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钩栗容器育苗对比试验研究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林业实用技术杂志》2014年第七期
1试验材料和方法
1.1种子来源及处理试验所用材料来源于广西地区桂林龙胜县江底乡、贺州市八步区公会镇、资源县河口乡、凌川县大镜乡、金秀县金秀林场和乐业县逻沙乡,2012年12月将采回的种子放入流动水中浸泡2~3d,捞去浮在水面的杂质、空粒和不饱满的种子,在沙藏的前1d,用0.5%高锰酸钾溶液对种子进行浸泡2h净进行阴干。沙床规格1.5m×10m,沙藏前对土壤用0.1%高锰酸钾溶液进行消毒,将阴干后的钩栗种子均匀地散播在沙床上进行催芽,播种时种子不重叠,用手或平板物体对所播种子稍加压实后用细沙覆盖,厚度以不见种子为宜。沙床用花洒壶淋足水,对露出的种子再用细沙覆盖。在沙床上搭盖拱棚,用黑色遮荫网进行遮盖,以防太阳强光照射导致沙床内温度过高,雨水过大冲裸露的种子,然后将沙床四周用石砖压实,防止鼠害。
1.2育苗容器和促进生长及选择钩栗移苗阶段选用的容器为10cm×12cm的黑色营养杯,杯下部两边有排水孔。其所用的生根剂为(GPD)由广西林科院林业土壤与肥料研究所配制,肥料采用俄罗斯生产的复合肥,其N∶P∶K为1∶1∶1[10-11]。
1.3试验设计钩栗容器育苗试验采用完全随机试验设计,以2种土壤育苗基质和3种不同根部处理分别组成的不同处理,共6种处理,每个处理育苗30株,每组试验均设置3个重复和1个对照。2.4试验观测本试验从2013年4月15日到2013年12月30日每隔15d对钩栗地径和苗高进行测量,4月初发现部分叶子现黑褐色或褐色,但苗木仍有嫩芽长出,移苗时根部受伤,导致吸收不到水份,叶子变色。同月对每个处理的随机15个苗木进行测量苗高、地经、叶片数和发芽率,并对不同断根与根部处理组合的每个处理抽取4株平均木做根部测定,测定内容有根长、根数和根茎比,所测定数据分析汇总,然后使用统计软件SPSS完成。
2结果与分析
2.1苗木的生长特点
2.1.1苗高生长根据观察,种子试验处理开始至12月结束。可将苗期划分为恢复期、速生期和缓生期。移苗恢复期为4—5月,这段期间,种子开始发芽直至苗木长出叶子为止,6月上旬至7月上旬,期间真叶开始长出,苗高生长缓慢;速生期在7月中旬至10月下旬,此时苗高快速生长;11月下旬至12月,进入冬季后苗木生长缓慢,生长量变化不大,考虑1—2月也是冬季,数据没有进行测定,此阶段为苗木的缓生期。试验可以看出,基质B更适合钩栗苗高的生长。
2.1.2地径生长根据观察可以看出,种子试验处理开始直至12月结束。与苗高生长特点相似,可将苗木地径划分为恢复期、速生期和缓生期,移苗恢复期4—5月,这段期间,种子开始发芽直至苗木长出叶子为止,6月上旬至7月上旬,期间真叶开始长出,苗高生长缓慢;速生期在7月中旬至10月下旬,此阶段温度、湿度和环境更适宜地径快速生长;11月底至12月底地径生长缓慢,几乎为零生长,此阶段为缓生期;由试验可以看出,基质B更适合钩栗苗高的生长。
2.2不同育苗基质对苗高生长影响在A基质、B基质与不加任何基质的3种处理方式试验中,平均苗高存在显著性差异,其最大值为14.77m,最小值为10.45cm,相差近5cm,结果如表1所示。统计分析表明,不同基质对苗高生长的影响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苗高平均值由大到小的顺序为B、A、C,其中B基质为30%黄心土+67%表土+2%钩栗菌根土+磷肥1%,A基质为30%黄心土+67%表土+2%红锥菌根土+磷肥1%,C基质为对照组,既未添加任何基质。