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绿色发展的必然性及发展范式转型范文

绿色发展的必然性及发展范式转型范文

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绿色发展的必然性及发展范式转型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绿色发展的必然性及发展范式转型

绿色大世界》2009年第1期

摘要:人类发展史经历了无色、黄色、黑色和绿色的发展道路,一部人类文明史,实际上就是一部"颜色革命"史。这充分说明,绿色发展是人类文明的必然产物。绿色发展包含着丰富的内容,内涵着绿色环境发展、绿色经济发展、绿色政治发展、绿色文化发展、绿色社会发展等内容。从哲学的视角看,绿色发展是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党的报告把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作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实施绿色发展必须经历发展理念的转变、发展目标的确立、发展模式的转型、发展路径的转换。

关键词:绿色发展;必然产物;转型

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提高到十分重要的地位,将其融入“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十八届五中全会又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十三五”规划的任务目标,将绿色发展正式上升为党和国家的执政理念。党的报告把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作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提出要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推进绿色发展,着力解决突出环境问题,加大生态系统保护力度,改革生态环境监管体制,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现代化建设新格局。而要达到这一目标,必须实现由传统工业化发展模式向绿色发展转型,使绿色发展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展的“经济新常态”,从而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基础。

一、人类社会发展的“颜色革命”及绿色发展的必然性

人类社会的发展相继经历了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和生态文明四种文明形态。在不同文明形态下,人类对其所处的生态环境,以及人和自然的物质关系有不同的认识和态度,决定着人类对发展道路和发展模式的选择。迄今为止,人类已经经历了无色、黄色、黑色和绿色的发展道路。与原始文明相对应的是无色发展。原始社会生产力十分落后,人们只能依赖集体的力量才能生存,物质生产活动主要靠简单的采集和渔猎,因此也把这一阶段称为渔猎文明。这一时期是自然对人的统治时期,人类匍匐在自然的脚下,人们敬畏自然、顺从自然。采集和渔猎等物质生产活动虽然是人类作为具有自觉能动性的主体向自然界的直接索取,但由于这时的人类缺乏强大的物质和精神手段,对自然开发和利用的能力极其有限,人的活动对自然不构成威胁,自然界的自我修复能力远远大于人类活动的“践踏”程度,因而人类对自然界基本没有什么破坏,打不上深刻的烙印,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一种“朴素”的和谐关系,自然环境处于自然而然的状态。因此,我们把这一文明形态下的经济发展方式称作“无色”发展。与农业文明相对应的是黄色发展。在这一时期出现了铁器等生产工具,生产力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人对自然进行了初步的开发,人类从此由被动地适应自然开始主动地影响自然,使自然界的人化过程进一步提升。因为这一时期主要的物质生产活动是农耕和畜牧,人类以黄色土地作为主要生产对象,故此我们把这一时期称作“黄色”文明。因为农业生产要依靠土地,所以,农业生产本身对土地是一种养护。虽然在一定程度对自然资源施加改造,但没有像后来的工业文明那样对生态环境造成巨大的破坏,人们力求顺从自然、适应自然,人与自然是一种相互协作的关系。与工业文明相对应的是黑色发展。在工业文明时代,由于人类主体意识的增强,人与自然的关系也发生了根本的改变,自然界不再具有以往的神秘和威力,在培根“知识就是力量”信念的鼓动下,人类不仅认为自己是自然的主人,而且似乎认为自己已经成为驾御和征服自然的“神”,只须凭借知识和理性的力量就足以征服自然。

在高扬“人类中心主义”的旗帜下,人类选择了一条高投入、高能耗、高排放、高污染、低效率的“黑色”发展道路,致使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变得日益紧张,生态危机遍及全球,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的矛盾日益突出,人类的发展乃至生存已经濒临自然资源约束的边界,扭转工业文明以来粗放式的黑色发展模式已迫在眉睫。与生态文明相对应的是绿色发展。自然环境的破坏,必然导致人类文明的衰落。工业文明的黑色发展模式已经难以为继,人类文明要延续下去,必须对工业文明的黑色发展道路进行深刻反思,重新认识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的关系,探索新的文明形态、新的发展道路和模式,这种新的发展道路和模式即是绿色发展。绿色发展强调对传统发展模式进行“绿化”改造,其领域涵盖绿色生态、绿色农业、绿色工业、绿色设计、绿色食品、绿色营销、绿色消费、绿色旅游、绿色管理、绿色新政、绿色组织、绿色政党、绿色文学、绿色教育、绿色传播等一系列有利于可持续发展的产业、产品和政治、经济、文化、生活方式等。以此推动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维护生态平衡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从而扭转工业文明以来粗放式的黑色发展模式,转型升级为以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高效率为特征的集约型的绿色发展模式。在不同的文明形态下人类有与之相对应的发展道路,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生态文明的发展过程,同时也构成了由无色发展———黄色发展———黑色发展———到绿色发展道路的演进过程。可以说一部人类文明史,实际上是一部“颜色革命”史。绿色发展是人类文明的必然趋势。

