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农村水利的可持续发展阐述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1.1管理不到位,管理体制和机制不够完善
农村水利设施管理粗放,许多地区灌区支渠用水“跑、冒、渗、漏”较为严重,造成水利工程老化失修、毁损严重,并且因各生产领域用水进度难以统一,随意截流、堵坝、开沟、放水现象普遍,致使灌溉渠道、明渠千疮百孔,弱化甚至失去供水功能。基层水利组织制度建设滑坡,基层水利站的功能日益边缘化,导致水利管理基层组织在农田水利组织建设、维护管理方面的作用不能有效发挥。管理体制存在许多弊端,导致管理单位失去节水的积极性,如灌区没有法律地位,缺乏经营管理自主权等。同时用水机制不通畅,村民用水无序,搭便车行为普遍,农民节约用水、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淡薄,向河道倾倒垃圾、非法采沙、药鱼炸鱼现象屡见不鲜。
1.2水污染和水环境日益恶化,水土流失与人为污染降低了水利设施的功能
当前还有许多地方的农民存在饮水困难和安全饮水的问题。不少地方的农村饮用水中存在高氟、高砷、血吸虫病等水质问题。另外,由于在农业生产中不合理或过量地施用化肥农药,造成对农业资源和生态环境的污染。目前,全国80%的江河湖泊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全国约7成的淡水资源因被污染而不能直接饮用。同时,水土流失及人为污染反过来又弱化了水利设施的功能。
1.3农业科技薄弱,技术落后,技术成果转化推广水平低
虽然我国在灌溉制度与方式、灌溉工程技术、农村供水管网布置等方面的研究取得了一定进展,但仍然不能满足现代农村水利的发展需求。同时在节水用水技术研发、推广方面问题也比较突出,如课题立项研发等各自为政,成果转化慢,融农艺、工程管理为一体的集成化技术成果少,推广体系不健全、实施节水灌溉的科技兴农政策与措施一直没能得以有效推广和运用,从而导致减少灌溉用水损失、提高农业生产力与防灾减灾能力的目标依然未能实现。以灌溉技术为例,广大农村尚停留在传统的漫灌用水阶段,喷灌、滴灌技术在节水方面取得重大进步,但目前尚未得到广泛推广应用。
1.4相关法律法规还不够健全,执法力度不够,财力支持不到位
当前我国在水利立法方面主要侧重于对防洪、航运、水土资源保护与水害防治方面,但真正全面地从农业生产的层面来整体调整农田水利设施与制度的法律法规建设尚处于空白。各级地方政府的短视行为导致在发展地方经济时不顾水利工程及水资源的保护,对工程重建轻管,水法规落不到实处,从而导致水资源浪费、污染严重。另一方面,一些地方政府财政收入的短缺也使水利投入的政策难以实施,由于水利建设是长期工作,出于政绩考虑,地方政府缺乏资金投入的积极性和动力。此外,还有一些其他方面的问题。例如:旱涝灾害还未得到有效的控制,农业生产的基础条件还比较薄弱;旱涝受灾面积和损失程度逐年加大,农业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仍然脆弱;基层管理单位改革缓慢,建设占用农用水源和灌溉面积以及水质污染的状况尚未得到遏制;农田灌排水利工程设施,特别是国有大中型灌区老化失修,缺乏更新改造资金。
2对策建议
促进和实现农村水利的可持续发展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不仅涵盖了法律法规、管理体制、科技教育,还包括开发利用、治理保护、投资建设等内容,因此应从多个方面入手。
2.1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大力搭建合适的农村水利可持续发展环境
政府部门完善相关的水利管理法规、水定价方法,制定相应的农村水利配套措施,形成有法可依、依法治水的新水利格局。同时国家应制定相应的优惠政策,鼓励设立水利建设信贷资金等强化对水利建设和水资源利用的资金支持,为农村水利提供全方位支持和保障。另外,在立法内容衔接方面,应改变以往行业与部门的立法模式,注重相关法律法规的衔接与配套,将农田灌溉、旱涝排险、水资源优化及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内容相互融合,促进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环境效益的协调统一。
2.2促进农村水资源管理机制和运营机制改革
水利资源是特殊的生产资料,不易私有化,但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和促进市场化机制的形成需要组建所有权明晰的用水合作组织。农村水利应在政府扶持下,走自主管理的道路,按照谁受益、谁负担、谁投资、谁所有的原则,协同互助,针对不同需求,发展多样化的运营和管理模式。切实落实公益性人员基本支出和工程维护费,大力推广农民用水协会等用水户参与的灌溉管理形式,完善量水设施、改进管理手段,综合考虑灌溉用水定额管理、总量控制和农民承受能力等因素,积极推进农业水价改革。
2.3加强节水科技的发展和可持续水利发展的宣传教育
促进农村节水技术、治污技术、相关工程设备技术、调度管理等技术创新,促进水资源科学利用、集约式利用水资源水平。加大科技攻关力度,以科技推动农村水利工程建设及管理,提升工程效益。强化可持续发展水利思想的宣传教育,提升农民和全员干部的节水意识,防污意识,从根源做起减少浪费和污染。
2.4加强对农村水利的投入力度
水利发展受自然地理条件和市场风险的双重约束,具有投资大、周期长,社会效益高但财务收益低等特点,因此难以聚集足够的社会资金进行建设。因此应建立以政府投资为主体,多元化、多渠道、多层次的投资体系。水利建设的投资改进主要体现在改革单一投入机制和利益分配机制,采取多种所有制形式,吸引社会资金的进入,形成全社会共同兴办水利的格局。同时国家和地方政府也应加强对公益性强的水利项目的投入。综上所述,为了实现社会经济的良性发展,必须对我国农村水利的可持续发展予以重视,通过各种手段和措施来促进农村水利的发展,妥善解决水利工作不足,以期为国家建设服好务。
作者:张玉晗景占杰单位:河南省豫北水利工程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