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林蛙产业养殖技术的问题探索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1养殖技术进步
1.1五个提高
通过养殖理念的更新、养殖模式和养殖设施手段的改进,在蝌蚪及变态蛙体重、雌化率、1龄蛙体重、2龄蛙体重和出栏率上有较大的提高。蝌蚪的平均体重从以前的1g左右,提升到1.8g,最大的有2.5g,雌化率达到50%以上,变态体重达到0.8g左右。目前蝌蚪养殖整体比较好,蝌蚪最大体重基本能达到1.5g以上,利用低温方法,也显著提高林蛙的雌化率。1龄蛙入蛰前平均体重由3.5g提升到9.3g,最大体重有23~28g,但这是少数养殖户取得的成绩。2龄蛙入蛰前平均体重由20g左右提高到30克g以上,最大的有65~70g。先前2龄林蛙入蛰时体重超过30g的很少,出栏率很低,现在有的养殖户有时出栏林蛙平均体重达到35g以上,达到出栏的要求,出栏率明显提高。这也是少数养殖户取得的成绩,而且还不是每年都能如此。
1.2三个降低
在五个提高的同时,林蛙越冬死亡率、出蛰死亡率和蝌蚪生长阶段损失率都明显降低。多数养殖户对林蛙越冬技术掌握的较好,基本上越冬成活率在80%以上。而在春天,林蛙在大棚中度过出蛰阶段,湿度有保证,温度有增加,大风被阻挡,又提前进食,死亡率也被降低。养殖户只要利用大棚,掌握必要的技术,出蛰也是没有太大的问题,成活率在80%以上。在蝌蚪生长阶段,饵料营养丰富、添加剂品种多样,林蛙体制健壮,增强体质,降低蝌蚪的发病。消毒防疫工作有效,管理到位,防患于未然。但相关的工作才刚刚开始,所积累的经验还较肤浅,这还是一个复杂艰巨的工作。
1.3一个提前
在种蛙产卵、蝌蚪孵化、蝌蚪养殖、蝌蚪变态和林蛙出蛰、林蛙饲喂等方面能做到提前一段时间,延长生长时间,增加个体体重,为下一阶段的饲养做好准备。在林蛙的养殖过程中,人们自觉或不自觉的利用先进的养殖的理念,解决实践中的问题,取得了更好的养殖效果。就林蛙养殖中好的办法和技术作简要的论述,以期对林蛙养殖者有所借鉴。
2养殖技术进步所采取的方法和手段
2.1培育质优的幼蛙是养殖成功的基础
2.1.1对林蛙种蛙进行选育“解决人工圈养条件下动物的疾病,基本上遵循着两条技术路线,一是让养殖环境条件满足动物的生理生态要求。二是培育和选择适应于高密度集约式养殖条件的养殖品种。”在林蛙养殖中,虽然对于品种的选育还是起步阶段,养殖者还是经过多年的养殖实践发现,皮肤色泽较深的林蛙抗病力较强。第二,养殖者选用长势较快,个体较大得蛙做种蛙。第三,养殖者还利用较远的不同地区林蛙进行配对,选育长势好、抗病的林蛙。
2.1.2分阶段对蝌蚪和幼蛙进行优选在东北地区,由于气候寒冷,生长期间比较短,一般蝌蚪期最大体重小于1.5g,一龄幼蛙小于5g,在2年饲养期内难以达到30g的出栏标准,第3年的饲养会遇到产后休眠的问题,养殖就会失败,所以要对蝌蚪阶段和幼蛙阶段进行优选。首先要培育足够质量的蝌蚪,经过精心饲养和逐渐淘汰,最终变态的都是质量1.5g以上、体质好的蝌蚪。同时也要对那些越冬没能达到5g的一龄林蛙也要进行挑选,淘汰体弱、病残的林蛙。
2.2养殖设施的改进、创新,解决养殖中诸多难题
林蛙对于生长环境要求特殊,即便在环境良好的山林里,也不是所有的山林都适合林蛙的生长。林蛙对温度、湿度、空气质量、郁闭度、声光噪音强度、水质、土质和大风等非常敏感。养殖者要为林蛙营造良好的生存环境,满足林蛙苛刻生理需要。林蛙养殖的圈舍曾主要为围栏圈舍,这样的圈舍有很多弊端,养殖者尝试利用大棚进行养殖,出现了较好的效果。围栏养殖即用围栏围一块土地,上面架设遮阴网,安置喷水设备,种植树木和低矮植被。中间设置一个用林蛙变态饲养池。大棚圈舍一般用钢筋骨架和聚氯乙烯无滴膜构建。大棚里面设置水循环设备、喷雾设备和遮阴网。在大棚的中间设置一个林蛙变态饲养池。大棚内的温度要比围栏内的高,平均相对湿度也要比围栏内的大,这样就更满足林蛙需要较高的湿度和适宜的温度的生理需要。