1.绿色发展是对生态危机的反思和生态运动的产物

任何一种发展模式都是时代的产物,绿色发展模式是在生态环境日益恶化以及生态运动蓬勃开展的社会背景下产生的。工业化过程中,在资本逻辑支配下,追求利润最大化是生产乃至一切活动的目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创造出丰富的物质财富的同时,也使生态环境遭到极大的破坏,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问题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20世纪中叶以后,资本主义社会相继发生了八大公害事件,从而引发了人们对环境问题的高度关注。为保护环境和生态平衡,在20世纪60年代末兴起的全球性生态运动,不仅是对工业革命以来人类生存方式的反思,而且激发了人们环境保护的热情,生态运动作为一种思潮迅速向欧美各国扩展,到20世纪70年末,西方发达国家的环保运动蓬勃展开,并结合当时的反战、反核运动,促使许多国家出现了如绿色和平组织、绿党等民间组织、政党和学术团体,一些国际性的生态保护活动也不断出现,环境问题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然而,人们越来越发现,生态运动的深入并没有带来环境质量的根本转变,环境污染日益加重,资源枯竭、能源匮乏、土地沙化等生态问题不断加剧,严酷的现实迫使人们不得不重新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以求发现生态危机的深层本质。在这种背景下,一些有识之士开始从哲学的角度,在理论上对生态问题进行研究,于是,生态哲学、生态伦理学、生态教育、生态美学等一系列理论形态相继问世,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新的发展模式,绿色发展便是其中之一,从而唤醒了发端于人类远古时代的绿色意识,使绿色文化开始向更高的形态发展。

2.绿色发展是对人类生存状况的忧虑及未来命运关注的产物

任何事物都处在与周围环境的关系中,如果看不清该事物所处的环境也就不可能真正认识事物本身,并把握事物未来的命运。如果人类不能正确认识自己所处的自然环境以及与它的关系,那么人类也就不可能真正认识和把握自身的命运。16~18世纪,随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确立、市场经济地位的巩固及近代科学的产生,推动了工业革命的发生,人类社会由此进入到工业社会。市场经济、科学技术和工业文明三者的结合,促使生产力突飞猛进地发展,人类表现出前所未有的建设能力和创造能力,充分享受着科技进步、经济发展给生活带来的福利,人们陶醉于对大自然所取得的胜利之中,到处毁林开荒、围海造田,以损毁家园、破坏地球的生态环境为代价,使整个地球一片狼藉,危机四伏。其结果是:“文化胜利了,但是自然失败了。”[1]不仅如此,这种发展模式还造成了生态危机、社会危机和人的危机并存,使现如今的社会发展存在着严重的背反现象。危机迫使人们思考,为什么人类在取得如此非凡成就的同时,却产生了这样严重的问题?我们怎样才能拯救地球?怎样才能拯救人类?我们应该采取一种什么样的发展模式?正是这一系列反思使绿色发展理念应运而生。可见,绿色发展不仅体现了当代人对自身生存状况的忧虑及未来命运的关注,也是在生态危机肆虐的时代背景下对生态文明及其建设的哲学思考和美好前景的期盼。

