转课堂国内教学实践的深层次思考翻转课堂是建立在构建主义、人本主义等现代优秀学习理论的基础上形成的教学模式,它与开放教育理念的核心即以人为本的理念一脉相承,同时由于翻转课堂对于现代教育技术的充分利用,使得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从一开始就被寄予厚望。但是从国内教学实践来看,由于翻转课堂配套的评估机制以及跟踪反馈机制的建设还不够完善,很多学生学情信息没有得到更高效的收集和使用,使得翻转课堂个性化学习的效果还有待进一步提高。与此同时,在当前国内素质教育改革还未呈现出教育主导的形势下,应试教育及其衍生出来的机制制度以及管理方式很难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构建过程中起到正面作用,因此,不利于翻转课堂的实施,也不利于学生思维方式、创新能力的培养。由于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引入是带着光环进入我国教育领域的,因此在实践过程中无论推广的范围、程度以及力度都是前所未有的,但是师生热情高并不代表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构建就没有问题,当前国内关于翻转课堂大多侧重于实施层面,但是对于实施翻转课堂的缘由、与国内教学现状的有效衔接、国内实施翻转课堂的实际依据及其产生问题的解决都还缺乏相应的学术研究。因此开放教育理念下的翻转课堂模式构建任重而道远。

四、开放教育理念下翻转课堂教学的构建策略

(一)变革教育理念,理性推进国内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本土化实践对于任何一种新兴教育模式的引入和实践来说,不仅仅需要具备实践的热情,同时也需要理性分析研究精神的全程贯穿。纵观翻转课堂在基础教育阶段以及高等教育阶段的经典实践案例,我们能够看到开放教育理念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对于我国素质教育发展的巨大推动作用。与此同时,我们也看到了成功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实践不是某一个教师、某个学校校长”心血来潮“的事情,它是自上而下的彻底改革,自下而上的广泛认可,才能够彻底打破传统教育理念束缚,才能够有效发挥翻转课堂的实践价值。在这里,我们重点探讨一些教师教育理念的转变问题,上面已经说了如果没有教育理念的变革,翻转课堂就会沦为传统教育理念异化的工具。因此,在教学改革过程中,学校要特别明确翻转课堂的意义,明确开放教育理念的必要性,明确传统课堂模式授课会受到怎样的惩罚。只有全师生监督下的制度设置,还有不断的教学理论认知程度的提高才能够促进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

(二)注重教师素养培训开放教育理念下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构建固然需要理性的进行本土化实践,这也必然会对教学关系之一教师的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针对教师素养存在的不足,首先来说,要尽快革新教育观念,梳理与当前教学改革相适应的新型课程观、教学观、学生观和团队合作观等翻转课堂的基本理念,与此同时还应该根据翻转课堂对教师教学素养、信息素养等提出的要求进行参照,积极配合学校关于翻转课堂教学改革的培训考核制度要求,并且自觉树立利用新型网络技术提高个人教学能力的意识,围绕以学生为本的核心变革理念,积极探索适合学生阶段发展的探究式教学方式、项目教学方式等,努力调动学生积极参与的主动性以及学习的自觉性,培养学生课堂学习任务的知识的转化能力,信息分析和综合的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乐于合作交流的能力。

(三)重视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构建中的技术应用技术是开放教育理念推行的助推器,同样也是承载开放教育资源运动的基础,因此对于国内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构建,要特别注重技术问题的解决以及技术应用的程度。具体来说,首先,加快信息技术基础设施建设,为翻转课堂更好的实施提供技术环境支撑。从《2006-2020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中我们能够看到,缩小数字鸿沟被列为六项重要计划之一。虽然当前我国城市和农村教育在信息化建设上都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是在信息技术基础设施建设比如学习平台建设、系统软件开发、智能终端引入和利用等方面依然存在着利用率低、普及形式化等问题,由此,加快农村教育信息技术科技投入力度,缩小城乡教育差距,能够有效改善翻转课堂技术支撑不足的问题。其次,利用信息技术,开发适合翻转课堂实践的教学资源。翻转课堂需要信息技术提供辅助支撑,通过信息技术课程研制理论的指导,把信息技术与课程有效整合起来,扩大试点改革学校的课程开发自主权利,使课程从各个层面和纬度都能够对接翻转课堂的教学实施,认清形势,把握好变革传统,提高效率的根本目标,并从课程内容、课堂内容教学方式强化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的效果。

五、结束语

总之,通过上述分析,我们对开放教育理念下构建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重要意义有了一个更为清晰的认识。在未来的工作中,我们要始终在新课改的引导下,积极筹措资源,结合时展特点,来对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予以完善,并加大相关教学研究活动。促进我国高校课堂教学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

参考文献:

[1]曹育红.基于开放教育资源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研究[J].成人教育,2014,34(01):72-75.

[2]疏凤芳.基于翻转课堂的开放教育教学模式研究———以《现代教育技术》课程为例[J].软件导刊,2014,13(04):193-195.

[3]肖立志.“翻转课堂”视域下的远程开放教育式课程教学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4(07):158-160.

[4]姜玉莲.基于微课程构建开放教育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设计研究———以基层电大课程实践为例[J].中国远程教育,2014(03):52-60.

[5]黄美初,沈敏敏.翻转课堂与MOOCs在开放大学教学中的有效结合研究———太极四重嵌套式的翻转课堂与MOOCs相结合架构初探[J].远程教育杂志,2015,33(02):62-70.

[6]蒋立兵,陈佑清.教师教育课程开放资源建设与翻转课堂实践研究———以教师教育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有效教学”的建设为例[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6(08):46-49.

作者:夏玲 单位:益阳广播电视大学开放教育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