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渔业资源增养殖措施范文

渔业资源增养殖措施范文

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渔业资源增养殖措施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渔业资源增养殖措施

1水库渔业资源现状

1.1鲢鳙鱼资源二龙山水库鲢、鳙鱼是水库主要捕捞群体,特别是渔业合作经营期间,产量最高年份达到150吨,其余年份也在80吨左右,产量由历史最好年份亩产量不足5Kg,提高到13.9Kg,产量增加2.8倍。“7.13”洪水使库容总量整体交换三次,鲢鳙鱼随溢洪而下,产量剧降,直至2002年渔业合作,鲢鳙鱼产量才得到恢复。由于合作期短,鲢鳙鱼种投放量多集中在前三年,后续投放量不足;加之渔政管理混乱,非法私捕滥捞成风,人为因素造成库区鱼类资源量下降。近两年,县财政投资补放鲢鳙鱼种4万余斤、夏花鱼苗近200万尾,库区鲢鳙鱼资源略有回升。

1.2自然鱼类和大银鱼资源库区自然鱼类回捕量受库底复杂地形和水位变化的影响,产量始终不高,常年维持在15吨左右。除1986年冰下拉网捕获单品种鲤鱼4.2吨,其余时间鲤鱼捕获量很少,就是在鲤鱼繁殖期产量增幅也不明显。根据冰下拉网单品种捕获量和繁殖期鲤鱼活动情况证实,说明库区自然鱼类蕴藏一定数量,只是渔具渔法存在问题。大银鱼自1995年移植成功后,十几年来种群数量变化幅度较大。2002年捕获量13吨。2003年捕获量3吨。产量相差悬殊。2005年项目转让后当年投卵1.0亿粒。2006年捕获量增至60吨(含私捕约10吨),占当年库区鱼获物总产量的40%。成为水库渔业资源的一大补充。翌年投卵1.2亿粒,测试没有形成群体。分析其变化原因:一是发眼卵质量问题。二是采取泥底人工铺沙投卵技术不成熟,方法不科学。2009年因大银鱼吞食鱼卵、鱼苗,对库区自然鱼类的繁衍增殖构成威胁,在社会舆论下,终止了投卵活动。目前,大银鱼在库区仍具有一定存储量,在条件适宜时仍有形成群体的可能。

2水库渔业存在的问题

2.1体制与机制问题二龙山水库受国有体制的困扰,渔业资源优势一直没有得到彰显。其原因就是国有体制与市场经济规律不吻合,经营形式没有甩掉国有“大锅饭”的帽子。这种体制是抑制水库渔业经济发展的最大瓶颈。再从现行管理方式上看,严重存在养、捕、销环节不协调的问题,职工存在事不关已的思想,没有正确认识到渔业与员工共存关系。2002年水库渔业采取合作经营形式,迈出了体制改革的第一步,可从本质上甲方还没有彻底解除国有“大饭锅”的性质,这种短命的合作,最终因体制不顺、意见分歧等问题而流产。影响了水库渔业可持续发展。

2.2品种结构与捕捞方式问题库区鱼类品种数量直接影响水质变化和渔业发展。在选择投放品种时既要注意水体生态平衡,又要考虑渔业经济效益,二者是对立统一关系。目前,库区鱼类品种结构简单,除帕氏鲤,大银鱼两个新品种外,其余品种都属低质鱼类,经济价值不高,品牌不突出。虽然二龙山水库2004年被国家认定为水产品无公害养殖产地,但是,认证品种只有两个,品牌效益也只维持几年,没有很好地坚持下来。原因是:管理方只注重旅游业收入,没有把渔业放在第二主要位置。资源配备不科学,名优品种比例过小,鱼种后续投放不足,短期行为过重,长效机制不健全。忽视了库区自然鱼类繁殖对水库渔业资源增殖的作用。捕捞强度过大,生产秩序混乱,非法偷鱼严重,渔具鱼法使用不当。2004年—2008年库区连续四年在浅水区使用小眼网箔捕捞,破坏了自然鱼类产卵环境;对人工放养鲢鳙鱼种、夏花鱼苗损伤严重,事倍功半;影响了二龙山水库渔业资源的永续利用。

