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社科杂志范文

社科杂志范文

前言:写作是一种表达,也是一种探索。我们为你提供了8篇不同风格的社科杂志参考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给你带来宝贵的参考价值,敬请阅读。

社科杂志

社科期刊的创新发展

一、新时代社科期刊创新发展与问题导向

新时代我国的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转化,主要矛盾的情况发生变化会造成工作重心和任务发生改变,必须据此调整任务、策略,否则发展就会停滞或偏道。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就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生态等方面的发展提出了一系列新任务、新要求、新举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形成了“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如何应对新时代提出的新要求,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常务副总编辑王利民表示,要用新时代的崭新命题推动哲学社会科学期刊的创新发展,他指出,学术期刊的创新发展要做到四个结合:一是要将研究的问题导向与新时代主要矛盾转化相结合。要站在新时代主要矛盾发生变化的背景和框架下来认识问题,使社科期刊对问题导向的认识更全面,更具有前瞻性、战略性与时代性;二是将问题导向与学科导向相结合。他主张在研究过程中将实践话语、政策话语、现论话语、教科书话语、宣传话语等六大话语体系统合起来,社科期刊要促成研究成果从学术化、学理化到学科化的转变;三是将问题中的学术与学术中的问题相结合。他认为应尊重学科发展的不同规律,社科期刊要依循学术发展的逻辑,实现自身价值;四是专业化分工与跨学科研究相结合。他指出综合性期刊承担着发表跨学科研究成果的优势,要使学科发展研究的规律和学术研究的规律逐步得到升华。

二、新时代社科期刊创新发展与意识形态导向

社科期刊的创新发展要始终坚守正确的政治立场和价值取向。期刊作为宣传党和国家观点、思想的重要阵地,应当坚守正确的政治立场,始终与党中央保持一致。意识形态属性被列为学术期刊的指标评价体系。因此,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常务副总编辑王利民提出新时代社科期刊的发展一定要紧扣主席5•17讲话精神及的精神。《学习与探索》总编张磊从期刊的意识形态方面提出综合性期刊如何在正确的政治导向下,处理好期刊之间的竞争问题,服务好国家。《广东社会科学》总编江中孝认为期刊的办刊不能再走老路,要走高质量发展之路,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要把好政治关。《人文杂志》副总编秦开凤也提到,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期刊应当是引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坚强堡垒,意识形态不是一个虚无的东西,体现在办刊上,就是要把好政治导向关,坚持正确的办刊方向,这是学术期刊健康可持续发展的根本政治保证。

三、新时代社科期刊创新发展与文化自信提升

文化自信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也是重大的理论创新。这意味着新时代党和国家对文化自信的要求,已经上升到民族复兴的高度。《江海学刊》总编韩璞庚在题为“新时期创新发展、期刊发展与文化自信的问题”的发言中提到,中国的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远远落后于经济现代化的步伐。传统的学术话语体系无法解释、包容和阐释全球化带来的现代化的现象,中国学术长期以来处于引进和吸收西方成果的过程,因此学术期刊对中国学术话语权的提升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和责任。他还就如何建构中国话语体系问题提出了自己的认识:一是对当代的问题进行追问,切中要害;二是对社会现实中的问题提炼出基础性的话语;三是概括出一系列的命题,推论出一系列的范畴,要在系统的学理基础上,锤炼出自己的话语体系。一个民族的发展需要自己的哲学理论,引领自己的民族走向未来,所以中国的学术要形成中国学派。中国学派的形成除了顶层设计,还需要以下内容和标志:一是问题域的形成;二是在问题域的基础上形成学术命运共同体;三是出标志性的研究成果;四是形成共同的研究纲领。《东岳论丛》总编王波高度赞同韩璞庚的观点,同时指出,四十年来中国从经济总量和军事力量来说,综合国力提升了很多,但是中国的话语权在世界上影响很小,西方牢牢掌握话语权。因此提升学术话语权是期刊创新发展的重大责任,要找到中国文化的精神内核,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好声音,牢牢掌握自己的话语权。要提升中国的学术话语权,彰显文化软实力和文化自信必须要先构建中国的学术话语体系。

