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初产母猪膘情与繁殖性能关系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养猪杂志》2014年第三期
1统计分析
原始数据用Excel表格处理,用SPSS20.0软件进行方差分析,结果用平均数±标准差表示。
2结果与分析
2.1初产母猪临产前背膘厚对产仔性能的影响由表1可知,大约克初产母猪临产前P2点背膘在11~16mm时窝产仔数较高,均在10头以上,其中背膘在13~14mm时最佳(P<0.05);背膘在11~14mm内时窝产活仔数最佳(P<0.05),均在9头以上;在13~16mm时初生个体重最佳(P<0.05),平均在1.4kg左右;背膘在12~16mm内时弱仔率均低于15%,其中背膘在14~16mm时最佳(P<0.05)。从以上数据来看,大约克初产母猪P2点背膘偏薄(≤10mm)和过厚(≥17mm)会出现部分指标显著变差(P<0.05),对产仔表现造成不良影响。
2.2初产母猪断奶时背膘厚对断奶至发情间隔和次胎受胎率的影响母猪断奶时的膘情体况是影响母猪断奶至发情间隔的重要因素[2]。从表2可以看出,母猪断奶时背膘在10~14mm时平均断奶至发情间隔时间较短,背膘在11~12mm时断奶至发情间隔最优且均小于7d,而背膘在15mm以上和9mm以下时断奶至发情间隔显著高于最优范围(P<0.05)。母猪断奶时背膘对次胎受胎率影响较大,背膘在10~15mm时次胎受胎率在86%以上,其中在10~12mm内时次胎受胎率均超过90%,显著高于背膘16mm以上和8mm以下的母猪。
2.3初产母猪哺乳期背膘损失对断奶至发情间隔和次胎受胎率的影响哺乳期背膘损失代表母猪哺乳阶段的体能损耗。由表3可知,背膘损失在0~3mm时,平均断奶至发情间隔在8d以内,显著高于背膘损失5mm以上和-2mm以下的初产母猪(P<0.05);背膘损失在1~4mm时次胎受胎率均高于90%,且显著高于背膘损失5mm以上和-3mm以下的初产母猪。综合来看,母猪哺乳期背膘损失在1~3mm时,断奶至发情间隔和次胎受胎率最佳。
3讨论
母猪临产前的体况储备不仅是妊娠期饲养水平的直接体现,而且影响母猪产仔表现,初产母猪哺乳阶段合理的膘情损失以及断奶时膘情对后续繁殖表现影响较大[3]。本研究表明,该场初产母猪临产前背膘在11~16mm时窝产仔数较好,其中在13~14mm时最佳;初产母猪断奶时背膘在10~14mm时断奶至发情间隔和次胎受胎率较好,在11~12mm时最佳;初产母猪哺乳期背膘损失在1~3mm时断奶至发情间隔和次胎受胎率最佳。综合来看,在该场生产中,应尽量将初产母猪产前背膘调整到11~16mm(13~14mm最好),断奶时背膘控制在10~14mm(11~12mm最好),哺乳期背膘损失控制在1~3mm。妊娠后期合适的膘情对母猪分娩十分重要。有学者指出,妊娠后期膘情过肥会导致腹部脂肪沉积过多,子宫壁血液循环受限,激素水平降低,进而影响胚胎发育[4];另外,临产时膘情过肥还会造成分娩无力,特别在炎热的夏季,容易导致仔猪窒息死亡[5]。本研究也得出相似结论,即母猪临产前背膘过厚会导致窝产仔数、窝产活仔数、初生个体重下降,弱仔率上升等问题。而膘情过瘦也会造成不良影响。
Skorjanc等(2008)发现,妊娠后期膘情较薄产活仔数显著降低,其哺乳期断奶至发情间隔、受胎率都会受到影响[6],这与本研究结果基本一致。丹麦索伦森(2008)认为,初产母猪转入产房时背膘厚应达到15~20mm,断奶时背膘厚可能会降到14~18mm[7],其背膘范围高于本研究结果,笔者分析这可能与品种不同或育种改良有关。有研究指出,控制好哺乳期母猪膘情和返情率是减少猪场非生产天数(NPD)的有效方法[8]。根据MorganMorrow机会成本算法,以每头母猪每年提供23头肥育猪、存栏1000头母猪的猪场计,NPD每增加1d,每年直接减少上市肥育猪约63头[9],因此母猪哺乳期膘情损失处于合理区间显得尤为重要。本研究表明,哺乳期背膘损失在1~3mm的初产母猪,其断奶至发情间隔减少,从而有效降低NPD,而第2胎的配种成功率显著上升也会大幅减少返情率,进而促进猪场的合理周转与母猪生产成绩的提高。生产中头胎繁殖表现较好的母猪,其终生的繁殖表现也往往较优,但与经产母猪相比,其产后乏情、断奶至发情间隔延长、次胎受胎率降低等问题尤为突出。因此,在实际生产中应重视初产母猪膘情的控制,并根据生产母猪实际情况,制定本场初产母猪哺乳期前后最佳背膘范围,从而更好地提高本场养殖效益。
作者:许栋刘炜吴昊旻李何君 赵乐乐张和军单位:上海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上海祥欣畜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