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城市生态农业发展的探微范文

城市生态农业发展的探微范文

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城市生态农业发展的探微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城市生态农业发展的探微

1国内屋顶农业发展概况

我国在屋顶农业利用方面起步相对较晚,20世纪70年代浙江永康农民就有屋顶种稻尝试;至2006年,成都市已经有500多家绿化公司专业从事屋顶农业工作,屋顶农业面积超过300万m2,达到人均1m2的骄人成绩。2011年,北京市政府出台《关于推进城镇空间立体绿化建设工作的意见》,规定达到要求的建筑必须进行屋顶农业,屋顶农业面积20%可计入该项目附属绿化用地面积。截至2012年年底,北京市屋顶农业面积已超过150万m2。“十二五”期间,北京市立体空间绿化面积还将再增加100万m2。根据调查统计,北京市目前能真正实现绿化的土地面积仅剩100多km2,但是屋顶面积则有69.79km2,如果将一半的屋顶绿化好,等于增加绿化面积约35km2,每年滞尘量可达5300t。

2屋顶农业的概念及意义

2.1屋顶农业的概念

屋顶农业狭义上讲指在利用屋顶空间种植的各类粮食和经济作物。广义上讲还包括屋顶水产、禽类养殖以及果园种植;作为未来生态农业发展的新方向,将改变以往城市建筑屋顶给我们带来的水泥板面的普遍印象。较之屋顶绿化,屋顶农业更加强调了其经济内涵,即以蔬菜、花卉为主的高效生态农林种植,形成屋顶绿色产业,发挥屋顶农业应有的经济价值,实现经济、社会、生态三要素统一,以此推动城镇屋顶绿色种植快速、健康发展。

2.2发展屋顶农业的现实意义

大力发展屋顶农业,将有效地缓解建筑用地和农业争地的矛盾,对保障我国在“十二五”期间保持1.2亿hm2耕地有积极意义;在生态建设上效果突出,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好的生存环境;在社会价值上影响深远,具有巨大的开发潜力和市场需求,能够协同解决系列社会问题。从欧美发达国家在该领域的成果来看,发展屋顶农业将对“美丽中国”的战略部署起到举足轻重的现实意义。

2.2.1优化城镇资源配置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2011年提供的数据,我国现有400亿m2建筑,且大多是高能耗、不节能的裸露屋顶的面积是100亿m2;另外,未来30年,城镇化进程还要建400亿m2的新建筑,仍然会有100亿m2的屋顶需要通过立体绿化把这些新建筑打造成绿色建筑、节能建筑,这200亿m2的屋顶绿化任务和数量巨大的墙体绿化任务将会带来屋顶农业巨大的发展空间。同时,在城镇化进程中,产生的大量失地农民,可以通过屋顶农业可以给他们重新提供新的工作岗位,并使他们更轻松、自然地融入到城镇当中,也可以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优化资源配置。

2.2.2节约地方耕地资源据全国人大农业与农村委员会统计,目前我国耕地面积约为12173万hm2,比1997年的12993万hm2减少8200000hm2,保护耕地的压力不断增大。目前,中国人均耕地面积由10多年前的0.1053hm2减少到0.092hm2,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40%,这也说明了中国在未来时期严格保护耕地的极端重要性;为确保国家农业粮食安全,《全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纲要(2006~2020年)》中提出,我国耕地保有量到2010年和2020年分别保持在12120万hm2和12033万hm2。而在今后紧张的耕地资源面前,只能够有效的开源节流,引导落实新型生态农业模式,开辟土地补偿和生态补偿新渠道,最终实现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统一。

2.2.3衍生巨大经济效益为了改善环境,近10多年来国家一直鼓励城市建筑进行屋顶绿化,但推进速度十分缓慢,原因在于大多屋顶绿化是从美化角度进行的。由于只投入、不产出,屋顶绿化仅作为城市的公益性工程,个人很少投资,企业不会投资。换一个角度利用这个巨大的闲置空间,因地制宜的推广屋顶农业,让农产品从城镇居民的屋顶直接供给,这样既可以省去大量的物流运输成本,形成一定的规模后也变成了一项产业运作和资本运作,甚至可以回收成本甚至可以获得经济回报,这就为屋顶农业产生环境效应带来切实的可行性。