2.3渔政管理与防逃设施问题渔政管理是水库渔业发展的关键。二龙山水库水面广,库区沿岸村屯多,距县城近,偷鱼人员多,这些问题给渔政管理带来了一系列的难度。一是《渔业法》宣传不到位,沿库村民法律意识不强,养成了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懒惰思想,受眼前利益驱动,结伙偷鱼。特别是以水库为生的不法分子对库区鱼类不择手段,通信器材、监视设备、水陆车船等工具样样齐全,配备专业。二是渔政执法办案难度大。水库渔政执法体系不健全,执法队不具备独立执法办案资格,助长了违法者的嚣张气焰。三是渔政管理人员素质低,掌握运用渔业法律法规条款不熟,方式方法简单,装备落后,给违法人员创造了可乘之机。四是输水洞防逃设施简单,只是在灌溉期用一节网片固定拦鱼。溢洪道闸门无任何拦鱼设施,上游河口也存在类似问题,逃鱼现象在雨季时有发生。

2.4营销储存与深加工问题就合作期产量最高年份分析,存在营销手段、储存方式简单问题,仓储基本建设不配套,导致消费者在产量少时高价争抢、产量多时降价选购,时常出现低于成本价格甩售现象。市场营销门路狭窄,高产不高效。鱼产品附加值低、水产品加工系列开发滞后。影响了水库水产品的提档升级。

3发展方向

坚持投放鲢鳙鱼种、增殖保护野生自然鱼类、合理移植新品种的发展方向不动摇。继续认证无公害水产品种类,退出国有体制,注入民营资本,进入市场经济轨道。加快库区渔业基本基础设施建设,增强水库渔业生产后劲,尽快使二龙山水库渔业步入全省水库渔业先进行列。

4渔业资源增殖技术措施

近年来,为保障水库城镇居民饮用水源地水质安全,县政府制定出台了二龙山水库饮用水水源保护实施方案,对库区的排污单位、上游植被、耕地农药流入采取了治理措施,起到一定效果。而在条例中只规定禁止钓鱼,忽略了鱼类在水体食物链中对水质净化和水体生态平衡的重要作用。因此,保护好二龙山水源地水质安全,应从库区渔业资源增殖技术课题入手,研究库区渔业发展新思路,让水生动物—鱼类发挥生物保护水源地的作用。

4.1改革国有体制,建立长效机制一是改革水库渔业现行国有体制,引入市场竞争机制,以租赁、合作、注资或以资源为资本入股,退出国有管理体制方式等方法进行改革,走民营之路,为库区渔业注入活力。二是职工投资入股,以股份制经营形式全员参与,采取“谁主管、谁负责、谁担当、谁得利”的科学管理手段,真正使水库成为“聚宝盆”,让参与者做主人,当管家,拿红利。三是建立国企渔业责权统一、分工明确、指标清晰、监督有方、制约得力、奖惩分明、责利相同的长效机制,让库区渔业在阳光下运营。

4.2调整品种结构,加大投放数量二龙山水库渔业资源增殖一直依赖于投放鲢鳙鱼种技术,只是受资金限制鳙鱼投放比例偏少,造成增殖不增效。一是根据水体浮游生物量适当调节鳙鱼种投放比例,将鲢鳙总投入量的鳙鱼比例提高到55%,改变常规鲢鱼投放比例占主体的问题。这种直接投放方式势必增加投入成本,但可直接换取增殖效益。二是利用库区天然饵料,在库区采取网箱、围栏方式进行鳙鱼苗种养殖,适当投喂浮性人工饲料,补充天然饵料不足,降低投入成本。从鲢鳙鱼之间市场价差上看,二者在1.5元/斤左右,是增加效益的有效途径。三是增加中小型肉食性名贵鱼类投放比例,将库区低质杂鱼、小虾作为肉食性鱼类的饵料,转换低质鱼类附加殖,打造名优品牌,提高效益。四是加大库区底层冷水鱼类品种的引进移植力度。如小体鲟、鲑科鱼类、青根等,利用库区底栖动物和丰富的螺类资源,使其转化为生产力。五是恢复大银鱼资源。利用库区现存大银鱼亲本,做好本水体大银鱼人工采卵授精复投工作,最大限度控制其产量大幅度波动,以求得稳产高产。六是投放湖鲱冬钓品种,打造景区冰面冬钓风景线。七是科学配备资源,调查水体初级生产力,测算鱼载力、鱼产力,科学确定投放品种数量、比例、产出量的关系。实现“好水养好鱼”的发展目标。