2.2.1解决温度、湿度和郁闭度之间的矛盾林蛙为变温动物,温度过低生长发育迟缓,温度过高,易导致死亡。林蛙变态以后虽然可以完全营陆栖生活,但对空气湿度要求高,适宜的空气相对湿度为75%~90%。直射的阳光可影响林蛙的生长和健康。围栏养殖林蛙利用遮阴网来遮光,但温度也被降低,一天中多数时间不能满足生长需要,温度高时,通过喷水加湿,也会间接降温。没有足够的积温林蛙生长就会受到影响覆盖大棚的聚氯乙烯无滴膜能够使光线散射,不直射林蛙,聚氯乙烯无滴膜密闭,水蒸气不能散失,使空气湿度得以保持,大棚能够保温,有利林蛙生长。
2.2.2延长生长时间,提高出栏率一般说来大棚内春秋两季最高气温可达35℃。一天中最高气温出现在14:00,日最高增温一般都7℃以上。秋季大棚中要比在围栏圈舍里平均增温5.5℃,春季平均增温4℃左右。春季大棚中要比在围栏圈舍里增加10~20d的采食时间,秋季又增加10~20d的采食时间。这样在一年里,林蛙在大棚里比在围栏里多出30~40d的进食时间,让林蛙有较充裕的时间生长发育,大大提高林蛙的出栏率。在变态后体重基本相同的条件下,大棚内生长速度更快,养殖效果更好。
2.2.3提高春季出蛰成活率大棚在春季林蛙出蛰过程中显著提高了成活率,大棚内的成活率为80%~90%,而围栏内为60%~80%。
2.2.4减少病害大棚能够使林蛙不受雨林,林蛙受雨林容易发病。地面不积水,地面积水林蛙喜欢积聚,林蛙容易生病。其二在夏季长期降雨的情况下能够继续饲喂,不至于雨中无法饲喂体重下降,也不会虫子沾上泥土引起林蛙的胃肠炎。
2.3科学合理的饲料投喂技术
2.3.1蝌蚪阶段配合饲料的使用林蛙养殖过程中蝌蚪阶段的饲养进步是最快的,养殖者借鉴养鱼技术管水,用颗粒料,大大提高蝌蚪的质量和体质。由表2知,在应用配合饲料后林蛙蝌蚪平均质量和最大质量显著增加。在总体效果上,蝌蚪大的林蛙长势较好。
2.3.2林蛙阶段饵料的投喂①提供营养丰富的饲料:林蛙取食活虫,主要饵料为蝇蛆和黄粉虫。目前看黄粉虫较好,虽然成本较高。为提供营养丰富的饲料,养殖者在饲料中添加各种维生素和矿物质元素,在不同的阶段养殖者总结出各阶段添加的特点和经验,有的养殖户还在蛙圈内安置黑光灯,用其诱捕天然昆虫为辅助饵料。②饲料盘:在近年来养殖实践中,林蛙饲料投喂经历使用、废弃和再使用饲料台的过程。不同饲料台使林蛙饲喂有不同的效果。没有饲料台虫子损失较大,饲料台能够防止胃肠炎的发生。
2.4健康管理和病害控制技术
林蛙只能食用活动的诸如昆虫等食物,药物通过进食到达体内有难度。发病后个体大多数失去食欲,即使特效药物也难发挥作用。1龄的林蛙个体小,而且数量多,很难针对个体进行药物治疗。所以在防治林蛙疾病要以预防为主,合理控制养殖密度,控制养殖环境,降低应激反应,营养全面,谨慎消毒。
2.4.1养殖生产过程中的健康管理①合理的放养密度是对养殖环境的优化:一龄林蛙在不同投放密度下林蛙存活率和产出的质量,密度越大成活率越低。密度越大,林蛙患病的机会越大,死亡率越高。可见合理的养殖密度是维持林蛙健康养殖的物质基础。密度越大林蛙产出的质量也越低。密度低,林蛙个体生长越快,个体越大,总质量不仅不减少反而增加,对于林蛙而言,个体越大,经济效益越高。可见合理的养殖密度是关系养殖效益的关键。②控制养殖环境:林蛙养殖过程中,是要产生少量的粪便,圈舍内的杂草也会生长得很茂盛,通过拔草和扫除粪便能够让环境更好。同时,在圈舍消毒的同时,喷洒微生物制剂也是病害防治的重要途径,在有的林蛙养殖场自己生产微生物制剂,降低了成本。进行扫除是可靠的解决方法。养殖场面积在1000m2以下,熟练的养殖管理人员2个人2~3天则可清扫一次。