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渔业概况及投资前景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1中国与安哥拉渔业合作的意义
1.1应对全球远洋渔业格局变化近十几年来,随着世界陆地资源的过度消耗、人口的膨胀和环境的污染,世界各国都把发展海洋经济作为战略重点。尤其是近年来,由于市场对水产品需求的成倍增长,世界渔业产销量持续增加。但是世界海洋渔业的发展严重不均,一方面发达国家随着捕捞加工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得世界海洋渔业资源在某些传统渔场和品种的利用上已超负荷,发展重点转向远洋及不发达国家领海;另一方面随着《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和各国200海里专属经济区的实施,世界各国为保护本国的海洋资源都在实施捕捞配额制度,并普遍存在着不同形式的入渔费用增加等问题,尤其是燃油等主要生产资料的价格上涨使得远离本国基地到公海或别国专属经济区从事的大洋性远洋渔业或过洋性远洋渔业成本大增,特别是发达国家的劳动力成本过高、缺乏竞争力而难以在大洋性远洋渔业或过洋性远洋渔业持续发展,所以,现该行业整体都处于萎缩阶段。与此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世界范围内尚有不少海域特别是不发达国家海域的资源还没有充分利用,存在着自主开发与合作开发的多种可能性。据联合国粮农组织估计,世界海洋经济鱼类资源可捕量约2.4亿吨,甲壳类230万吨。其中,中上层鱼类可捕量约6000万吨,因此,各国的远洋渔业捕捞都将重点放在中上层鱼类,包括以鲣鱼等品种为主的高度洄游资源品种,比较关注西非等渔业捕捞生产力较为落后的区域,在今后较长的时期内,海洋渔业特别是不发达国家的渔业仍将有条件持续发展。
1.2安哥拉国内渔业重建的需要安哥拉内战结束后,政府采取多项措施努力恢复国内渔业产业,2010年的目标是安排7万渔民就业,计划在未来几年内,实现渔业捕捞量90万吨的目标。但由于其陆上加工设施几乎瘫痪,使其鱼产品难以进入国际市场和实现加工增值,严重制约了其渔业的发展,其他国家在安哥拉实施的过洋性捕捞,其加工船、运输船相对于丰富的安哥拉渔业资源而言,也显得严重不足,急需陆上设施的建设。同时安哥拉政府为解决就业问题,更愿意在陆地加工项目上提供比其在海上捕捞更优惠的开发条件。建设海产品加工厂是解决安哥拉鱼产品进入国际市场的重要环节,可以突破安哥拉渔业的发展瓶颈,采用现代化的加工技术将会大幅度提高安哥拉鱼产品的附加值,在提供数千就业岗位的同时,也能使世界各国享用到安哥拉优质的天然鱼产品,从而实现建造水产品加工厂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1.3有助于改善我国远洋渔业产业体系我国的远洋渔业近年来稳步发展。2011年中国的远洋渔业产量114.78万吨,较上一年增长3.15万吨,增幅2.82%,根据初步统计,2012年的产量为118万吨,较上一年增长2.8%。作为我国远洋渔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西非过洋性渔业经过了20多年探索,同样有了很大的发展,中国在西非过洋性渔船共有500多艘,运作与经营更加娴熟。尽管在非洲从事捕捞业20多年,但中国的远洋船队没有属于自己的大型渔船修理厂,没有具有一定规模的冷库,也没有较具规模的水产品加工厂,西非过洋渔业企业过于依赖数量有限的加工船和冷藏运输船,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这些企业的经济效益。过洋渔业的资源和市场两头在外,投入大,风险大,技术要求高,产业的属性要求其进行基地化,产、供、销一体化的适度规模经营。2012年,农业部在《关于促进远洋渔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中指出,我国远洋渔业的发展需要完善产业体系。积极发展捕捞相关的精深加工、市场开拓、物流配送等配套产业,延长远洋渔业产业链,鼓励建立远洋渔业海外综合性基地,加快远洋渔业产业配套设施建设,提高管理水平,推动我国从远洋渔业大国向远洋渔业强国转变。从我国对外渔业合作的产业结构调整的角度,中国在西非的过洋性渔业应加快向与产业相关的其它环节进一步延伸,如技术输出、渔用材料与设备的生产与维修以及在当地投资建造水产品加工厂等。