四、新时代社科期刊创新发展与期刊特色的培育

学术期刊在激烈竞争的市场环境中,如何凸显自身特色,形成自身不同于其他刊物的特质与个性,是刊物恒久不变的话题。如何坚持特色是困扰综合性期刊发展的一个“老难题”,《学习与探索》总编张磊认为社科期刊的重复问题已然比较严重,有很多期刊就是封面和名称的不同,里面的内容毫无特色。她指出,学术期刊在选学术前沿的时候要注意避免选题上的雷同和作者上的争夺问题,处理好地方性鲜活的问题与宏观的选题之间的矛盾。《广东社会科学》总编江中孝认为虽然社科综合期刊确实面临着专业化与综合性的问题,但是综合性期刊要坚持专业化和特色化,就应该坚持走特色专栏和专题的道路。他分享了孙中山和辛亥革命、港澳台两个特色研究专栏的经验,认为综合期刊特色栏目的培育会极大地提升刊物在国际上的影响力。云南省社会科学院院长何祖坤指出,民族问题研究和国际问题研究是云南的两大特色,挖掘民族学和国际问题研究学者的智慧,打造和整合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研究和国际问题研究等团队的力量,提高研究质量、出精品成果,是进一步提升云南省社会科学院期刊群,如《云南社会科学》《南亚东南亚研究》《华夏地理》等特色、品质和影响力的重要基础。《云南社会科学》执行主编李向春提到,《云南社会科学》作为云南哲学社会科学的一流期刊,经过了近40年的发展,一直连续入选三大核心期刊,在国际问题、民族学、地方历史文化方面独树一帜,凸显了刊物地域特色、学科特色、研究特色,克服了同质化倾向。推出的孟中印缅经济走廊建设、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一带一路”专题、跨境经济合作区建设、边疆和平稳定发展、文化遗产保护、生态人类学、宗教哲学、地方历史与经济研究等具有云南特色的一些专题栏目,取得了很好的反响,在利用云南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的优势、进一步培育有竞争力的特色名栏、扩大期刊的国际影响力等方面仍大有可为。

继续阅读

期刊通常分划为哪几个等级?

1992年以来,各级政府职能部门,各类学术机构和很多高等院校,对期刊进行了多次评奖和分级研究,这些评奖或分级可分为以下三个层次。

(1)全国性的,如:

国家期刊奖

全国百种重点社科期刊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要览入选期刊

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

继续阅读

社科学术期刊编辑与国家文化安全

【摘要】文章通过编辑与国家文化安全、“一带一路”建设与国家文化安全、社科学术期刊编辑与“一带一路”倡议中的国家文化安全三个维度,初步探讨了“一带一路”建设、国家文化安全和社科学术期刊编辑三者间的相互关联性;提出编辑在维护“一带一路”建设中国家文化安全的责任和相应做法,对当下的编辑实务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一带一路”;国家文化安全;学术视野;编辑理念

