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生态林业发展的对策范文

生态林业发展的对策范文

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生态林业发展的对策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生态林业发展的对策

1制约因素

现在可以看到,山区生态林业未能达到理想效果,限制因素很多。比如,聚集投资的办法较少,技术水平有限,受益分配机制不科学,生态林概念不清晰等。以下探讨集资办法以及健全技术服务两个因素,这两点对于山区建设生态林业的作用很明显,因此,更具有分析价值。

1.1融资渠道单一生态林业建设本身需要打持久战,前期必然有强大的资金投入作为后盾来建设,并且受益不是短期见效。所以,从这个角度讲,国债形式的资金投入并不是首选。其次,生态建设需要大规模资金长时间的投入,现在常用的投资手法是银行贷款,但是,银行贷款利息较高,目前的现筹现代给贷款者造成较重的压力,想在短期实现资金回笼并产生受益很难。对于从业者来说,并不能起到鼓励投入的作用,并且,资金的流动缺少保障,阻碍资源的综合使用,也不能与持续发展和以养为主、以伐为辅的林业发展相适应,此外,国家在这方面,也无进行补偿性投入,因此,此投资不能实现循环,各级领导也无积极性参与这类工作,生态建设缺少后备力量,自然发展缓慢,新突破较少。

1.2技术服务机制不健全林业发展的技术性必须以与之相匹配的工作作为依托,不过我们目前山区的情况是交通闭塞,信息流通不畅,多数条件都落后于城市。比如,科学投入不够科学、稳定,没有强大的资金以及项目支持,因此工作过程还较为原始。第二,人才缺失,又无引进人才,留住人才,培养人才的意识,建设工作无适当人选。第三,体制落后,管理体制不能与现行体制相符合。林业体系缺少内容,没有相应的科技含量,树木的品种单一,没有高质量的新型品种,品种单一落后,林果及植物本身经济效应不强,看不到实际效用,因此,群众很难有被调动的积极性来完成这件事,恶性循环,生态林业成为空口号,难以推广普及。

2对策

山区的生态林业,本身具有繁复性,长期性,所以,要有更强和更多的融资意识和融资方法,投入高技术人才来进行规划普及,提升技术宣传。同时,生态林业建设应该具备强大的经济生产功能,能逐步自给自足,农民能够通过参与到这项工作的同时获得实际的收入。

2.1加大补偿力度,拓宽融资渠道积极吸引社会力量投资生态林业,积极开拓筹集社会资金的渠道,加大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补偿的力度。加大信贷投入,延长贷款年限。国家应加大对林业的支持力度,明确各级政府在生态林业建设中的责任和义务,分别实行全额支付和补助支付、直接支付和转移支付等不同的公共财政支持方式。在生态经济原则指导下,逐步开展生态补偿征收试点。发展多种经营,长短结合,增强自我发展能力,确保工程建设顺利进行。加强建立资金管理、资金使用和计划管理等制度。

2.2制定科学规划山区生态林业建设要依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和具体条件,因地制宜,搞好最佳林种、树种结构配置,从而选择最适合本地发展的生态林业模式。以玉田县为例,目前已初步形成以河、渠、路为骨架,网、带、点、片相结合的防护林体系及6667公顷果树带为主体的水保经济林体系,全县林地面积达2.37万公顷。其中,以苹果、小枣、葡萄、梨及优质杂果等五个基地为核心的果树面积达687公顷,优质核桃基地667万公顷,果品产量达50100吨,产值达6300万元,形成了平地发展梨枣,山区发展核桃等玉田传统特色果品的生产格局,实现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有效结合。

2.3加强科技支撑体系建设科技支撑是提高林业生产力的内在动力,而依靠科技是振兴山区生态林业的根本出路,也是搞好生态林业建设的基本保证。在工程投入上增加科技含量,把实用技术推广纳入工程建设计划。要建立健全林业科技推广体系,稳定科技推广队伍,认真抓好各个层次的技术培训、科技信息传递与应用;实施优惠政策,鼓励科技人员投身生产第一线,努力提高科技兴林水平;组织多学科进行综合研究,组织实施林业生态工程建设技术研究的攻关项目,提高质量意识,坚持技术标准,强化技术管理。

2.4加大宣传力度,更新林农经营观念政府可以通过电视、报刊或村镇板报等林农容易接受的形式,积极搞好宣传,提高全社会对林业生态工程建设重要性的认识,通过政策引导、利益驱动和效益吸引等手段使群众认识到国家生态林业建设既是改善生态环境的需要,也是调整经济结构、增加农民收入的需要,符合农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另外,可以定期组织讲座,使林农转变经营观念,坚持多林种多功能的经营方向,林工商综合经营,给经营承包者以真正实惠。调动林农投身生态林业建设的积极性。

3结束语

很多地方发展林业的客观条件很好,只要人们把握经济规律和自然规律,使主观和客观很好地结合起来,通过人民的共同努力,山区生态林业肯定有一个持续、稳定、协调的发展。

作者:仇艳秋单位:亚布力林业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