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模式创新研究范文

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模式创新研究范文

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模式创新研究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模式创新研究

《浙江农业科学杂志》2014年第十期

1泰兴市农业广播学校采取的农民教育培训模式

针对农民学习习惯的特点,泰兴市农业广播学校坚持以人为本,一切从农民需求出发,创新培训模式,通过几年的探索,摸索出了一系列富有特色,并行之有效的培训模式。

1.1优化传统教学模式传统的教学方法虽有缺点,但它便于组织学员,适于大规模,广谱性知识的传授。在每年2次的农业专项技术培训中大都采用这种方法,但又有所突破。由传统的粉笔加黑板的教学模式逐步向先进的多媒体等现代教育培训设施和手段转变。将生产中常见的一些病害、虫害,作物生育关键期的各项技术措施通过直观的多媒体课件,让农民不出课堂,就能学到许多实用技术。由于教学内容图文并茂,大大提高了培训效果。

1.2深入推进送教下乡模式在培训中尊重农民的学习特点和规律,一切以方便农民、实惠农民为出发点,深入推进送教下乡模式。送教下乡是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就是把农业广播学校涉农专业的优质教育资源送到农村,把学校办到农民的家门口,把实践课放在田间地头、饲养场,方便农民就地、就近、就需学习。力求通过系统的学历教育,提高从业农民的生产技术水平,经营管理能力和思想道德素质,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管理的新型农民。泰兴农业广播学校自2009年开办的半农半读涉农中专学历教育就是采取的这种模式。5年多的时间共招收53个教学班,3000多名学员,目前,已毕业学员1697人。为未来“谁来种地”、“怎样种地”培养了一支强有力的生力军。

1.3着力强化田间课堂直观、通俗、形象的培训方法是农民最乐于接受的学习方式,在接受新技术方面,他们关心的不是为什么,而是怎么做。因此,在培训过程中着力强化田间课堂,把培训场所由教室搬到园区、基地,让农民在熟悉的环境中学习新品种、新技术的应用。每年在作物生育的关键时刻,提前组织农民到田头进行实地操作、示范讲解。面对面、手把手指导农民落实肥料追施、防病治虫等技术措施,现场解答农民生产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这种培训模式能增强学员的感性认识,针对性强,简明易懂;促进了各项实用技术的推广应用,真正做到生产、教学的紧密结合,实现做中学、学中做,因而深受农民欢迎。

1.4不断深化完善“菜单式”培训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让农民对培训工作感兴趣,就必须深入了解农民对培训工作的具体需求。为此,不断深化完善“菜单式”培训。培训前,通过座谈讨论、到户咨询、深入调研等多种形式,全面了解农民对培训工作的具体需求,由乡镇根据农民需求自主选择培训内容,确定培训项目。结合农业生产特点和各乡镇区位、产业特色,提供个性化的培训菜单。这种教育培训模式,能将培训内容与所在乡镇的主导产业、特色产业紧密结合,有助于一村一品、一乡一业格局的形成。泰兴市分界镇的赵庄村,有多年种植甜豌豆的习惯,但种植面积不大,产业发展不快,农民增收不明显。2009年起,泰兴农业广播学校根据调研,在该村办起了果蔬专业中专班,并根据该村的特色产业甜豌豆,进行专门讲解。从播种、苗期管理到病虫害防治、高效栽培模式的运行及市场需求信息的掌握,实施一条龙服务。目前,村里甜豌豆种植面积达140hm2,收益是传统作物的4~5倍,“赵庄甜豌豆”成为江苏省无公害农产品著名商标。现在,甜豌豆产业成为赵庄的特色产业、支柱产业、增收产业。同样在泰兴的古溪那一片,养鸡专业户较多,就开设畜禽生产与疾病防治等内容的教育培训。在最美乡村泰兴祁巷,就举办以观光农业经营为重点的教育培训。在泰兴水产养殖户较多的虹桥、滨江一带,开设淡水养殖为重点的教育培训。由于教学内容跟当地的生产实际紧密结合,所授内容都是农民每天生产生活中接触的东西,针对性、实用性较强,因而广大农民的参学热情高涨。