有人认为清扫过程中影响会对林蛙造成应激,这种担心还是有道理的,但也可把清扫看成驯化的一种方式。喷洒微生物制剂,利用微生物进行分解,理念是先进的,在微生物利用方面鸡和猪的发酵床养殖技术是应用非常成功的,其中有很多的要求。大家不妨查找相关资料,与蛙场实际相互比对,具体实践,看可行否。③降低应激反应:避免因自然因素如暴雨、高温、严寒、缺氧、酸雨、大风和人为因素如投喂的技术和方法、喷水、消毒、人员在圈内的工作等引起林蛙的应激反应。如果应激过于强烈,或持续时间过长,林蛙就会因为能量消耗过大,机体抵抗力下降,引起疾病。因此,在养殖过程或养殖系统中,开展驯化工作,创造条件降低应激反应。
2.4.2病害的控制技术①添加中药和益生菌饲料中添加中药诸如大蒜素、黄芪多糖口服液等,益生菌诸如EM菌等其他有益微生物,都能起到促进生长,增强免疫力等功效。②不同阶段添加维生素。在快速生长期,疾病恢复期,适量添加维生素,特别是维生素A、维生素C会起到预防烂皮病、促生长的良好效果。③谨慎消毒。带蛙消毒用喷雾和喷洒法,要以地表和机体润湿为主,消毒前要进行清洁。以下为某次实验中未经稀释的消毒剂对引起林蛙发病的致病菌敏感度的实验。消毒剂选用的原则是:安全无刺激,广谱,对机体无毒,无色无味,无残留,对环境无污染。就目前现状而言,在林蛙生产中消毒剂的使用还没有形成科学成熟的规程,相关研究还没有人做,还是空白,实践经验相互保守,有的还很浅显,养殖者对消毒剂认识也良莠不齐,表现在:其一,在林蛙养殖中不使用消毒剂。其二,对相关专业知识缺乏了解,有人曾把青霉素之类的抗生素做环境消毒。其三,在使用消毒剂中过于粗放随意,不计药物的理化性质、浓度和对林蛙的毒害作用。其四,对消毒剂的使用过于保守,认为消毒剂对林蛙有毒副作用。其五,相关研究还是空白,实践经验很浅显和凌乱,还相互保守。就目前而言,消毒剂使用需要探讨的是,①喷的量:土壤是细菌天然的培养基,粪便、剩余饵料为土壤提供大量有机物,更适用细菌的增殖。林蛙就生活在土地上,所以消毒剂的量要够要足。②喷的频率:消毒的频率和季节、管理还有消毒剂使用量上存在密切的关系,有的养殖者在七八月份每天都喷消毒剂。③消毒剂的种类:人们曾用过的消毒剂有漂白粉,高锰酸钾,季铵盐类,碘制剂类(碘伏和复合碘),亚甲基胍等。但高锰酸钾和漂白粉毒害较大。④消毒剂的浓度:一般说明书上都有用在畜禽上的使用说明,但一般没有针对林蛙的使用说明,有人使用渔业用的消毒剂,其说明对林蛙指导意义不大。⑤消毒剂生产厂家:和一般的厂家相比,名厂、名药还是首选,但要防假冒。至于那些厂家药品质量好可上网查询。⑥使用前要先做试验:养殖户在用消毒剂的时候还要注意不同厂家和水的理化性质对消毒剂的影响。在选用药物的时候,先要做一下试验,保证用药的安全。
2.5林蛙养殖要确立健康养殖的理念
林蛙养殖过程中不产生有害物质。林蛙养殖圈舍内要栽植一些植被,周围还要种植树木,这些都会对周围环境有益。林蛙的饵料主要是蝇蛆和黄粉虫。蝇蛆生产利用猪和鸡的粪便中剩余的蛋白质和能量,可以把粪便处理为农作物的肥料,达到对各种资源的最佳利用,最大限度地减少养殖过程中废弃物的产生,在取得养殖效果和经济效益的同时,还达到较佳的环境生态效益。同时在近年来养殖研究和实践中,人们一味追求林蛙的雌化率而使用性激素进行诱导,或许对林蛙产品没有影响,但对环境是十分不利的,而性激素的使用也是违反国家相关法规的。养殖需要不断学习、创新的态度。林蛙养殖是一种新兴的养殖品种,三十年来,当面对困难的局面,少数养殖仍不放弃,为寻求突破,查书籍、问教授、请专家、勤摸索、肯钻研,坚持下去,在养殖实践中每取得一些进步,都要一点点探索,其间经历很多的挫折和付出。
3全人工养殖技术方面存在的问题