自2013年国家主席出访中亚和东南亚国家期间先后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简称“一带一路”)倡议,2015年3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外交部、商务部联合《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以来,围绕“一带一路”建设,学界展开了多角度研讨,其中大部分侧重于经贸、国际合作等层面,对国家文化安全和学术期刊编辑方面的研讨相对鲜见。在“中国知网”,笔者以“国家文化安全”为主题检索,得到1246条相关结果(时间跨度为1995年2月5日至2017年10月30日),其中近1/5的篇目为博士、硕士学位论文,近1/6的篇目为相关年会论文集,1/5强的篇目为报纸刊登的文化专题及报道,关于学术出版和文化传播的文章只有数十篇;以“社科期刊编辑”为主题词检索,得到247条相关结果(时间跨度为1988年5月20日至2017年10月15日),相关文章多以期刊办刊定位、主题策划、编辑业务、技术规范等内容为主,其中有相当一部分篇目为期刊召开的学术会议信息;以“编辑与国家文化安全”为主题词检索,得到13条相关结果(发表时间基本为2000年以后),其中有10个篇目与期刊编辑相关,涉及编辑工作与国家文化安全的有《编辑工作与国家文化安全》(齐琳,《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2期)、《国家文化安全与编辑使命》(苏娟,《江南社会学院学报》2007年第4期)、《编辑政治意识与国家文化安全》(苏娟,《国际关系学院学报》2008年第1期)、《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编辑出版事业与国家文化安全》(彭莹莹、刘友琼,《知识经济》2010年第1期)、《论粮油期刊文化与粮食文化观——兼论粮油期刊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实施国家粮食战略中的文化使命》(吴成福,《河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2期)、《从编辑的视角谈学术期刊政治性错误的避免》(罗香,《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4年第6期)等屈指可数的几篇文章;以“期刊编辑与国家文化安全”为主题词检索,得到46条相关结果(时间跨度为1988年5月20日至2017年3月15日),谈及学术期刊的文献有8篇,余者皆为杂志简介或约稿启示;以“社科学术期刊编辑与国家文化”为主题词检索,得到41条相关结果,其中涉及相关主题的文章也只有8篇。由此可见,对社科学术期刊编辑与国家文化安全的研究,学界关注较少,在“一带一路”建设大背景下的相关研究就更鲜见。基于此,笔者尝试对此做初步探讨。

一、编辑与国家文化安全

编辑一词,有两层含义:用作动词时,指对资料或文稿按一定要求进行策划、整理、加工;用作名词时,指从事编辑工作的人。本文主要探讨从事编辑工作的人,即其名词范畴。说到编辑,人们会很自然地将其与文字联系在一起。文字是文化的一种书写符号,是文化的组成部分。历史地看,很少有文化能脱离文字而得以流传,中华文化、中华文明历时五千年流传至今,得益于文字——汉字的贡献,其中文字从业者——编辑功不可没。孔子可谓是最早的“编辑”,由他编辑的《诗》《书》《易》《礼》《乐》《春秋》盛传至今,成为我国学术文化的源头。由此可见,在文化的传承中,编辑起着“穿针引线”的作用,是文化传承的重要力量。从整个文化生产的过程和传播方式来看,编辑是当代文化生产的组织者与设计者、优秀文化传播的引导者和选择者、文化传承积累中的呵护者与发现者。文化,是一个很难准确界定的复杂概念,它包含太多的内容,但有一点是确定的:文化是一个国家的根基、是立国之本。无论全球化发展势头多么强劲,各个国家的个性——文化依旧散发着其独有的光芒。但随着全球化、信息化时代的到来,文化在国家安全中的地位和作用变得越来越重要,因而文化安全、尤其是国家文化安全越来越受到各方的关注。那么,什么是国家文化安全?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来看看国家安全的概念及其构成。国家安全是一个国家的基本利益,也就是没有外部威胁和侵害、没有内部混乱和疾患的客观状态;当代国家安全的构成有:国民安全、国域安全、资源安全、经济安全、社会安全、主权安全、政治安全、军事安全、文化安全、科技安全、生态安全、信息安全等12个构成要素。由此可见,文化安全是关涉国家安全的重要一环。从国家安全的视角看,国家文化安全包括多方面的内容,但其中最主要的是语言文字安全、风俗习惯安全、价值观念安全和生活方式安全四个基本方面,这些恰恰关乎一个国家的社会意识形态、民众个性特征,是影响国家社会稳定的重要环节,也是社会科学研究最常涉及的领域,是关系国家安全的“软保障”。

