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羊奶产业应对奶业困局的策略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中国乳业杂志》2015年第三期
1当前我国奶业的发展现状
与欧盟、美国、新西兰、日本等主要的奶业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奶业起步晚、起点低,还有许多需要完善和发展的地方。
1.1原料奶收购价格下降虽然养殖成本、饲料价格和劳动力成本等仍在上涨,但是2014年年初,我国原料奶价格却开始下跌,主要原因是:一方面受进口奶粉的冲击,国产乳制品销量迅速降低,原料奶无人收购;另一方面由于受先前“奶荒”的影响,不少奶牛养殖场(户)扩大了养殖规模,导致国内原料奶供给量有所增加,价格下跌。2015年1月第一周,全国主产省原料奶价格为3.67元/千克,同比下降12.4%。
1.2乳制品进口增势依旧强劲2008~2013年间,我国乳制品进口量从35万吨增至159万吨,年均增长35%;其中,进口奶粉从10.1万吨增至85.4万吨,年均增长53%;我国的奶源自给率也从95%迅速降至78%。2014年1~11月,我国共进口奶粉88.4万吨,同比增长20.2%,增长势头依然强劲。在进口乳制品的冲击下,国内乳制品市场竞争更加激烈,奶农生存举步维艰,乳制品加工企业也面临险境。
1.3养殖模式较为单一,环境污染严重我国目前的奶牛养殖模式仍然较为单一,以农户散养和小规模饲养为主,而奶山羊养殖业的规模化程度也较低。如果按30只以上奶山羊为规模化养殖,《中国畜牧年鉴》数据显示,山东省2010年奶山羊养殖的规模化程度为50.35%。另外,无论是奶牛养殖还是奶山羊养殖,都存在着粪污处理不当和环境污染严重的问题。
1.4产业链结构不完善,养殖场仍处于弱势地位当前我国奶牛产业链和羊奶产业链都还不完善,仍然存在着相关环节脱节的问题。此次牛奶过剩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生产环节和加工环节脱节,存在信息不对称,导致奶农“卖奶难”。
1.5产业政策不完善我国已经出台了不少与奶业相关的政策,尽管不少政策对促进奶业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是也存在着产业政策主要针对税收市场和出口贸易,调控手段单一,对基础环节的扶持力度薄弱,乳制品质量监管体系不完善,缺乏奶业技术创新激励政策等问题。一些长期困扰我国奶业发展的体制性问题、政策性问题、技术性问题依然没有得到明显改善;产能过剩、疫病防控能力低、粪污处理不当、养殖模式单一、产业组织化程度低等问题依然严峻。
2原料奶过剩的原因
2.1进口奶粉的冲击进口奶粉对国内乳制品市场的冲击主要体现在以下2个方面。第一,2014年以来,1吨进口奶粉到岸价比1吨国产奶粉低1万元左右。2014年1~11月,我国共进口奶粉88.4万吨,同比增长20.2%,国内乳制品加工企业开始转向进口奶粉作为加工原料,减少收购使用国内原料奶,造成国内“卖奶难”。第二,大量进口奶粉加剧了国内奶粉生产企业的经营困难,导致国内奶粉生产企业生产的奶粉销售不畅、库存积压严重、产品滞销,开始减产、限收、停收原料奶,加剧了“卖奶难”。
2.2国内生产过剩第一,受2013年“奶荒”的影响,不少奶牛养殖者盲目增产,2014年国内原料奶产量增长5.2%,供过于求,导致“卖奶难”、原料奶价格不断下降。第二,大型乳制品加工企业一般都有自建的规模场,有自己稳定的原料奶来源,因此,一旦发生原料奶供给过剩,乳制品加工企业会首先选择自己奶源基地所生产的原料奶,并实施拒收限收措施,也加剧了国内原料奶过剩,导致“卖奶难”发生。
2.3国内乳制品消费市场低迷近年来,我国乳制品消费市场低迷,增长缓慢。我国居民饮奶量低,还没有形成日常喝奶的习惯。据2013年统计数据显示,中国人均饮奶量仅为26千克/年,为世界水平的1/3。消费市场低迷导致乳制品销售不畅,则国内乳制品加工企业必然减少乳制品生产,减少原料奶收购,从而导致“卖奶难”。