到目前为止,林蛙全人工养殖技术仍处于摸索阶段,林蛙全人工养殖“能养,但不好养”已经成为普遍共识。林蛙全人工养殖目前可以说取得了阶段性成果,毕竟实践证明,全人工养殖是可以创造经济效益的,但是在大规模养殖上,技术还不成熟,需要继续研究。小规模的林蛙全人工养殖还有相对成功的,可以产生一定效益,但是由于林蛙全人工养殖技术还有一些难关需要攻破,大规模普及还不具备条件。目前全人工养殖技术主要存在的问题,主要是以下几方面。
3.1养殖模式和疾病防治
疾病仍然是困扰林蛙全人工养殖的主要问题,林蛙疾病的发生与林蛙生长环境存在着密切的联系。高温高湿的环境林蛙生长迅速,可也是细菌滋生的好环境,如果降低温度和湿度,对林蛙的防疫有利,但林蛙生长会受到影响,甚至二年之内达不到出栏标准,而养殖就要失败。如何做到科学防疫,目前都没有一个完全成熟的规程,相关的疫苗还没有上市,疾病导致的东北林蛙的死亡率极高,甚至全部死亡。
3.2品种选育和生殖休眠
成活率低林蛙的自繁自养是养殖的必然要求,林蛙的品种的繁育也是未来的必然趋势。但林蛙生殖休眠后的成活率是亟待攻关的一个难题,多数养殖户成活率都在30%以下,甚至更低,往往造成林蛙繁殖数量的大幅度降低,这也给林蛙品种繁育带来巨大的苦难,我们可以设想,若有100对的4龄种蛙,经过药物名称药液浓度/%平均直径/mm复合碘20%18.2百毒杀10%14.8三九菌毒清5%14.4聚六亚甲基胍0.8%10.0通威菌毒宁10%10.4大黄精华10%8.2每年75%的产后休眠的损失,就需要2龄蛙1600对。同时高死亡率对自繁自养也是一个经济压力。
3.3林蛙的营养需要量和饵料选择
林蛙对蛋白质、氨基酸、维生素、矿物质等添加的研究目前还没有,生产实际经验和一般原则目前也是一点支离破碎的经验,而且都在保密中。全人工养殖的饵料主要有蚯蚓、蝇蛆和黄粉虫,三者在养殖实践中各有利弊。在养殖中,首先蚯蚓在养殖中逐渐的退出。蝇蛆的的特点是利用各种动物粪便为基料,价格便宜,营养不够充分,但对防疫压力大,同时胃肠炎,消化不良也是难以避免的。黄粉虫的特点是生产周期长,价格较贵,营养较充分。这些饲料的生产都需要较为专业的技术,如果对这些技术能熟练掌握,即可谋生,而各养殖场生产的饵料生产技术还是不过关,产量往往不能满足林蛙需要。
3.4缺乏系统操作规程和科学的养殖技术
全人工养殖东北林蛙,虽然有阶段性的成功,但养殖者还相当随意,对取得的经验重视不够,随意更换养殖的程序和手段,还没有对养殖操作程序进行系统的归纳,使之升华为规程。许多环节依然没有以科学研究为基础的指导为参考。转型期社会浮躁心理,难免使科研单位对养殖研究也急功近利,需要有实力的科研单位深入研究,提供科学可信又全面的养殖技术。
3.5.1不要被炒作的人诱导,造成上当受骗针对目前林蛙全养殖技术推广混乱的情况,养殖户要小心谨慎,多调查,多咨询,对于新闻媒体的宣传要进行分析,不要迷信权威,不要盲目投资。在投资前要对养殖情况有大致了解,要从科学的角度正确认识林蛙的分类和分布,科学合理的开展林蛙驯养和繁殖。严防炒种,不轻信蛙种、原产地、地方标识等的宣传和炒作。东北各地区的东北林蛙是哈蟆油的药源动物,而蛙体大小、产油多少和体色等的差异主要与其生活环境条件有关。
3.5.2根据实力,慎重选择全人工养殖林蛙也和其他养殖业一样是社会发展的必然,但必须慎重选择,需要有一定经济实力和社会适应能力的有识之士去探索和实践。要经过无数次的失败和继续摸索才能攻克人工养殖的每一个技术关键。需要相当一部分有毅力、有耐力和有恒心的人去付出、去努力奋斗。
3.5.3东北林蛙南方养殖必须慎之又慎涉及到能否适应当地气候等条件,成活个体的蛙油的品质和功效是否稳定,对当地物种是否造成影响和生物入侵,南移林蛙的养殖成本和效益等。
作者:佟庆刘志田高凤林崔立勇单位:合江林业科学研究所佳木斯市佳林东北林蛙养殖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