二、“一带一路”建设与国家文化安全

“一带一路”倡议是国家主席2013年出访中亚和东南亚国家期间提出的重大倡议。2015年3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外交部、商务部经国务院授权,联合了《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以下简称《愿景与行动》),由此拉开了“一带一路”建设的序幕。正如《愿景与行动》所言,加快“一带一路”建设有利于沿线各国经济繁荣与区域经济合作,加强不同文明间的交流互鉴,促进世界和平发展,是一项造福世界各国人民的伟大事业。当然,“一带一路”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须坚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以推进沿线国家发展战略的相互对接。“一带一路”贯穿了欧亚非三个大陆,其一头是活跃的东亚经济圈、一头是发达的欧洲经济圈、中间是广大的腹地国家,几乎涵盖了大半个地球。“一带一路”建设以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为主要内容,其中,民心相通是“一带一路”建设的社会根基,它通过传承和弘扬丝绸之路友好合作精神,广泛开展文化交流、学术往来、人才交流合作、媒体合作、青年和妇女交往、志愿者服务等活动,为深化双、多边合作奠定坚实的民意基础。由涉及的内容看,民心相通主要为人文社会科学方面的联系,更多地体现着社会文化特征,确切地讲,其涉及的恰是文化安全问题。当文化在同一社会内部从一代传至另一代时,称为“社会遗传”;当文化从一个群体传至另一个群体、从一个社会传入另一个社会时,则可称为“文化扩散”。前者,我们称之为传承;后者,我们可称之为传播。“一带一路”沿线途径中亚、西亚、俄罗斯、东南亚、南亚、波斯湾、印度洋、地中海、波罗的海,延伸至欧洲,不难看出,其间各种文化有传承,但更多的是传播。“一带一路”沿线激荡着活力,给世人提供了充满想象的发展机遇和发展空间;但其中也充斥着难以预期的风险和挑战:战乱频仍的中东、西亚、北非,深受“IS”影响的东南亚,极端势力和“三股势力”活跃的中亚,深陷“叙利亚难民”之苦的欧洲——不仅如此,“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有着各异的价值观和信仰,亦各有其生活方式和风俗习惯。当然,此处的“生活方式”是与国家安全相关联的生活方式,并非传统意义上我们所理解的与生产活动、经济活动等相对应的狭义的生产方式,而是指人们在一定社会条件和环境下形成的涉及物质和精神、经济与政治、个人与社会等领域的言行模式,是生活方式的广义范畴,它既包括物质生活在内,也包括精神生活在内;既包括经济生活在内,也包括政治生活在内;既包括私人范围内的生活,也包括公共领域中的生活。它是文化最集中的体现,是个人内在价值观念的社会性外化,也是社会外在风俗习惯的个体性活化。随着地球村的形成、现代网络通讯的普及,各种文化的交往、交流、碰撞势在必然,国家的主流文化将受到直接影响。可以说,一定的社会背景会产生一定的社会价值观,形成一定的社会意识形态,主导主流文化的导向。“一带一路”建设使我们与世界的联系愈加紧密,使各个国家的民众交流交往更加便捷,同时,各种价值观也相伴以不同的方式、在不同的背景下汇聚、碰撞,其结果一定会带来富含促推社会文化发展的鲜活动力,当然其间也难免掺杂着污泥浊水。在信息爆炸式传输的当今时代,少有国家能完全屏蔽这些污泥浊水,再加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复杂、多变的社会政治经济环境,沿线国家民众受到各种不良思潮的影响似是在所难免,尤其是在意识形态方面,影响将更为深远。对我国而言,这种文化的碰撞、冲击必将干扰我国主流文化的发展方向,直接影响我国的国家文化安全,进而影响我国的国家安全,对此我们决不可等闲视之。

三、社科学术期刊编辑与“一带一路”倡议中的国家文化安全

继续阅读

社会科学普及长效体制的构建

一、打造经验丰富的专业人才队伍

构建社会科学普及工作的长效机制要求必须打造一支社科普及工作经验丰富的专业人才队伍。一方面,应该强化社会科学普及工作专业队伍建设,培养选拔品德好、专业精、水平高的研究者从事科普工作,以科普课题立项、科普成果评奖、科普能力培训等吸引专家学者尤其是年轻学者参与;③另一方面,要加强社会科学普及工作志愿者队伍建设,构建遍及社会各个领域的兼职人才网络。只有通过专兼职相结合的方式,才能为社会科学普及工作的长效性提供人才保障。