3.绿色发展是对传统思维模式进行反思和对新的思维方式探索的产物

近代300年来,自然科学得到了全面的发展,特别是随着工业革命的成功,机械论世界观得到了有力的印征。以牛顿和笛卡尔为代表的科学巨匠,不仅在自然科学中取得了伟大成就,而且在哲学领域也为人类的认识提供了有力的思想武器,在指导人类实现现代化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他们的世界观是机械论世界观,这种世界观支配西方科学和哲学长达数百年之久,深刻地影响着人类的思维,成为西方近、现代哲学的一种基本范式。西方哲学和科学以主客二分为基本思想,过分强调人与自然的对立,在突出人的主体地位、发扬人的主体性的同时,宣扬了“人类中心主义”价值观,消解了世界的自然存在论根基,为工业文明对自然界无限度的掠夺和破坏奠定了哲学基础,表现出极大的局限性。在二元论思想方法和机械论世界观的引导下,人类妄自尊大,“主宰自然”、“控制自然”、“支配自然”、“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主张被视为天经地义,人类为满足自身贪婪的欲望不断地进行生态扩张。其结果是,人与自然的关系被扭曲,人成了纯主观、纯心灵的圣物;自然则是纯客观、纯物质的客体,大地母亲沦落为被任意宰割、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肥肉。人与自然的亲缘关系被遮蔽,人类本性中的自然属性被剥离,人成了惟有心智和理性的孤独者。显然,过去的几百年人类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实际上还处于蒙昧的境地,这造成人与自然的对立,给人类自身带来更大的麻烦。要转变以往的发展模式,人类必须进行思想革命,转变西方传统哲学的思维范式,即由传统的机械论世界观向现代有机论世界观转变。绿色发展颠覆和超越了近代西方哲学主客二分的形而上学思维框架,坚持人与自然统一的整体论思想,重塑了自然存在论的基础,认为人与自然的关系在存在论关系中不存在主客体关系,而只有在实践论中才是主客体关系。在存在论的关系中,人和其他自然物都是自然界整体中的普通一员,每一自然物必须依赖于这一整体才能存在,因此没有尊卑之分,这就为人与自然建立亲缘关系提供了哲学基础。

4.绿色发展是探索如何在新时代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产物

在党的报告中明确指出:“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2]新时代一个最明显的特征就是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发生了变化,已经由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转变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2]其中,人民群众对优美环境的需要也越来越迫切。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生产力得到飞速发展,人民生活不断改善。党和国家“深入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一大批惠民举措落地实施,人民获得感显著增强。”[2]就生态而言,党中央大力度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全党全国贯彻绿色发展理念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显著增强,生态环境治理明显加强,环境状况得到改善,生态文明建设成效显著。但是,正如所说:“生态环境保护任重道远,”[2]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提出了许多新要求。其中,坚持绿色发展,为人民提供优美的环境,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实现社会和谐、环境优美、人民幸福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党的提出了两步走的战略构想,到2035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我们要建设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既要创造更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也要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2]到21世纪中叶,要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要求生态文明全面提升,使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基本实现,我国人民将享有更加幸福安康的生活,中华民族将以更加昂扬的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所以,构筑尊崇自然、绿色发展的生态体系,是时代的需要,人民的需要,也是贯彻落实精神的重要任务。

二、绿色发展的内涵

1989年,英国环境经济学家大卫•皮尔斯在其《绿色经济的蓝图》一书中首先提出“绿色经济”一词,在此基础上,便衍生出“绿色发展”。所谓绿色发展,是把“绿色”作为一种象征,是相对于以往的无色发展、黄色发展和黑色发展模式而言的。绿色发展作为一种新的发展模式,是以生态环境可持续、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的新型模式。绿色发展的中心也是发展,但有别于传统的高消耗、高污染、高浪费和低产出的黑色经济增长模式,追求低碳、高效、和谐、可持续的经济发展。实际上,绿色发展是对绿色经济、循环经济、低碳经济、可持续发展、绿色文化、绿色新政等热门词汇进行高度概括和总结的基础上衍生发展而来的,内涵着如下内容。

1.绿色环境发展。“绿色环境发展”是绿色发展的基础和自然前提,是指人类在生产、生活等活动中,坚持一要发展,二要绿色的理念,要求发展必须在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的基础上,通过合理利用自然资源,防止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的污染和破坏,注重保护自然环境和地球生物,培育自然资源,维护生态平衡,改善人类社会环境的生存状态,使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相协调,资源与环境可持续,以保证自然环境与人类社会的共同发展,实现绿色富国。

2.绿色经济发展。“绿色经济发展”是绿色发展的物质基础,是指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坚持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生态健康并行,环境效益与经济效益双赢的经济盈利行为和经济实践活动。这种发展模式要求:“经济要环保”,“环保要经济”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方面强调任何经济行为都必须以保护生态环境为基本前提,不能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必须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3]的理念;另一方面强调,保护生态环境是为了提高经济效益,要从环境保护的活动中获取经济效益,使环境污染治理、新能源开发、绿色产品研发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实现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良性循环。以上两个方面是绿色经济的基本要求,也是近年来我们一贯倡导的低碳经济、循环经济、生物经济、环境经济等多种经济发展模式的整合。