2.4乳制品加工企业与奶农利益联结机制不健全我国奶业存在先天不足。奶牛养殖和乳制品加工脱节,一体化经营的企业数量不多。乳制品加工企业不仅掌管加工环节,还掌管着原料奶的收购权和定价权,往往在奶少时抢奶、奶多时限收拒收;奶农只养牛,处于弱势地位,并且以散养和小区式经营为主,标准化养殖程度较低,对市场波动的反应慢,抵御市场风险能力差,形成了“滞销降价—倒奶杀牛—紧缺涨价—买牛扩容—滞销降价”的恶性循环。
3“牛奶过剩”对羊奶产业的影响和借鉴
虽然目前我国乳制品加工行业仍然是以牛奶为主,但是山羊奶在乳汁特性、营养与保健功能以及奶山羊养殖等方面的优势,以及我国基本国情和国民消化吸收乳糖的特点,决定了奶山羊养殖在我国的发展潜力巨大,以后必定会在乳制品行业取得重要的发展地位。
3.1对奶山羊养殖的影响和借鉴第一,与相对高耗能的奶牛产业相比,生产1千克羊奶要比生产1千克牛奶少消耗一半的粮食和水,奶山羊产业是典型的节粮型、节水型奶业。另外,奶牛养殖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粪尿、污水、有害气体,处理不当会对大气、水源、土壤造成污染,还能引起传染性疾病的流行;而奶山羊是耐旱的动物,单位体重比奶牛低1/2,并且羊粪呈颗粒状,干物质含量高,易清扫,不易污染环境。因此,此次奶牛产业危机必定会促使奶牛产业进行产业调整,优胜劣汰,而奶山羊产业应该抓住此次契机,做好宣传,适度发展。第二,奶牛养殖场(户)由于市场信息不对称,陷入了“滞销降价—倒奶杀牛—紧缺涨价—买牛扩容—滞销降价”的恶性循环,因此奶山羊养殖场(户)应重视市场信息,通过网站、微信等多渠道获取市场信息,避免出现由于信息不对称,盲目跟风扩大饲养规模,出现生产过剩问题。
3.2对山羊奶产品加工的影响和借鉴第一,山羊奶产品加工企业应避免奶牛产业“奶少时抢奶、奶多时限收拒收”的现象,积极与奶山羊养殖场(户)建立稳定的合作关系,既能够保护自己利益,使自己有稳定的原料奶供应;又能够保护养殖场(户)的利益,稳定奶山羊生产。第二,山羊奶产品加工企业应积极创新产品,增加产品种类,扩大产品销量,在增加企业收益的同时,又能够扩大原料奶的用途,多渠道保障,避免出现由于市场波动带来的产品滞销、拒收限收原料奶问题。第三,严格检测收购的原料奶质量,加强产品加工过程的监管,保障产品质量,增强消费者信心,稳定产品销量。
3.3对羊奶产品销售的影响和借鉴实现山羊奶产品销售的多渠道,避免渠道单一化。山羊奶产品加工企业,一方面可以拓宽销售渠道,例如推广建立鲜奶吧、小区内鲜奶配送、借助电子平台销售鲜奶等;另一方面要重视与大型超市建立稳定的合作伙伴关系。首先,超市拥有完善的进货物流体系,能够保障羊奶产品在运输过程中的产品安全;其次,超市拥有良好的购物环境、先进的保险设施以及严格的质量追溯体系,并且能够通过音像、图片和文字等多种方式更好地向消费者介绍奶山羊的饲养过程、集中机器挤奶过程、严格的疫病防疫过程、羊奶加工和羊奶的储运过程,以及羊奶的营养价值、特殊功效和食用保存的基本知识等;最后,超市作为优质羊奶产业链上的销售商,为了自身的声誉和利益,必然会对羊奶产品的供应者提出严格的质量安全要求,这在无形中也激励了供应链中上游企业改善和维护羊奶产品质量安全的积极性。
3.4对羊奶产业发展战略定位的影响和借鉴第一,相关数据显示,我国奶山羊养殖存在以小规模散养户为主,规模化程度低,生产效率低下,物流成本高,潜在污染源多,牧草资源有限,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差等一系列问题,不利于我国羊奶产业的平稳健康发展。因此,我国羊奶产业应正确定位、走适度规模发展道路,在保证散户奶农基本生计前提下,尽快淘汰散户养殖模式,转向适度规模集约经营,同时做大合作社和行业组织等,促进奶农合作互助,确保奶源安全,增强奶山羊养殖场(户)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保障羊奶产业稳定发展。第二,由于奶业是一个产业链长、涉及面广、科技含量高的产业,奶业发展不仅需要提高养殖环节生产和质量安全水平,而且要全方位升级养殖、加工和消费整个产业链。因此应建立完善的羊奶产业链,加强各环节之间的紧密合作,避免出现脱节,提高整个产业抵御风险的能力。第三,鼓励国内产业资本和金融资本通力合作,投入“外围作战”,促进中资“走出去”,努力实现与国外上游奶业资产进行融资、经营和股权等层次的战略合作,控制关键资源,打破国际大品牌垄断优质奶源的局面。