二、创建丰富多样的巩固活动机制

创建丰富多样的巩固活动机制可以从三个方面努力。第一,实施重点计划和品牌战略,全力打造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社会科学普及精品。各个社会科学普及工作委员会和社科联可以依托图书馆、博物馆、广播电视报纸杂志等科普阵地,针对人民群众的精神需求和个性特点,制订具体的活动计划,开展人民群众通俗易懂、喜闻乐见的活动,争取打造社会科学普及精品。如重庆市设立的“三峡大讲坛”,电视台设置的“人文天下”“重庆掌故”等④已经成为重庆人民喜闻乐见的优秀品牌,同时《改革》《探索》《现代法学》《西南大学学报》(哲社版)、《重庆大学学报》(哲社版)等学术期刊也成为社科普及重要品牌载体。第二,探索多种渠道和活动形式,充分利用新媒体技术,建设社会科学普及网络,利用网络平台整合社科普及资源。第三,坚持社会科学普及进学校、进企业、进社区、进农村,积极培育新的水平高、影响大的活动形式。比如可以开展“社会科学普及周”“专家义务咨询”“科普读物展示”“重庆历史文化行”“中国梦重庆梦”“重庆青年人才论坛”等活动,还可以与出版社、重庆报业集团、广播电视网络等合作开展各种各样的活动形式,形成强势的普及效果,实现社会科学普及工作的科学化、现代化、常态化和长效性。

三、完善科学合理的评价激励机制

要构建社会科学普及工作长效机制,必须重视对社科普及工作成效的积极评价,完善定向资助和表彰奖励相结合、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相结合的评价激励机制。首先,社会科学普及工作的相关部门建立和完善科学合理的量化考核制度,制订相应的考核评价标准,为对社会科学普及工作的单位和个人及时进行奖励提供制度依据。其次,完善多种奖励方式,可以根据在社会科学普及工作中所作出的贡献大小,分别采取定向资助和表彰奖励相结合、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相结合的激励方法,形成系统的奖励体系。再次,将社会科学普及工作纳入社会科学规划项目、评奖范围和精神文明创建评价体系,改变和完善科普工作表彰方法,变“软指标”为“硬任务”。⑤每年都要对社会科学普及工作作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进行奖励,而且把社会科学普及读物和学术著作都作为社会科学的重要成果同等看待,可以设置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等条件成熟的时候可以设置单独的社会科学普及工作奖,通过多种方式奖励,充分调动各学会、协会、研究会、社会科学普及工作者以及社会各界的参与社会科学普及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促进社会科学普及工作良好环境的形成,实现社会科学普及工作的规范化、常态化、长效化。

四、建立多种渠道的经费保障机制

为了推动社会科学普及工作的顺利开展,还必须建立多种渠道的经费保障机制。我们可以建立一个社科普及工作正常的经费投入机构,中央和各级政府都要建立以政府拨款为主渠道,社会筹资、单位自筹、利用外资等多渠道的投入体系,不断改善社会科学普及工作条件。⑥一是中央和地方政府都要建立专门的社会科学普及工作经费财政拨付机制;二是中央和地方宣传部要建立相应的年度重大社会科学普及活动经费划拨机制;三是社科联建立相应的社科普及经费筹集机制;四是各高校、党校、图书馆、博物馆、广播电视报刊、出版社等各界社科普及单位也要完善经费自筹机制,形成一个多种渠道的经费筹集保障机制,为社会科学普及工作长效机制的构建提供坚实的物质保障。

继续阅读

社会科学普及工作的思考

一、打造经验丰富的专业人才队伍

构建社会科学普及工作的长效机制要求必须打造一支社科普及工作经验丰富的专业人才队伍。一方面,应该强化社会科学普及工作专业队伍建设,培养选拔品德好、专业精、水平高的研究者从事科普工作,以科普课题立项、科普成果评奖、科普能力培训等吸引专家学者尤其是年轻学者参与;③另一方面,要加强社会科学普及工作志愿者队伍建设,构建遍及社会各个领域的兼职人才网络。只有通过专兼职相结合的方式,才能为社会科学普及工作的长效性提供人才保障。