3.绿色政治发展。“绿色政治发展”是绿色发展的制度保障,是指通过构建能够保护自然环境、保障生态健康发展的政治结构模式。通过坚持全面从严治党、依规治党,推行“绿色新政”,“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2]。绿色政治发展作为一种全新的政治思维新模式,它将自然关怀和环保理念引入政治维度,并作为社会政治发展的基本出发点和最终归宿。通过建立公正、平等、和谐的政治民主、公民自由的生态社会新秩序,引导人们通过协调人与自然关系的路径来实现社会的政治发展,进而发挥绿色政治生态的巨大效能,达到维护生态平衡,反对环境污染,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之目的。

4.绿色文化发展。“绿色文化发展”是绿色发展的灵魂,是指构建人类新的生存模式下的精神家园,通过生态哲学、生态伦理、生态美学、生态艺术、生态教育、生态科学以及人类为了建立起绿色发展所形成的战略、规划、措施等可以反映人与自然可持续发展的文化形态,将生态意识、环保意识、生命意识等绿色观念融入文化体系当中,传承、体现并创造和激发人们的环保理念,树立正确的生态世界观、价值观和消费观,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通过构建以绿色意识为主导的生态文化体系,积极传播绿色文化理念,发展绿色文化产业,开发绿色文化产品,打造绿色文化品牌,提升绿色资源的文化价值,促进社会精神文明与生态文明协同发展,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

5.绿色社会发展。“绿色社会发展”是绿色发展的基石,是指构成社会的各种要素在各种社会活动中将环境保护作为自己的行动理念,将一切社会活动都建立在生态环境容量和资源承载力的约束条件下。个人、家庭、企事业单位、政府部门都应身体力行,自觉践行节能减排、低碳经济,在各项活动和决策过程中注重“绿色化”、“生态化”和生态环境公平、公正原则。通过完善社会管理、动员社会力量、整合社会资源、发展社会事业、强化社会功能,构建起健全的内部生态环境的社会机制。使人与自然、个人与社会、个人与个人的关系和谐有序,实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习俗、体制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总之,“绿色发展”这一系统中所包涵的各子系统之间不是互不相干、彼此孤立,而是互相联系、互相依存、互相作用的,它们之间是辩证统一关系。正是各子系统之间的辩证统一的有机运动,才构成了“绿色发展”不同于以往任何发展的独特内涵。

三、绿色发展的哲学审视及其范式转型

工业文明的300余年,已经消耗人类全部资源的90%以上,造成生态环境的恶化和资源能源的枯竭。杰里米•里夫金在《第三次工业革命》中开篇就指出,“工业文明正处在十字路口,化石能源正日趋枯竭,靠化石燃料驱动的技术已陈旧落后,以化石燃料为基础的整个产业结构运转乏力。”[4]可见,工业文明已经走到尽头,人类必须寻求一种新的发展模式和生存方式,自觉走向生态文明,推进绿色发展。

(一)绿色发展的哲学审视

绿色发展是对资源高效利用、对环境全面保护的发展,既要发展,又要绿色,是统筹兼顾、全面协调的发展。从哲学的角度讲,绿色发展既符合自然、社会及人自身的发展规律,又符合人类社会发展的最终目的,是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

1.绿色发展的“合规律性”马克思认为,人与自然的物质关系实质上是一种以生产劳动为中介的、属于自然循环内部的交换关系。人的物质生产并不创造出某种超自然的东西,劳动过程只是使自然物发生形式变化。人的活动必然会改变原生自然的面貌,但这种改造必须符合自然物质的循环规律。人类社会的发展作为一个系统,其运行的过程是客观规律、主体原则、最终目标三个维度的统一。这三者之间实际上是“顺天道”、“尽人事”、“天人和谐”的统一。在这个运行过程中不仅要强调顺应自然界的客观规律,而且要强调顺应人类自身发展规律和社会发展规律。绿色发展反映了客观事物的本质、规律和客观条件的可能,具有现实可行性。因此,具有“合规律”的性质。首先,绿色发展遵循自然规律、社会规律和人的发展规律,承认自然界、人类社会以及人的思维世界的整体性和规律的客观性,强调系统存在的协调性,人类从事一切现实性活动都要以自然规律为客观前提基础,要发展就必须遵循自然界的客观规律,即“顺天道”。其次,在发展方式上,绿色发展将资源的有限性与发展的无限性很好地协调起来,强调人的自律与自觉,即“尽人事”;以尽可能少的资源、环境代价,实现经济———社会———生态的可持续发展,谋求自然———社会———人的和谐共生,要求我们把人类社会与自然界、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统一起来,构成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再次,绿色发展既强调经济的有效增长与社会的进步发展,更强调自然生态环境的保护,最终寻求经济增长系统、社会发展系统与自然演化系统在空间范畴上的协调演进、共同发展,即实现“天人和谐”。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作出了一系列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部署、规划,党的进一步对推进绿色发展作出了制度安排和战略部署,这标志着我们党对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的水平。