3.5对羊奶产业链构建的影响和借鉴我国羊奶产业链的建设和管理还处于新生和起步阶段,羊奶产业链是横向一体化组织模式,铭记奶牛产业“牛奶过剩”问题的教训,结合目前羊奶产业的主要组织模式,提出“公司+基地+适度规模奶山羊养殖场(户)+合作组织(专业技术协会)+超市(含专卖店,下同)+支持机构+不同层次理性消费者”的模式,形成公司、基地、奶山羊养殖场(户)、合作组织、超市、支持机构和消费者七位一体的羊奶产业链。上述7类主体中,基地、养羊协会和养羊场(户)是产业基础,公司是产业链的核心,超市或专卖店是连接产业链供给与需求的桥梁,消费者是产业链冲刺的拉动力,支持机构是奶山羊产业链发展的推动力。他们既独立发挥作用,又相互合作、相互竞争、相互协调、互动发展,协同促进羊奶产业链的培育、形成和发展壮大。
4.1加快构建羊奶产业链,保障各环节的紧密合作构建羊奶产业链,是发展奶山羊产业,保障我国乳制品平稳健康发展的有效措施,而羊奶产业链的建设和管理是一项长期的、影响全局的重大战略性问题,需要政府、企业、学者和广大奶山羊养殖场(户)的共同努力。①政府和相关的合作组织要利用有效的手段,大力宣传羊奶产业链建设和管理的意义与作用,并出台相应的鼓励与扶持政策,调动奶山羊养殖场(户)的生产积极性,积极加入高效的奶山羊产业链经营模式。②龙头企业应发挥带动作用,通过兼并、联合和联盟等途径整合现有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自身技术水平,扩大生产规模,取得规模效益。③实施产学研相结合,鼓励支持有关机构加盟羊奶产业链,提高羊奶产业链相关环节的科技创新能力和技术水平。④奶山羊养殖场(户)应积极学习接受先进的经营管理理念,积极转变饲养方式,树立以羊奶产业链为整体的生产经营理念,努力提高自身的饲养管理技能。
4.2转变奶山羊饲养模式,提高组织化程度引导奶山羊散养户向养殖小区和规模养殖场转型,积极扶持奶山羊养殖场(户)、联户经营、家庭牧场等经营主体,提高养殖场(户)组织化程度。既要巩固和发展北方优势产区,又要推动南方奶业发展,缓解北奶南运的矛盾,鼓励全国奶山羊产业的发展。
4.3培育消费市场,提高羊奶产品的市场份额从消费环节入手,一是要提高乳制品消费量,当前,我国人均奶类占有量不到发展中国家平均水平的1/2、世界平均水平的1/3,还有很大的增长空间。二是要培养科学饮奶的习惯,当前很多消费者还没有养成鲜奶鲜饮的消费习惯,特别是广大农村地区仍以消费奶粉和常温奶为主,必须逐步扭转这种不科学的消费观念和消费习惯,积极宣传饮用山羊奶的好处。
4.4加强对乳制品市场的监管,特别是对进口乳制品的监管应对进口奶粉的冲击,要加强对进口乳制品的管理,严格落实液态奶标识制度。由于国内消费者缺乏对还原奶的辨识能力,导致还原奶和鲜牛奶被摆在同一竞争线上,形成“优汰劣胜”的“柠檬市场”。因此羊奶产业应该认真落实国务院关于液态奶标“鲜”、标“纯”、和标“复原乳”的规定,规范液态奶生产经营市场。
4.5提高养殖的规模化、集约化程度此次奶业危机中,大型现代化牧场凸显了其自身的竞争优势。以此为契机,政府应该加强引导,敦促行业改变过去落后的养殖模式。一方面,鼓励由人工饲养向机械化饲养转变,采用高效机械设备,节约人工支出,降低成本,增强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另一方面,淘汰产奶量低、效益差的奶山羊,鼓励饲养精品奶山羊,提高原料奶质量,增强市场竞争力。此外,还应积极帮助农户联系企业,督促企业与养殖场(户)之间建立稳定的契约关系,稳定奶山羊产业的发展。
作者:韩丽敏孙世民祝士平单位:山东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