二、创建丰富多样的巩固活动机制

创建丰富多样的巩固活动机制可以从三个方面努力。第一,实施重点计划和品牌战略,全力打造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社会科学普及精品。各个社会科学普及工作委员会和社科联可以依托图书馆、博物馆、广播电视报纸杂志等科普阵地,针对人民群众的精神需求和个性特点,制订具体的活动计划,开展人民群众通俗易懂、喜闻乐见的活动,争取打造社会科学普及精品。如重庆市设立的“三峡大讲坛”,电视台设置的“人文天下”“重庆掌故”等④已经成为重庆人民喜闻乐见的优秀品牌,同时《改革》《探索》《现代法学》《西南大学学报》(哲社版)、《重庆大学学报》(哲社版)等学术期刊也成为社科普及重要品牌载体。第二,探索多种渠道和活动形式,充分利用新媒体技术,建设社会科学普及网络,利用网络平台整合社科普及资源。第三,坚持社会科学普及进学校、进企业、进社区、进农村,积极培育新的水平高、影响大的活动形式。比如可以开展“社会科学普及周”“专家义务咨询”“科普读物展示”“重庆历史文化行”“中国梦重庆梦”“重庆青年人才论坛”等活动,还可以与出版社、重庆报业集团、广播电视网络等合作开展各种各样的活动形式,形成强势的普及效果,实现社会科学普及工作的科学化、现代化、常态化和长效性。

三、完善科学合理的评价激励机制

要构建社会科学普及工作长效机制,必须重视对社科普及工作成效的积极评价,完善定向资助和表彰奖励相结合、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相结合的评价激励机制。首先,社会科学普及工作的相关部门建立和完善科学合理的量化考核制度,制订相应的考核评价标准,为对社会科学普及工作的单位和个人及时进行奖励提供制度依据。其次,完善多种奖励方式,可以根据在社会科学普及工作中所作出的贡献大小,分别采取定向资助和表彰奖励相结合、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相结合的激励方法,形成系统的奖励体系。再次,将社会科学普及工作纳入社会科学规划项目、评奖范围和精神文明创建评价体系,改变和完善科普工作表彰方法,变“软指标”为“硬任务”。⑤每年都要对社会科学普及工作作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进行奖励,而且把社会科学普及读物和学术著作都作为社会科学的重要成果同等看待,可以设置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等条件成熟的时候可以设置单独的社会科学普及工作奖,通过多种方式奖励,充分调动各学会、协会、研究会、社会科学普及工作者以及社会各界的参与社会科学普及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促进社会科学普及工作良好环境的形成,实现社会科学普及工作的规范化、常态化、长效化。

四、建立多种渠道的经费保障机制

为了推动社会科学普及工作的顺利开展,还必须建立多种渠道的经费保障机制。我们可以建立一个社科普及工作正常的经费投入机构,中央和各级政府都要建立以政府拨款为主渠道,社会筹资、单位自筹、利用外资等多渠道的投入体系,不断改善社会科学普及工作条件。⑥一是中央和地方政府都要建立专门的社会科学普及工作经费财政拨付机制;二是中央和地方宣传部要建立相应的年度重大社会科学普及活动经费划拨机制;三是社科联建立相应的社科普及经费筹集机制;四是各高校、党校、图书馆、博物馆、广播电视报刊、出版社等各界社科普及单位也要完善经费自筹机制,形成一个多种渠道的经费筹集保障机制,为社会科学普及工作长效机制的构建提供坚实的物质保障。