对不同基质处理方式的钩栗容器育苗试验的原始测定数据进行方差分析。以不同的组合处理方式作单因素方差分析,以此检验它们对钩栗容器苗木生长指标的影响是否显著,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见表2。由表2可以看出,在钩栗容器育苗的不同育苗基质处理试验中,不同处理对于钩栗容器苗的苗高、地径、叶片数、及发芽率的影响是显著的。采用多重比较法(LSD)对钩栗容器基质实验各处理生长指标进行多重检验,结果如表3所示。B与其它2种处理(A、C)之间差异性显著;而A、C之间虽然有差异,但是差异不显著。试验表明处理B的苗高生长最好,其次是处理A苗高生长好,C处理方式的苗高生长最差。
2.3不同育苗基质对生物量的影响方差分析表明(表4、表5),不同基质对单株苗木叶干质量、茎干质量、根干质量和总干质量的影响达到显著乃至极显著水平。叶、径、根和单株干物质质量的由大至小的顺序为B、A、C。
2.4不同根部处理对地经生长的影响不同根部处理对地径生长的影响随基质的不同而不同,各基质与根部处理组合的苗木地径平均值大小为不同根部处理对地径生长的影响随基质的不同而不同,各基质与根部处理组合的苗木地径平均值大小为Aa(2.14cm)、Ab(2.77cm)、Ac(1.90cm)、Ba(3.28cm)、Bb(3.38cm)、Bc(2.80cm)、Ca(2.07cm)、Cb(2.57cm)、Cc(2.07cm)。在基质相同的情况下,b处理方式即生根剂GPD250mg/L和红泥浆的处理方式能得到最大的地径量,且在A基质处理下,加生根剂与未加生根剂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而在B基质处理的情况下,加生根剂与未加生根剂没有显著性差异,结果如表3—5所示。
3结论与讨论
(1)通过钩栗育苗试验处理可以得出,影响钩栗容器育苗各生长指标的关键因素为不同育苗基质和不同的根部处理方式。容器育苗基质应具有良好的理化性质,在物理形状方面应具有较好的保湿、保肥、通气、排水性能等,在化学形状方面应该具有弱酸性和低肥性,能满足苗木成活和生长的养分和水分基础。(2)通过钩栗的生长习性特点上来看,基质B最适合钩栗生长,是钩栗容器苗生长较为理想的基质,其次是基质A。同一基质,不同根部处理方式对苗木生长有着显著的影响,在供给的3种生根剂中,生根剂GPD500mg/L和红泥浆和生根剂GPD250mg/L处理有较高的生根率、生根剂苗高、地径生长量,其中生根剂GPD250mg/L处理得到的效果更加显著,所以浓度为250mg/LGPD生根剂是最适合钩栗生长的,这期间苗木径高生长效果显著。(3)通过不同基质、根部处理试验基质配制来看,根部处理方式对于钩栗容器育苗苗木的苗高、地径、发芽率、叶片数、叶干质量、根干质量及株总干质量的影响显著(p<0.05),其中主要影响因子为育苗基质。综合这些指标,认为B基质为30%黄心土+67%表土+2%钩栗菌根土+磷肥1%与生根剂为b即生根剂GPD250mg/L和红泥浆的处理方式最为合适。(4)通过不同的基质与根部处理方式的组合来看,钩栗容器基质育苗对苗高、地径、发芽率、叶片数、叶干重、根干重及株总干重的影响显著,虽然根部处理方式对这些指标影响显著性有差异,但特征不是十分明显,这说明不同基质与不同根部处理方式不存在明显的交互作用。
作者:黄荣林王勇刘晓蔚何应会蒋燚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林业科学研究院国家林业局中南速生材繁育实验室广西优良用材林资源培育重点实验室南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