2安哥拉渔业投资前景分析
2.1中国与安哥拉具有良好的合作基础中国与安哥拉自1983年建交以来,两国合作领域不断扩大。2010~2011年,时任国家副主席的和全国人大委员长吴邦国先后访问安哥拉,推动了两国在包括渔业在内的经济领域的合作不断深入。2011年,中国与安哥拉双边贸易额占安哥拉进出口贸易额的29.7%,在安哥拉的五大贸易伙伴中排名第一。在渔业方面,两国的合作也在不断发展,2012年5月,安哥拉国家渔业局局长亲自率领其国内一些渔业公司的负责人访问中国,希望在渔业生产、渔港管理、水产品加工厂等方面与中国开展进一步的合作。
2.2建造海产品冷冻加工厂西非沿海国家渔业资源丰富,民众比较喜欢食用海产品,在安哥拉以及邻国尼日利亚的沿海城市中到处可见销售海产品的摊贩和餐馆,即使在一些内陆小镇也经常可以看到当地居民在夜排挡中食用烧烤的竹筴鱼。但是由于这些国家大多工业基础比较薄弱,海产品加工大多采用传统模式,工业化的水产品加工厂很少,在一些渔业资源丰富但是经济不发达地区水产品加工业几乎是空白。随着非洲经济的慢慢复苏,当地的海产品消费市场将急速增长,消费者也更加注重水产品的新鲜度和多样性。
从产品出口的角度考虑,如果海产品冷冻加工厂能以欧美标准建设生产,并通过速冻技术和航空物流使安哥拉鱼品在2~3天能实现从捕捞到送达进口国的商店或消费者餐桌的全过程,实现高附加值生产是完全有可能的。从远洋渔业持续发展的角度考虑,作为海洋渔业产业链重要一环的陆上加工基地及物流业,是捕捞业摆脱传统小市场走向国际大市场的必经环节。长期以来,由于缺乏陆上的水产品加工和物流基地,西非过洋性远洋捕捞的船队必须高成本投入加工船和运输船,才能将这里的渔业资源开发利用,而本地的捕捞企业和小型渔船的渔获物大多只能在本土传统市场销售,为使这些资源得以共享,各国都在大力支持扶助这些地区的水产品加工业。由此可见,在资源发达但经济欠发达的地区建造海产品冷冻加工厂是发展过洋性海洋渔业产业必不可少的重要一环。
西非海域环境优良,这一海域出产的海产品基本上不存在药残、重金属超标等污染问题,水产品质量上乘,所以,中国西非过洋性渔业鱼品深加工潜力巨大。近年来,有不少冰岛渔业专家活跃在世界各地,从东欧到南美,从尼日利亚到堪察加半岛,他们将冰岛的渔业捕捞技术与深加工经验与当地渔业资源丰富、原料鱼品质较高的优势紧密地结合起来,使这些产品达到美国、日本等国家的严格食品标准,促进这些地方的水产品出口。他们希望海运食品一般经过一、二次转口,就可抵达中国及其它亚洲主要港口,空运能在2~3天内,将新鲜水产运往亚洲的各大城市。他们的做法可供中国在对外渔业合作中参考和借鉴。
依据上述条件,笔者认为,在安哥拉建造海产品冷冻加工厂具备良好资源背景条件和发展前景。我国的水产企业可考虑在安哥拉鱼产丰富的本格拉市,建立一个完整的海产品加工厂,一期以生产速冻原条鱼、冷冻鱼片、生鱼片、腌制品、鱼干等为主;二期生产休闲海洋食品罐头制品、鱼糜、鱼粉、鱼油等产品;三期开发生产多肽海产品、药物海产品、美容海产品、保健海产品等高科技海产品,充分利用安哥拉丰富的海洋资源,建设一个高科技的海产综合加工企业。经粗略匡算可先投资1500万美元,其中1000万美元为设备、土地、厂房、建设等项目建设投资的费用;500万美元为原料鱼收购、生产、销售网点建设、库存等生产销售的流动资金费用。建设周期预计可在一年内完成。
2.3其它潜在的渔业投资项目安哥拉经济以石油生产、农业与矿产为主,也有炼油工业,在卡宾达等沿海地带,食品加工、造纸、水泥及纺织等工业也比较成熟。安哥拉国土富饶,未开发的资源十分丰富,海洋渔业发展也具有较大潜力,目前有西班牙、韩国、俄罗斯、中国等公司的渔船在作业,经营业绩均较为理想,许多在西非海域的渔船也正考虑转到安哥拉作业。除了海洋渔业捕捞、水产品加工业以外,安哥拉国内与渔业相关的产业,如渔用材料生产、渔船和渔用设备的维修等,对中国水产企业而言大多具有合作与投资的潜力。
作者:黄宪忠单位:上海蒂尔远洋渔业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