继续阅读

校级社科项目运行管理制度优化

《技术与创新管理杂志》2015年第二期

1校级社科项目运行管理现状

校级社科项目每年组织审批一次,运行管理过程分为组织申报、立项申请、学院学术委员会评定、学校专家会议评审立项、签订项目合同书等若干环节。在项目评审环节,评审专家组由校内同行业的6位学术专家和1位财务专家组成。项目申请人以现场多媒体汇报的形式,从项目选题、立项依据、研究思路、研究基础、方案设计、技术路线、创新程度等方面进行阐述。评审专家组在听取申请人汇报的基础上,围绕项目设计进行具体提问,再根据汇报和回答情况综合考虑项目的可行性和创新点等内容,对每项项目进行现场评审打分。最终,校学术委员会根据每位申请人评审环节得分情况,决定最终予以资助的项目名单。从2004年至今,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共进行了九次校级社科项目资助立项(2008、2009年未开展),立项数和经费投入情况详见表1。表1的数据说明校级社科项目的经费投入从2011年之后大幅度递增。其中,2014年的经费投入是2004年的4.5倍,体现出学校对社科项目重视程度,说明该校对社科项目的培育意识显著增强。然而,随着校级社科项目规模的逐年扩大,项目名额和经费数目不断增加,项目运行管理中暴露了许多新情况和新问题。对校级社科项目运行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探究,研究从优化创新其运行管理制度,提高管理效率、管理效果和管理效能,最大程度发挥经费投入的使用效能,成为校级社科项目管理工作亟待解决的问题,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2校级社科项目运行管理制度存在的问题

2.1项目类型单一目前,校级社科项目所设置项目未进行专业划分,类型单一,导致申报项目时出现“扎堆”现象。在项目申报过程中,职称级别和年龄层次不同的申报人都在申报同一类型的校级社科项目,造成青年博士立项少,绝大多数项目都被副高及以上职称科教人员获取的结果。以2010—2014年5年的校级社科项目立项数为例,青年博士获批的项目仅占17.9%,不到项目总数的五分之一,剩余的项目获批者均为副高职称以上,其中又以正高职称居多(详见图1)。青年博士申报的校级社科项目在进行评审时,评审专家论资排辈观念普遍存在,在决定资助对象时把立项机会更多的留给工龄较长、职称较高和资历较深的科教人员。这种情况下,不仅打击了青年博士申报项目的积极性,不利于青年学者科研能力的锻炼和科研素质的提升。在这种背景下,科研项目的综合效应难以充分发挥,不利于人文社会科学的可持续发展。

2.2项目执行期限短校级社科项目的执行期限为2年,成果形式主要是专著和论文。其中,对专著要求是其必须正式出版,对论文的要求则是必须在认可的核心期刊上发表2篇且需要见刊。从近年来各类项目成果的形式来看,90%以上是学术论文的形式。对于社科项目研究而言,学术论文又以实证分析居多,需要足够的数据支撑。通过对近年来各社科项目的统计分析,绝大多数项目运行过程中需要进行大量实地调研和数据分析,因此多数项目研究周期较长。此外,通过对部分项目申请人进行访谈,在有限的期刊资源与待数量日益增多的背景下,项目负责人在项目研究取得一定成果后,成果的发表过程耗时较长。论文见刊周期增长直接造成部分项目不能在规定时间内按期结题。

2.3项目跟踪管理环节缺失校级社科项目存在重立项、轻管理的现象。由于疏于管理,部分项目较长一段时间内没有取得任何研究成果,一些项目甚至被搁置,处于暂停状态。此外,部分具有较高学术水平的项目,有机会争取高级别社科项目的项目也因管理缺失导致产出较低的现象。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在于校级社科项目跟踪管理环节缺失,没有项目的开题论证、阶段性考核和结题验收环节。跟踪管理环节的缺失,项目进展情况难以得到督促和检查。同时,项目的过程管理缺失下,无法对项目的既定研究成果进行审查。校级社科项目在一定程度上成了一种“福利”,最终结题形式化,客观上造成项目无人监督管理的情况,造成科研经费的浪费。截止到2014年,校级社科项目立项数已经累计到283项,经费投入累计至537万元(见表1),然而,在2010年之前,由于没有结题验收环节,导致144个项目由于时间久远、人员变动等诸多原因而无法进行结题验收。在2013年9月才对2010、2011年立项的57个项目进行了专家会议验收,其中有12个项目以“没有完成既定目标”申请延期结题,剩余45个项目进行了验收。虽然45个项目通过了结题验收,但从项目完成情况来看,总体质量不高,研究成果创新性不高,项目成果产出不多。仅有少数项目在校级社科项目的研究基础上成功申请到高级别社科项目。在项目研究成果的转化和开发方面,现有的校级社科项目成果转化率低,造成科学研究的极大浪费。

