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渔业环境保护对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一、病害发生原因
1.养殖生态环境质量下降随着我县水产养殖集约化程度的提高,养殖过程中产生大量的残饵和鱼类的代谢物,同时受城镇工业和生活污水污染,造成养殖水体有机质含量过高,水体富营养化严重。受资金和技术等因素制约,我县大部分池塘运行多年,设施老化失修,池底淤泥过厚,病原微生物大量滋生,水体中各种有害物质如硫化氢、非离子氨等含量上升,养殖水体环境日趋恶化,大大增加了鱼类病害发生的风险。
2.缺乏健康养殖理念,养殖技术相对落后我县水产养殖病害防治、管理技术水平与养殖规模、集约化程度相对落后,养殖人员重养殖轻管理,重治疗轻预防,防治措施不到位、不彻底,滥用和误用药物现象严重,给病害频发遗留隐患。
3.苗种种质退化,检疫工作滞后我县苗种场生产条件较差,亲本长期使用,致使种质退化。原种不纯,良种不良,苗种质量得不到保证,抗病力有所下降。同时苗种引进上缺乏有效的检疫和管理机制,部分苗种引进时没有通过检疫,导致苗种质量得不到保障,病害种类和数量不断增多。
4.生产投入品监管不力我县目前对投入品的管理缺乏严格有效的监管机制。为提高经济效益,部分渔业生产者在养殖过程中大量使用超标准添加促生长剂的饲料,同时在病害防治中使用违禁药物,滥用、乱用药物现象依然普遍,造成鱼类免疫力下降,加大病害的感染和传播几率。
5.病害监测和防治资金投入不足目前我县水产养殖病害监测经费投入严重不足,基层测报人员缺乏最基本的工作条件和检测仪器,主要靠肉眼和经验来诊治鱼病,无法做到精准监测。对病害诊断不准确,无法及时对症用药,丧失控制病情的最佳时机,导致病害扩散蔓延,造成一定经济损失。
二、对策与建议
1.进一步加强和完善病害测报工作根据近几年我县水产动物病害发生流行规律,结合我县渔业生产实际,要在稳定现有病害监测点的基础上,逐步增加测报种类与监测面积。在进行病害监测时采取有效防治病害的技术和措施,对流行性病害尽量做到早发现,早通报,早预防,早治疗。同时测报工作要做到科学测报,建档立制,规范数据汇总,提高测报数据的准确性。在不违反疫情公布原则的情况下,及时信息,扩大测报成果影响,提高服务渔业、服务社会的能力。
2.加大资金投入,完善监测手段广泛宣传测报工作,积极争取各级领导和部门的支持,多方筹措资金。根据实际情况,加快基层病害实验室建设步伐,完善渔业病害监测和防治手段。加强测报人员的业务培训,提高我县测报技术水平。在做好常规监测的同时,逐步进行精准监测试点工作,推行实验室诊断,结合临床诊断,进一步提高病原判断的准确性。
3.全面开展水生动物防疫检疫工作依据《江西省水生动物防疫检疫实施意见》等重要法律法规,全面开展防疫检疫工作,重点把好产地检疫和流动检疫两道关口,对发病和携带病原的水生动物进行隔离或无害化处理,确保水产苗种健康流通,有效预防和控制水生动物疫病的发生和蔓延,确保渔业环境和水产品质量安全。
4.加强投入品监督力度,保证水产品质量安全渔业主管部门应协同工商等相关部门,加强对投入品生产、流通和使用的管理与监督,重点加强对饲料(含添加剂)、渔用药物的监管,清理整顿渔需物资市场,建立和完善水产品市场准入制度,构建水产品质量安全的长效监管体系,确保水产品质量安全。
5.加强渔业环境保护,减少养殖病害发生目前我县渔业环境质量下降主要来自工业、城镇污水及养殖自身污染。基层站所要积极协同当地环保等相关部门,有效查处各类渔业水体污染事故。在水产养殖生产过程中,积极推行健康养殖技术,合理控制养殖密度,科学喂养,避免加重养殖水体压力;提倡使用“三效”(高效、速效、长效)、“三小”(毒性小、用量小、副作用小)渔药进行鱼病防治,确保养殖生态环境良好,减少鱼类病害发生。
6.树立健康养殖观念,促进渔业可持续发展认真宣传贯彻好《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动物检疫管理办法》等重要法律法规。坚持“预防为主”的防治原则,积极推广健康养殖技术,大力推进无公害水产品产地产品认证工作,确保水产品质量安全,促进渔业增效、渔民增收、渔区社会和谐,全面推动我县渔业又好又快发展。
作者:王世丰单位:玉山县水产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