4.3延缓鲢鳙鱼捕捞年龄,放长增殖期限根据初级生产力推算、测定鲢鳙鱼在本水体不同年龄的生长速度,决策最佳捕捞规格。按合作期经验推理,二龙山水库投放4、5月龄的鲢鳙秋片鱼种,当年尾增重在0.25kg左右;一龄增重在0.7㎏左右;二、三龄其体重1年可以增长近1倍;四龄平均尾重在3.0kg左右;五龄以后随鱼龄增加,生长则减慢,饲料系数则增大。而起捕鲢鳙鱼规格多在三龄以下,也正是鲢鳙鱼最快生长年龄,尾重1.6kg左右,将鲢鳙鱼最佳增殖年龄白白浪费。所以,要将鲢鳙鱼起捕年龄规格确定在四龄以上,尾重2.5kg以上,延长鲢鳙鱼增殖期一年就可保护低龄鱼资源,相对减少后续鱼种投放数量不足问题,降低成本,提升单位渔获量,避免库区天然饵料的浪费,从而达到库区渔业资源增殖良性循环的目的。

4.4采取科学方法,扩大库区自然鱼类数量自然鱼类的繁衍增殖是库区渔业资源的一大补充,占有绝对优势,不可忽视。二龙山水库自然鱼类繁衍增殖效果一直不够理想。原因是库区水草少,产卵场所环境条件差,人为干扰因素过大。解决措施:一是利用本水体自然鱼类亲本进行人工采集受精卵,在本水域搭设网箱或围拦孵化育苗,养殖到夏花规格(或直接养到秋片规格)后翻动网箱、撤出围拦,将鱼苗放归库区水域自然生长。二是在库区适宜水域搭设漂浮式人工鱼巢,为本水体自然鱼类亲本和小型土著鱼类亲本提供自然产卵环境条件。上述方法可使鱼卵、仔鱼躲避敌害,可提高孵化成活率30%,是库区自然鱼类资源增殖保护的可行措施。

4.5加强渔政管理,建设库区防逃设施渔政是库区渔业生产的守护神。一是理顺水库执法队与渔业执法的关系,成立渔政站,明确执法主体,在授权下独立执法办案,增强执法力度。二是改编调换渔政执法人员,将素质好、责任心强、敢担当的青年人吸收到执法队伍,提高渔政执法队伍整体水平。三是建立执法队伍内部监督举报制度,高额悬赏奖金,重惩监守自盗、里钩外联、营私舞弊,做到执法公开、公平、公正。四是装备高科技设施,安装民用雷达监测系统,配备水上快艇、陆地执法车,采取智能化管理手段,保障库区渔业生产秩序明显好转。五是建设水库输水洞、溢洪道电感拦鱼设施,对上游河口采取多级坝与网箔拦取渔获物的方法,防止自然鱼类游入河道,避免“7.13”洪水给库区渔业造成的惨剧重演。二龙山水库渔业资源增殖利用是一项长期持续的工作,应从根本上解决当前体制、管理、增殖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制定相应的政策措施,加强科技投入和渔业生产基础设施建设,推行健康养殖标准化生产模式,实施无公害水产品品牌战略,确保库区渔业可持续发展。

作者:战继明单位:黑龙江省宾县水产技术推广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