1.5采取能人带动性培训模式根据农民喜欢相互学习的特点,在实施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工程中,针对泰兴的优势主导产业,确定围绕推广机插秧,开展水稻高产增效技术;蔬菜园艺、林果园艺等产业的高效设施农业发展;生猪、蛋鸡养殖;农民实用政策与法律法规、品牌营销、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化生产等作为重点的培训内容,并面向社会公开招聘了168名技术指导员,确定示范农户4000户。通过集中培训农民技术指导员,带动培训示范户,示范户带动周边农户发展的培训模式,培养了一大批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新型农民,提高了农民科技文化素质、农业生产经营水平和效益,推进了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泰兴广陵镇新圩村蔬菜专业户李冠群,是农民创业培训班的优秀学员,通过学习,掌握了常规蔬菜的生产技术,成了农业产业技术与农民之间的“二传手”。在他的示范指导下,全村蔬菜种植面积由原来的7hm2,扩大到54hm2。现在,该村成为泰兴市有名的蔬菜村,他也成了编外农技员,村民遇到技术难题总喜欢向他咨询。这种形式,扩大了培训规模,提高了培训质量和效益。

1.6开展典型引路式的培训在培训过程中,为提高农民学员学习兴趣,强化学习效果,在注重理论教学与实训操作的同时,还经常组织学员进行现场观摩,开展典型引路式的培训。把农民学员有针对性地带到5个示范基地,实地考察现代农业和新技术应用,引导农民自觉自愿学科技。通过学习,借鉴他人经验,开阔农民的视野,拓宽农民的种养思路。使他们树立科技致富、奋发向上的信心。泰兴珊瑚镇八户村的丁立君,拥有10hm2蔬菜大棚,过去一直生产常规蔬菜,雇佣工人,费用支出成本高,经济效益不明显。2009年秋播期间,丁立君参加了农业广播学校组织的去山东寿光的参观学习,看到大棚香椿的种植模式,回来后,就进行小面积试种,精管细作,纯效益15万元•hm-2以上。目前立君科技示范园种植的大棚反季节香椿,获得成功,产品供不应求,靖江的菜贩子直接到他田里来拿货,产生了较高的经济效益。

1.7基地带动,产训结合模式在培训过程中,为了突出实践技能操作,将永兴牧业、农业现代园区、宣堡花卉苗木等8个生产基地作为职业农民实训基地,在培训中,要求每一位学员都能够按照作物周年生产技术要求,全过程参与实际生产技术操作,使学员在全面掌握理论知识的基础上,熟练掌握每一项技术的要领与操作流程,真正达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达到职业农民的技术要求。

1.8远程式培训模式聘请有关专家,以畜牧、水产、蔬菜等规模种养生产新技术、新品种为主,编写通俗易懂的农业实用技术明白纸;利用村、乡务公开栏,及时科技快讯;与广播电台联办《农村致富路》栏目,报道农业新闻、致富故事,传播农业科技信息;在电视台开辟《农业科技之窗》等栏目,大力推广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运用现代化远程教育网络体系,组织专家进行讲座,定时向农民播放农业技术培训光碟;建立农民培训网站(泰兴农业信息网),开辟农技培训、科技推广、专家答疑等栏目,让农民通过网络进行农业技术培训,解决疑难问题。这些新的传播载体,通过反复传送,加深了农民的印象,促进了农业科技知识的传播和致富信息的传送。根据培训对象和培训目的的不同,还采取了使用科技直通车的送教下乡、送学上门的流动式培训模式和利用农业科技项目为载体,以服务于农民致富、提高农民素质和产业经营能力、实现科技成果转化为目的开展的项目推动型培训模式等多种形式。

2小结

教学模式选用得当与否,直接决定着培训效果的好坏。以上种种培训模式,既各自独立,又相辅相成,在开展教育培训过程中,做到了理论教学与实际操作、现场观摩相结合,集中培训与现场指导有机渗透。紧紧抓住农民学习习惯的特点,一切以农民的真实需求为中心,把为农民群众提供缺失的、需要的、乐于接受的、对生产生活会产生直接或间接受益的培训作为自己的神圣使命。创新培训模式,采取多种方法,提高农民素质,增强农民致富能力,加速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进程。

作者:陈艽单位:泰兴市农业干部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