3屋顶农业存在的适用性问题

为集约用地,人们把部分绿化用地转向屋顶闲置空间,但由于对屋顶农业种植认识不足,缺乏统一规划,我国屋顶农业从理论到实践面临诸多困境。例如投资巨大的单纯屋顶绿化缺乏市场活力,政府也无力投资;低水平的屋顶绿化,不能满足市民日益增长的多元化需求,甚至因渗漏产生抱怨。如果不结合实际情况,不采取有效措施,最终也不会凸显很大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甚至会适得其反。因此,在理想化设想的同时,仍需进行成本效益分析、机会成本等相关数理分析方法作为屋顶农业个体项目实施前的可行性分析。

3.1实际适宜种植的城镇屋顶面积有限通过抽样分析法,可以初步一般城市人均占地面积在100m2左右,二三线城市在100~120m2/人,上海、广州等一线城市还小于100m2,其他项目指标则如表1所示。从表中来看,有的生活区是主要的绿化屋顶地区,工业区的屋顶绿化,适宜用于光热能源。而生活区建筑的屋顶,一般有3种类型:低层住宅(1~3层);多层住宅(4~8到9层);高层住宅(9~10层以上)。其中,可利用的屋顶各城市很不一样,在大城市高层建筑多的,可利用空间比重低,要都在前2类,再加部分公共建筑。可利用屋顶面积大体上也只有1/2左右,一般不超过2/3。即30m2×30%×1/2或1/3,即人均约3~4.5m2,而最终用在屋顶农业项目的还要打个折扣。总体上可用于绿顶的也只有1~2m2/人。通过数据分析,目前,在城市屋顶中应用于农业种植或养殖的适用面积还是非常有限的,只有通过合理的规划和集约方式才能使有限的屋顶资源得以很好的利用。

3.2城镇屋顶承载设计标准难以评估推行屋顶农业种植,最需要考虑的问题就是必须增加屋顶的土壤覆盖层。按照各地建筑设计要求,一般楼房顶层可以承重150~300kg。由于屋顶承重有限,要加上种植必须的土壤层,屋顶设计必需要增加相当的荷重(目前还有待于制定标准)一般考虑要根据植物品种要求,减轻种植介质,采用自重轻、不扳结、保水保肥、施工简便、经济环保的材料(一般可用混合型土壤,用种植土、泥炭、草炭、膨胀蛭石、膨胀珍珠岩、细砂和经过发酵处理的动物粪便等)。一般干重可做到0.2~0.3g/cm3而普通土壤干重为1.25~1.75g/cm3除了干重还应考虑湿重)。还有屋顶绿化不可能全用轻质泥炭混合料,由于抗风固根要求,在实际使用中往往要用混料搭配。种植草本,一般种植层厚度15~30cm,花灌木30~45cm,大灌木45~60cm,浅根乔木60~90cm,深根乔木90~150cm。用了覆土(比重估计为0.6),每平方米屋顶加重(考虑到雨天以及湿土须有水分)[5]。此外,屋顶还需按照植物的生长特点构建,例如一定坡度以利种植作物排水,为防止滑移做成梯田式。总之,屋面荷重设计,要增加1~3倍,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建筑造价成本,并最终转移摊销到住房者身上,由于房价购置费用过高,则会降低房产的比较优势。

3.3屋顶农业前期需要政策扶持和大量的资金投入参照国外屋顶农业成功的探索者,韩国是世界上开始严格的实施绿色屋顶农业项目的先驱国家之一;在许多韩国的城市中,修建的绿色屋顶和绿色墙壁的数量持续增加,这归功于当地政府的激励政策和/或法律要求。首尔自2002年开始实施特定的补贴项目,用于支持建造绿色屋顶的一半成本。在最近的9年中(2002~2010年),通过此项目,共在446个建筑上建造了面积总计为202449m2绿色屋顶。今年,仅这个城市就计划支持多达109个地点,面积为51527m2绿色屋顶,年预算接近880万美金;自2002年绿色屋顶补贴项目开始实施以来,截止到2010年,该项目建造了超过20万m2绿色屋顶。除了政策导向性的资金补贴以外,政府前期的落实和项目规划的实施也是非常关键的。在我国,目前北京市已经出台符合相关条件的单位屋顶绿化1/5折入单位绿地面积,并把它作为评选首都绿化美化先进的条件,还给予一定的财政补贴等激励政策。

4我国屋顶农业发展对策

4.1政府牵头带动,引导屋顶农业健康发展目前,制约我国屋顶农业发展的根源是机制和制度安排问题,而非技术问题。机制决定动力,制度安排可以对行业的发展起到引导作用。屋顶高效生态种植意义重大,为促进其健康发展,就必须创新机制,制定相关法规,以引导屋顶农业健康发展。

