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经济带对现代农业的影响范文

经济带对现代农业的影响范文

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经济带对现代农业的影响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经济带对现代农业的影响

一、西江经济带发展现代农业的比较优势

(一)优良宜农的生态环境西江东连粤港澳,西接云贵。纵贯广西11个市,行政区域土地面积21.69万平方公里。西江流域群山环绕,气温温和,阳光充足,雨量充沛,自然风光优美,水、热、矿产、亚热带林木和旅游资源十分丰富,生态环境可谓独树一帜。以2011年为例,广西万元生产总值能源消耗为0.8吨标准煤;二氧化硫排放总量52.1万吨;化学需氧量排放总量79.33万吨。城镇污水集中处理率已达65%,其中柳州、桂林、贺州、河池、玉林、钦州、来宾等7个设区城市超过85%;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69%。全区森林覆盖率达到58%。已建成农村沼气371万户,入户率46.4%,居全国第一位。在全区范围内封闭使用车用乙醇汽油,成为我国第一个非粮原料燃料乙醇汽油试点省区。深入开展“城乡清洁工程”。地表水环境和空气环境质量总体良好,空气质量达二级以上的城市占78.6%,主要江河Ш类水质达标率超过90%。2006年总理在柳州考察期间,称赞柳州山清水秀地干净,同时总理强调,环境保护也是生产力。良好的生态环境是西江经济带的金字招牌,也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必要条件。

(二)独特的区位合作优势拥有内陆水资源的沿

江经济在通道经济中得到优先关注和发展。西江东连粤港澳,西接云贵,成为维系西南地区与珠三角地区的黄金水道,面向东盟开放合作的门户区。广西与泰国、越南、马来西亚和新加坡等国在热带经济作物和水稻优质品种引进、选育和推广、鱼类病害防治技术等方面已开展交流与合作。广西的杂交水稻已经在越南大面积推广种植。广西农科院与越南河内第一农业大学合作在河内建立了“中越农业综合技术示范研究推广基地”,开展杂交水稻组合和瓜菜品种的种植示范,已成为中国农作物品种和农业综合技术与越南交流的示范窗口。广西农业厅还与越南、老挝签署合作协议,进一步加强与这两个国家的农业科技合作,建立了有效的合作机制。此外,百色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将建设成为中国——东盟现代农业科技研发平台及产业梯度转移的重要基地。

(三)巨大的对台农业合作潜力西江经济带与台湾地理环境、气候条件相近,有丰富的农业资源和面向东盟的广阔市场,台湾则拥有雄厚的资金、先进的管理理念、加工技术,以及面向全球的营销市场,双方在研发农业新品种、开展农业科技培训交流合作、开发休闲观光农业、打造农产品物流平台、建设农民创业园等方面合作潜力巨大。近年来,西江经济带借助桂台经贸合作论坛、中国——东盟博览会等活动平台,与台湾农业合作项目逐年递增。如:2006年4月,农业部、商务部、国台办批准设立的海峡两岸(广西玉林)农业合作试验区已经初具规模;从2009年开始,在柳州市柳北区,一个总规划面积1.3万亩、总投资5亿元、以兰花研发和生产为特色的花卉产业基地正在建设中;2011年7月13日,总投资10.71亿元,占地2350亩的台湾花卉产业园在南宁市吴圩镇落成。

西江经济带以海峡两岸(玉林)农业合作试验区为重点,与台湾农业合作取得明显成效。到2011年底,西江经济带农业利用台资项目200多个,投资总额超过4亿美元,实际利用台资超过1.5亿美元。良好的生态环境、独特的地理位置、良好的合作平台是发展现代农业的优越条件,具有比较优势。但是,我们也要清醒的看到,在不断加快的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应该谨记前车之鉴,特别要以一些地区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发展的教训为戒,在农业发展上只有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发展现代农业,才能在资源使用、环境保护方面继续保持和发挥比较优势。

二、西江经济带发展现代农业的制约因素

(一)土地、水资源压力加大从2002年以来,广西建设用地量呈现高速增长态势,人地矛盾愈显尖锐。目前,全国人均耕地大约是1.38亩,而广西人均耕地面积只有1.29亩。虽然西江流域水资源比较丰富,但广西西江经济带还处于工业化初、中期,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特别是高耗水产业的迅速发展,工业用水量必将大量增长,也会影响到农业的供水保障。其次,土地资源制约现代农业的发展。2008年,广西年初农用地268033337.4亩,年末为267991404亩,减少了41933.4亩,2008年末耕地面积63262796.4亩,比2003年的65055183亩减少了1792386.6亩,短短五年时间数以百万计的耕地消失了。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将有更多的土地被征用,西江经济带发展现代农业面临着不断增加的土地压力。

(二)农业生产经营方式粗放、技术含量低农村人力资源普遍素质较低,农民思想观念落后,市场意识、竞争观念淡薄,农村劳动力技能低,结构不合理。这是导致西江经济带农业生产仍以粗放型经营为主的主要原因,与现代农业的需要不相适应。

