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气象灾害对小麦生产的影响范文

气象灾害对小麦生产的影响范文

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气象灾害对小麦生产的影响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气象灾害对小麦生产的影响

《农业技术与装备杂志》2014年第二十四期

1祁县小麦生育期的灾害发生频率和强度变化趋势

1.1霜冻据统计,祁县初霜冻日期最早为9月14日,最晚为11月2日;“终霜冻”日期最早为2月15日,最晚为5月20日。祁县平均无霜期147d,无霜期最长年为214d,最短年为116d。祁县多数年份农作物均不同程度受到霜冻影响,以春冻为害较重。祁县绝大多数年份的霜冻在4月下旬后,霜冻对农作物幼苗及已拔节的冬小麦都影响不大,但2014年5月5日凌晨5时左右出现的-0.8℃低温使小麦穗部小花受冻两端,特别是下端4~8个小穗不能结实成实,减产25%左右。

1.2冰雹冰雹是一种强对流天气,它是从发展强盛的高大积云雨中降落的冰球或冰块,其直径为5~50mm,大的可达50mm以上。冰雹是一种严重的灾害性天气,一般出现于农作物生长或收获季节。冰雹出现范围虽小、时间短,但来势猛、强度大,并伴有狂风暴雨,对农作物、果、蔬危害极大,甚至在短短的10~20min时间内,使丰收在望的庄稼毁于一旦,大的冰雹还可能毁坏房屋、打伤人畜。祁县属冰雹少发区,但也时有发生,1957年—2012年成灾的冰雹有40次,其中发生在五六月份的有22次。祁县小麦生育期冰雹成灾统计见表1。据调查,冰雹在祁县的分布和发生大都起源于高山,其势沿河而下,在祁县境内冰雹路径可分为5条,有时可能几条冰雹线同时出现,也有时一条雹线只是在局部地区降落。第1条雹线,途径城赵、祁县城区,到申村、小韩一带。第2条雹线,途径里村、王村、西六支、梁村、元台沟。第3条雹线,途径前庄、来远、生茂、晓义。第4条雹线,途径连珍垴、北建安、蒲桑、小韩。第5条雹线,途径戴家堡,程家庄、大义,晓义。

1.3大风瞬间风速>17m/s时称为大风。祁县平均每年出现大风的日数为19d,最多年(1968年)为46d,最少年(1987年、1988年)仅4d。祁县4月—6月出现的大风最多,每年平均有11次,占全年平均数的58%左右。大风产生的迎面压力达300~400Pa,从而使土壤失墒,加重春季和初夏的旱象。小麦浇水后遇大风会造成倒伏而减产。

2预防气象灾害的主要措施

2.1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麦田抗灾能力针对祁县水资源短缺、旱灾频繁的气象灾害,重点应加强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加大节水灌溉工程的投入,并且应提高农业水资源的利用效率。通过工程节水措施,弥补农业用水不足,有效抵御干旱对小麦生产的不利影响。加强耕地质量建设,把主产麦区的耕地建成高产稳产、遇旱能浇、遇涝能排、节水高效的标准化农田。

2.2加大科技投入,培育和推广多抗型优良小麦品种培育和推广优良品种是应对气候变化的有效措施。小麦育种科研应把提高品种抗逆性提高到更重要的位置,重点提高小麦品种的抗寒、抗病和节水抗旱性能。建议省级农业部门严把品种审定关,提高抗旱、抗寒小麦品种的鉴定标准,重点关注其春季抗寒、抗旱性能,延长生产检验的时间,杜绝在生产中推广和使用抗逆性不过关的品种。

2.3健全农业气象服务体系,做好极端气候应急预案极端气候事件频繁发生已经成为农业大幅度减产和粮食产量波动的重要因素,需要进一步健全农业气象服务体系,增强农村气象灾害监测预报能力。积极促成具有地方编制和运行管理的县级气象为农服务机构,或者建立地方政府财政支付购买气象服务的机制,通过购买气象服务方式,解决基层为农服务经费投入和人员不足的问题。同时,做好极端气候事件应急预案,作到灾前有预测、预报,灾中有减灾措施,灾后有农业保险跟进。

2.4改进技术措施,组装高产稳产新型栽培技术体系应对气候变化,应不断改进和调整栽培技术措施,重点目标是建立麦田合理群体结构,提高麦苗防灾减灾能力。为预防小麦生育期间的干旱和冻害,重点抓好适当推迟播期、播期与播量的匹配,以及足墒播种、精细整地、播后镇压、平衡施肥等综合技术的落实。同时,优化灌溉制度,提高植株抗寒、抗旱能力。小麦生育期的肥水管理措施直接影响小麦抵御冻害、病害、风灾倒伏等灾害的能力。浇水主要有两个关键环节,即浇冻水和春季第1水。祁县经常发生冬春连旱、倒春寒,因此在越冬期之前必须适时浇冻水。春季肥水管理应强调因苗因墒分类管理,运用肥水促控措施来预防春季冻害和风灾倒伏。麦田群体不足的弱苗应在其起身期进行肥水促控,促苗转壮;主体壮苗麦田在拔节期进行肥水管理;群体偏大、墒情较足的偏旺麦田,推迟到拔节后进行肥水管理,达到控制植株高度、群体大小和壮秆防倒伏的目的。

作者:李永虎单位:山西省祁县农业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