4.1.1政府应调整规划、建设、房产等政策与法规政策制定部门应不失时机的出台一系列鼓励的政策、法规与条例.如重视建筑节能一样来重视屋面闲置空间的开发与利用问题,通过采用行政、经济等手段为屋顶造田种粮开创更多更好的条件。特别是对建筑物、构筑物拆迁实行最严格的审批制度,对过早拆迁造成的浪费依法追究。

4.1.2政府应带头为屋顶农业提供体系标准和智力支持把屋顶绿化事业当作一项产业来看待,积极研究适合深圳的屋顶绿化成套技术,产品规范,施工及监理规章;因地制宜地出台各地屋顶绿化的技术导则,例如德国的FLL标准、美国的LEED标准、北京的地方标准《屋顶绿化规范》等;另外应该联合地方的学校和科研单位,特别是农业类院校和科研单位,组成专家和技术专业团队,定向和定期的对屋顶农业试点地区提供技术保证和智力支持。

4.1.3政府应加强对屋顶绿化的政策激励和生态补偿机制我国每年评选国家园林城市对于地方政府城市绿地投入有很大的动力,如能将屋顶绿化覆盖率作为考核指标之一,或者将屋顶绿化建成面积折算入城市绿地面积,对于地方政府来说将是有效的激励。此外,建立健全生态补偿机制就是要确认一个建设项目是否构成了对“自然或自然景观的干预”,然后根据其“干预”的程度决定该项目是否可以避免、替换。只有通过激励和补偿机制的不断完善,才能带动屋顶农业产业的优化和升级。

4.2从国家战略层面推进屋顶农业在新农村建设中的普及城镇化的关键,是人的城市化,大量的农业人口要转化为城市人口。在这个过程中,发展面临“地从哪里来,人往哪里去”等问题,农民变市民,农村变社区,城市扩容需要土地,而针对当下愈演愈烈的土地矛盾,除了一定的制度创新,还需要人的思维观念的转变;大力发展屋顶农业,让农民主动“上楼”,将会更加有益于推进新农村的建设。

4.2.1普及屋顶农业优势前景,转变传统思维观念农业难以进入城市的问题,很重要的一个影响因素就是长期以来人们对城乡二元结构的不正确认识。第一产业与第二、第三产业的不同业态形式决定了城市与农村在社会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差异与区别已形成一种不变的思维定势。过去,当农村耕地还比较充足,当城市建筑屋面种植技术尚不成熟且需要高成本建设的时候,从经济角度,人们不会放弃低成本的传统农田种植,来选择高成本的城市屋面种植。这种价值判断与成本会明显影响人们的认识并形成思维定式。

4.2.2结合各地区城镇生态特色,因地制宜的发展屋顶农业由于我国国土幅员辽阔,区域地理差异明显且发展不均衡,从而导致了在我国只等任何政策都不可能一步到位,而需要具体根据各地情况因地制宜,发展当地屋顶农业因为需要考虑到许多各方面因素,宏观到气候特点、地理环境、人文特色,微观到土壤、水源、光照、建筑密度等;都需要专业技术人员进行评估和分析;另外,还需要考虑屋顶绿化发展的目标与功能具有多目标的特征,如生态保护、创造就业、增加投资、稳定人口作为当地的参考系数。

4.2.3突出经济生态效益,构建美丽中国新蓝图不少城市在制定发展规划时,对屋顶绿化的成本和收益都进行了综合分析,并列入了城市的整体规划中。香港特别行政区建筑署于2007年完成香港绿化屋顶应用研究,对计划开展的屋顶绿化推广做出了全面的评估。按照2012里约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大会提出的“可持续发展和消除贫困背景下的绿色经济”理念和“经济、社会、环境三大支柱统筹”原则,探索一条更加适合国情的经济、社会、生态3者统筹协调的土地补偿和生态补偿新模式。

5小结

屋顶农业是全新的城市生态农业发展理念,是对传统农耕文化的继承与发展,适合中国城镇化发展需求,同时破解城市用地和生态环境难题,是科学、和谐、可持续的城镇化发展理念,顺应国际社会发展潮流。这项浩大工程具有很强的公益性、社会性,涉及民生与就业,需要建设、土地、农业、科技多部门的政策与资金支撑。在各地先行先试取得成熟经验后,上升为“美丽中国”国家战略,必将对我国土地开发保护、城市发展模式、城市可持续发展和创建生态和谐的人居环境等理论和实践产生重大变革和深远影响。

作者:王立单位:云南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