2.绿色发展的“合目的性”发展目标的价值定位是发展的首要问题,以往对发展内涵的界定中预设着一种错误的观念,即发展仅仅是为了追求GDP的增长,而忽视了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这种发展的价值追求直接导致了发展进程中人类因物的异化而最终导致人的自我异化。结果生产力上去了,却没能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越来越突出,发展的目的和手段被颠倒。强调发展的主体是“人”,实际上包含着两个方面的基本含义:一是说人是发展的主体驱动力,并因此应该获得享有发展成果的权利;二是说人是发展结果的承担者,并因此应该担负由发展所衍生出的一切结果的责任。把人当作发展的客体和手段而不是主体,不仅抹煞了人的权利和地位,也放弃了人对自然界的责任,最终使自然演化为异己的存在。中国共产党所推进的绿色发展是以人民为中心,以人民群众的绿色创造活动为前提,以人民群众的生态福祉为目的,以人民群众的绿色发展为依归的。也就是“必须始终把人民利益摆在至高无上的地位,”[2]发展必须符合人民的需要和意愿。曾明确指出,绿色发展就是“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给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5]。他还说:“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6]良好生态环境对人民幸福具有基础价值,绿色惠民是人民共享发展成果的要义。绿色发展的主体是人民群众,人民群众既是绿色发展的活动主体、责任主体、创造主体,同时也是绿色发展成果的权利主体、享有主体。因此,使人民群众愉悦、健康、幸福是绿色发展的题中之义,也是绿色发展的归宿。在绿色发展实践中,以人民为中心必须贯穿始终,绿色发展必须服务于人民群众的生态福祉。

(二)绿色发展呼唤发展范式的转型

由黑色发展向绿色发展的转变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必然趋势,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国家、特别是发达国家相继选择了绿色发展道路,中国共产党人把绿色发展作为引领未来中国社会发展的价值遵循和实践指向。但是,要真正做到绿色发展并非易事,必须彻底摆脱以往的发展模式,进行发展范式的转型。

1.发展理念的转变

发展理念是发展思路、发展方向、发展着力点的集中体现,也是行动的先导。中国共产党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的深刻总结,也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是对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重大创新。五大发展理念科学地回答了在新时代应该怎样发展、走什么样的发展道路等重大问题,为我们落实“十三五"规划纲要、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了方向指引。要实现以环保为基础的绿色发展,必须转变发展理念,确立绿色自然观、绿色价值观、绿色生产观、绿色消费观。在自然观上,传统自然观秉承人定胜天理念,认为自然界是为人类服务的,导致过度开发自然资源,使自然生态系统的平衡遭到严重破坏。绿色自然观追求“天人合一"、“天人和谐"理念,认为“人类只有遵循自然规律才能有效防止在开发利用自然上走弯路,人类对大自然的伤害最终会伤及人类自身,这是无法抗拒的规律。"[2]所以,人类不能以破坏自然求发展,人与自然要协调发展、共同进化,才能实现人类的永续发展。在价值观上,传统价值观认为自然资源是无偿使用的,人类可以无限索取,因而走的是一条大量生产-大量消耗-大量废弃-再大量生产-再大量消耗-再大量废弃的发展之路,放纵了浪费资源、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绿色价值观认为自然资源是有价值的,它不仅具有工具价值,而且具有内在价值,“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人类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2]人类在发展生产的同时,应该注重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和修复能力,培育自然资本,从而实现人与自然的价值双赢。在生产观上,传统生产观以追求最大利润为目的,最大限度地开发利用自然资源,以高投入、低利用、高排放、重污染来追求经济的发展,致使自然资源日益紧张,人与自然的关系日益冲突和恶化,这种发展难以为继、不可持续。绿色生产观以社会利益和可持续发展为目的,“推进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2]绿色发展要求企业不能只顾自身的利益和短期的发展,要考虑自然生态系统的承载力,不仅应尽可能节约自然资源,不断提高自然资源的循环利用率,而且注重对自然资源和环境的保护,使生态环境、生产生活、经济效益良性发展。在消费观上,传统消费观念将个人对物质财富的占有和消耗视为幸福的标准,进而导致个人主义和享乐主义的蔓延。这种消费观激发了人们对物质财富的无穷欲望,疯狂地对自然资源进行掠夺,致使生态系统严重失衡,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关系紧张。绿色消费观从实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出发,以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保护生态环境为目的,“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反对奢侈浪费和不合理消费,"[2]努力实现保护环境、生活幸福、社会持续发展的统一。