2.4项目经费使用率低以2012年校级社科项目为例,2012年共资助项目23项,执行期限为2年,结题验收截止至2014年,但是由图2的数据可以看出,23项项目中仅有1项项目经费使用率达到100%,近三分之一项目的经费使用不到50%。类似情况在历年同样存在。3.5项目培育效果不显著设立校级社科项目的初衷是为了培育省级、国家级社科项目,然而从2010—2014年五年校级社科项目和省级、国家级社科项目立项情况来看(见表2),校级社科项目对争取省级、国家级社科项目的影响可以说是微乎其微,没有实现项目数逐年稳定增长的预期目标,省级、国家级社科项目的培育绩效没有达到。

继续阅读

重症护理学教学中学生职业素质的培养

【关键词】隐性职业素质;急危重症护理学;教学

临床中,急危重症护理学的基础是现代医学以及护理学专业理论,主要研究急危重患者的急救、特别监护等综合性的一种应用学科,需护生具备良好的职业综合能力以及隐性职业素质[1]。为探讨和分析在急危重症护理学的教学中学生隐性职业素质的培养措施和效果,本文作者选取2016年9月至2018年7月在本校学习的护生100例为研究对象,具体研究见下文。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9月至2018年7月在本校学习的护生100例,随机分为乙组(50例)、甲组(50例)。男性10例,女性90例;年龄16~19岁,平均(17.89±1.03)岁。两组资料比较,差异不明显(P>0.05),可比较。

1.2方法

乙组学生常规急危重症护理学教学,在此基础上培养甲组学生的隐性职业素质。

1.2.1隐性职业素质教育的渗透由非护理专业专家给予护生隐形职业素质的培训,使护生了解自身专业重要性,还可看出各界人士对护理专业重视,从而感受敬业精神可贵,意识到敬业是职业人的一种基本素质。

继续阅读

地方社科院图书馆现状

地方社科院图书馆事业与社会科学研究事业是相伴相依,同步发展起来的,它是社会科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进一步发展必然依托的基础和支柱。20多年来,随着社会科学研究地位的提高和自身的发展,地方社科院图书馆也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全国各地社科院建立了30多所图书馆,中国社科院系统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丰富,现代化建设受到不同程度的关注。工作管理日益科学化,队伍整体素质有所提高,服务方式和服务手段不断改进,应该说,地方社科院图书馆事业取得了很大成就,但也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1地方社科院图书馆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1.1观念落后,信息意识淡漠

地方社科院图书馆属于财政全额拨款的行政性事业单位。长期以来在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下,形成自我封闭、各自为政,靠吃“皇粮”度日的状况,工作人员信息意识淡漠,观念比较落后。面对信息时代的挑战反应迟缓,缺乏紧迫感和使命感,缺乏开拓创新精神,严重阻碍了地方社科院图书馆事业的进一步发展。

1.2经费严重不足,文献入藏量锐减

地方社科院图书馆的经费来源是靠财政拨款。随着书价的不断上涨,经费不足也成为困扰地方社科院图书馆发展的主要问题。以山西省社科院图书馆为例,20世纪80年代初购书经费最高达32万元,而90年代以来,年购书经费最高20万元,最低仅为1万元。使许多连续性文献有所中断。特别是价格昂贵的外文杂志更是无力购买,从而造成新的信息闭塞,严重影响了地方社科院图书馆为科研服务、为决策服务和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的效果。

1.3人员队伍不稳,专业人才流失严重

在职人员因长期人才安排不当,工作环境条件差,物质待遇低,以及与此相关联的社会地位不高等原因而降低或缺乏工作热情和积极性。此外,虽然目前图书馆的人才结构较之前些年有长足的进步,但大部分工作人员都不是学图书馆专业或计算机专业,且普遍存在知识老化、知识结构单

继续阅读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