(三)农产品市场体系不健全首先是大型农产品批发市场稀少。目前,西江经济带农产品批发市场主要有南宁五里亭蔬菜批发市场、柳州柳邕农副产品批发市场、玉林宏进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广西田阳农产品批发中心、广西海吉星农产品物流中心、金桥农产品批发市场等农产品批发市场,与全国相比,西江经济带的农产品流通体系还处于基本建成阶段,无论规模还是运营的专业化程度都还有差距。其次是农村专业合作社与经纪人制度不健全,合作社组织松散,管理能力较弱,合作社的专业功能没有得到充分实现。

(四)沿途各省市县缺乏统一紧密的合作协调机制西江东连粤港澳,西接云贵,成为维系西南地区与珠三角地区的黄金水道。在现代农业的结构布局、水源保护、市场运作和技术交流方面,西江经济带与相邻各省市县以及广西境内的沿江各市县都处于各自为战状态,缺乏统一规划和合理布局,也没有建立统一的联席制度和协调机制。

三、西江经济带加快建设现代农业的路径

(一)增加农业科技含量面临资源和环境的压力,必须转变农业发展模式,走依靠科学技术为主的集约型发展道路。要以提升农业科技水平、加速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提高农民科技素质为重点,统筹科技资源,深化农业科技推广体系改革。一是完善农业良种繁育体系,加快新技术新品种的引进推广。二是重点推进丰产栽培、疫病防控、防灾减灾、生态农业、农产品加工储运保鲜等领域的科技创新,认真抓好农业科技、农业信息进村入户工程实施,搞好技术指导和技术培训,提高农民科技种养水平。三是鼓励基层农业技术人员创办示范点、示范户、示范基地,推广以沼气为纽带、种养业相互促进的农业循环经济模式,推广生态农业模式、测土配方施肥和“三免”、“三避”、间套种、节水灌溉等技术,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四是鼓励和引导城乡资本,参与投资开发农产品精深加工、储运购销,重点培育农业产业化主导产业及以农产品为基础原料的食品加工与制造业,发展一批以农产品基地为基础、加工为核心、贸易为龙头、科技为先导的食品加工企业和产业集群,延伸农业产业链,提高附加值。

(二)完善农产品市场体系一方面支持重点农产品批发市场建设和升级改造,建设大中型农产品批发市场、农产品初级市场、零售市场以及与国外农产品市场联结起来的开发有序的市场体系;完善鲜活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重点扶持农产品生产基地与连锁超市、学校及企业等产销对接,减少流通环节,降低流通成本;支持供销合作社新农村现代流通网络工程建设,完善农村专业合作社与经纪人制度。另一方面要大力培育现代流通方式和新型流通业态,发展农产品网上交易、“农超对接”、连锁分销和农民网店。保证农产品品质,提高鲜活农产品流通质量安全水平。缩小农产品流通环节,降低农产品流通成本,提高农民收入。

(三)创立沿途省市县及企业联席会议制度南宁市是西江经济带的主要产粮区和经济作物基地,同时具有人才、交通上的绝对优势,可以南宁市为中心、梧州为副中心,建立联席制度。通过联席会议让西江经济带上的各方相互了解和沟通,提出投资、贸易、旅游等方面合作的计划,解决存在的问题。以西江为纽带,建立信息资源共享机制,形成区域合力。在结构布局上,着力发挥西江经济带特色优势农业产业的聚集效应,如产量全国第一的蔗糖、桑蚕、商品林、香料、木薯,产量全国第二的荔枝、龙眼、香蕉、罗非鱼、对虾等。

(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按照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要求,构建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相结合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充分保护和调动农民生产经营积极性,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sz000061)的有效供给。把现行的种粮农民直接补贴、良种补贴、大型农机具购置补贴、农资综合补贴等国家农业补贴,以政策制度的形式确定下来,对真正从事土地经营的生产者进行补贴,对土地流转达到一定规模的农业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种养大户、家庭农场从补贴资金、税收、技术指导等方面重点扶持。

(五)分类建立现代农业模式用生态农业理念为指导,全面推进“绿色发展”,转变农业经营方式。加快土地流转,促进土地向规模经营集中,科学合理开发农业资源,促进农业良性循环、资源高效利用和生态环境有效保护。发展物质多层次循环利用的“山地综合开发”、“庭院生态经济综合利用”、农业废物综合处理及资源化利用等生态农业模式。建设以生态农业、观光农业、节水农业为主体的农业生态系统。实现粮食、经济作物、绿肥轮作制,实现种地与养地相结合。以南宁、柳州、梧州三大城市为核心区域,根据已有的基础条件,按照都市型现代农业、生态农业、观光休闲农业、生态农业科技园等对西江经济带沿线城市进行定位。如南宁市以都市型现代农业为主要模式;柳州以观光休闲农业为主要模式;梧州以生态农业科技园为主要模式等。农业现代化是整个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基础和重要支撑。西江经济带作为广西的核心经济圈,加快发展现代农业,是实现农村现代化,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由之路。

作者:曹明玉单位:中共玉林市委党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