2.发展目标的确立

黑色发展以追求经济数量为目标,不注重经济发展的质量,是一种以资源环境的高投入为代价换取经济发展规模的扩张型经济发展方式,必然导致对自然资源的破坏,最终会由于自然资本的日益稀缺而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发展首先要注重经济发展的质量,同时兼顾经济发展的数量。《十三五规划纲要》把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作为主要目标之一,明确指出:“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绿色、低碳水平上升。"[7]党的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作出新的战略安排,对中国经济所处发展阶段的新认识、新判断,意味着未来经济建设的主题将发生重大转变。我们党提出的从“小康社会"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再“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目标,是中国人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总体设计和行动纲领,表明我们的目标越来越明确,路径越来越清晰。报告明确指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化增长动力的攻关期,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跨越关口的迫切要求和我国发展的战略目标。因此,必须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而坚持绿色发展就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一环。

3.发展模式的转型

黑色发展是一种粗放式发展模式,主要依靠资金、人力、物力等生产要素的大量投入和扩张来提高产量或产值的增长,是一种所谓的“低成本竞争"战略。与此相对应的实际上是一种高资源消耗、高污染排放的黑色发展道路。当资源约束越来越大、人口红利越来越少时,发展就会停顿,这种高投入的规模效应就会递减,增长将难以持续。绿色发展要求经济发展由粗放型发展方式向集约型增长方式转变。集约型增长方式是依靠生产要素的优化组合,通过技术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提高资金、设备、原材料的利用率而实现经济增长。这种经济增长方式是对以往高消耗、高排放、高污染、低效率为特征的粗放型的黑色发展模式的否定,进而转变为以低消耗、低排放、低污染、高效率为特征的集约型的发展模式,“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美丽中国,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贡献"[2]。

4.发展路径的转换

黑色发展的路径依赖是黑色工业化。黑色工业化的产业特征是资源消耗量大、环境污染严重,是一条先污染后治理的粗放发展路径。工业化为社会发展带来了梦幻般的经济增长率,金钱像吹起来的泡沫一样,但在发展的同时人们承受着巨大的环境压力;工业化也为城市(镇)化奠定了空间基础,从而使大量的“黑色"生产要素在城市集聚,进一步挤占资源,拓展城市规模,是一种资源非节约型、环境非友好型的黑色发展,这种“黑色现代化"必然对人类生存造成严重影响。绿色发展是中国经济成功转型的必然途径。由黑色发展到绿色发展的转型,必须突破黑色工业化的路径依赖,发展循环经济、低碳经济,进而实现由黑色工业化到绿色工业化、由黑色城市化到绿色城市化、由黑色现代化到绿色现代化的路径转换。

当前我国的经济结构、社会结构、能源结构等因素与绿色发展还有很大差距,能源资源利用效率还不高。产业转型升级要彻底摈弃粗放的、贪大求洋的发展模式。“必须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还自然以宁静、和谐、美丽。"[2]要下大力气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降低产业对能源的依赖,提高产业附加值,重塑制造文明。绿色发展是当今国际社会普遍认可的可持续发展理念,也是我国社会发展进入新时代的基本方略。基于我国生态问题的严峻形势,党和政府把绿色发展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着力点。发展是第一要务,但怎样发展则是要务的要务。能否由黑色发展模式转向绿色发展模式是能不能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关键一环。

参考文献:

[1]弗•卡普拉.大转折:科学•社会•兴起中的新文化[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l3.

[2].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人民日报,2017-10-28(1).

[3].之江新语[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15:153.

[4][美]杰里米•里夫金.第三次工业革命———新经济模式如何改变世界[M].张体伟,孙豫宁译.北京:中信出版社,2012.

[5]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31.

[6]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107.

[7]中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EB/OL].

作者:路日亮;袁一平;康高磊 作者:北京交通大学